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正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理路*
2022-03-17吕晨晨
吕晨晨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人民的承诺。近年来,教育公正成为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重要体现之一。虽然,我国有着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对新进教师会进行系统的入职培训;有着相对完整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量化评价。但是,无论是职前的入职培训还是教师评价体系,教师道德修养所占的比重往往偏低。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道德修养往往比其他能力更为重要。公正是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赢得学生尊敬的重要法宝。教师秉持并践行公正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体威信的提高、教学艺术的提升、道德修养的升华,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社会公正环境的形成。那么,聚焦教师公正,其理论内涵应该如何理解?教师公正的对象是什么?教师公正有无边界?教师公正有何重要意义?教师秉持公正过程中又该把握哪些尺度?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公正品质的养成。
一、教师公正的理论内涵
教师公正属于一种道德价值判断,因主体的思维、知识、经历等不同,在运用这一词语时所表达的意向和内涵也不尽相同。所以,厘清教师公正的内涵、认清教师公正的对象、划清教师公正的边界,无疑有助于准确理解教师公正的理论内涵,进而倡导教师群体践行教师公正。
(一)教师公正的内涵
“公正”作为教师公正这一概念的核心要素和思想灵魂,是准确理解教师公正的关键所在。根据《辞海》的解释,公正即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其反义词为偏颇、不公、偏袒。由此可见,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应该是相对于一定的评判标准而言,从此种意义上讲公正是一种价值判断,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评判标准。从英语词源上讲,“公正”的英文单词为justice,而justice的词根jus有“法”和“规则”的含义,这也说明了公正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标准。在西方社会,人们把公正看作人类重要的美德。亚里士多德指出“公正自身是一种完美德性”,并且认为“在各种德性之中,惟有公正是关心他人的善”[2]。在我国,“公正”一词最早见于《荀子·正论》,即“上公正则下易直也”。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在《新书·道术》中也对公正作出明确的界定:“兼覆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3]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在西方社会还是在我国,公正通常都是作为一个社会伦理概念出现的。正如程立显所说,“人类社会不论哪个历史时期,不论哪个社会阶级的道德体系,总要把公正列为基本的道德项目”[4]。综上所述,“公正”一词在当今中国是一个伦理概念,具体有三种内涵:其一,公正是一种把握人际交往原则的行为规范;其二,公正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的道德品质;其三,公正是一种为人、为事的高尚境界。
那么把公正的精神具体到教育领域,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主体该怎样阐释教师公正?教师公正与教育公正的关系又该怎样理解?王正平认为:“教育公正在宏观层面表现为教育制度公正和教育政策公正;在中观层面,表现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公正;在微观层面,表现为教师教育公正的职业品质。”[5]74由此看来,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教师公正不仅是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视同仁,还表现为教师的职业品质。檀传宝认为:“教师的公正是指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6]13这里的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是指教师与自身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显然这是从公正的第一层含义——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来解释教师公正的内涵。还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分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调整不同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公平和正义。”[7]2这一观点与檀传宝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即都认为教师公正体现在处理不同的利益关系,不同的是,此观点还认为教师公正也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教育资源的分配。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教师公正既是教师协调人际交往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教师内在稳定的一种道德品质,更是教师为学、为人、为事的一种高尚境界。具体而言,由于教师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能够在尊重学生的人格、思维水平、兴趣等基础上因材施教,彰显教师公正的行为规范;既尊重学生的人格、思维水平、兴趣等,又用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彰显教师公正的道德品质;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又常怀仁爱之心,做出对学生最公正、最有益的选择,彰显教师为学、为人、为事的高尚境界。此外,教师公正还体现在教师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家长,不因学生成绩优异而对家长过分热情,也不因学生成绩落后而对家长冷言冷语,更不因家长身份地位的不同而阿谀奉承或刻意轻视;在与同事相处时光明磊落,即使彼此之间存在竞争也不欺骗、不隐瞒、不诋毁同事,心胸坦荡地与同事相处;在与领导相处时能够不卑不亢,根据既定的规则和制度公正地做人做事,不因领导的喜好和偏爱而丧失自己的判断。
