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题研究促发展 科研引路伴提升

2022-03-17彭绍航,葛妮娜,樊罡

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图形微课教师

本期刊出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论文成果。该课题定位于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聚焦于教学策略,每个子课题都成功申报区市级课题。它们从本学科特点出发,有阅读教学策略,微课设计策略、戏剧教育策略、思维培养策略、体能训练策略,这些策略的使用旨在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真正解决减负增效的难题。

参与课题的教师皆为市或区级骨干教师,他们历经三年的研究,有理论,有实践,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皆有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助推了翠微小学教学品质的提升,助推了教师的研究和专业化发展。

◎ 基于数据大概念的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策略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形化编程单元设计的研究”(课题编号:HDYB2021-014)的研究成果之一。此课题以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切入点,运用单元设计与实践的改进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及信息素养的提升。】

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将“数据”定义为学科大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学科特征,设立了针对数据及大数据对社会影响的必修模块—“数据与计算”。同时,阐述了该模块对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意义,即具有计算思维的学生表现为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路况预测、商品推荐还是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都与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每天都在产生数据,也在使用数据。因此,数据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们提取信息、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并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资源。由此可见,基于数据大概念的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访谈和对比多套省、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发现:关于数据与大数据的教学活动较少;小学生的认知体系经常是孤立的,在课堂学习无法提供有效支撑的情况下,很难将表面经验与背后技术建立联系,难以在大量繁杂的信息中找到相互关联的信息点;对生活与数据建立有效的知识结构、对于数据的认知以及计算思维缺少深度发展。

基于数据大概念的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策略

厘清教学内容,构建主题单元 在以往的教学中,关于数据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孤立且单一的,碎片化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学科大概念,构建体系化的主题单元,更加有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数据与大数据”是笔者设计的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校本单元,本单元通过体系化的“区分数据与信息”“探秘智能推荐”“了解大数据特征”三节课,让学生首先学会区别生活中的数据与信息,然后了解生活中智能推荐背后数据标签的信息作用,最后延伸至了解生活中大数据的特征和数据安全的防范措施,对生活与数据建立有效的知识结构。在构建主题单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所暗含和指向的学科大概念,厘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经验与背后技术支持之间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全面发展。

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典型模型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将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建构。因此,教师可以挖掘互联网典型模型,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探究,将关于数据晦涩难懂的知识进行重组建构。基于此,在第二节课“探秘智能推荐”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智能设备上的音乐应用界面,以唤起学生关于智能推荐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主题—“互联网如何了解我”。在此基础上,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确互联网获取数据的途径。之后,教师第一次引导学生体验互联网典型模型,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浏览行为,将自己记录的数据与浏览器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认识到互联网采集数据更快、更准确、更全面,体会互联网采集数据时的优势。接下来,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标签,帮助学生了解标签相关特点,进而了解数据标签的意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体验互联网典型模型,让学生使用探究记录单为“故宫”建立数据标签,再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查看搜索引擎中的相关推荐,进一步验证和体会数据标签的作用,从而了解智能推荐的一般过程。最后,教师第三次引导学生体验互联网典型模型,让学生体验可视化数据分析平台,初步了解大数据中挖掘数据价值的特征,进一步体会大数据在智能推荐中的作用,为第三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鉴于有关数据的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当分解教学内容,即将数据处理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等重要环节进行拆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互联网典型模型,进行意义建构,发展计算思维。

关注学生态度,关键问题引导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掌握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外,还应该树立正确的数据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课堂尾声,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出示指向“数据标签应用”和“数据真实性”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阐述自己对数据应用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据观,为后续学习生活奠定基础。通过关键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了解到真实有效的数据才能支持更好服务生活学习的应用,从而正确看待数据的功能。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科大概念、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培养三者之间的有效联系,以此构建并实施主题单元教学设计,运用相关教学策略,对小学生计算思维进行更加全面且体系化的培养。

(文/彭绍航)

◎ 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展英语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行动研究”(课题编号:HDGH20190394)的研究成果之一。此课题主要致力于实践和探索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方式和方法,并研究教育戏剧在英语教学中给师生英语文化、思维品质、语言表达、同学交往方面带来的改变,以努力提升学生基本英语素养。】

教师是课程理念的落实者和课堂教学的实践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从而践行英语课程理念呢?教育戏剧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教育戏剧实施的理论依据

