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为地方城市发展共同体的发展路径
——基于威斯康星理念的思考

2022-03-17王立玮

嘉兴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办学理念

王立玮

(嘉兴学院 党委(校长)办公室,浙江嘉兴 31400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产物,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一般是指1999年以后,伴随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体制变革所设置的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科院校合并或独立升格的新型本科院校。从学校数量和培养人才规模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均占全部高等本科教育规模总量的1/3左右。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分布在地级城市,由地方政府创办,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也是本科教育的主力军,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但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高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成为必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困境也不断凸显,转型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困境及转型必然

由于办学起点低、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导致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质量、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新建本科院校相比其他老牌高校来说,在办学条件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普遍建校时间短,底子薄;基础条件相对较差,获取办学资源的能力及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办学资金短缺,更多依赖财政和学费。高校的评价体系以及与资源配置的挂钩,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效法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大部分院校还沿用精英教育的模式,专业对接产业的匹配度不够,课程设置较为陈旧,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办学声誉很难提升,地方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度偏低。这种境遇更是进一步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千方百计通过“跑硕士点”“大学更名”等方式进行“升格”以获取政府资源,由此进一步加剧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其他一些老牌本科院校办学目标的趋同化。

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集聚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够、办学理念不清,导致地方本科院校陷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办学窘境,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转型发展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办学理念的根本转变。转型发展更多地体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与主动发展,以往一些学校更多的是在政府的政策体系、管控体系中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而转型是要求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威斯康星理念”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求两者必须结为发展的共同体,这也是高校破解趋同发展难题、差异化竞争,主动作为寻求特色发展的一种自觉的路径选择。

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行为,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思想和灵魂,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理念也不断发展完善。纵观大学理念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以红衣主教纽曼为代表,他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育绅士的地方,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传授学问,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第二阶段是以德国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为代表,他认为大学首先是科学研究的机构,其目的在于探求真理,而不是为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他追求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统一;第三阶段,以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为代表,他倡导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将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服务这三项职能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得大学与社会、政府的关系异常密切,适应社会的现实需求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取向。[2]如果说纽曼与洪堡的大学理念是传统与经典的大学理念,那么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大学理念则日渐成为现代大学的主要办学指导思想。[3]

二、威斯康星理念及其影响

威斯康星理念及其倡导的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已经成为当代大学发展方向的指引。

(一)威斯康星理念的内涵

19世纪中叶,由于产业革命的影响,美国国会通过《莫里尔法案》以赠地的方式要求各州兴办高校培养当时急需的工农业技术人才,威斯康星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威斯康星理念源于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实践,在对历任校长办学思想的继承发展的基础上,由查尔斯·范海斯校长于1904年正式提出。威斯康星理念的中心内涵是:“大学要冲破围墙的界限,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大学要将自己的资源和能力直接用于解决公共问题,即大学要为社会服务。”[4]18大学的服务职能是建立和依托在教学和研究职能基础之上的,是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三者有机结合,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和改进公民的生活质量。[5]

威斯康星理念认为,大学是属于人民的,属于州的所有儿女,州资助了大学,大学理应为州服务,大学影响的界域和受众的范围要超越校园的围墙,大学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大学教育要适应人民的需求,要为社会提供内容广泛的、多渠道的、普遍的影响,以所有的方式与州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为州的发展服务。为了实现服务的职能,大学就要发展、扩大和加强创造性的工作。为此,范海斯强调要加强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要追求真理并关注时代精神,必须注意到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大学教育要回应社会诉求,“范海斯希望把科学研究与实用教育目标有机焊接在他的大学政策里。”[4]51威斯康星大学通过提供推广教育扩大对民众的普遍教育影响,通过专家资政参与州的社会治理,通过农业等技术服务促进生产与经济发展,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与服务内容。

(二)威斯康星理念的影响

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获得了州内外的肯定,也获得了州的大力支持,学校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学走在前列,引领了大学变革的风潮。为州以及美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威斯康星理念标志着大学冲破了阻隔在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藩篱,大学打破了一直以来封闭自我的存在和运行状态,而与社会肌体之间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大学发挥了指导和帮助工农业生产的效能,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大学也从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找到了自身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威斯康星理念成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办学理念,威斯康星理念的出现在大学教育的发展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并对20世纪之后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借鉴。[6]

三、发展路径选择:构建地方高校与城市发展的共同体

资源一般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等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总称,是经济社会发展或组织正常运行的基本物质条件。而资源配置是根据一定原则合理分配各种资源到相关单位的过程,其目的是把有限的资源通过科学配置以实现用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佳的资源利用效益。大学组织也是开放的系统且需要靠资源输入,才能更好地运行;资源具有的稀缺性导致组织需要通过竞争的手段获取资源。[7]构建地方高校与地方城市发展的共同体是地方高校获得发展资源、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一)开放办学,让校园与城市融为活动空间的共同体