(二)教师公正的表现
从教师公正的内涵不难看出,教师公正不仅体现于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因材施教,还体现于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对所掌握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教师公正的对象既包括人也包括资源,还包括对资源如何分配的标准。首先,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对所掌握的教育资源是否合理分配,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此都很敏感。其次,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一个公正的衡量标准,这个衡量标准和资源的分配自然就是众人瞩目的对象,包括教师的关注、班上的座位、班干部的任选、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党员的推荐等都属于教师掌握的教育资源,学生不仅会关注谁获得了这些资源,还会关注以什么样的标准分配这些资源。例如,班级的座位是一定数量限定的,正常情况下大家认为的好座位就那么多,教师应该怎么分配这些好座位?以什么来评定分配标准?以学习成绩、以身高、以视力评定,还是以学生的家庭背景评定?倘若以学习成绩评定,一部分学习成绩差但非常努力的学生可能会心理受挫,班级里容易形成以成绩论英雄的风气。倘若以身高或视力评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有意见,认为把好的资源给予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以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评定显然更不符合公正的原则,所以不再讨论。又如,推选学生入党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还是以道德品质为标准,或是以为集体所做的贡献为标准?特别是三重标准在学生身上不能成正比存在时,教师应该怎样抉择?教师应该以什么标准进行评定才是公正的体现,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公正的对象不仅包括各种教育资源,还包括对各种教育资源如何分配的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教师是否公正地分配了教育资源、是否制定了公正的分配标准,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与教师接触最多的也是学生,所以教师公正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平等对待意味着教师在对待学生时无偏私,“没有正确地应用偏私和优先,对某个人比对其他人更偏爱、更优先,就是不公正”[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公正意味着平等对待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公正地分配教育资源;教师公正意味着在人格上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的成绩、相貌、性格、能力等而有所差异,尤其要注意不因教师个人偏爱而在态度上有所区别。但是教师要根据学生既有的基础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讲授相同的课程,不因学生的个人表现而影响讲授的内容;平等地分配教师的情感和关注给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成绩优异而给予较多关注,也不因学生成绩不理想而忽略学生的存在。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应该虚怀若谷、谦以待人,不因学生的成绩、相貌、性格、能力差异而区别对待。
(三)教师公正的出发点
前文讨论了教师无所偏私地保障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在人格上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的成绩、相貌、性格、能力等而有所差异,不因教师个人喜好而在态度上有所区别。这是否就涵盖了教师公正的所有内涵?当面对两个天资不同的学生时,根据前文讨论的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教师理应给予两个学生同样的教育资源,然而具体到实际当中却存在问题。倘若照顾反应慢的学生提供较容易的教学内容,对于聪明的学生来说则过于简单;倘若优先考虑聪明的学生而提供较难的教学内容,对于反应慢的学生可能会带来心理上的挫败感,挫伤其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再如,一个学生活泼调皮,另一个学生内敛含蓄,两个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如果按照同等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对于犯同样错误的学生则应当给予同样的惩罚。然而同样的惩罚有可能对于活泼调皮的学生而言是无关痛痒的,对于内敛含蓄的学生而言却是刻骨铭心的,甚至会造成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情景时常出现,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公正呢?这种情境下判断公正的标准就不应是是否平等,而是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地从获得的教育资源中受益。所以,衡量教师对教育资源是否公正地分配不仅在于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还在于是否恰当。简而言之,也就是能否因材施教。
进一步追问,教师做到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做到了因材施教是否就完全地诠释了教师公正的所有含义?例如:有两个同样的成绩、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实践经历、同样渴望被学校保研的学生,一个学生家庭比较富裕,一个学生家庭比较贫困。教师应该把推荐名额给予家庭贫困的学生还是应该给予家庭富裕的学生?教师可以考虑家庭贫困学生求学的不易,认为家庭富裕学生失去这次机会可能还会有其他机会,这个推荐名额可能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而言更加可贵。教师也可以考虑家庭富裕学生相对于家庭贫困学生而言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更适合进一步深造。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才是公正的?根据罗尔斯的公正理论,在同等的条件下倾向处于最弱势群体的最大利益是被大众所允许的,也是大众所渴望的。所以教师在以上情况中往往被渴望选择贫困学生,因为在同等条件下贫困学生相对于富裕学生而言处于经济弱势,是更需要被考虑的对象。因此,教师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践行公正的精神绝不是刻板机械地遵循公正的形式,而应该真正体会公正所要表达的内涵,根据具体的情况全面地考虑学生的处境,以仁爱之心做出对学生最有益的选择。