教育戏剧是教育学与戏剧学融合的一个跨学科教学领域。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剧目表演、课本剧表演和角色扮演,而是教育的一种艺术路径。教育戏剧并不是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而是将戏剧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师生一起创造舞台空间和故事情境,借用表演、提问、戏剧活动、游戏、道具等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其获得对世界的真实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教育戏剧的三大法则:首先是聆听和观察。在教育戏剧课堂上,认真聆听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规则。因为很多范式、游戏和活动都需要学生调动身体各个机能完成,只有做到认真聆听和观察,才能给出恰当的反应,从而投入课堂,否则就无法衔接。其次是接受和认同。“Yes,And”是戏剧表演中一个最著名的规则:Yes 就是极其充分地肯定和接受对方给出的内容;And 就是不改变已经发生的,充分放大地增加新的元素推进故事的发展。接受和认同的法则为教育戏剧课创建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参与没有心理负担。第三是建立场景要素“CROW”:C 代表角色character;R 代表关系relationship;O 代表目标 object;W 代表地点where,这是表演场景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快速建立这四个基本要素,能够帮助形成戏剧冲突,推进故事进展,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交流和创造。

教育戏剧开展教学活动的优势

有助于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确保全员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教育戏剧的范式规则能够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例如,在“场景搭建”活动中,教师提出“教室是一个农场”的假设,所有学生根据自己对农场的认识和英语知识,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是flower(花),有的是door(门),还有的是农场小动物,给不同学生展示搭建了平台。

有助于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英语语言的学习操练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教育戏剧的一些范式和活动不仅能够增加语言操练的趣味性,还可以使操练活动有意义。例如,在“What”游戏中,一位学生说出一个词或者短语,对方要以不同的语气和声调询问三遍what(什么)? 这位同学也要以不同的语气和声调回答三遍内容,这样不仅操练了所学的词汇,还让学生在趣味和创造中进行。再如,“节奏练习”是指根据一定的节奏表达所学句型,在节奏的限定下,帮助学生提高语速和表达的流畅性。学生的句型结构是一样的,内容和含义却不是一样的,这样的游戏能够使学生在创造中操练语言。

有助于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教育戏剧的很多范式都是深度挖掘学习内容的内涵,让学生动心、动情地去表达和学习。如“良心巷”活动一般应用于需要决策或者观点有分歧时,不同观点的人站成两列,分别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Mouse &Mouse”故事学习中,教师让学生就“Where should I live? Country or City(我们应该住在哪里,城市还是农村)”提出建议。学生们从多个方面表达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缺点。再如,在“Jobs”一单元的学习中,任课教师提出“不想再做老师”的想法,对此全班学生分为两个部分:一边赞同老师的想法,给老师提供更好的职业选择;另一边否定老师的想法,劝说老师继续当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充分讨论了各种职业的优缺点,发展了辩证思维能力。

对教育戏剧应用于英语课堂的思考

教育戏剧有很多优势能够帮助英语教师更便捷地实施教学实践。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不断深入地理解教育戏剧的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加恰当地在教学中应用。同时,为了避免教育戏剧和英语教学的结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文本分析能力,运用教育戏剧的视角多元化地深度挖掘教材及绘本故事中的教育内涵。只有把教育戏剧的方法当作一种“无形之剑”,才能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得出神入化,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总之,教育戏剧如一股新鲜的血液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帮助我们不再人云亦云,追随大众,而是凸现自己的风采,追求创新和想象;它让师生带着戏剧的幽默感、仪式感、幸福感参与学习活动。

(文/葛妮娜)

◎ 聚焦小学生运动能力,构建发展体能课堂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应用体能训练法促进小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研究” (课题编号:HDGH20190096)的研究成果之一。此课题致力于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其体能。它构建运动技术与体能相融合的新教学模式,以“学生需求”和多样资源利用构建学习情境,促进其运动技能形成,提高运动能力,达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质量和效果。】

问题的提出

聚焦体育教学中如何科学安排体能和技能的学练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达成目标,提升学生体质和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师亟须研究的热点问题。

教学模式具有理论上的逻辑性和实践上的指导性,教师通过运用教学模式可促进其教学的专业化,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程和教学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如英国的理解式体育教学模式;美国的游戏性和技战术配合教学模式、终身体能健康教学模式和运动教育模式;德国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以及我国的健康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等。以上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有效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为教师有效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方向引领和实践证据支持。但以上教学模式中关于如何科学融合技能和体能,以达成提高技能目标的同时提高体能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践根基,构建将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与运动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旨在达成丰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系,提高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运动技术与体能的关系

