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河南豫剧对外传播的路径探析

2022-03-17申绍云

河池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豫剧河南戏曲

王 军,申绍云

(1.中原科技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2.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江西 南昌 330019)

一、河南豫剧传承传播的基础

(一)百年传承,特色鲜明

河南豫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国五大名剧之一,也被誉为我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中后期。明朝中后期混乱的社会局面导致了大范围的人口流动,陕西秦腔、北方弦索腔与北曲的传承人进入河南,使得秦腔、弦索腔等音乐元素与河南本土盛行的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了河南梆子戏等豫剧的萌芽形式。而明末清初落户河南的汉剧、秦腔、花鼓戏、安庆戏等剧种,与在河南发展具有一定根基的曲剧、宛梆、越调、罗卷戏等剧种在搬演交流中逐渐融合[1]31。在清朝前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为豫剧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与文化发展环境。河南梆子戏在这样的社会繁荣背景下获得了较快发展。在清中期市民经济恢复直至繁荣后,河南梆子戏成为广受河南人民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大量河南梆子戏艺术团体应运而生。它们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巡回演出中广泛吸收了各地剧种的特色,逐渐探索出了深受中原人民喜爱的河南豫剧,并将新生的河南豫剧带给了广大的听众。河南豫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剧情故事与形象塑造来源于河南地区人民真实的劳动和生活经历;在语言使用与台词编写上大量采用了活跃在河南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语言、口头语言,带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气息,是河南地域文化集大成的代表。

(二)剧目众多,内涵丰富

在发展历史上,河南豫剧博采众长,在继承了汉剧、宛梆、北曲曲目的基础上,在逐渐趋于专业化的演出中陆续出现了专为豫剧编写的脚本、唱段和演出剧目;而在地域交流中,由于河南省地域辽阔,空间跨度较大,因此不同地域、不同地区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声调与唱法的剧目。河南东部以商丘为中心流行的“豫东调”,同山东梆子戏关系密切,嗓音奔放高亢,富有激情,传统剧目有老生戏《摘缨会》《文昭关》,旦角戏有传统剧目《哭商剑》《南之梦》等,展现了豫东人民热烈奔放的生活特征;河南西部以洛阳为中心流行的“豫西调”,则平稳厚重,行腔圆润,情感深厚,优美动听,适合表现低沉婉转或悲凉壮阔的悲剧,代表曲目有《双孝廉》《三哭殿》《桃花庵》等;以豫东南为集中心传播地的“沙河调”以说为主,说唱结合,唱腔稳重,行腔悠长,代表曲目有《反阳河》《南阳关》《黄鹤楼》等,没有大悲大喜的情感碰撞,但充满了鲜活自然的生活气息;起源于中原腹地的祥符调是豫剧中最标准的中州气韵,其风格古朴醇厚、典雅含蓄,以委婉俏丽的中高音区发音为主,装饰音多,代表剧目有《抬花轿》《宇宙锋》《碧玉簪》《打金枝》等[2]51。不同的剧目充分展现了河南豫剧文化的多姿多彩。

(三)科技时代,智媒普及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介经历了从纸媒、电媒、网媒向智媒的迭代演进,而新的技术手段为豫剧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媒体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对事件的深度剖析和报道,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丰富、更深入、更透彻的资讯,其优点是思想权威、内容详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公信力。但是由于传统媒体时效性差,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加之形式单一,个性不强,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下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新媒体以网络、微信、微博、短视频等为代表,发展势头迅猛,在中青年群体中有很强的接受度和依赖度,人们更多地借助于新媒体了解世界、发表观点、宣泄情绪和获得新知。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并且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容易让人接受,传播方式上也更加方便和快捷。河南豫剧借助于戏缘APP、短视频平台、微信、微博等途径,让豫剧利用新的文化业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可以有效地推动戏曲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新媒体技术下戏曲传播的优势

