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研究
2022-03-17郑红朝
郑红朝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传统农业社会之后的必然走向是进入现代化,实现人类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必然性、世界性的自然历史过程,是覆盖社会全领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资本主义率先开启了人类现代化征程,使资本主义国家得以迅速崛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则萌生于近代中国因落后于现代化历史潮流而导致的被动挨打、危机四伏的历史境遇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探索与当时的历史任务息息相关。中华民族遭受凌辱剥削的历史和数十年的近代化探索使党认识到一个真理,即必须在国家独立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若没有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实现现代化便缺乏前提条件,故彼时的现代化探索工作与“外寻独立、内求统一”的革命斗争任务是有直接联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天地,迎来了良好的实践契机,正式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自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期,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方位改革。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百年来的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开创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截然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并在伟大的实践探索中孕育出了弥足珍贵的智慧结晶。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就必须回顾总结党百年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从而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民富国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提供有益借鉴,为促进人类现代化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经验。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续奋进,始终坚持党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领导,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终见曙光。
(一)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2]中国无产阶级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新的政党和国家的建立,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政治前提,理论上的构想方才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在党,邓小平强调,组织现代化建设“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3]。通览各国现代化之路,西方先发型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通常以市场力量为主导,奉行自由主义原则,在认识到政府作用之后才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而东亚、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建设现代化则极为依赖政府的参与,甚至可以说是采取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现代化路径。而我国探索现代化始终围绕着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因为我国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自由自发的现代化,不认可亚当·斯密所认为的政府应该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更不奉行西方自由主义原则。现代化是一场全面深刻、充满活力、极具革命性的社会大变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只有被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担任这场变革的领导者。
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能否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关涉全局。西方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作为发源地的西方和作为模范的苏联实现‘现代化’的典型表现就是‘工业化’”[4],中国共产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曾受这种单一片面的现代化理论的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社会各领域实现和谐发展、协调进步的现代化,而不是只注重经济发展、一味追求生产力的片面畸形、失调失衡的现代化。为此,中国共产党不仅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营造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而且要统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现代化进程,力求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联动。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5],所以现代化建设整体联动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否则现代化建设便是妄谈,更不必谈新时代的继续建设了。因此,建设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全国人民,充分发挥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最大政治优势。
(二)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以社会主义方向引领调整现代化建设目标,始终保证现代化建设没有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曾言:“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6]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而非剥削日益加重、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也不是前苏联那种“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通过殖民扩张实现的掠夺侵略性的现代化,而新时代我国“将要开启的新征程、所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充分、更全面的现代化”[7],是追求各国人民福祉、建立在和平基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前苏联作为20世纪最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由国家主导、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曾使前苏联及一些东欧国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水平,一度取得与美国相抗衡的实力,曾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起到了“绝对性”的示范作用。但因后期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而导致惨败。因此,要建设与上述两种现代化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现代化建设不走“邪路”的关键。是否坚持党对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关乎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式与成败。坚持党的领导“是现代化中国道路的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中国现代化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8]。现代化建设要掌好“社会主义”的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接力奋进,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连续性和现代化战略的稳定性。这与多党制或两党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政策难以贯彻始终是有显著区别的。前苏联现代化建设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才致使现代化建设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立足国情、聚力发展,凝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谱写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
二、现代化建设要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现代化建设是为国为民谋求福祉的伟大事业,要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坚持家国为重、人民为先的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矢志不渝。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使命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9]现代化强国梦是民族之梦。回溯历史可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使命并自觉担负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近代史,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农民阶级抑或资产阶级,他们领导的现代化探索虽历经艰辛却都以失败告终。毛泽东早已洞察了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社会民主和人民自由的实现与工业强国建设之间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近代中国数十年现代化探索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此,这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在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现代化。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外寻独立、内求统一,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政治前提和制度条件。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的百年探索中,始终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体现了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初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民族复兴两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在党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蕴实现民族复兴之意,必然要以党的使命为现代化建设的使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民族复兴休戚相关。