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书院制起源发展论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
2022-03-17申琪祝艳
申琪 祝艳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书院制源于西方大学的“Residential College”,即住宿学院。住宿学院是一种高校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其主要以宿舍楼为生活社区,以学生宿舍为管理的空间和平台,用“不同专业、年级混住”模式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目前,我国现代大学实行的书院制改革是在中国原有教育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住宿学院制,实施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我国现代大学实施的书院制的主要特征有:充分发挥宿舍育人作用,将教学空间与生活空间相融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生活和学术双导师)、设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区等。总体体现为以学生为重心和中心,注重隐性教育,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培养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
1 书院制的起源与发展
住宿学院可以追溯到诞生于11 世纪的博诺尼亚大学。起初,学校没有固定的教室与宿舍,学生们租用私人住宅,或依靠教会及社会重要人士的捐助筹款建造、组建宿舍,形成学者社群,这是早期的住宿学院。在住宿学院,学生拥有广泛自主权,对内外事务进行自我管理。后来随着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与管理,学校开始统一组织学生,通过市政及私人捐助贫困学子,使学者社群逐步正式化、规范化,大学住宿学院逐渐完善。比较完善的住宿学院最早见于12 世纪末的法国巴黎大学,13世纪下半叶继承发展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通过书院打造学生与教师学术交流、生活成长的优质社区环境,使高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了双维度的纵深发展。
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书院,如公元11世纪就已经有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这些私人创办的书院是自发性的教育组织,教学方式和内容各具特色,但没有统一的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因此,我国和西方国家均有书院的历史。我国书院制改革是学习的西方的“住宿学院”。
2 书院制的精髓
2.1 通过住宿学院打造学习式生活环境
西方大学在保障住宿的前提下,形成了学习式的生活环境。住宿学院是由自由发展的人所组成的团体。学生平常大量时间在宿舍生活,住宿学院通过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混住,让学生接触广泛的信息,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打造一种以生活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通过共同的生活空间,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充分发挥生活教育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住宿学院用民主平等的方式自我进行有效约束和管理,如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提倡学生自我管理,并且鼓励学生自建社团、自办刊物、自主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2.2 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西方教育词典》[1]解释导师制是“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中的(特别用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Oxbridge)的学院)一种教学方法,其方法是以导师个别指导(而不是讲课)为中心”,所以本科生导师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导师制还致力于让导师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其核心价值在于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形成自主学习、独立精神和批判分析等至关重要的能力[2]。
2.3 以书院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书院立足于通识教育和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平衡及扩展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使其具有自由而全面的视野,并塑造其美好和谐的性格[3]。书院制强调隐性教育,通过书院内硬件设施改造,举办组建各种文化活动,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态度、情感等,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以往的学院教育偏向于专业教育,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学术规范、专业学术讲座等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书院制依托于学生宿舍设施改造、混住模式、导师制等政策的实行,所推行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重心和中心,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加亲密,通过创造环境发挥润人细无声的隐性教育作用,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推动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3 我国现代大学实施书院制改革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相继实行书院制的改革。从2005年至今,共有50余所高校成立140 余家书院。国家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各高校深入探索书院制,如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就提出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倡导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4]。
我国实行书院制改革的现代大学中以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的书院制改革影响较大,且各具特色。
复旦大学2005 年成立复旦学院,现设立有任重、腾飞、客卿、志德、希德五大书院。复旦大学本科学生入学后直接入住书院,以通识教育为理念、秉持学科交融和专业交叉理念分配宿舍,进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后转入专业院系接受进一步教育。其书院以核心课程为主轴,以住宿书院制和导师制为辅翼,核心课程涉及大量的通识教育且由资深的导师教授。复旦大学的书院还创造性地构建了经典导读、助教制度、小班讨论、多元考核、网络互动等教学模式,且每个书院配导师团队以促进各书院生活和通识教育相互融合。其通识教育实行分块而设,反映不同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把书院的核心精神融于其中。