大学与城市长期同处同一空间,保持着共生共存的互动关系。大学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要得到城市的认可和支持,首先要实施开放办学,打破大学的封闭与隔离,让校园融入城市,让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融,让两者真正成为空间上的共同体。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应积极与政府、企业等共建共享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艺术馆等大型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向社会公众开放。要把美丽校园建设融入美丽城市建设,把大学打造成市民的“大花园”,进一步开放学校的文化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富有地方城市特色、大学气质和文化品位的现代人文生态校园,共享平台建设,打造市民的“大舞台”。要积极打造市民的“大课堂”,向社会开放学校的网络课程、学术讲座等教育资源,定期举办面向市民的文化讲堂、文化展览、文化培训、文艺表演,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学习需要,把大学变成城市的学习中心。要聘请当地各类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创业导师等,到学校各类共享平台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为各类人才到学校展示才能、发挥作用提供机会。要通过将大学场所开放的形式,融入城市的人群,更融合先进的思想,要把大学从封闭的机构(象牙塔)变成一个城市社会活动的中心和公共论坛,让大学和城市以及城市的人民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4]77

(二)共同治理,让城市和大学成为发展目标的共同体

治理是指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相互冲突和相互竞争的利益的各方进行调解的一种过程。[8]让地方院校和地方城市互相参与治理过程,成为发展目标的共同体,是地方本科院校获取发展资源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资政的作用。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就主张大学应该直接参与到州的行政事务的管理中,成为州的顾问。他说:“我们的目的是在每个方面都能成为州的科学顾问,从州的立法完善中大学专家提供意见,到教授们参与州内各种复杂的行政管理问题。”[9]他推崇德国大学的做法,认为大学学者应成为公共事务人物,人们会在所有重要行政管理部门看到他们的身影。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效仿威斯康星大学这种专家资政理念,充分参与到地方政府治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政府发展的智库,从而在资政服务中获取资源和发展的机遇,在推动城市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积极吸纳地方政府和社会参与学校发展治理的过程。政府和社会参与高校治理,会促进其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从而提供相关的资源配置与经费的支持,也会积极成为学校转型升级的推动者,地方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校地双方在互相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发展目标的共同体,大家共同成为城市发展蝶变与高校发展转型的推动者和战略联盟,地方高校也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发展资源,增强了办学的合力。

(三)产教融合,形成学科与产业创新资源的共同体

大学要发展就要扩大和加强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实现知识的创新以推动技术的发展,唯有此,大学才有可能以更高的水准服务于地方发展。范海斯认为,时代精神有很多,就教育领域而言,大学必须要看到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4]55

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把“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10]。学科是大学发展的龙头,学科特色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学科的发展受所处地方的外部经济发展与产业资源的影响,同时也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地方高校创造性研究方向来源于地方产业资源的需求,地方高校发现知识、创新能力的局限性要求围绕地方重点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创新要素开展研究,凝练学科特色,培育学科团队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可以与地方在人力资源、实验设备、产业创新要素上形成发展的共同体。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高校专业人才各种创造性的工作产生新的学术成果,通过新发明为地方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为城市带来更大的财富。因此,要把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学科与区域产业创新资源的共同体,实现互惠双赢。让学校的学科资源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瞄准地方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让产业的创新要素与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步形成适合地方产业特点的特色学科。通过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四)人才共享,打造校地应用型人才资源的共同体

城市和大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城市的繁荣为大学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为大学兴起提供了智力保障。城市产业的发展依托各类专业人才,作为研究机构,大学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场所,同时,大学也为城市的发展培养了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11]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教师深入到生产和实践的一线;也需要吸纳企业内具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到学校参与到教学中来。校地双方打造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共同体,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产业链和教育链的结合,实现城市和大学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要加强合作办学,校地共同培养人才,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对地方发展抱有责任意识和回报意识,鼓励更多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充分支持地方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通过校地人才资源共同体的打造,实现人才资源的共育、共享,形成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师生两个层面的应用型人才资源共同体的打造,推动实用知识的研究和传播,从而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办学转型以及地方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

(五)传承文化,让大学成为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共同体

大学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地方大学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先天的优势且责无旁贷。中国地域辽阔,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地方大学应该在服务地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寻找研究方向,在人文社会领域形成研究特色。城市的地方文化资源需要不断的挖掘提升,大学和城市需要共同参与其中,共同完成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的共同体。一方面,城市因大学的存在更有文化内涵并不断发展进步,大学因城市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而更显文化创新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毕业后走出校园,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现实需求。威斯康星理念认为,如果我们希望新知识能够及时被用于实际,或者说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那么,地方大学就需要承担推广教育工作。地方大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责任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将城市文化传递给市民,让城市的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通过这种文化的交互作用,让大学和城市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共同体,通过大学的这一强大功能,把文化和精神植根于城市人民的内心中,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大学也因此获得更大的支持和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体办学理念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