(一)即时性,传播速率高

新媒体是由计算机创建的数字信息化形式媒体。“新媒体的定义通常以是否通过计算机传播和呈现为标准,而不以是否由计算机生产为标准。”[3]34新媒体对象的发展面貌日新月异,通过纸质出版物传播的戏剧图册或戏剧剧本不属于新媒体,但通过计算机传播的戏剧可以被归入新媒体范畴。当原本只能在舞台上演出和观看的戏剧被移置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后,观众得以按照不同类型、范畴将戏剧的数据库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快速检索、连续地传输,因此戏剧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就大大加快了。在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观剧时间观中,作为叙事引擎的循环产生出新的时间性,原本单向传输、线性收发的传播模式改变为多线路同时间传输的模式,乃至为云数据、多媒体的循环模式的模式取代,从而催生了戏曲凭借新媒体传播的一大优势。它使得信息传播的速率更高,操作更加简单快捷,网络受众之间的交流也更加便捷。

(二)全球性,传播空间大

计算机与互联网移动网络的广泛运用,使我们身处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媒体革命中。凭借全新的信息传输模式,河南豫剧也能靠新媒体革命的文化传播途径,向着数码转型完成后的全球性生产、分发和传播模式转变。即使是异国观众,只要能通过互联网设备接入网络,就能简单便捷地欣赏到一场正在河南郑州上演的豫剧。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论及媒介起源的时候,以“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重要论断奠定了现代媒介的空间理解模式。“媒介”与“人”的理解模式在新媒体的问题中,便是人类得以借助以数字代码为基本载体的新媒体,跨越原本的身体器官在空间的屏障,让自然感官中原本有限的视觉与听觉向不同空间延伸,从而欣赏到网络上一切戏曲演出的资源。在全球数码化的网络视听空间中,新媒体数据“不再有级序,它的秩序变成了一种可解但又不可解的迷宫:一种广阔无垠的影像、声音、梦境和幻象的迷宫,人们跟进、回行重走、改变方向、迷失于多重路线之中”[3]36。

(三)存续性,传播效果久

而在信息的保存上,全球化与数码时代的戏曲数据库以数码信息、电子介质的模式为主,全面地取代了传统的现场演出,流媒体与云空间又有效地为戏曲的数码格式原本增加了无数“机械复制时代”的拷贝。只要网络服务器依然可以访问,一部完整的戏曲就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时间有效地呈现给观众,这不仅是由于构成新媒体基本存储介质的硅具有较长时间的物理稳定性,更是因为数字媒体的便捷复制与分享特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戏剧作为一种难以被轻易复制的艺术作品,被认为具有原始的“灵韵”。机械复制技术乃至数码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灵韵不可避免地消逝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逐渐趋于模糊,一部戏曲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使大众能够在各种环境中欣赏艺术的复制品。一部河南豫剧在利用数码设备录制完成后,只要将电子格式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并开放共享权限,它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被全世界用户在任何时间随意拷贝。即使刻录这部戏曲的原本演员衰老生病,无法再继续演出也仍然有无数与原资料完全相同的数字版本可以供观众阅览。

(四)多样性,传播受众广

戏曲与新媒体的结合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多种多样的优势,其结果就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与更广的空间跨度上,都能为传统戏曲发掘更多潜藏受众。尽管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涉及的是信息形态,信息终端、信息渠道,网络环境,但在这些外部环境的表象之下,“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核心元素仍然是人本身。人是信息传播的起点和终点,通过人的行为而作用于社会是信息传播的动机和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都是服务于目的或动机的手段和过程。”[4]7凭借新媒体的感知空间现代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身份认同的观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其中。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培养了现代受众对于数码视听产品的感知经验,而以互联网文化为基础的戏曲数据库在受众的心理认同与使用习惯上都逐渐趋同。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特点带来的不仅是电子信息及计算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还使得媒体传播的受众更广、多样性更丰富以及灵活交互的功能更强。

三、河南豫剧新媒体对外传播价值

(一)大国定位,有助于构建国际传播能力

当今世界普遍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更加明显。河南豫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与发展传播路径,优秀的豫剧作品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们在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生生不息,以丰厚的精神内涵滋养了无数观众。豫剧在中华大地上传承数百年之久,以其绵延不绝的传播力和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深植于这片土地。在国际新形势下,它也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文化交流传播中发挥大国艺术的定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国际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