西安交通大学从2005 年开启书院制,打造“书院—学院”双院协同的育人模式,现有9 大院,书院与学院作为独立的实体行政机构,共同负责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和谐、舒适且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打造以思想教育为主线,多学科专业混合住宿的养成教育与文化通识教育空间,其学院建立了阅览室、网络信息室、会议室、学生活动室、谈心室、咖啡室、等大量的公共设施。其书院坚持“横向交融、纵向贯通”的构建原则,横向为若干工科、理科、文科学生,纵向把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纳入同一个书院,在专业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科的交叉融合。2008 年起,西安交大还以书院制为依托,成立大学生党委和书院学生党总支,打造学生党员自主管理模式,构建立体指导体系和多维互动模式,促进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为高校党建工作增添了活力[5]。
汕头大学2008年成立至诚书院,至诚书院是我国内地第一家本科4 年全程住宿学院,至诚书院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住宿学院制,形成了以班级为基础的传统校园文化组织形态,其充分利用书院大楼特点,建立矩阵式团队组建模型,为团队建设、学生交流打下硬件基础。至诚书院还通过至诚·和君讲坛、职业生涯规划分享会、ATP团队素质拓展训练营、至诚沙龙、院长分享、导师面对面等系列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清华大学于2009年成立清华学院,清华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固定的宿舍楼建设相关的硬件设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构建良好的环境。学生统一住宿,集中开展书院生活,使得同学们在本科学习期间获得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更大的成长幅度。到2021 年清华大学的书院发展至28个。
总之,国内当代大学实行书院制改革有许多共性之处:以宿舍为依托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保障书院制的运行;兴建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来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多种第一课堂主题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活动,促进通识教育发展[6]。高校书院制把书院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在育人模式上还致力于依托大学生宿舍这一载体,将大学宿舍文化建设与育人模式协同构建[7]。
书院制改革,在高校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何毅[8]在基于9所高校书院制改革的调查基础上得出:书院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空间、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扩大了学生交友平台、促进了学生增强全面素质,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为学生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书院制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对书院制的理解不透彻,只是形式上的效仿,只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导师制实施阻力重重,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一些导师不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书院与原有学院协同难,出现管理空缺的现象,行政机构增多,使效率低下;未找好自身的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一味地模仿照搬有成效的高校书院改革措施、难以适应自身的发展。
4 对实行书院制改革的思考
从西方大学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西方的大学最初是松散的教学组织,不为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后期由于学习交流以及管理需要,逐渐集中、规范化,才逐渐有了后来不断完善发展的住宿学院,继而形成了书院制。
与西方大学自由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市场式教育模式不同,中国现代性大学主要走的是一条由政府驱动并且只有在政府的呵护下才能不断壮大的自上而下的计划式教育模式之路。中国的大学均为公办大学,有直接的政府背景,均服从于教育部安排,在建立之初就必须要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提供住宿,因此中国近代的大学在起初成立之时便有了比较规范化的住宿制度。
因此,从住宿学院的角度,其实我国近代的高校已经有了实行书院制的基础,也具备了实施书院制改革的硬件设施基础。对西方的书院制,“移植”是引进过程,“改造”是学习和消化过程,“创新”是本土化过程[9]。走好书院制改革之路,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书院制的精髓,更加注重软件建设。当前大学的书院制建设不仅仅在于宿舍楼怎么建设,怎么安排学生的住宿,而是要着重地去打造宿舍文化,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因为住宿学院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拉近师生的关系,促进师生更好地进行交流,打造润人细无声的环境。所以,既然中国大学特殊的形成背景决定中国的大学已经有了规范化的住宿制度,而且大学内有各种社团活动,再加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我们并非必须让师生混住一起而打造标准的“住宿学院制”模式才能完成书院制改革。实行书院制需要把握书院制的精髓,在中国大学原本的宿舍制基础上加强软件建设,把通识教育和自由教育融入书院,将更有利于人才培养。
(2)充分发挥中华文化优势,立足自身情况,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书院制模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如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譬诸冬季之树木,虽已凋落,而本根未死,阳春气暖,萌芽日长,及至盛夏,枝叶扶疏,亭亭如车盖,又可庇荫百十人矣。”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师带徒模式等均可借鉴,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现代化人才。我国和西方书院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存在的外部关系以及运行和管理均不同,各高校的现状及人才培养机制也各具特色,因此,我国高校施行书院制必须要依据本校独特的条件,承继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吸取西方书院制的精髓,因时因地寻求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书院运行模式,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
中国大学实行书院制,应结合自身,从学校、专业、办学目的、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多角度着手,把源自西方的“住宿学院制”的精髓与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书院制度,最终达到我们自己乃至每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