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向

2022-03-17李馨宇赵峻敏

关键词:课程目标育人思政

李馨宇,赵峻敏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所涵摄的会议精神,清晰地指明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任务,“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这是党中央深化新时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战略部署,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必要举措。在贯彻落实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出彩的顶层设计和扎实的底层逻辑,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丰富的时代意蕴、科学的逻辑理路和鲜明的实践指向。

一、思政课一体化内涵的原初语境

“一体化”一词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式发展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内涵”表征着事物的概念,“外延”指向了对象物的范围,探寻历史语境及其内生性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概念内部的矛盾运动。“一体化”概念这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一”表明要有统一的目标指向,明确使命与责任担当;“体”要求用整体的思维方式与手段方法,力图实现孤立的部分和个体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协作式运转,从而实现跃升式发展,最终达到系统优化这一根本目的;“化”说明时代的变化发展,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该理念经常出现在各种政策语境与学术话语之中,为战略部署提供理论支撑。将“一体化”哲学思维理念以更加鲜活的姿态导入课程思政,形成“思政课一体化”,这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助于在系统科学的引导下遵循规律、衔接有序的深化新时期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

“思政课一体化”的原初语境来源于“德育一体化”,这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战略抉择,表明德育工作进入新一轮发展轨迹,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德育”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同时带动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转向。换而言之,两者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个体,核心概念在深层次上具有统一的内核,其内涵有着相同的本质要求。这是改革之需,也是新时代的价值诉求,要求大中小学课程目标具有内在的同向性和一致性、课程内容连续性和递进性、教学方式适切性和创造性,推进思政队伍一体化建设,把“育人”这一关键环节内嵌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着眼于成长各阶段,从“横向贯穿”和“纵向衔接”两个向度,实现全员、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有力抓手,具有同以往所不同的现实语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处于“两个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可见,党和国家将思政课教育事业置于战略性高度,具有宽广的教育视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可以大致概括为:新时期,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党和政府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着力解决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在矛盾,力图在教材、课程、教学和育人等维度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形成融会贯通、衔接有序、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这个过程并非一个完整的闭环,而是一个动态平衡发展的过程,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前进。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改善,初显成就。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进一步洞察现实困境,理清建设思路,破解难题,需要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探析,只有敢于揭示其现实困境,正视矛盾,才能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目标定位模糊

目标一体化设计是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首要条件和关键一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指的是“思政课作为一门课程,在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要求,它是教育培养目标和具体思政课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3],课程目标贯彻教材编写、课堂教育和课后评价的全过程,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的期望值,课程目标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体现梯度性。目前,在践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零散滞后或目标超前的现象,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形成“目标壁垒”,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目标定位抽象模糊,彼此之间缺乏了解,思政课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本学段的教学任务,偏离了学生成长的价值需要。一方面,课程目标存在定位超前现象。在小学阶段,学生过早接触颇有深意的政治概念,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在中学阶段,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中涉及大量抽象且难于理解的专业法律概念,但课时安排却与其他课节一致,出现了课时安排与知识难度之间的矛盾,在“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中,忽略了选修课的教学目标,个别选修课程的设置逐渐边缘化、形式化。另一方面,课程目标存在定位滞后现象。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对于国家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部分,教学难度低于高中教材,缺少必要的拓展知识,目标制定滞后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学习需要。与此同时,各学段课程标准的修订步调不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各学段在目标设定上就缺少一体化理念和顶层设计。可见,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在设计、安排和衔接上还有待提高。