二、教师秉持公正的价值意蕴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秉持公正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在践行中进一步升华对公正理论的理解,进而在新的理解基础上更加坚定自身的行为,促进教师个人威信的提高、教学艺术的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升华,还可以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形成公正的环境氛围、强大的感染力量。
(一)促进教师个人威信的提高
所谓教师威信,通俗来讲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大正直,学生会自觉自愿地模仿教师的品德和言行;没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足以为人师表,学生会心照不宣地漠视教师的要求和指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置于学生的监督和判断之下,学生并非不假思索地听从教师的理论教导,他们会根据教师的言行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审视教师的言行是否一致,自己又该如何为人处事。公正作为教师重要的道德品质,对教师威信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倘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信任之至,相信教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偏私作弊,也会因为教师的公正而感到自豪。如此,教师公正的形象就会在学生心中树立,学生就会自觉践行教师所言传身教的行为处事方式,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便会自然建立。反之,倘若教师处事不公,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即便是教师要求学生树立公正的价值观,培养公正的道德品质,学生也会心存疑虑,不愿践行。所以, 教师公正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威信的提高。
(二)促进教师教学艺术的提升
这里所说的教学艺术指的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公正理论把握的恰当性。从教师公正理论可以看出教师并不是一味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就等于秉持和践行了公正理论,而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状态。教师因材施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公正,相反,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选择了适合学生自身的教育方式,这是教师践行公正理论与具有高超教育智慧的表现。但是,尊重差异并不等于对学生严格要求标准的多样。倘若教师以因材施教为借口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标准多重化,那么就亵渎了公正的精神。再者,在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公正的践行需要教师以仁爱为出发点,因为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倾向于处于最弱势的群体,使他们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是人们所允许的,也是人们所渴望的。所以,在具体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更好地把握平等对待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尊重差异与严格要求的关系、公正与仁爱的关系,需要教师认真思考,从中找出平衡点,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不仅需要教师时刻秉持公正的精神,还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公正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艺术的提升。
(三)促进教师道德修养的升华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认识到了身正示范的重要作用,强调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今天,虽然时代背景、人的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变化,但是真理的精髓是永恒的,依然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身正示范,而且比那个时代更为必要。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自身就是公正、友善等一切美好品行的象征,一名合格的教师从自己成为教育者的那一刻开始就应该树立自身是学生行为规范的标准,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在秉持中升华自我,在升华中进一步坚定自己的行为。“一个没有公正品质的教师不可能真正热爱每个学生,也不可能正确对待和评价学生”[9]1。一名教师拥有了公正的品质,就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热爱每一个学生并正确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进而激发出内心的幸福感、宁静感、丰富感,获得作为一名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真真切切的满足和欣慰,达到一种“享用道德”与“审美愉悦”[10]的境界,使自我的道德修养得到整体的提升。