科学理解运动技术和体能的内涵,厘清两者的关系,是融合发展运动技术与体能的前提。《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2012 年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其中培养运动能力的重点是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要求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要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增强体能。但无论是运动技能还是发展体能,都需要持续练习,逐步提升。运动技术是体能提升的载体,体能是有效和规范运用技术、技能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迁移促进。因此,运动技能和体能需相互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是运动技能和体能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运动技术与体能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形成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主要体现在实施体育教学的单元和课时教学方面。而建构主义理论对运动技术与体能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在体育学科中采用将运动技术和体能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需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为目标和主线构建教学单元、课时计划、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学生需求”和多样资源利用构建学习情境,促进其运动技能形成,提高运动能力。

具体操作中,体育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从单元的设计和构建着手,在全面分析单元中相关技能、体能要求上,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合理搭配练习内容,科学安排学练时间,其结构化体现三个层次:单元目标制定包含技能、体能方面的具体发展目标;在课时计划制定时,应聚焦单元学习目标,整合多方资源,确定运动技术与体能融合的练习情境,分步骤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练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避免强调单一的运动技术;在每个环节设计时,注意制定技能、体能评价标准,让孩子明白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自主积极地练习。这样根据不同的教材类型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要,从“技能、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明确学习目标和学生能力的发展目标,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

综上所述,运动技能和体能需相互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是运动技能和体能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实践证明。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运动技能与体能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让体育教学实现科学高效,同时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达成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获得健康成长的目标。

(文/樊罡)

◎ 培养小学生阅读质疑能力的有效策略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 年度一般课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CDDB19230)的研究成果之一。此课题针对“敢问”“会问”和“善问”三个能力维度,重点从“巧用教材,教授方法”“探寻路径,以疑导学”“注重评价,建立体系”三个方面阐述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初步探索出“问题导学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在学习中的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批判精神都有所增强。】

质疑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学生在产生和提出问题时,能更主动地参与学习与探究。因此,教师应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他们敢问、会问、乐问、爱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脉搏,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质疑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自主质疑能力的现状,我对所在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的40名教师和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部分谈话,并经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梳理和分析,聚焦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质疑表现,得出以下结论:

质疑的动力不足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存在明显弊端,但利教便学,被语文教师普遍使用。这也导致教师往往不愿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也就难以实现由“教师定向”向“学生定向”的转变。

质疑的目不明 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常有“教师‘设圈套’,要求学生质疑”的现象产生,即教师先让一两个学生提问,提出的问题则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学问题,导致质疑的目标落空。

质疑的对策不清 学生提出的问题中,90%是一些较低水平的问题,而且数量很大。面对大量内容不一、层次不一的问题,教师常常显得不知所措:或陷入重围,冲不出“问题阵”;或跳出圈外,置之不理。

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让学生敢质疑、会质疑,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质疑的有效方法,帮助其养成质疑的好习惯。

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价值,都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产生影响,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且乐于提问。

教授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 教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重在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虽然很多学生敢于质疑,但是提出的问题层面不够深入,这说明学生如果只是敢于质疑是不够的,关键是要会质疑,要提出含金量高的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学后回顾三个环节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首先,预习时质疑。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重要环节。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不明白?自己在哪些地方和作者的想法不一样,将疑问写在预习单上。当学生从各个维度提出不同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疑”,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呈现出来,再带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让问题形成层次和梯度,变成一个个台阶,从而在层层质疑中深入解读文本。

其次,课堂中质疑。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一是从课文重难点处提出质疑。文章的重点段落,往往和课文主旨紧密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本,感悟表达。二是从求异视角入手提出质疑。由于求异思维的存在,学生的创造力无可估量,求异思维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从不同视角、多角度、创新地解决问题。

最后,学后回顾时质疑。一篇课文学习结束,并不代表着质疑就此停止,学生将课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能会产生新的疑问。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既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也是对课外学习的拓展延伸。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课文学完后,教师再次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文章的最后‘从此没有再见面’作者没说实话,他在撒谎。”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一脸的疑惑。我也在心里纳闷:她怎么会想到这个呢?只见她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看过鲁迅的小说《故乡》。这篇小说不但写了少年的闰土,还写了中年的闰土和老年的闰土。中年的闰土变得呆板,老年的闰土更可怜,他在帮鲁迅家干活期间还偷鲁迅家的东西。既然鲁迅都写了闰土少年以后的事,那怎么能说‘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呢?”一番头头是道的解释说得大家心服口服,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向学生解释道:“长大后的闰土因为生活的压力变得麻木,不再是少年时作者认识的闰土”。我也不失时机地表扬:“瞧,这就是多看课外书的好处!”再看这个学生,也是一脸的自豪。