(二)美美与共,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互鉴

在数百年之久的发展与成熟过程中,无数河南梆子戏团体与全国戏剧团体在交流学习中创造了源远流长、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河南豫剧。要使河南豫剧中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协同并进,超越文化壁垒与意识形态的屏障,成为全球观众都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就要借助于新媒体方式和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推广。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豫剧曾经因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传播推广至我国台湾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如今,作为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我国仍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并以更具包容性、亲和力的民族文化充实人类文明之林。由于具有现代戏剧特征而被称为中华戏曲中的“歌剧”的河南豫剧,也将担负起弘扬传统艺术永恒魅力与当代价值的重任,以深厚的艺术性与富有东方浪漫气质的审美性感召全球受众,为推动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三)文化感召,有助于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

河南豫剧从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现实劳动生活中孕育发展而来,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感召力,豫剧的海外传播也要建立在文化感召力的基础上,将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与文化价值,与更加具有普泛性的中国故事、中国文化相结合,令“豫剧故事”在吸收借鉴“中国精神”与“时代精神”后提升为“中国故事”,从而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河南豫剧中的“中国故事”必将在国际舞台上凸显传统与现代融合后展现出的独特思想和精神力量,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成为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又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提升中国话语的独特性与说服力,捍卫我国的文化传统与国家利益。

(四)媒体集群,有助于打造中国国际影响力

在信息数字网络主导媒介发展,媒体集群趋势愈加明显的新媒体时代,全方位立体式覆盖、声屏报网多元融合的新媒体集群是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戏曲文化媒介向互联网思维转型的必然选择。河南豫剧的对外传播也可以适当借力资本市场,直面媒介变局与媒体融合大势,通过新媒体集群打造中国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单个渠道已经很难覆盖已然分化的受众群体,因此在发展新媒体的同时壮大全媒体集群、根据各种传播渠道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产品,在市场化竞争与网络化信息渠道中精准传播,有效传递文化信息,是当下河南豫剧与中国媒体在海外进行优势传播,强势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充分尊重当下的新媒体特性与市场规律,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看待媒体集群在展现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才能在激烈的全球话语冲突中有效利用新媒体争夺受众,提高中国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营造较为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

四、新媒体时代河南豫剧对外传播的路径

(一)坚持整体规划,优化传播环境,打造外宣名片

尽管眼下河南豫剧存在许多不利于其对外传播的因素,但只要坚持整体规划,整合戏曲相关资源,细化行业责任,并分步实施不断创新,建设广泛覆盖各个产业的工作体系,河南豫剧的未来发展和对外传播就仍充满无限的可能性。首先,要以河南豫剧本身为抓手,在豫剧专业团体内部进行制度改革与思想创新,不断更新观念,拥有国际视野,加强国内外的戏曲艺术与学术交流,提升戏曲产业对外推介能力;其次,营造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不断优化戏曲文化对外传播的环境,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主动融入豫剧元素,更好地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协同发展的、具有国际推介观念的戏曲文化产业机制;再者,加强围绕河南豫剧文化产生的整体产业体制与对外传播机制,一方面加强豫剧本身的对外推广和国际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围绕豫剧助推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与服务业,以精品剧目为重点举办优秀演艺项目助推外资招商活动,提升戏曲文化项目的对外推介和外资招商能力;最后,在对外宣传方面深刻挖掘河南戏曲的文化底蕴,将豫剧文化打造成河南乃至中国的全新文化名片。

(二)运用受众语言,注意文本翻译,跨越语言文化障碍

中国文化作为一种高语境文化,本身就比较含蓄、内敛,理解中国人的话语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景进行判断。中国传统戏曲又带有象征性与写意性的传统,时间空间的自由运用,台词上不同用词之间的微妙差异、整体风格上对诗化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程式化的表演动作等等一系列具体的呈现方式,客观上都为河南豫剧的海外传播造成了一定阻碍。

对河南豫剧的翻译不仅是戏曲文本在不同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种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是一种包含了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复杂社会行为。据文献记载,梅兰芳先生在美国百老汇演出之前,张彭春会提前将英文版的京剧介绍和演出资料进行张贴和发放,为正式演出做足准备[5]。而李树建携《清风亭》在意大利演出时,因准备不够充分,最后一场中的“老伴儿”翻译为了“old woman”(老女人),原本是悲剧,却引起了观众的哄堂大笑。由此可见,戏曲文本的翻译问题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