(二)内容安置错位

教材内容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教育教学授课的主要依据和遵循原则,教材内容的制定规定教育教学的总体方向,央视“统编教材”栏目用纪录片的形式,阐明了教材和孩子未来发展、国家前途命运之间的关系,把编写教材的使命转向为育人的使命,提升到了“国家事权”的高度,这是固本筑基的系统工程。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仍存在着现实的难题,因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版本多样,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上级有关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就导致教材编纂小组、专家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内容设置存在脱节断裂和交叉重复的问题,并且会出现低学段“挖掘”过深,高学段“开垦”较浅的现象[4],以及与所处学段不相符合的“倒置”问题。其一,教育内容存在脱节断裂问题。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中涉及强调“劳动教育”的相关育人知识内容,在初中阶段却缺失对劳动知识的教育教学,教育内容脱节断裂不系统;义务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但是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却缺少了这部分的现实关怀,衔接意识淡薄。其二,教育内容存在错位问题。例如,就人生价值问题而言,初中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讲生命的意义,高中“哲学与文化”讲价值观,而大学讲人生意义,生命的意义比人生观和人生意义乃至人生价值更具抽象性[5]。教材内容安排顺序不合理,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其三,教育内容存在反复重叠问题。例如,纵观小学思政课程内容,在社会生活、家庭教育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简单重复;在大中小学法制教育中,小学六年级与初中八年级均出现关于权利、义务和国家机构等雷同内容,且大部分内容与大学所强调的法治知识基本一致,教育内容停滞不递进;高中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与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以及大学课程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中国近代史纲要”,均存在着重合部分。诚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确保体系完整性,存在一部分重复是有必要的,但是应保持不同教学阶段有不同的难点和侧重点,知识要在一定范围内延伸、拓展和深化,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深入探讨的求学热情。可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自上而下的协同育人格局,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设置上,仍面临着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三)方法机械陈旧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组织管理的相对独立和自我封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衔接问题缺乏进阶性,故步自封,学校、学段和学科之间存在着新旧教法的固有藩篱,体制机制举措相对不足,教育教学管理乏力和低效。当前,由于现代科技的多样化发展,思政课教学手段也呈现着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课程改革初显成效。但由于思政课程内容庞杂、涵盖丰富,仍存在部分单纯为了应试而进行灌输性和说教性教育。从内因上讲,这种机械性和陈旧性的惯性思维,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性和批判性,这与思政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内在的忽略了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在客观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如在教材中所体现的活动类专栏,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落实到位,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在大体上而言,都是轻视活动教学,更注重理论教学,“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形式依然存在,课程内容与实践活动比例严重失衡。有调查显示,“55.77%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学期参与社会实践的频率集中于2次以下,超过3次的概率低于10%。”[6]这就衍生出一系列现实问题,不利于大中小学活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从外因上讲,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单纯注重内容讲授,学生单纯注重知识点的识记,课堂缺少活动互动,机械陈旧的教学方法缺少了情感启发,课堂氛围不活跃,“抬头率”不高,大话、空话和套话依然存在,学生参与感、创新度和获得感不强。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的,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将思政课程根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现实性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以贯之的隐性教育。因此,要在更深层次上对现实问题进行解读,探讨现实存在的隐性困境,及时洞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学科现代化发展。

三、新时期思政课一体化构建的基本路向

为了更好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要坚持政策落地、学生为本、回归关切、标本兼治,切实破解难题,直面问题,精准施策,以微知著、触类旁通,提高“知识”与“价值”的融合度,旨在提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有效措施,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全面提升课程质量,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构建指明基本路向。

(一)精准课程目标,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精准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工作统领的指挥棒。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要兼顾知识、能力与德育目标三者的统一,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统一。思政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旨归,要求各学段教学目标有序串联,递进衔接,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富有发展性与前瞻性,协同教育目标与思政课程的耦合度,充分发挥育人合力,促进目标效果最大化,立足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目标,结合新时代发展的前瞻愿想,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领悟水平,突出强调“精”和“准”,注意同向性和统一性,制定跨度合适、梯度合理的课程目标,提纲挈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潜力激发。在课程目标的厘定上看,目标要体现阶段特色,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课程目标的实现上看,小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处于感性认识和形象思考阶段,学校应注重启蒙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德育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适当激发知、情、意等感情色彩,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突出“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作用,不仅培育道德意识,而且树立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厚植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初步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景;中学生认知水平有所提升,重在培养政治认同感,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筑牢思想根基,培育家国情怀,关注时事政治,认清个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大学生认知能力基本成熟,重在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与担当精神,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切实解决“知”“信”“行”问题,知行合一,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总之,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目标一体化的前提下,也要彰显各学段的独立性,真正实现灵活的统一,使特定学段的课程目标与学生发展潜力相适应,构建层次性、系统性的目标体系,以应对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合理编写教材,注重内容衔接

