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2-03-17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前进小学李伟坤

天津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意识核心阅读教学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前进小学 李伟坤

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如何高效地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事件,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探究的重点教学问题。阅读与写作是组成语文课程的两大主要部分,其中阅读教学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科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学会主动积累知识、学会正确阅读、学会引用所学内容,并掌握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如阅读技能、理解能力以及口语表达技能,从而提升他们语文学习的效率。对此,本文通过论述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根据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总结了下面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后续的发展做铺垫。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始终秉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这些基本原则,而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内容,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知识空间。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进步,使人们对教育教学更加重视,同时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知识型的人才,而且还要综合实践型的人才。因此,教师只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显然是不合理的,要经过有效的阅读教学,不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使其综合性素质得到充分的提升,从而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深受重视,但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究与摸索,从而赋予核心素养最真实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我国教育局的有关部门在2014 年就已经发布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实施德育”基本教学原则,从中凸显出了核心能力概念,并将核心能力定义为学生的基本品德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但是,在这一“意见”中并非明确地强调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优秀品德以及符合社会进步的具体能力是什么。在2016年,教育部召集和组织了许多教育专家与学者,再一次地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特定核心素养”的概念,同时也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内容,其中重点内容是适应当前学生未来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核心能力、价值观念等多种元素。教师要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贯穿其未来的每个发展阶段,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堂是最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途径,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阅读水平等众多能力水平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实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必须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放在首要位置上,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当前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现状

教师在实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策略的时候,清晰地知道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同样也了解这一环节教学的难点所在。针对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来讲,他们当前思维意识的发展还不够完善,逻辑能力也相对薄弱,在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时候,通常只习惯于形象化思维,而在语文阅读中,有很多的知识内容即便能采用形象思维来进行阅读学习,但仍然对知识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这就要求学生采用逻辑思维能力来进行有序的阅读和学习,进而提高其语文阅读的效率。

如今,大多数的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时,都非常重视对课文的讲解,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从中设计阅读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课文的详细内容,但是,多数教师在创建教学活动时,并不重视学生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他们在阅读课上参与意识低下、学习不积极,学生的阅读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将会造成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学生语文成绩的落后等问题。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无法掌握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更不能及时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总的来讲,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陈旧的教学形式阶段,教师依然采用的是“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无法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而且还阻止了语文阅读教学发展之路。因此,作为一名现代小学教师,要积极更改自己的教育思维,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正确意识,在综合素质培育背景下,不断释放学生的天性,从而激起他们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促进学生核心的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奠定学生基本的人文底蕴。具体指的是学生在阅读、理解以及应用人文知识和技能领域所具备的能力。人文内涵主要包括了人文的知识积淀、提升情怀以及审美进步等内容。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学生通过学习与运用课程内容,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三是使学生具备多种阅读技能。学生一旦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就会利用众多丰富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主要体现在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具备信息意识等。四是使学生进行健康的生活。具体是指学生在自我认识、品德发展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其中健全人格、爱护生命、自觉管理等内容都属于健康生活中的内容。五是树立勇于担当的意识。指的是学生对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等方面所掌握的行为方法和价值取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六是具有勇于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问题解决以及应对机遇挑战的时候,要具备实践和创新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基础课程的讲解当中,这不但需要让他们收获众多的知识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优质的精神、正确的情感思想以及掌握基本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变成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经验、具备灵活多样的思维能力、正直善良的优良品德、心地善良的学生。

四、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二者的关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核心时期,同时语文课程又是他们优化自身知识文化、综合技能的关键性课程。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和教师都开始关注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情况,并且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转化,也变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和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既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语文阅读状况,优化他们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以及培养学生多种技能意识的特性,进一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顺利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转变,不断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

五、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站在认知心理学这一角度去分析,每个人都具备形象思维,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思维意识,它可以对客观的事物做出直观的反应。然而,形象思维的不断进步,使这一思维意识逐步发展到了理论性阶段的高度,进而转化成为理性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在转向逻辑思维的变化过程中,教学情境是基本性的优势资源,合理的情境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快速转变。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阅读课程的时候,应该为学生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从而符合当前小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这一现状。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设计科学的阅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运用现有的形象思维来达到语文知识有序传输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合理的阅读学习情境,能将自己直观的知识内容转变成一种理性的思维意识,最后转化成自己的逻辑思想,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和应用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守株待兔》这一课的内容时,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他们逻辑思维的不完善状况,学生很难将寓言故事当中的具体内涵转变成自己认知范围的知识点。在这时,教师应该为他们创设合理的阅读教学情境,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中选择角色进行扮演,进一步开展本节课的阅读课程。教师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学方法,从而把寓言中的情境有效地建造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件事的缘由,最终在自己的思维意识中形成一个结构有序的阅读知识框架,使其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强化任务教学法应用

教师要想充分实现学生各种能力的进步,则必须重视提高他们的观察意识、分析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这也是教师所面临的关键教学问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强调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效率,而不注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会重视学生在多方面能力意识的进步和提升,最终忽视了他们综合素质的进步。在当前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强化任务教学法的应用,以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水平。

以小学语文《蜜蜂》的阅读课文为例,教师应该依据语文阅读素材的相关内容,从中为学生制定部分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最好是涉及一些他们从未学习过知识点,但同时又要和学生现有知识存在着联系的学习任务,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任务教学法的优势作用,同时要做好对学生的及时指引。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独立完成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语文学习效率,并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掌握与自己学情相符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观察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

(三)加强分工合作的方法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时采用新型的授课手段,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学科素养。为此,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开展阅读课程的时候,使用分工合作的教学方法,进而更好地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互动沟通的能力,帮助他们发展自身综合性的素养意识。

例如,通过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内容,首先,教师要把学生按照他们的语文阅读状况,划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并要求每组的学生经过合作与交流回答课文后面的难题。其次,教师要让每组内学生独自找到问题的答案,再经过小组探讨后给出一个最终答案,最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小组所给出的答案进行评点。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从而在互相学习、相互帮助的氛围中,完成语文阅读学习,从中明白团体力量的关键所在,最终发展他们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四)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是近几年被提出来的,普遍教师在接受教育时期都没有学习过这一概念,进一步造成了众多教师对“综合素质”的内涵的理解不深。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课程教学的时候,要积极地创新自我教育思维,并将新型的教学理念印在脑海中,从而改善陈旧的阅读教学模式,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深刻含义,并将具体的教学策略落实到现实的教学中。

比如,在为学生讲授《观潮》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为学生展示出新颖的阅读教学形式,在激起他们阅读兴趣的同时,不断开拓其视野。另外,学校也可以为教师举办核心素养教育大会,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从而让教师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五)不断提升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水平

核心素养近年来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它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课程教学提出的一个重点教学任务。然而很多教师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中,并未学习和探究过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进一步造成了教师缺乏核心素养认知概念的现状,将很难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这种情况,现阶段学校一定要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养力度,让教师掌握该观念的深刻含义,进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采用上述授课对策,为学生创设高效且优质的学习课堂,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学校可以带领语文教师展开考察学习,为他们举办类型丰富的教育讲座,进一步强化对教师的素质培养。另外,学校可以在考核教师这一过程中,重点考察教师对核心素养概念的掌握,从而使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六、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时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和发展性,所以教师要紧抓这一时期学生的发展特点,并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与素养,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意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重要阵地,最终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另外,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为学生开展高效且优质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从而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猜你喜欢

意识核心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