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校本教材开发使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17山东省平度市凤台中学宋清红

天津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校本历史教材

■山东省平度市凤台中学 宋清红

在开发初中历史校本教材的时候,我们应当明确校本教材课程开发的定义,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是特色,所以要充分地对本校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和学校本身的校史、地方史进行全面的了解,再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提升本校历史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初中生的学习综合水平、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在校方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开发和编制。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和担忧的问题。校本开发在我国教育中尚未形成完善的开发和编写体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钻研和探究,对初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式,并加以实践。

一、校本教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区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当前教学领域的重点。“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文化传承和积累的重要手段,在许多情况下历史也可以反映现实,于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历史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在初中教育中,历史是学生必须了解的课程内容,因此学校也必然要开发一系列相应的校本教材,让学生对自己家乡历史有所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且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因此,教师应当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融入课程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校本教材是基于本校实际情况,以有效实现校本课程为目标,校长和教师群体共同开发的一种历史科目与实际校情相结合的教学素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和应用校本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育中应用校本教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正视历史学科。历史课程在学生的整体教育过程中只占据一小部分,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因为其分值不如语数外,趣味性又不如音体美,因而逐渐轻视和冷落历史课程。在学习历史课的时候,总觉得不需要不断地背诵和记忆,不用对历史事件进行串联和整合,只要记住各个历史事件发生的事件、大概过程、最后结果和历史意义,历史考试就能轻松地应对过去。但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学生明明已经学过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及知识,但对其具体事情的走向和来龙去脉仍旧不甚清晰。这是因为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了书本上的语言,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机械地背诵,考完就抛诸脑后,许多内容都逐渐被遗忘,并且也没有兴趣对其进行深究,对这些历史内容和真实事件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也和教师的教育方式有关,教师在课堂上的刻板教学、过度注重考试分数,让学生觉得历史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一旦觉得历史课只是背诵,就很难产生兴趣,更别提自主挖掘其中有趣的细节和历史故事了。事实上,历史课程中有很多极具趣味的内容,只是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感同身受的气氛,自然对历史学科提不起兴趣。利用校本教材开展教学,其中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甚至有一些时至今日依旧清晰可见的历史痕迹,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必然会更加清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历史课程的教育实际上并不困难,只是由于不科学的教学而导致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它就是一门需要不断背诵记忆的课程,只要背书就够了。事实上,历史是一门陶冶身心,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课程,学生背诵多于理解,一定程度上也偏离了课程开展的初衷。应用校本教材,能够将历史教材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历史学科,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思维,使学生在看待历史的时候能够更客观和深刻。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同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和个人学习能力。校本教材的应用,能够让学生逐步养成更客观和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项学习科目的习惯培养,更教会了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学会融会贯通,不断地吸取前人的经验,从而理智地应对不同的事件。因此校本教材,能让学生更深入和清晰地理解到历史的细节,让学生学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当窥其全貌,冷静自省,以史为镜,通照古今。

(三)提高学生自学意识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育中应用校本教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究。校本教材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间就能对本地的历史文化产生深刻的印象。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当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产生兴趣和理解之后,自然而然会对此展开自主探究和学习。这不仅是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对学生自身潜力的激发,同时也是对本地历史资源的挖掘。学生不断地进取和开阔,往往能够产生更多的新思路,甚至可能会有新发现。学生可能会在探究历史的真相时发现前人未能发现的细节,认识到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一场修行。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在实践中获取成长的经验,在尝试中逐步形成自学意识,明白学习这门活动的本质内容就是通过现有的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逐步成长为能够建设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型人才。推动校本教材的应用,不仅对历史课堂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对当地文化发展和历史发现的促进。因此,教师应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联系课程内容,渗透校本教材文化,促进学生群体的综合发展和提升。

二、初中历史校本教材开发使用的原则

在初中历史校本教材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相应的原则,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最大化地发挥校本教材在历史学科教育中的作用。使用校本教材开展历史课程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科学地进行备课,充分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历史校本教材开发和使用的原则具体如下。