(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教师。教师是否公正对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乃至身心健康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公正有助于维护表现较弱学生的自尊心,不会因为成绩差而遭到教师的不公正对待,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上进心。毋庸置疑,每一个学生都愿意成为好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良好,但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原因每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不一。假如教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偏爱,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排斥,结果可能会助长成绩较好学生的傲慢,打击成绩较差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想学生养成公正的道德品质,首先自己应当公正无偏私,让学生感受到公正所带来的美好,即使走向了社会也有追求和维护公正的渴望。因此,教师公正有益于学生公正道德品质的养成。许多教育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恪守公正的立场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一个公正的校园环境里,学生看到教师公正处事,会自觉地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的道德理论与所处的实际环境相比较,公正的氛围有助于佐证课堂上的理论,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反之,倘若学生在实际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就会对所学习的道德理论进行反思,甚至会质疑道德理论本身的合理性。如果学生生活在一个实际不能验证理论的环境中,心中就会充满疑惑,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五)促进社会公正环境的形成
在学校,学生一旦形成了公正的价值信念和行为方式,就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但在校园秉持和践行公正理论,而且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也会继续秉持和践行公正理论。学生由校门走向社会后以自己在校园形成的公正思维为行事准则,并以自己的真实行动感染着自己身边的群体,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大的感染力量。反之,倘若学生在学校看到的是教师对待学生的偏私,感受到的是教师的不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以不公正的思维看人待事,从而形成不公正的价值信念和行为方式,即使走向社会也会继续延续这种价值信念和行为方式。
三、教师公正的尺度
通过对教师公正理论的分析可知,在实际复杂的教育情境中,教师秉持和践行公正理论需要把握好平等对待与因材施教的统一,即教师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做出对学生最有益的选择,帮助学生成长进步;需要把握好尊重差异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即教师虽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但又不能以因材施教为借口对学生要求多重化;需要把握好公正与仁爱的统一,即教师要从仁爱出发,真正地贯彻公正的精神,而不是机械地遵循公正的形式。
(一)平等对待与因材施教相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一个模式、毫无区别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青年,那是你漠不关心、不公正的表现。”[11]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教师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对待所有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特定的学生情况来实施特定的教育,也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具体的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种类型:以家庭背景为划分依据,可以分为农民工子女、教师子女、官员子女等;以家庭完整性为划分依据,可以分为离异家庭子女和原生态家庭子女;以学生的成绩为划分依据,可以分为优、良、中、差;以学生的才能为划分依据,可以分为多才多艺的学生和无特长的学生;以学生性格为划分依据,可以分为乐观开朗的学生和消极自卑的学生;等等。例如,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会造成学生所享有的资源的差异,客观呈现农民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往往除了学习努力,没有什么特长,而出身教师家庭和官员家庭的学生往往多才多艺;农民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中容易表现出不自信,离异家庭出身的学生则比较自卑。平等对待学生意味着教师对这些不同家庭背景、性格、能力、成绩的学生没有偏见,一视同仁。而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握分寸,对于农民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多赞扬,对于教师和官员家庭出身的学生多引导。对于性格不同而犯同样错误的学生,教师更需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地教导自卑内向的学生,严厉批评调皮惹事的学生,温和教育脾气急躁的学生。对于犯了同样错误的学生,教师给予的批评和惩罚却不一样,这是不是意味着教师没有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没有不分情况地给予他们相同的教育和惩罚,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了不同的教育批评,这样更有助于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行为。相反,倘若教师给予他们相同的教育批评,对于有的学生而言可能过于严厉,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对于有的学生而言可能无关痛痒,不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教师对于不同学生教育处理方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公正,相反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选择了适合学生自身的教育方式,这是教师真正践行公正理论与具有高超教育智慧的表现。因此,教师公正旨在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既适合个人发展又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资源和关注爱护。
(二)尊重差异与严格要求相统一
