放牧加补饲条件下短角牛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2022-03-17朱胜全李晓林向必勇叶朗慧赵安杰董正勖铁云华姚新荣
王 鹏,朱胜全,李晓林,向必勇,叶朗慧,赵安杰,董正勖,铁云华,姚新荣
(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云南 寻甸 655200)
家畜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通常是对体重、体尺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时期的生长曲线,进行体重、体尺间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家畜生长发育分析研究,掌握家畜生长发育规律,可以提高选育效果和养殖效益,对家畜的选育和饲养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对牛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6],研究结果为不同品种牛的选育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于1996年从美国引进短角牛饲养,为了能全面掌握短角牛在放牧加补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开展了短角牛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旨在探索短角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品种选育积累资料,以及短角牛的早期利用、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研究在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进行,选择出生日期相近、健康的短角公牛17头、母牛71头,连续测定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的体尺、体重,其中体尺数据从6月龄开始测定。
1.2 饲养管理
短角牛常年放牧在人工草地上,冬春季节补饲青贮饲料、青干草和精饲料的混合料
1.3 测定指标
体重测量用电子磅秤,体尺测量用专用的测杖和软尺,按照实际月龄测定。
体重:早上空腹称测。
体高:肩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体斜长:肩胛骨前缘至坐骨端后缘的距离。
十字部高:牛体两腰角线中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胸围:肩胛骨后缘垂直围绕过胸基的周径。
腹围:十字部前缘腹部最大处的周径。
1.4 统计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绘制体重的累积生长、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曲线,用SAS 9.0软件对短角牛6月龄、18月龄的体重、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7]。
2 结果与分析
2.1 短角牛各阶段体重、体尺变化情况
不同性别短角牛各月龄的体重和体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及标准差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短角牛各月龄的体重、体尺均呈上升趋势。公、母牛体重在0~6月龄增长最快,分别增长了196.97 kg和175.69 kg。体尺的各项数据都呈上升趋势,同时短角牛的体重和体尺在各年龄阶段均表现为公牛大于母牛,这表明性别对体重、体尺的增长有一定的影响。
表1 短角牛不同月龄的体重和体尺
2.2 短角牛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
月龄
月龄 月龄
月龄 月龄
短角牛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及体重的绝对生长曲线、相对生长曲线见表2~5。公牛出生至6月龄,体重的绝对生长最大,即日增重为1 093.30 g/d,母牛出生至6月龄日增重为973.64 g/d,6月龄后生长速度减慢;而体尺的生长速度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减慢。从图3可以看出,公、母牛体重在6月龄达到绝对生长速度高峰,图5反映了公、母牛的相对生长曲线较一致,后期生长强度小于前期,整体呈下降趋势。总的结果显示公牛前期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强度都大于母牛,而18月龄以后公母牛的生长强度基本一致。
表2 公牛0~24月龄体重、体尺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
表3 母牛0~18月龄体重、体尺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
表4 公牛6月龄体重和体尺相关系数
表5 公牛18月龄体重和体尺相关系数
2.3 体重、体尺的相关分析
短角牛公、母牛6月龄、18月龄体重、体尺相关分析见表4至表7。由表4和表5、表6、表7可以发现,短角牛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受年龄、性别影响。6月龄公牛的体重与胸围和腹围、体高与十字部高、胸围与腹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母牛除体斜长与十字部高、体高、胸围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从表5和表7可以看出,短角公牛18月龄体重与胸围、体高与十字部高、体高与胸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短角母牛18月龄体重、体尺间的相关性除体高与腹围、体斜长与胸围达显著水平(P<0.05)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表6 母牛6月龄体重和体尺相关系数
表7 母牛18月龄体重和体尺相关系数
3 讨论
3.1 短角牛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短角牛各月龄段的体重和体尺表现为公牛大于母牛,从体重的累积生长曲线可以看出,公牛、母牛均为前期增重较快,后期较慢,累积生长曲线呈平缓上升趋势,随着月龄的增加,体重不断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短角牛体重增重规律与其他肉牛的增重规律相似[8-9]。体尺上,虽然公牛、母牛的生长发育存在差异,但体尺的各项指标在12月龄前增长明显,BMY母牛12月龄之前的体重体尺生长速度均增快,之后生长速度均减慢[9],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基本相似,因此,在对体重和体尺进行选择时可在12月龄左右进行。绝对生长是检验家畜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在其性成熟之前,绝对生长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到达性成熟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0]。从短角牛体重的绝对生长曲线来看,公牛、母牛都在6月龄达到了绝对生长速度高峰,大通牦牛也是在出生到6月龄生长发育最快本[11]。研究中短角牛的绝对生长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短角牛在饲养管理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其绝对生长曲线出现异常,可能与犊牛断奶后,营养水平跟不上、饲料供给不足有关。短角牛体重的生长强度随着月龄的增加而下降,且公牛、母牛均在0~6月龄表现出最大的生长强度,这与家畜一般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年时期生长发育强度大,成年后趋于稳定一致。
3.2 短角牛体重与体尺生长的相关性
有研究表明体重、体尺性状表型值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12-13]。张子尚等分析了槟榔江水牛6月龄和12月龄体重、体尺的相关性,认为体重、体尺的相关性与性别有关[14]。短角牛体重体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出相似结果。公牛和母牛6月龄体重、体尺的相关度除十字部外,其他均高于18月龄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早期营养中对矿物元素的补充。从6月龄、18月龄公牛体重体尺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公牛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相关性分别为0.81和0.74,而母牛的体重与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腹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但相关度不高,而且接近,俄木曲者等在对简阳大耳羊体重与体尺指数回归分析中认为简阳大耳羊黑色品系的选育应以胸围为主要选育指标[15],因而在短角牛的选育和生产中,公牛也可以考虑以胸围为主要选育指标,而母牛各种体尺均要考虑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4 结 论
短角牛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的特点,从出生到6月龄犊牛平均日增重最快,6月龄时达到增长高峰期,6月龄后生长发育速度呈下降趋势,因此在短角牛实际养殖过程中,应注重早期的饲养管理,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以利于其早期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短角牛公牛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比母牛要快,因而在公牛的培育过程中要结合生长发育的特点,给予公牛较高的营养水平,以满足公牛生长发育与繁殖需要。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和体尺的相关性与性别、月龄有关,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按不同月龄,公、母牛生产发育特点进行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