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2022-03-17李华华
李华华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文化自信是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有理性认知、对文化的内容充分认同、对文化的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而坚定的心理状态,既是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体现,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
相比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1]因为它是更基础的自信,所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规律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才会对道路、理论和制度所体现的文化理想和价值取向实现认同;一个民族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获取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主体地位,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不仅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还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涉及经济、政治等领域,还关系到人们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 从文化自信的影响力来讲,它源自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情操、精神气质和价值选择,有着更深厚的精神力量。所以,文化自信培育意义重大,关乎个人发展,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中华文化的赓续传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的培育,面向的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现实性指向,必须落实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P32)这点明了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源,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发展,她们共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根源性”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悠久历史中所创造、传承下来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久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承载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3](P283)。 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根不能丢,否则文化自信会失去中国特色;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3](P5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4]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富有理想,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新时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十分重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指高校在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的环境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教育,深化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使他们在情感上接受、立场上坚定、价值上认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实践者和开拓者。
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自信培育有“根源性”意义,所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关键环节,既具有指向性意义,又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必须立足新时代,立足高校,立足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交往和活动的实际,所以,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实困境,针对性地探索出路,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首要环节。 整体上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特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通过一定路径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以使文化自信薪火相传,并起到提升个人、引领社会大众、改变社会风尚的作用; 可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使中华民族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困境
在实践中,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目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困境。
(一)大学生思想意识认知不足
一些大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比较薄弱。 蓝朝阳指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阅读数量’ 的调查显示,2.03%的大学生表示阅读非常多,13.4%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多,50.01%的大学生表示一般,21.87%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多,12.69%的大学生表示几乎不读。”[5]可见部分大学生缺乏经典阅读的经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较低,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缺少积极性、自觉性和自主性。所以,他们往往没有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思想精髓、价值魅力和现代意义, 也无法对其形成整体性、系统性认识,正如刘俸廷所说:“青年大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会有一些疑虑、 认知偏差或者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6]究其原因,一些大学生虽然热爱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因为缺少文化主体性意识,缺少相关引导,缺乏主动学习、系统学习的行为,导致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这种情形不利于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二)高校思想教育效果不明显
一些高校为片面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有些高校开设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类、选修课课程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较少、不全面或不够深入,也很少启发学生结合社会现实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情况影响了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不利于推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传承和创新。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教师在文化自信培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路径”[7],这揭示了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着力点。由于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主渠道,对大学生的课外学习和阅读也有着重要引导作用;校园文化是孕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土壤,但应然的现实意义与实然的实践困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还有待提升。
(三)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流越来越深入,碰撞和交锋也不可避免。 凭借经济实力等优势,西方文化通过网络、电影等多种渠道和在世界文化传播中的强势地位,大力推行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有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缺少分析和辨别能力,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娱乐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滋生崇洋媚外的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冲击,有时被曲解、被忽略,乃至被漠视,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闫雪琴在《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探析》中指出:“当被问及外来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时,90.29%的人认为自己开阔了眼界,57.95%的人认为自己改变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55.41%的人认为相比之下更发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8]可见,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可知,大学生认知不足、高校教育效果不明显以及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困境。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成型但尚未定型的关键时期, 在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有些人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困惑、文化焦虑,甚至对本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前途命运缺乏信心。如何引导他们重视、亲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滋养心灵,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拥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骨气就显得非常重要并且十分必要。 同时,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凝练其核心精神,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把核心精神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之中,更好地发挥高校教育的文化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实现价值认同,乐于实践,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从容。