质疑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要求,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有着重大的影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长,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并适时指点质疑路径。只有这样,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才会由敢问到好问,进而会问。我们相信,自主探究学习一旦成为学生的真正需要,他们就一定会随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自觉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文/赵乐林)

◎ 深度学习下“空间观念”单元教学设计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与代数”领域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HDGH20190094)的研究成果之一。此课题重点研究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培养策略,梳理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形成有效可行的教学策略。该研究有助于教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更加清晰化、具体化的理解,有步骤和方法的实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真正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中,界定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并确定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单元学习主题的选择、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持续性评价的开展。由此可见深度学习依靠单元的整体优化设计。

“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根据需要重现物体或图形的形象和特征,并能将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和重新组合,进而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即空间观念形成。如何依靠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优化设计,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一是单元主题选择、目标设定、活动设计与空间观念建立密切的联系;二是空间观念培养在单元教学整体优化中的策略设计。详述如下: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的选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日常生活中,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立体图形,像积木、家具、皮球等物体给予他们具象性的直观形象。那学生对图形的感知是怎样的?为此我调研了41名学生,让他们给各类图形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有23 人对这些图形具有认知经验,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但有10 人出现了图形混淆的情况。通过追访,了解到其中8 人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有2 人把长方体和圆柱分到一起。可见,依然有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还处于认为长得像就属于同一种图形的感性阶段。最终,我确定了“认识图形”单元学习的主题为“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立体图形”,两个分主题是“认识特征知名称”和“根据特征辨图形”。在对这些图形进行想象、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目标的设定—建立名称、实物、几何图形的直观联系 在梳理了北师版、人教版、苏教版三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单元教学目标:在分类、观察等操作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其特征和名称,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识别;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认识几何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乐趣。

单元活动的设计—操作、表达、想象,逐步培养空间观念 深度学习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状况,适时创设能够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的有效参与和深度思考。结合“认识图形”单元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经验,设计如下四个核心活动。一是分类,从依据物体的多种属性分类,再到根据图形形状分类。在这个递进的过程中,让学生关注到图形的形状,并初步感知图形的特点。二是摸、说,通过摸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立体图形各自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将通过感知建立起来的图形的表象内化,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特征,明确图形名称,建立实物与几何图形的联系。三是摸、想,在不透明纸盒内放置四种立体图形,学生通过其特征展开想象并判断。至此,学生不仅能够看图形说特征,还能够依据特征来判断图形,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性认识。四是摆、搭,根据立体图形的特点,实现“搭”。一种是根据统一的指令,拼搭出正确的样子;另一种是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拼搭出新的图形,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图形的兴趣。

持续性评价—多元评价方式,让空间观念落地 持续性评价关注五个方面:评价的标准要依据学习目标;要关注学习过程;评价方式要多角度、多样化;评价要重反思改进;要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共同制定评价执行计划。本单元设计两种评价的方式:一种是检测性题目,根据作答情况判断学生对这四种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以及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能力。二是给予学生更开放的空间,利用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与创造,拼搭新的物体。

单元教学中空间观念培养策略的思考

借助实物观察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习的过程要借助实物。以认识图形为例,教师准备丰富的实物,让每位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触摸的操作,来感知图形的特征,发现同类图形,虽然大小、样式不同,但摸起来都具备相同的特征。观察操作活动提供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图形的表象,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组织表达、沟通联系,提升空间观念 在课堂上表达、交流的引导和组织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启发、补充、纠正。在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在有形无声中领悟。利用图形间的相同与不同,把表达不好的图形与其他图形相联系或者对比说,学生不仅能感悟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还能在对比和联系中,潜移默化的沟通图形间的异同。

多元活动、展开想象,深化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给出的图形特征,展开空间想象,逐步提取图形表象,在头脑中清晰显示出图形。无论是听指令搭图形,还是自己创造图形,都需要学生明确图形的特征,借助充分的空间想象。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也沟通了图形间的联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促进空间观念的提升。

(文/张杨)

◎ 培养语文关键能力:微课设计策略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1 年度一般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关键学习能力提升的微课开发研究”(课题编号:CDDB21301)的研究成果之一。此课题致力于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育的整合,将知识型教育转向了智能型教育,并由此根据不同情况提供有效的微课学习,深度促进教与学的交流,使师生课内外都能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内容,获得策略和方法,为语文能力的精准培养和语文素养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本功。】