当然,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思维水平、已有经验、兴趣和需要、学习状态等,并不等于对不同学生要求标准不一样。学生享受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学生要按照学校规定活动、遵守学校规则等,不允许特例存在,但具体执行方式因学生条件不同而不同。例如,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都需要交纳一定的学费,学费的交纳是对所有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因经济条件的差异有所改变,但是考虑到一些经济贫困家庭学生的情况,国家和学校都会给予相应的政策,开通绿色通道,给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上学期间无息生源地贷款、校园地贷款等。给予家庭贫困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是尊重学生家庭条件差异的表现,但是不会因为学生家庭贫困而免除学生的学费,这是遵循学校统一要求的体现。再如,在期末考试作弊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性格、认知状况等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批评方式,但是不能作弊是对所有人的严格要求,不能因为学生家庭背景强大或者与学校领导交好等而允许例外。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教育批评方式是尊重学生差异的表现,要求所有学生都不能在考试中作弊是对所有学生严格要求的表现,根据学生的差异而进行不同的教育也是为了实现教育学生不作弊的目的。因此,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如何公正合理地分析把握每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真正做到公正,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一个条件项的改变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事件的评判标准。如果只强调要求而忽视尊重,那么离开尊重的严格要求很容易走向苛求;如果只强调尊重而忽视要求,那么离开了严格要求的尊重很容易走向偏私。所以把尊重和爱护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才是促进学生既顺从自身条件发展又不走向歧途之道。当教师把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已有经验等与严格要求学生自觉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依靠自律而不是他律的自觉的道德品质,教师便会体会到从事教育事业的伟大,从而投身于此。
(三)公正与仁爱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2]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倘若不顾实际情况而机械地强调抽象公正,不但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反而有可能走向公正的反面。所以教师公正需要教师以仁爱为出发点,在公正与仁爱的统一中实现真正的公正,使教育过程更加温暖。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公正与仁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完美统一①。
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两个原则说明,在特殊情况下对于部分特殊群体适当照顾反而更加符合公正的内在精神。第一条原则是自由优先原则,第二条原则是机会平等和差别原则的结合。这两条原则的地位和优先顺序是不一样的,第一条原则高于第二条原则,第二条原则中机会平等原则高于差别原则。这就意味着教师在保障每个学生受教育权利平等对待的情况下,才有从处境最不利的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正的必要,也只有当不平等倾向于处境最不利的学生的最大利益,不平等才是公正的,才是被容许的。然而,事实中的教育教学情境十分复杂,教师要想做到公正与仁爱的完美结合需要更多的智慧,因此教师在公正的同时如何统筹仁爱是对教师道德品质和教育智慧的考验。那么,教师如何在复杂的情境中把握公正与仁爱的尺度呢?既不能愚昧地坚持公正而走向公正的反面,也不可过度仁爱而破坏了公正的原则。因此,教师应该时常反思自己认为的适度是否把握得当,反思自己秉持的公正是否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否符合教育的目的和教师公正的初衷。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把公正的道德要求内化于心,成为自己恪守的道德品质,进而升华为一种为人处事的高尚境界,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公正所带来的爱心和温暖。
四、教师公正的实践理路
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13]67。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秉持公正,关系着时代新人的培育,关系着民族未来的发展。当然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十分复杂,教师能否实现公正涉及很多因素,教师思想中固有的偏见、物质利益和荣誉的诱惑、特权压力的强迫以及教师自身道德素养的高低都会影响教师公正的实现。因此,教师公正的实现需要教师摆脱思想中的偏见,需要教师严格自律,超越利益诱惑,不畏特权,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在摆脱固有的偏见中实现教师公正
教师公正的实现需要教师摆脱固有的偏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如单纯地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一切,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包括思想品德在内的一切都是优秀的,认为成绩落后的学生包括思想品德在内的一切都是落后的。其实学生成绩的优劣与学生的道德素养没有直接呈现正相关关系,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只关注自我、不乐于帮助同学,成绩落后的学生可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参与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生活中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而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成绩落后的学生可能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身为教师应该摒弃思想中固有的偏见,客观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有着热爱学习的优点,但成绩落后的学生在其他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他们可能能歌善舞、可能幽默风趣、可能善于组织活动与善于沟通等等,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落后而否定学生,而要全面认识学生。