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传统戏曲在对外传播时的语言屏障进行尝试,开始充分考虑观众接受能力与非汉语交际环境实际情况的功能翻译方法受到学界的青睐;而针对对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文化缺失现象,学者们则在考虑戏曲原作者意图的同时尽量采用异化译法,同时保留原作特有的用词特点和美学风格,以打破语言文化带来的传播障碍,对文化缺失的部分进行适当完善。

(三)拓展媒体平台,实施跨界合作,破除人才制约

河南豫剧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借助外来戏曲文化,并积极吸收中原文化、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由此获得了长久以来旺盛的生命力。目前,豫剧也应当积极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实施跨界合作,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及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契合媒体融合大势,巧妙借用外力,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转型发展。在这一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中,新媒体崛起的传播语境是将豫剧这一地方剧种向全世界普及推广的关键。随着5G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视频平台、流媒体播放平台、短视频与直播平台成为当下大众十分依赖的信息来源。豫剧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戏曲电视节目《梨园春》和戏曲电影等媒介,应当契合与适应新媒体崛起的传播语境,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出适合其对外传播形式的短视频、直播等全新文化产品。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的戏曲相关专业应顺势而变,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得豫剧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保证豫剧的对外传播使者不仅仅是所谓的“网红”,而是真正的“艺术家”。剧团内部应做好传帮带,加大对中青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力度,形成可持续的老中青人才梯队,避免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等现象出现,从根本上纾解人才困境。

(四)加强文化交流,开展深度合作,扩大国际影响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呈现出信息网络化、竞争市场化。立足于这样的大背景,河南豫剧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开展深度合作的方式来扩大国际影响。豫剧应该推动与国际舞台的接轨,开展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并广泛借鉴国内剧团对外国剧作创造性改编的经验,以河南豫剧为本体,融合中西方艺术元素,在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的过程中凭借通俗易懂、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让海外民众了解中国豫剧文化,逐渐形成中国戏曲的品牌合力。

在对外交流的剧目中,既要保留中原本土特色,又要考虑当地人的风俗、审美和信仰等。如精选豫剧《程婴救孤》等剧目,以戏曲的形式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将中国文学国际化。另一方面,可以将西方经典名著本土化,以豫剧的形式讲述西方故事,如豫剧《约·束》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豫剧《海的女儿》则取材于安徒生童话故事……这些剧目架起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广东的潮剧素有“南国奇葩”的美誉,广泛流行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其主要经验是打造戏曲课程,把地方戏曲课程融入孔子学院[6]。河南的不少高校开始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些文化使者了解了豫剧的常识和表演技巧,完全可以让它们在当地生根发芽。

(五)定位不同受众,制作精品内容,满足多样需求

在全媒体时代的用户集群定位中,单一的传播渠道已经远远无法覆盖所有用户,因此豫剧传播应当定位不同受众,制作精品内容,满足多样化传播需求。尤其是在针对国外观众的新媒体平台上,更应该发挥经典剧目与传统经典的优势,让他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更多感受豫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国外观众对豫剧等传统艺术的兴趣,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生动、鲜活起来。

2018年11月,浙江婺剧研究院第六次赴狮城新加坡交流演出,依然赢得广泛赞誉。其成功的经验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定位准确,选择华人集中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二是要注重青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力推新人;三是尊重国外观众的审美习惯,精选剧目,在保留剧种特色的基础上侧重“文戏武做”。这对于河南豫剧的对外传播是有深刻启示的。

李树建先生在总结豫剧演出的经验时讲到:“农村演出放一点,城市演出收一点,国际演出武一点。”国外观众可能受语言差异的影响,更多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和程式化的表演。因此,在国际舞台演出时,优秀的剧目应该突出剧情的紧凑和表演的技巧性。这里的“武一点”指的就是要用水袖功、髯口功和其它技巧性的外在表演,让国外观众更容易理解剧情并产生共鸣。

河南豫剧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河南豫剧艺术的多元化传播,就是讲述中原故事的生动方式。在国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倡议的背景下,通过探索河南豫剧文化“走出去”的多元化路径,不仅可以为中原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和参考,而且可以作为一条情感的纽带,唤起广大华人华侨对祖国认同和故乡归属感,同时,有利于促进河南对外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建构,实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递与表达。

猜你喜欢

豫剧河南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出彩河南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