减负提质的“双减”教育背景下,更加强调减去学生过重的负担,却忽视了教师身上负担的繁重和巨大的专业发展压力。如何帮助教师轻松有效地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尝试开展基于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微课开发研究,充分彰显微课时间短、主题清、方法明、接地气这种短平快的特点,满足或激发教师减负提质的培训需求。而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微课内容的设计极为关键。

站位高,留空间,立足语文素养

不能就能力说能力,要立足素养的培育,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融为一体,在这样一个框架聚焦关键能力,培养能力。我们需要在情境的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明确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在满足兴趣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方法,形成能力,培养素养。

情境的设置要留时间,拓空间,聚焦语言文字,连接生活体验,富有思维的张力。例如,“读诗句《夜宿山寺》(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圈出你最喜欢的字词,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联系你爬上高山的经历,结合黑夜的情境,动用你眼睛、耳朵、鼻子……想象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跟同桌说一说。”这样,学生就不是干巴巴地说古诗的意思。他们会结合题目和插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四周一片漆黑,听到风声摇动树叶,听到夜虫的鸣叫,可能还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他会看到什么呢?可能会看到一颗颗星星像宝石一样镶在深蓝的夜空,让人感觉仿佛到了神秘的天宫,不敢大声说话,只是悄悄地自己伸手摘下一颗星,像灯一样照亮漆黑的山路……带着这种想象美美地读诗。这中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关联生活多方面进行想象,体会文字的美感,体会大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还有同学之间的相互倾听表达的人际交往,四大核心素养的发展融为一体。

明步骤,用工具,能够举一反三

具体做法是先抛出问题情境,再聚焦关键能力,接着是过程方法设计,最后伴随学习评价,体现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从成功的课堂教学中高度提炼,并进行反思改进,成为这类问题解决的通法,能够让教师举一反三,将复杂的问题解决变成明晰的路径和方法。上面的例子其实就呈现了这样的程序:读诗句,圈出你最喜欢的字词;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结合当时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动用你的眼睛、耳朵、鼻子……想象画面;把你想象的画面和同学说一说。既有完成任务的步骤,每一步骤又有具体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品读语言文字,圈画感受深的字词,展开想象体验或体会内涵、美感,并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就会越来越驾轻就熟,这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关键能力。

有拓展,有突破,提升认知水准

上面的例子指向任务情境,但学生的学习更需要问题情境。我们还要善于基于学生的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这需要拓展,在拓展中有新的突破。

例如,学生读了《草船借箭》,学生问:“诸葛亮怎么就知道曹操善猜忌,不敢轻易出兵?”那我们就会顺此问:还有这方面对人的认识问题么?通过这一归类,学生能举一反三:“诸葛亮怎么就知道周瑜妒忌他?怎么就那么相信鲁肃不将秘密告诉周瑜?”这就是一种拓展,由一个问题拓展到一类问题。接下来,我们说怎么解决这个“识人”问题呢?学生就说肯定之前有过一些事情暴露出这样的特点,那我们怎么办?读《三国演义》,从中找出能反映人物这一特点的事例,而且比较典型,可能人人都知道。然后学生就会梳理这类事例。在梳理这些事例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相关人物还有很多事例,如诸葛亮的志向才华,诸葛亮的忠君报国,诸葛亮的纪律严明等。一个人物就立体起来。在这样的过程中,对“人物的研究”就在拓展中有了新的突破,也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学习程序:一件事情中判断人—寻找其他例子验证—验证中有新的发现—原来人物具有多面性—再找例子证明人物的多面性—多面性中最突出的特点……而每一个程序中又蕴含方法,如对一件事情的判断,需要注意主人公的语动心神,注意其他人物与他的关联(鲁肃、曹操、周瑜的衬托),这就跟真实的生活越来越接近,而不是文学作品里标签化的人物,可以由书本的学习到生活中人的了解和理解。

善提炼,聚关键,助力专业发展

我们要善于反思,好的课反思其精华,不好的课反思解决办法,在这种洞幽察微中,我们提炼出被老师们忽略的大观念,忽略的巧程序,忽略的小方法,忽略的微细节。如怎样让学生在大任务、大观念下富有空间的学习,我们的核心问题或任务要恰当,符合学生学情,其下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要明确,学生按要求走的路径要清晰,每一个站点要充满情趣等,要善于将道、法、术打通,一贯到底,让学生通透理解、掌握、运用,再有所创新。