中国要以自身的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引领者和历史的掌舵人,以可圈可点的成就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成为世界标杆和民族示范。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发端于党诞生伊始对实现国家独立统一、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渴望。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没有跟上现代工业革命的步伐,因而落后于时代。中华民族为驱赶来犯强敌,消灭落后而建设现代工业。“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10]中国共产党带领危难中的民族提出为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工业跟上时代步伐而奋斗。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是世界现代化历史已经证明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政权后,带领全国人民着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11],才能巩固新生的国家。随着实践的深入,中国共产党扬弃了“现代化即工业化”的理论,认识到“四个现代化”不足以囊括现代化的全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提出了实现更具内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根据现有成就和潜力,重新规划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对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做了新的顶层设计。概言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民族复兴存在目标上的叠加融合,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在量上的提升和在质上的飞跃。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坚持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所在和血脉所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探索始终践行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先求人民解放再谋人民富裕。如果不实现现代化,“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12],革命就算不得成功。中国人民温饱问题不得到解决,现代化建设就立不住脚。考察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可以发现只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彰显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价值观上的天壤之别。如今,站着世界百年变局和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风口,能否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现代化建设成败与否的衡量标准。“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3],中国共产党追求全方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已成为政党执政的自觉认同。民之所谓,即政之所向。党在现代化建设中始终视人民为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依靠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伟业,始终捍卫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涵养了力量源泉,提供了价值遵循。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发展目标。百年现代化探索不是一场空谈的作秀,而是一段实干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树立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远目标的同时也注重脚踏实地的勤奋苦干,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宏大的历史图景,也有务实可及的具体目标。“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4]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概念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概念,中国式的现代化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状态。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小康标准衡量现代化事业的成效,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这归根结底是要实现民生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字之差,体现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的新把握和对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潜力的新认识,体现了党在现代化建设中对人民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生产力发展能否实现突破,决定了人民美好生活能否奠定极大丰富的物质基础。若是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和发展,人民幸福就是一纸空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空中楼阁。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也必须坚持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越来越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尊重现代化建设规律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赓续传承,在尊重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同时又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改革创新激活建设活力,创造出了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尊重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
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建设的中心着力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对先进生产力的占有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要建设超越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唯有依靠生产力的发展。评判中国政党的政策与实践是否赢得民心,就要评判其“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5]“四个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另一层含义即是解放并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6]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命运,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现代化建设成败。可见,唯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破生产力发展的瓶颈,才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对物质财富的极大占有,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充足的动力。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必须尊重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现代化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人类社会变革过程,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现代化历史的“剧中人”,对此要保持历史耐心。加之实现现代化意味着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全方位的立体性的先进,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如果按照西方国家的发展进程“亦步亦趋”地搞现代化建设,将难以跟上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实现现代化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党的十九大根据新的时代大局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分“两个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第一个阶段的九个远景目标。中国共产党计划分阶段地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去实现西方国家用两百年实现的目标,通过实现阶段性的小目标以分化实现长远目标的压力。在每一个阶段内使生产力获得充分而合理的发展,才能适应国计民生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让每一个阶段目标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长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分阶段实现现代化既符合历史规律又创造性地利用了规律,是党在现代化实践中获得的重要认识。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增强现代化建设活力,必须充分发挥建设主体的能动性。实现现代化不是固步自封、封闭僵化的教条化实践,而是一项改革创新的事业,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突破的动态过程。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在改革中革除生产关系弊端。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关系,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为证。改革开放之际,邓小平提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7]若不全面改革生产关系,则无法革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现代化建设就难以实现改变落后生产力的目标,更遑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新的时代境遇,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痼疾,使社会各阶层成为现代化的受益主体,才能最大程度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进程与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生活在方向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创新为驱动,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反思四个现代化建设时,邓小平谈到,“确定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还不够,还需要有人干。”