三、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进行了充分讨论。王学伟认为,“所谓‘优秀文化’应是指文化元素中内涵丰富且出类拔萃的部分”[9]; 李宗桂认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主要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0](P25)“深厚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10](P26)“和而不同、兼容天下的思想”[10](P26);徐小跃“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以天为根,以人为本,以德为要,以和为贵”[11](P2);谢霄男指出,“‘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系统中层次最深、 最具稳定性的思想内容,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2]他们从“优秀”的定义、内容、特征等方面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以及最具生命力的精神所在。在把握“优秀”的文本含义基础上,本文认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从生命之重、人性之善、爱国之识、天人之合四个维度展开。
(一)身心——生命之重
健康的身心是大学生生存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一个人的自信,是从敬畏生命、热爱生命、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开始的。 一些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弱,很难管理个人情绪,容易患上心理疾病,甚至发生自残、自杀、杀人等行为,体现了生命意识的淡薄和生命情感的低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重身轻物的资源,这是对生命之重的强调。 道教的经典和教义无不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13](P34)。 葛洪说:“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 ”[14](P132)南朝的陶弘景说:“莫强饮食,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15](P7)。 以上热爱生命、饮食有度的重身理念揭示了生命之重的重要内涵。此外,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倡清静、朴、俭、少私、寡欲、柔弱、不争、知足,这些重身轻物、遵循自然的理念体现了对身心的养护,也通过朴素的辩证法启发现代人:人生可进亦可退,处处有弹性。庄子追求“逍遥游”,即精神的自由境界,强调不为物所累,不为名所困;提倡“心斋”“坐忘”等内省方式,强调去除欲望和杂念,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并主张“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16](P102),即把心视为一面镜子,对于外界的一切,任其来去,遵守自己的内心去生活。
由上可知,生命之重就是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重视生命、养护生命,是有着强烈生命意识和生命情感的理念。 作为一个人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说, 生命之重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第一个维度。
(二)道德——人性之善
一个人拥有文化自信, 除了需要生命之重,还需要强大的内生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人性之善。 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给炎黄子孙的瑰宝,也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中之重。
弘扬人性之善,可以滋养心灵、健全人格,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原则、热爱生活的人,从而为修养的提升、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人性之善,不仅影响个人,还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胡海波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人民群众崇德向善的境界和风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17]“崇德向善”就是人性之善在当今时代的一种表达,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瑰宝,人性之善在新时代体现了民族文化内在的生命力,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力量。 因此,文化自信能成就大学生,使他们在新时代拥有核心素养;也能成就一个民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重视人性之善。孔子提出“仁”的概念,认为“爱人”是“仁”的内涵,孝悌是“仁”的根本,“恭、宽、信、敏、惠”[18](P216)是“仁”的表现;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8](P8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8](P147)。老子认为“上善若水”[19](P22),提倡“慈”和“报怨以德”[19](P169)。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四心——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并强调“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20](P177)在孟子看来,人和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普通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它;这一点点就是仁义,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正所谓“‘几希’就是‘良心’,‘良心’就是‘至善’。 ”[11](P35)此外,王阳明强调“致良知”,即让人本心的天理流露出来,提倡知行合一。 佛教则主张慈悲为怀、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这是人性之善在佛教世界观中的体现。
可见,人性之善是仁爱、善良与慈悲,是人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只要用心培育,笃信笃行,人性之善就能在新时代发挥出应有的巨大精神力量,让更多的中国人高度重视道德和情怀。 作为一个人的内生力量,人性之善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第二个维度。
(三)立场——爱国之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之重和人性之善的真正实现在于“推己及人”,引导人们突破“小我”,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 乃至宇宙精神的高度,去自我实现。 在新时代,高校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特性, 传递给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之识,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真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爱国之识的资源相当丰富。 首先,爱国对个人而言很重要,《道德经》说:“鱼不可脱于渊”[19](P93), 比喻每个人不能忘记根本,不能脱离生养自己的环境, 亦不能不顾自己的国家。其次,爱国之识体现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大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治心与治世的结合, 是家国意识和家国责任的体现;《论语》 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8](P101),强调士人远大的抱负和坚韧的意志,以及牵挂国家、民族发展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爱国之识还体现为一种情怀和担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P274);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1](P53);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22](P298);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3](P295)流传至今的这些名言,充满深厚的爱国之情,无不让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激励着中国人超越“小我”,心系国家民族。
由上可知, 爱国之识即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是把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发展视为休戚相关的爱国观,是孕育一个人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土壤,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 作为一个人的根本立场,爱国之识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第三个维度。
(四)境界——天人之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强调生命之重、人性之善、爱国之识,更提倡天人之合。天人之合是指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终极价值,是文化自信的最高境界,也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一个突破口。
西方文化宣扬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是自然的主宰,是万物的尺度。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是在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虽然促进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却把人与自然完全对立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类征服自然、驾驭自然、主宰自然的基础上。人类对自然毫无节制地掠夺和侵占, 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资源枯竭、病毒大流行等问题。 当下,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天人之合的资源十分充裕。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8](P221)自然界不说话,却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律有序运行。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9](P66)可见,他没有把“天”“地”“人”割裂开,认为人道要效法天道。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6](P43),描绘了天、地、人、物共存的气象;他的理想社会——“至德之世”则把人的日常生活和万物融为一体,即“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16](P114)。 张载把万物视作人类的朋友,认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4](P191)这些精神财富无不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人和自然看作有机整体的思维方式,折射出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可见,天人之合的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了人对自然的态度。 《道德经》主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9](P171),这是对万物、人和人类社会的尊重,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18](P93),荀子反对“竭泽而渔”[25](P287)“焚薮而田”[25](P287),他们强调遵循规律、取之有度,体现了对自然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自然,荀子还提倡“制天命而用之”[26](P310),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的主张。
概言之, 天人之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尊重、敬畏和保护。 天人之合的宇宙精神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也是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精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力回击了西方流行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新时代,它如一股清流,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永恒魅力。作为最高境界,天人之合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第四个维度。
