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一跳,玩转童年益智游戏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探索幼儿益智区深度游戏的指导策略

2022-03-17天津市河西区第八幼儿园李艺杰

天津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棋谱最近发展区益智

■天津市河西区第八幼儿园 李艺杰

益智区是幼儿通过手脑并用操作材料进行逻辑思维活动的场所。在益智区,我园注重结合幼儿兴趣投放不同材料的玩具,从而使幼儿的深度学习真实有效。“最近发展区”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探索益智区游戏指导策略显著提升了幼儿教育效果。我园立足本园实际,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益智区设计深度游戏体系——通过玩墙面大型棋类游戏和拼图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有关数学、语言、学习行为常规、自理能力等综合经验。

一、“最近发展区”概述

(一)“最近发展区”概念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一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在学前教育中,“最近发展区”幼儿的每一个潜力都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获得,在这之前幼儿所具有的水平为现有发展水平,而幼儿通过成人指导逐渐掌握的发展水平则是可能发展水平,也是幼儿在经历成人引导之后逐渐形成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从侧面证明了每一个幼儿都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依据

“最近发展区”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极大地革新了幼儿教育理念发展。“最近发展区”强调每个幼儿与生俱来的发展可能性,突出了幼儿个体教育引导在促进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价值,是幼儿园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最近发展区”理念的理论依据如下:

1.“因材施教”思想。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为实现分层教育、体现学生差异性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强调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及与其他教育对象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为了达成统一教育目标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依旧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组织教学。

2.“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强调了教师、学生、教学条件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要求要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制定符合教学需求的最优教学方案。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按照教育需求进行调节,在规定的范围和时间条件内达成最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强调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精神、体力、智力发展水平,通过分组教学、集体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方式设计教学活动。

3.“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同伴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相互鼓励的方式来达成最佳教育效果。“合作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充分利用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来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合作学习”理论在现代教育实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学成果显著。

二、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展幼儿益智区深度游戏策略探究

(一)跳一跳,摘到果子——自制棋谱,学会融入棋类游戏

在益智区,依据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环境差异,制定“年级、集体、区域”三个互动主题。在材料投放上,我们组织幼儿开展“认识棋类”益智游戏活动,让幼儿分别对五子棋、斗兽棋、中国象棋进行介绍。通过直观的作品欣赏,教师适当地介绍各种自制棋谱的种类,如格子型棋谱、S型棋谱、蜗牛型棋谱等;让幼儿了解自制棋谱的不同制作方法,如走棋的路线是一个一个圆圈连起来的,也有一个一个方格连起来的,还有些棋谱上用到了梯子、箭头等符号代表棋的走向;向幼儿介绍棋谱上的文字或图画代表下棋时的“奖励”或“惩罚”,还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介绍难易程度不同的棋谱制作种类。

案例:幼儿的自制游戏棋终于完成了,看着自己设计的游戏棋,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与同伴对弈一番。童童的游戏棋是班里幼儿公认的最想玩的棋,因为童童的棋排版清晰,棋路完整,“奖励”和“惩罚”让人一目了然。于是我让童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棋盘的结构、内容、棋路、玩法、规则等,再让幼儿相互分享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棋谱。

幼儿对自己自制的棋谱都特别珍惜,在游戏时,他们既兴奋又跃跃欲试。在商量好游戏规则后,幼儿纷纷投入游戏中。此时此刻,他们都是游戏的参与者,因为是自制的游戏棋,更有亲切感,不仅体验了成功的满足感,而且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

解析:任何游戏都要有相应的玩法和规则,有激励才能给幼儿带来无穷的乐趣。有竞赛就会有胜负,我们以五角星、小红花的形式奖励获胜幼儿,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利用各种激励的方式来延续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最近发展区”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形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按照幼儿成长需求进行革新。例如,为了鼓励幼儿创造新的游戏体验,我们创新竞赛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游戏新规则并自由下棋,一旦被别的幼儿承认并喜爱,就可以得到“游戏小达人”的称号。设置“评比栏”,比比谁的自制游戏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并用黏贴五角星的方式进行记录。丰富多样的激励措施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荣誉感,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延续他们对棋类游戏的兴趣。

(二)尝试从“独学”到“群学”——利用拼图游戏激发潜能

拼图游戏是幼儿经常玩的一个游戏,需要将多个硬纸板零片组合成一个规定图案。在拼图板中,只有一个多余的空格,游戏者需要将全部零片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挪移拼组成图案。很多幼儿拼着拼着就会放弃,教师告诉幼儿,做拼图游戏就是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谁能控制好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急躁,不放弃,谁就能按要求完成拼图。如果没有耐心,过于暴躁或者沉湎于自己的情绪中,拼图就无法完成。在拼图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主题“拼图中的生态园”以启发幼儿思考和感悟。

案例:幼儿菲菲说:“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奶奶送给我一个恐龙玩具,你看这个我可以做成拼图玩具吗?”教师鼓励她,“你善于尝试,非常聪明!”不一会儿,菲菲就用拼图拼出了一个小恐龙,但是恐龙的头部不是很硬挺。幼儿乐乐主动帮助菲菲,将拼图翻弄、排列起一个好看的犄角,小恐龙更加逼真了。拼图游戏的快乐不仅仅在于拼一个个动物,其实拼图过程就像游历美丽的生态园,从中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世界,还可以感悟到动人的生活氛围。游戏课上,老师对幼儿说,“下面我们一起来拼上个星期爬过的宝塔,好吗?”幼儿动手动脑,呈现出多样的宝塔,有的宝塔美丽动人,有的宝塔逼真自然,有的宝塔雄伟壮观。

解析:拼图游戏简单易行,幼儿在完成拼图的同时,激发了学习乐趣,他们大胆尝试对生活中精细物品的排列组合。拼图游戏需要手脑并用,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在拼图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日历、生活事件灵活调整活动主题。

拼图游戏不仅可以开发智力,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拼图时,幼儿可以展开想象,感悟到创造的快乐。在拼图游戏中,对于简单的造型,如“一个小房子”“美丽的花”,幼儿都可以独立完成,但是对于造型比较难的拼图,就需要合作完成。

总之,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下,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园以“自主创新”为导向,让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我们注重对益智区的游戏开发,注意及时跟进幼儿的思维变化,指导幼儿学会合理使用各种益智区的材料,做到综合使用、合作享用、搭配妙用。教师将“最近发展区”理论融入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逐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猜你喜欢

棋谱最近发展区益智
益智故事会
马丁的梦幻象棋之旅之得到棋谱
围棋棋谱的著作权问题探析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益智大比拼
左右十三步
囚犯与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