微课在曾经被忽略、被屏蔽的阴影中植入清新的阳光,输入清新的空气,进而呈现出微课不微,站位高远很宏大;微课接地,内容精要好使用;微课时短,随时随地随便看;微课有质,反复学习不厌倦。

(文/周金萍)

◎ 运用情景教学,提升运动能力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应用体能训练法促进小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研究”(课题编号:HDGH20190096)的研究成果之一。此课题致力于改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以小学体育教学的新视角构建运动技术与体能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从而达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能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从形式上看,其主要核心内容就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但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认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还存在很多疑问。我们经常提到“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那么具体应该遵循什么规律?如何落实?对此,聚焦体育教学中如何科学安排体能和技能的学练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达成目标,提升学生体质和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师亟须研究的热点问题。

小学生处于身体发展的黄金期和关键期,是认知体育的重要阶段,选择相适应的体能训练内容、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组织教学方法,将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融入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储备直接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于终生体育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小学生对体能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知,体能训练课程如果设置不当,一味地采取机械的训练方式,容易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学习成效就会降低。体育教师应避免课堂中学生厌学事件的发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选择符合学生身心成长需求的情境,增强整合优化意识,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主题、创设情景,设计整个教学环节,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情境教学从方法论看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而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本身的自我运动。

运动能力特点具有鲜明和很强的实用性。基本运动能力需要在生活、劳动实践中得以展现,专项运动能力也需要到真实的场景中去得到展示和发挥,在转化、迁移的情境中进行体能练习,加深运动体验,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体育与健康(1~2年级全一册)“障碍跑”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将虚拟的童话情境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小熊过独木桥”“小兔子跳小沟”等情境,通过训练直线走或跑、跨跳等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移动速度、下肢力量等。同时,将虚拟的童话情境与比赛相结合,创设“动物运动会”,变虚拟的童话情境为生活情境,情境更加贴近真实的“班级奥运田径赛场”,学生自然地将原有的单个动作技能经验迁移到赛场来,将运动技能学习转化为运动能力的提高。运用已具有的运动知识、技能、体能进行游戏和参加比赛,为养成锻炼身体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欣喜地发现:从课始,学生在童话情境中兴趣盎然地模仿小动物需要掌握过障碍的单个动作技能学习和体能基础,通过自主思维、自主练习来不断改进、提高技术动作质量,进而迁移到 “班级奥运田径赛场”这一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参加竞赛,体验体育竞赛的紧张和激烈情景,这就要求学生将原有的身体体验经验迁移到整合动作的体育竞赛中,解决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的问题,使体育课从单纯的肢体训练变成了身、心、脑全部得到综合发展。这样的课堂实践使得学生的“学”越发富有情趣,越发富有个性,越发彰显效果。

所以说,体育活动创设教学情境迁移,能够促进运动技能形成并转化为运动能力,能够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取自主思维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并把这种品质和精神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就能以勤奋刻苦的态度去认真学习,这些意识与素质的培养,都有利于学生技能、知识的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通过实施创设情境教学策略和途径,将体能练习引进课堂教学研究,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更加科学、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达成了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学生乐于参与学练体验,运动认知、运动技术学习、运动能力四个维度均有提高。尤其是学习与练习的兴趣有了明显提高。运用体能训练教学法确实适合学生年龄、生理特点,符合认知水平,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展示,这就达到了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

(文/黄岳)

◎ 小学低年级段五线谱识读教学策略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生音乐学习核心能力之五线谱识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HDGH20190400)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聚焦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中五线谱识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文献学习、梳理测评、课例研究、总结提炼等方式进行研究,形成针对不同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的识谱技能典型案例并推广,使学生的五线谱识读能力得以提高。】

根据对我校低年级段学生的测评,每个班大约二分之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乐谱能力,但在初次接触乐谱的时候不能胜任,经过课堂教学之后可以无障碍地进行识读,达到良好的效果;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没有自主识读乐谱的能力,只认识其中最简单的几个音符。对此,我认为可以针对班级中不同基础的学生,尝试以下五种五线谱识读教学策略。

策略一:书写练习

一年级的学生练习书写音符和乐谱具有一定的挑战,但对于音乐基础扎实的孩子来说完全可以胜任。在课堂中通过书写的练习,让学生前所未有地深入观察、研究音符的特点、乐句的走向、乐谱的规律,从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提升为有效的理性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其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锦上添花。