此外,一些教师会本能地认为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就好,因为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有着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就差,因为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不能请家教、也不能上额外的辅导班。教师会本能地喜欢外表漂亮的学生、排斥外表一般的学生,因为外表较好的学生更符合自己的审美,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关照外表较好的学生。因为“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教师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承,而是对学生的指导和影响”[14],所以教师要时常反思自己有没有思想偏见,自己是否公正地对待了每一位学生,在反思自己的言行中摒弃固有偏见,在摒弃固有偏见中实现教师公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和正确的引导。
(二)在严格自律中实现教师公正
教师公正的实现不但需要教师摆脱思想中固有的偏见,还需要教师严格自律,不被物质利益诱惑、不屈服于特权。教师公正的实现,一是要超越物质利益的诱惑。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为了老师可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子女选择给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送礼,一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子女可以进先进班、可以有较好的座位也会给教师送礼。一些教师为了挣取额外收入在校外开设辅导班,诱导学生去自己的辅导班上课,甚至对在自己辅导班上课的学生笑脸相迎,对不在自己辅导班上课的学生冷言冷语。倘若教师不能超越物质利益的诱惑将很难公正地对待学生,因为物质利益会影响教师的选择和判断。例如,教师接受了家长的礼品就要给他们的子女安排较好的座位,给予更多的关注,教师偏爱上自己辅导班的学生,排斥不上自己辅导班的学生,这些都影响着教师公正的实现。当然除了物质利益之外,教师还需要正确对待荣誉、学生成绩等,不因为过分追求先进班级而放弃一部分落后的学生,不因为过分追求“优秀教师”等荣誉而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以学习成绩评定学生的一切。因此,教师公正的实现需要教师超越显性或者隐性利益的诱惑,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二是要不畏特权。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的子女、教师子女、学校领导的子女往往比普通学生享有更多机会,比如有更多的机会当选学生干部,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有更多的机会当选“三好学生”等。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公正意味着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权利,这种给学生“贴标签”的思维标明了学生的不同身份,影响了教师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让学生感到不公正的存在。教师公正的实现不但需要教师超越利益的诱惑,还需要教师不畏特权,秉持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校营造公正的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在提高道德修养中实现教师公正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不公正有两种,一种是有意的不公正,一种是无意的不公正。例如,教师接受家长送礼,更多地关注送礼家长的子女;教师为了评上“先进班级”而不让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参加考试,教师为了讨好校领导而作出一些不公正的选择等。这类不公正就属于教师有意而为的不公正,教师明知道这样做不符合公正的精神,但是教师或被利益诱惑、或被压力所迫而做出了不公正的行为选择。还有一种是教师无意的不公正,例如,教师更喜欢提问坐在前排的学生,更喜欢外表漂亮或努力学习的学生,更容易记住一些学生的名字而忘记另一些学生的名字等。这类不公正就属于教师无意而为的不公正,这些不公正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喜好和道德素养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克服自身的喜好偏爱而朝着公正的方向迈进。因此,对于有意而为的不公正,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于无意而为的不公正,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突破自身的思想偏见、喜好偏爱以及认识能力,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可见,教师公正是对教师全方面素养和能力的考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15],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在自我能力和道德素养提高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公正。
注释:
①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用自己的积蓄帮助身边一名又一名贫困的学生,在业余时间与学生深入交谈、做家访,200万字聊天记录是他与学生的温情日记,也是对他当一辈子辅导员最好的证明。“一生不求名利收,惟愿学子各有为”,他用自己的思想去照亮着学生前进的路,成为一批又一批学子春风化雨的引路人。从曲建武教授身上可以感受到,公正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致对待,在特殊情况下对于部分特殊群体适当照顾反而更加符合公正的内在精神,更有利于公正的实现,更能给予每位学生去梦想、去想象、去追逐的机会。例如,他对家庭贫困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怀照顾,不仅关心他的生活状态和烦恼,还帮助解决其家中困难,让学生可以安心地在学校学习。曲建武教授对于这些处于弱势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怀和照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给予他们精神鼓励,使他们可以完成学业,这是以仁爱为出发点践行教师公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