(一)校本教材和现行的课程教材应深度融合

在开发和使用初中历史校本教材时,必然需要借助历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校本教材的内容,能让学生在学习现行课程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相同历史时间里我们的本地历史受到了哪些事件的影响,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将两者自然地融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则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本地历史,认识到在全国范围内某些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历史道理和规律。二则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现行课程教材的时候同时也能学习一些本地历史进步的过程,感受到历史其实离我们很近,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因此,在使用校本教材的时候,教师应当注重校本教材和课程教材的融合问题,以课程教材为主,校本教材为辅,深度挖掘校本教材内容,在让学生对课程教材有着深度理解的基础上让二者更好地相辅相成。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看到一些很重要的历史事件,就可以结合校本教材,对课程教材进行深度的理解和学习。此外,在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校方和教师也应当进行大量的实地考证和信息搜集,以保证教材的真实性,丰富资料库内容的同时也要对本地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编写体系,方便后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因此,初中历史本地的校本教材和现行的课程教材的融合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使用校本教材进行课程辅助教学的效果。

(二)编写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地区内的教育人士对当地的历史情况和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讨论,从而确定校本教材的实际编写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编撰的人员还应当对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有效评估,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在教材科学严谨的同时又不失幽默,从而保障编写出来的校本教材更容易被学生群体所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本身就是有针对性地对本地的学生进行培养和熏陶,因此编写时结合本地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原则。这样一来,教师们编写出来的校本教材既能立意高远,内容深奥,也能确保使用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学习的语言和方式进行知识的传输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摆正对历史的态度,不会产生历史知识非常难学、枯燥和学习敷衍了事的不良心理。

(三)在编写和使用中形成具体的理论指导

在开发初中历史课程校本教材的时候,教师必须借鉴前人的经验,综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教育中开发一套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但是初中历史学科的校本教材发展时间并不长,这也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历史教师在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可借鉴的内容和模式不多。校本教材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设计,还要教师根据自身的编写和使用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具体的理论,为后人的研究道路提供一定的指导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上的编写和应用过程当中,极大地发挥科学严谨和耐心的态度,对教材进行多次的查漏补缺和教学反思,把现阶段的实践经验落实成资料内容,这些宝贵的经验必然也能带给后人无尽的启迪和帮助。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我们广大的教师群体一定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求证、努力前行,不断地完善校本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推动我国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进程贡献一份伟大的力量。

三、初中历史校本教材开发使用的对策

(一)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非常敏感、脆弱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在开发和使用校本教材的时候,就应当极大地重学生本身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在开发和使用校本教材的时候,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以及本土历史相对精彩的部分,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古代亚非文明”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初中生十分感兴趣的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和播放,请学生看一看纪录片视频或者电影当中对亚非大地的描绘和刻画。在视频中讲到古亚洲文明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结合校本教材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领学生在积极探索中顺利完成本部分知识的学习和认知。

(二)因地制宜

编写和开发校本教材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教材,并且扩宽教育渠道,让学生在不同渠道上都能够看到我们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当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着重放一些本地的历史文化内容,让学生在看到的时候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守护之情。例如,在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一些我们地方社会建设和发展历史的内容,说一说在这段时期内本地都在党的带领下进行了哪些社会主义建设,以及这些建设的实施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和环境带来哪些巨大的影响。这样一来,学生能感受到书本上讲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原本只存在于课程教材中的内容也就更加立体和饱满,学生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加积极。

(三)评价考核

想要促进校本教材的发展,就要开展一系列有利于校本教材开发和使用的活动和手段。学校应当定期组织一些校本课程示范课、研讨会等,让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能够展现自己在校本教材开发使用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在不停地讨论和交换意见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发现和新突破。同时,让教师之间进行互评,激励彼此相互进步,学校也可以利用考核和评比来增强教师的积极性,进而有效促进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效果。不同的教师在开发校本教材的时候必然会有差异性,那么学校就可以让教师主动说一说自己在开发的时候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有哪些比较有效的主意和课堂教育方式等。当一位教师提出想法时,那么全体教师就可以进行讨论并且研发方案的可行性,这样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效率自然变得非常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校本教材开发使用的时候,教师应当努力克服客观条件带来的制约,在充分了解本地历史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当地历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正生活在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认同感。学校也应当及时制定出一套针对本校历史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使用的标准和考核机制,以此来促进校本教材的不断完善,推动小校本教材在本地区的使用,推动历史校本教材在教育过程中的发展。

猜你喜欢

校本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