策略二:发展听觉

针对认谱能力很强,但唱出乐谱的音准、节奏不够准确的学生,发展听觉尤其是内心听觉是重要的策略。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聆听钢琴弹出的乐谱,仔细聆听其中所有的音乐信息:音高、节奏、节拍、乐句走向等等。再次聆听时,学生只发出最小的声音,随钢琴用“wu”模唱旋律。第三次,可以稍大一点声音,再随钢琴用“wu”模唱。反复几次后,学生脱离钢琴,自行演唱。这样一步步地将音乐渗入学生的耳朵,刻进大脑,形成音高记忆和节奏记忆。当学生能准确演唱后,再试图让学生不发出声音,尝试在脑子里听见歌曲的旋律。长此以往,帮助学生在心中听见音乐,从而唱准乐谱。

策略三:循序渐进

针对具有一定的认谱能力,但自主识读能力欠佳的学生,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是首选。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可塑性强、能力提升快、最具潜力的群体。对此,可以先从节奏入手,再运用模唱的方法加强音高的训练,通过节奏练习、反复聆听、模唱等方式学会歌曲,最后再过渡到五线谱的演唱。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这部分学生可以准确演唱乐谱,再经过反复演唱从而达到熟练的目的。

策略四:化繁为简

低年级段每个班都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于这一类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是重中之重。对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消消乐”的方法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让他们发现每首歌曲需要识读的新谱其实非常短小,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每首歌曲都有很强的规律性,而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也是最常见的,从而给学生减负,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感到五线谱一点都不难。

策略五:生生互助

在教学过程中,一批音乐基础扎实的学生会马上脱颖而出,而每个班级也会有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师徒结对”的方法,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还能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极大提高了班级的学习效率,同时使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自信心都得以增强。生生互助的方式可以让不会者学会、已会者更会,有效地减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格。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走教学流程,而应该充分观察每一个学生,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殿堂。

(文/李诗琪)

◎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课题编号:JYky192924)的研究成果之一。本课题旨在通过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索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力图为其他学科微课的应用提供借鉴。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微课是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下所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具备“短小且精悍”的教学特点。微课融入课堂中后,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心理上的改变不仅可将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也能够协助信息技术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改善以往教学问题。但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总是拿捏不好,以至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第一,吸引力原则。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微课标题时应保证微课的短小精悍特点,要简单扼要,主题、内容突出,保证小学生通过微课激发自身学习探究欲。第二,完整性原则。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所构成的完整有机教学整体,其呈现载体是微视频。因此,微课设计时,教师不可进行简单的教学视频开发与制作,也应注意将微课件、教案、练习等其他资源加以结合。第三,交互性原则,跨时空性是微课应用的重要特点,教师在录制微课内容时与学生学习处于分离状态,所以,微课开发交互性特点十分重要。微课交互从性质划分可分为“隐性”“显性”,首先,显性交互设计通常是需要依靠后期处理实现;其次,隐性交互设计是在教学环节实现,另外,微课设计中教师应注意添加适当练习活动进一步加强微课互动性。第四,情境性原则。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尽管时间有限,但仍应确保其教学情境构建完整,情境创设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多个问题,即情境要短、情境主题要突出、情境需要多样化。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完整的教学互动由课前导入、课中讲解、课后复习三个环节构成,一般课中讲解占时间最多,同时该环节也是知识吸收的关键部分,但对于课前和课后也应加以重视,明确其教学重要性。

将微课融于课前导入环节 该环节的有效导入可迅速将小学生带入本次学习活动,并使授课效率大大提升。知识导入能让小学生对较为浅显的信息技术知识有初步认知,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有极大促进。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突出知识导入环节,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内容,并以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兴趣点为前提制作微课视频,以此起到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

将微课融于课中讲解环节 教师需要在正式的课堂讲解前对教材深入分析,挑选出学习难度偏高且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教学,对于学习价值不高且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可缩减教学时间投入。教学实施前,教师要对各知识进行主次划分,做到围绕教学难点、重点针对性讲解。课堂学习时,当学生出现疑惑,教师应将微课引入,帮助其及时解决问题,既可提升微课利用率,同时也可保证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连续性。

将微课融于课后复习环节 首先,教师应对课后复习内容进行归纳与确认,将之添加到微课课件中,使整个教学内容更为完整。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后复习时面对相似度较高的学习内容,也能更加主动地回忆所学知识。其次,信息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实操能力,教师应依据教学知识点设计各类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后复习,加强记忆。最后,课程结束,教师需对微课内容再次播放,帮助学生重新理解每一操作步骤,以保证其能够对信息技术知识灵活应用。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来临,各小学应抓紧时机面向学生群体传授相关知识,在此前提下,教师应对微课作用充分了解,并要在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部分将其充分融合,以此完成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教育目标。