思政课教材内容一体化贯通,是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7]可见,教材编写有着使命性的任务,教材编写要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的黏合度,不仅要发挥大学思政课的整体引领作用,而且要兼顾中小学思政课程的承接作用。一方面,优化教材编写团队。明晰课程内容,形成优势互补、权威敬业的编写团队,应融合高校教师、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中小学教师为一体,遴选教材编写带头人,集思广益、共同研讨,促进不同学段的耦合度,促使教材内容自洽与完备。统一编写教材是促进课程思政内容衔接的关键,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其课程体系建设引起了各部门高度关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科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8]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总方向标。另一方面,加强内容有效衔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要满足各学段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以总体性思维把握教材编写的宏观布局,在教材内容设置上,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内容,面对脱节断裂、内容超前的知识性问题,应适当调整顺序结构,加强道德素养、政治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和法制意识在纵向上的衔接,同一课题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应体现不同的侧重点,确保教材知识点的编写,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在教材资源的开发上,大学拥有相对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大学的课程资源平移下沉到中小学,汲取精品课件文本、经典原著导读和大政方针论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数据库,最终产出学术性强、操作可行的精编教材。在教材课本的使用上,不应脱离现实,用纯粹的意识、思维等主观世界去推进对教材的吸收和理解,要把生产劳动实践教育渗透于教材课本中,孕育劳动精神,培养担当意识,正如在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

(三)创新教学方法,协同育人资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直以来,“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国家和学校的广泛认可。新时代下,仍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教学方法应高度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拓展学习自由度,协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创建具有办学特色的课程思政。其一,特色教学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摒弃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利,为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增添溢彩,深度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通过加强校园环境设计,陶冶情操,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同时,品味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味道”。在“新文科”发展背景下,要体现不同学段特点,探寻不同层次的思想教育资源,组织跨学科、跨学段集体备课,提升教研水平,实现各学科教师合力育人,培养复合型人才,深度践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其二,活动教学法。课程思政应同时兼顾知识性和教育性,开展必要的实践拓展活动,把实地参观、志愿活动和观看新媒体等活动融入选修课程,体现思想政治的育人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的洗礼,有效提升思政课的获得感。义务教育阶段更应重视趣味性教学,根据学生的现实诉求,开展必要的实践活动,注意课时安排合理性,改革不合理的课时安排策略,在行走的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爱国心、强国志和报国情。其三,灵活教学法。确保教学进度与整体规划,创新教学方法,大胆突破,采取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既稳定又灵活,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育模式,网络云端教学,彼此之间“键对键”“面对面”,有效增加学术交流机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同时,构建“1+X”教育联盟,即以研究所和高校为轴心,协同带动区域内中小学,“手拉手”形成相互贯通的共同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协同各方育人资源,协同联动,促进育人载体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夯实建设根基,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保障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共建协同培训基地,创新教学改革联合体,提高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和时效性。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新时代思政课一体化理论研究与探索下,守好课堂渠,种好思想田,保持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在目标、内容与方法上实现有序衔接,串点成线,接力培养,巧譬善喻,把精深的思想深入浅出,把宏大的理论在课堂上讲的有滋有味,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把立德树人落细落实,画好“思政”文化同心圆,让育人共同体“转起来”,让协同思政工程“立起来”,让内外育人氛围“热起来”,让思政课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有温度、有热度,努力上好有“生命”的思政课,确保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方向、有底气、有力量。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