上述四个维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提炼,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与一个人的身心、道德、立场、境界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之源。
四、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文化的认同和坚信,还落实于对文化的践行、传承和创新。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可行性路径是: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引导经典“悦”读、重视网络载体和营造校园文化。 它们相互影响,将上述四个维度落地生根,使文化自信深入人心。
(一)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价值引领
课堂教学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引导大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但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能滋养学生心灵,真正起到文化引领、厚植文化自信的作用。 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最重要的是教师能以理论的魅力征服学生。 课堂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类专业课、相关选修课教师,应将上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讲明白、讲透彻、讲全面、讲生动,并争取做到通俗易懂。
对生命之重这一维度,教师要将其结合教材中的生命观、心理健康等知识点,并针对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度分析,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明白, 生命之重是现代人生存和生活的需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课堂小组讨论、精彩短视频播放等教学手段,让大学生对名利、欲望及其恶果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启发学生:在个人身心疲累、难负其重时,一定要及时寻找生存和生活的出口,而最有大智慧的出口就是生命之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之一。 如此一来,文化自信容易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当下。
对人性之善这一维度,教师要将其融会贯通在人性、道德等教材的知识点中。在课堂上,教师要从理论上充分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性之善,引导学生思考并对人性之善充满信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践履,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物欲世界中洁身自好, 在不确定性社会中坚定方向,实现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爱国之识这一维度,教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关注,尤其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上。一方面,充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 理想信念、 集体主义、党史、革命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家风等教材的知识点紧密联系,通过解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知识点的文化底蕴;通过启发、提问、集体诵读等方式唤起大学生对爱国之识的认同感,激起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体验、 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让学生对爱国之识产生情感共鸣;以课堂实践教学为抓手,请学生对上述知识点进行主题演讲或心得分享,让学生感染学生,让灵魂吸引灵魂。
对于天人之合这一维度,教师要将其融入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生态问题、消费观念等教材的知识点中。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之合的观念,忠于原典,播放相关短视频,再结合现代社会人类遭遇的种种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大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价值魅力。
此外,高校应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道家生命智慧、《论语》解读、《道德经》讲读等,并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专题讲座活动。 这样一来,大学生也有更多机会了解上述四个维度,不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之,高校课堂教学主渠道能进一步揭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真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发挥桥梁作用。
(二)引导经典“悦”读,追求文化育人
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与专业、 兴趣相关,经典阅读常常被忽略;他们上大学之前对经典的知识积累往往又是碎片式的、被动的。所以,高校应引导经典“悦”读,追求文化育人,这也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之一。 所谓“悦”读,就是指通过轻松地阅读、快乐地阅读来亲近经典、感受喜悦。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类专业课、相关选修课教师要通过线下、线上或混合式教学布置关于四个维度的经典阅读书目、阅读心得分享、问题讨论等,引导大学生“悦”读经典。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可利用学校、学院丰富的图书资源(包括纸质书和电子书),主动、全面、深入地“悦”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及相关书籍,真正做到多读、多看、多思,多悟。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类专业课、相关选修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启发他们把经典融入现实的人生、生活的时代和周围的人群。 通过“悦”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大学生如果认同人性之善,就会重视、存养善的品格,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向往真善美,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德与社会的和谐,还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学生通过“悦”读《道德经》《庄子》等经典,对天人之合的认识会更加形象和具体,就可能会用开放、自由、和谐的宇宙精神来分析当今的社会问题、约束自己的行为,并追求简约、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大学生“悦”读经典、领悟经典,有利于修身养性、锤炼品格、坚定信念、解决困惑,在这一意义上,高校从根本上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功能。
最后,学校、学院、图书馆应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校园行等活动。 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阅读打卡、经典诵读、知识竞赛、感悟共享等形式,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悦”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悦”读习惯,提升对经典的理解,加深对上述四个维度的认知,培育文化自信。
(三)重视网络媒介,推进文化传播
如今,网络是大学生获得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可以说,网络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重视网络载体,推进文化传播,是新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可忽略的路径之一。这是符合大学生实际需要的明智之举,也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首先,发挥好校园官网的引导作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专栏宣传和普及,推荐经典阅读书目,让大学生亲近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做好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设计和宣传,使关于养生、健身、袪病、净心、善恶、修身养性、爱国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等板块的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再次,高校官网、校报等媒体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事政治、榜样人物和身边普通人、历史故事和风土人情、家和国紧密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主流舆论的宣传, 强化价值认同;然后,通过慕课,引导大学生学习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感受名师的精彩课堂,提升文化素养;最后,鼓励大学生关注“学习强国”APP,让他们紧跟时代潮流,主动学习,增加知识储备。
通过网络载体, 各种新媒体能及时、 快速、广泛、生动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大学生随时随地阅读提供了客观条件,还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高校还要加强网络安全工作,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为发挥网络的文化引领作用提供切实保障。
(四)营造校园文化,倡导知行合一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所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不仅有广泛影响,还起到导向作用。高校应营造校园文化,倡导知行合一,这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方面,高校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言。 比如在校园广播里,在校图书馆、宣传栏、食堂、教学楼、各学院的电子屏或实体展板上,在树干之间的横幅、路灯杆上的标语、教室的墙贴上,恰到好处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言进行宣传。 通过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不经意间浸润大学生的心灵,陶治情操,提升修养,并激起他们对家国的爱;又因为格外熟悉,大学生容易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坚定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高校要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社团活动。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团的影响力,鼓励举办国学知识大赛、国学大讲堂、国学经典诵读、太极拳大赛、诗词大赛、书法比赛、中国传统节日知识大赛、民俗宣讲等文化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之重、人性之善、爱国之识、天人之合从传统照进现实,成为大学生自身德智体美发展的维度,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从而造就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命底色与文化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