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教学现状及措施

2022-03-17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杏园小学李晓辰

天津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语感小学生阅读教学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杏园小学 李晓辰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通过语文学习,不仅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实现文化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是进行语言训练的有效途径,这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语言能力训练,通过阅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的有效开展措施。

阅读的过程也是语言的积累过程,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可塑性非常强,通过加强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和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目前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地引导他们参与语言训练,丰富日常写作和用语积累,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一、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为学生营造出更加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完成阅读工作,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能提升阅读积极性。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语言训练,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主锻炼,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完善学习思维,强化语言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

拥有更加丰富的语感,是保证小学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基础。丰富的语感可以帮助小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进行个性化的思考。有效的朗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也能帮助他们提升语感。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语言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表达方法,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强化自身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升了语言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能更好地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和成熟的知识体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希望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内容比较少,更多的文章是基于形象思维进行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工作开展中,可以利用教材内容作为教学载体,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语言训练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渠道和内容越来越多元化,这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同时受此影响,小学生也不愿意深度学习,语文阅读能力有待提升,不会通过阅读来学会赏析美好的文字。当前,一部分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重点关注名著作品的相关内容和考试要考查的故事情节,忽视了小学生语言训练的开展。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开始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的重要性,在重视阅读的同时,语言训练的内容反而越来越少。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自主学习,导致语言训练不到位,过于强调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反而让学生无法掌握表达的规范性要求。如果缺少了对基础知识贯彻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会让小学语文教学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语文学科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代替不了的,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扎扎实实地带领学生开展语言训练,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措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语言训练,有助于强化当代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逻辑更加清晰。教师要认识到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并在阅读实践环节中落实语言训练,让学生能真实体验到文字中表达的写作意境和写作内涵,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更加喜爱。在有一定的文字积累之后,学生在阅读中还会存在很多读不懂的地方,这是受到学生思维局限影响导致的。通过加强小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不知不觉地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帮助强化学生的思维认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强化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从语文阅读环节入手,针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小学生自主参与读书活动,才不会形成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一名著当中的精彩内容与学生分享和互动,让学生尝试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含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知不觉地想要了解这一整本作品,为接下来语言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让阅读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诗中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了十分优美的景色,而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无法真正体会到诗中描写的优美之处。文章中表述了群山刚刚沐浴过细雨,透过挺拔的松树树叶缝隙,可以看见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小溪中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泉水跟山石碰撞之后产生了晶莹的水花和清脆的流水声。这一段描写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了美丽的景色。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电子设备,为学生播放这些优美的景色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看到更加立体的景观,并尝试感受作者在写作时的心情。这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对诗的写作含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意境印象,积累更多的语言词汇。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相比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模式来说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选择使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能加大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学习《桂花雨》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应的视频影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加生动的代入感,加强对文章语言的直观感受,提升训练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感的培养十分重要。通过强化学生的语感,能提升语言的领悟能力。在语文课堂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个真实的情境展开想象,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语感。例如,在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时,教师先带领学生熟读全文,争取把文章内容读正确、读通顺,尝试读懂文章的内容。在阅读完成之后,学生各自汇报自己对文章关键词句和对段落意思的把握,能初步理解作者在每一个段落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在学生进行自主理解和阅读时,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用简明扼要的话表达出作者笔下描写的白鹭的特点。“精巧、一切都很适宜”这两处的词句描写,能体会出作者对白鹭的感情,在阅读中学生尝试读出作者的态度。为了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画面画出来,在课堂上进行描述。既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感,又能够让学生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开展课外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进行语言训练,对语言运用巧妙的诗词或句子都可以摘抄下来经常复习,以实现学生语言训练效果的提升。

(三)让学生具备质疑意识和提问能力

学生学习某一篇文章的内容,教师需要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提问,始终具备质疑意识,通过提问引导能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认知结构还不够健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并把该问题作为课堂上重要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珍珠鸟》这篇文章时,教师需要学生在阅读完课文之后,尝试总结出珍珠鸟的特点。作者在文章中描写珍珠鸟的特点使用了各种词语,在小学生阅读完成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这些词语之外,还有哪些能描写自己理解中珍珠鸟的外观特征。文章中又有哪一些词汇是包含了作者对于珍珠鸟的感情,让学生分析文章中某一词汇具有的感情色彩。在不同的学生眼中珍珠鸟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如果有同学的回答不符合自己的理解,就会有学生产生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大声提出来,并相互交流互动,为什么大家的答案不一致。在此自主学习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也在进行语言表达,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训练。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好的文章都会有一两处留白,这是为了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这种写作中的留白,也可以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训练中。利用适当的留白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写作的精妙设计,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升语文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但他们的和好的原因,可以引导学生从争执和矛盾的过程来分析。文章中并没有详细说明两人是因为什么不和,只是简单的几句介绍让学生代为想象。教师让学生寻找文章中对两人不和原因的描述。学生打开课本,其中有一句话是“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短短的一句话既总结出了上面的故事,同时也引出了下面的故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想象廉颇负荆请罪之后发生的事情。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跟课文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在表述自己想象的内容的同时,也能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感情的理解。学生自主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语言运用性强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并且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训练比赛,使其在比赛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语言的规范性,适当地针对学生的语言进行约束。如果教师忽视学生语言表达的过程,那么学生很容易养成不良的表达习惯。如果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进行纠正,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采用积极的鼓励性教学评语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文章时,教师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提出复述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按照此标准进行复述和练习,强调了对语言的应用,起到语言训练的效果。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学生对语言运用不规范的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尤其是对主谓宾词语的合理运用,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这样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学生便能按照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以实现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六)注重学生在训练中的语言积累

语言的积累对小学语文知识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小学生正是进行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语言训练很有必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阅读素材。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都是通过朗读或者是造句的方式进行语言训练。从根本上来讲,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的过程。教师需要重视文本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阅读、多背诵。通过加强语言积累,对语言产生学习兴趣,并不断提升个人语感。在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文本中获得不同的乐趣,从而对写作和阅读产生良好的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能力训练,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词汇,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语言文字的规范表达和有效积累更好地助力他们学习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语感小学生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