(文/张海涛)

◎ 小学数学课堂中几何直观的应用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数学课堂中几何直观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HDGH20190390)的研究成果之一。本课题的研究源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不同,需要借助几何直观来理解和分析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借助几何直观来呈现抽象的思维过程。鉴于实践中的需求,此课题重点研究了几何直观在数与代数领域内的应用策略和方法。】

几何直观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指学生形成图形的认识,并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从而直接感知与整体把握问题的一种能力。几何直观中所涉及的图形是广义上的图形,即凡是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有所简化且能用图示表示出来的图形,都可以作为几何直观的图形,范围比较广泛。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具体的几何直观方法的指导。面对问题,不能主动运用恰当的几何直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是教师缺乏细致的教学策略指导。面对学生的需求,教师有必要明确在哪些课时,让学生学会用怎样的几何直观手段来理解和分析题目。

选取不同的视角,探索几何直观的应用 一是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一至四年级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针对“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选取了《快乐的家园》《文具店》《分一分》三节课,分别对应认识整数、认识小数和认识分数三部分内容;二是“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选取了《一共有多少》《还剩下多少》《需要多少钱》和《蚂蚁做操》这四节课,分别对应加法、减法、乘法口算和乘法竖式四部分内容;三是“运算律”,分别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之所以把运算律单独拿出来进行研究,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和加、减、乘、除这些运算所要研究的算理有所不同。

二是选取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几何直观的教学过程中,最棘手的就是“学生用什么”和“教师如何指导”。对此,我们在教学中选取了两个研究角度:首先是学生视角,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图,其中哪些图能突出核心内容,是否出现了错误的图。另外是教师视角,要思考如何呈现学生的各种图,学生的提升点在哪里,如何处理错误的图。以教学内容为线索,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这两个维度的几何直观手段进行分析和对比,形成对学法和教法的指导。

发挥几何直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不同作用 一是从直观的角度,认识抽象的数。数是抽象的,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几何直观来理解。分数和小数的理解,借助了学生实际操作“分”的过程,体会当整数不能表达的时候,可以通过“分”得到小数或分数。学生在认识数的阶段,不同的图有不同的作用。认识整数用符号比较好,因为它的整体性比较强,符合整数的特点。认识分数和小数的过程中,用图形(长方形)比较好,能够体现“分”的过程。

二是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运算道理。数的运算除了要会计算,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算理,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也需要借助几何直观来沟通。在低年级的加减运算中,往往使用符号,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理解运算。在中年级,往往借助点子图来理解乘法中每一步的意义。

三是从结构的角度分析运算规律。运算律不同于运算,它强调的不仅是每一步的意义,更在于不同运算有着独特的结构。因此,在运算律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表达运算律。

选取不同角度,归纳几何直观应用策略 在几何直观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应用策略和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是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的几何直观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喜欢用的图形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实物图、抽象的符号、数线、面积图、点子图、线段图等。这也反映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喜欢用几何直观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借助它解决问题。通过对具体课例对比,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概括的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几何直观也呈现了一定的规律。其中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实物图和简约符号,因为其相对具体;中年级学生喜欢用面积图和点子图、线段图等更为抽象的直观图形说明问题。简而言之,学生在运用几何直观的过程中,整体呈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二是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学生借助几何直观的手段来分析、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画的图参差不齐,其中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正确的表达又有各种图形。那如何在一节课中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作用呢?我们归纳出这样一些教学策略:学生的图要分层展示,顺序是先展示好理解的,再展示难理解的;培养学生既要能结合图说清自己的想法,也要尝试读懂不同的图意;培养学生沟通图与图、图与数或式之间联系的习惯;错误的图形一般放在正确的图形之后进行辨析,避免起到干扰的作用。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学生积累了一些运用几何直观的经验。实践中,教师不但归纳出运用几何直观的总体教学策略,而且也汇编了具体的课时实施策略,为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实践提供了范本。但是条件所限,我们的研究面比较窄,只对中低年级的“数与代数”领域做了一些探索,研究缺乏一个整体性。上述不足我们会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把对于小学阶段几何直观的研究做得更全面、更细致。

(文/赵蓬莱)

猜你喜欢

图形微课教师
最美教师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分图形
找图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图形配对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