[18]只有积极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实践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9],唯有通过创新,才能勇立世界潮头,在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出新的成果。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和九千万共产党员,要以创新促发展,锻造自由而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共产主义新人,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变革。“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0],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辩证统一。现代化是落后国家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若无改革创新,则难以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实现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和实践上的推陈出新。新时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鲜明的特点将是以创新引领发展。通过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实现创新驱动,使制度更好地适应建设实践的需要。当前,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创新发展,如此才能使现代化建设既符合实践发展新要求,又符合现代化发展规律。
四、坚持理性借鉴与自主探索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百年探索表明,现代化建设既要坚持学习借鉴人类现代化文明成果,为己所用;又要坚持自主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现代化发展道路,自力更生,做到相辅相成。
(一)理性借鉴人类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并吸取教训
现代化建设一定要积极学习人类现代化建设经验,借鉴西方现代化实践智慧。就先发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来说,它们的发展无疑曾给中国现代化建设带来过双重挑战。比如,近代中国在反其侵略的同时又在“师夷长技”中发展基础工业,努力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制度、文化、政治和思想文化等。虽然现实已经无情宣告中国走西方现代化道路是行不通的,但是先发型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在现代化建设中,西方没有阶级和意识形态差别的现代化智慧成果比如科学技术等,完全可以用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就前苏联模式的现代化来说,虽然前苏联已经解体,但前苏联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最好的先生”,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同样重要。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党也做出了效仿前苏联模式发展工业化、建设先进工业的重大决定,国内掀起全面学习前苏联的高潮,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而实施的。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现代化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旨在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人类社会现代化文明的融合,为人类现代化提供特色方案。
除了借鉴成功经验,还要注意吸取人类历史上现代化建设的教训。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虽然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之路“照明”,但是中国共产党在学习西方和效仿前苏联的过程中,极为注重反思历史,深知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前苏联模式现代化都不是我国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比如,资本主义现代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通过发展生产力,依靠市场自由竞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政治民主制度的原则和形式等发展完善,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日益丰富,取得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私有制经济体制下,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展离不开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社会财富分配无法真正做到公平,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政治民主也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底层人民难获正义;在资本主义主导下,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已经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给其他尚在发展中的国家以及全世界人民带来了严峻的生态挑战。同样,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学习榜样前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也有弊端。前苏联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无疑是伟大的,但是,前苏联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过分突出发展速度,片面追求数量,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衡,尤其是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不够,以至于国民经济发展后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终酿成了极为惨重的后果。对此,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转变。综上,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的现代化学习借鉴中认识到学习经验与反思弊端并进,在警醒中改变了对现代化的教条般认知,也在实践中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痛苦。
(二)坚持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是探索性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并非生搬硬套他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也没有对现代化建设弊端避之不及,而是在学习借鉴中积极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也是党百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遵循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不等于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就要去复制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模式,重走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事业,没有可供搬抄的模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剖析中国国情特点,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1]。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重视理论上的“顶层设计”,又要重视实践中的“摸着石头过河”。新中国学习借鉴前苏联经验的经历极具代表性,我们既在前苏联经验支持下开展起了工业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又客观上受到了“苏联模式”的限制。中苏关系的恶化促使党决定打破前苏联模式的限制,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可见,必须选择性吸收借鉴他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不断创新理论和实践,提高自主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了人类现代化实践,体现了多样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不可磨灭的世界性意义,党坚持自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不仅是为了防止在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丧失自身特性,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实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防止被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化体系所淹没。“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22]这为发展中的国家和民族进行现代化提供了榜样,带去了希望。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善于破旧立新,是善于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顶层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制度,切切实实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中国不是他国现代化建设的翻版和再版,而是创新版和开拓版,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经验反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成果。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沿着百年来铺就的阳光之路,继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还正在进行,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尚在继续。深刻总结回顾过去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可为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人类现代化文明发展提供有益补充。在未来可预见的范围内,中西交锋仍将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国现代化建设仍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为了顺利地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开拓前进,勇毅笃行,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