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北防沙治沙问题研究

2022-03-17王友栋向华威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沙区防沙风沙

王友栋,向华威,冉 易

(西北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6)

陕西的沙漠主要位于陕北长城沿线的榆林地区,分布在榆林(1)195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在本区设立了榆林、绥德两个分区专员公署,榆林分区辖有榆林、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定边6个县。、靖边、定边、衡山、神木、府谷、佳县等7个县北部的96个乡镇,属于毛乌素沙漠,东西长约420公里,宽在12-120余公里之间,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1]。

一、陕北荒漠化的历程

从无定河上游红柳河畔的大沟湾发现的萨拉乌苏人文化遗址及横山、榆林、神木等县发现的文化遗址看,在新、旧石器时代,这里是一片广阔的草原。据史籍记载及境内诸多古遗址表明,先秦时期陕北地区为森林草原地带,林草茂密,草原上呈现出一片牛羊成群的景色。从殷商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除秦及西汉前期曾移民来此开垦外,其余时期均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占据,陕北地区的畜牧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虽然陕北地区自秦汉时期便推行“实边”“屯垦”,开始破坏林草,但仍以“水草丰美、土宜畜牧”而驰名。“赫连勃勃在游无定河畔时赞曰:‘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2]这些都足以证明当时陕北这一带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尚好,还是适宜耕种放牧的地区。

但从唐朝开始,陕北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唐初将统万城改为夏州,还在陕北高原就设立麟州、宥州、银州、绥州等九州三十九县,汉民大量移入,在这里开荒垦种,但仍以畜养牛、马、驼、羊的畜牧业为主。由于过度放牧,当地的林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安史之乱以后,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敛更加繁重。官府为鼓励民众垦荒纳税,规定新垦荒地“五年不在税限,五年之外,依例收税”[3]1544,致使不少农民背井离乡,奔赴穷乡僻壤,殖植“荒闲陂泽山原”[3]1543度日。为了逃避田赋,农民在五年不纳税的时间内努力垦殖,到期弃逃,另垦新地,以此逃避赋税。在往复的弃逃和垦新中,不断垦殖新的土地,对于林草资源产生极大的破坏,对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在民垦和军屯的综合作用下,大量森林草原破坏,土地不断裸露沙化。古籍曾有记载:“夏之为郡,南走雍千五十里,涉流沙以阻河,地当朔方。夏之属土,广长几千里,皆流沙”[4]唐贞元年间人李益曾作诗《登长城》提道:“有月云常惨,无风沙自惊”。到了唐代后期和五代时,这里出现了沙漠,“竟至野无刍牧”。曾在夏州住过的唐代诗人马载,在他的《旅次夏州》诗中写道:“繁霜边上宿,鬓改碛中回”,把夏州称为“碛中”(沙漠中)。

明成化年间,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进,明王朝在放弃了河套和鄂尔多斯草原之后,在陕北黄土高原的边缘,先后修建了“二边”“大边”并于北部设九边,重兵防守,九边重镇榆林就是其中之一。明王朝大力实行军屯,以解决当地所需粮草。横山山脉下广大平坦之地,既作畜牧之用,也是屯田之所。其中仅“榆林卫屯田37960余顷,绥德卫屯田6698顷”[5]并且“岁得粮六百万石有奇”[6],开荒屯垦规模之大可见一斑。再加上定边、靖边等附近县域的游牧放马,对整个陕北森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明代出于军事目的,为限制鞑靼“马不得南牧”“屡燎荒以决其(鞑靼)孳牧,危边三百里……野草焚烧尽绝”,将边墙以外的草场植被放火烧毁,使鞑靼不得南下。由于开垦、滥牧和焚烧草原,榆林城在明朝中期已经是“积沙及城,四望黄沙,弥漫无际,百里之内,皆一片沙漠”,定边、靖边一带“俱系平漫沙漠,寸草不生”。

到了清康熙三十六年,官府准许内地人民与蒙族人合伙种地,规定在原来的25公里之内,有沙者以15公里立界,无沙者以10公里立界,只准内地人民在这样的界线以内耕种。乾隆元年,又规定若汉民自愿越过边界垦地种植,可被蒙古王公贵族雇佣招纳出界垦种。从康熙三十六年准许内地人民合伙种地以来,直至道光二十二年的一个半世纪里,汉民出长城种地,定例春出冬归。当时榆林府计有3300个村庄,边外“伙场”就有1515个[7]。脆弱的垦殖地几经折腾在干旱、风蚀情况下,风起沙扬,年复一年,沙丘起伏,风吹流沙也逶迤山区,“沙沟”“沙湾”“沙渠”“沙墕”遍及境内山区各乡。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间,“满眼尽飞沙”“树少不闻鸦”的凄凉景象数不胜数。陕北地区饱受风沙肆虐之苦:“受风沙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达14多万公顷,仅存的1万公顷农田也被沙丘包围,26万公顷牧场呈现沙化,6个城镇和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其中榆林城沙害尤甚,城四周亦被流沙包围”[8]158。直至新中国成立前,陕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仍十分匮乏,“天然林木仅存4万公顷,绿化率只有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8万公顷,沙区仅存的11万公顷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26万公顷牧场沙化、盐渍化和退化严重”[9]88。沙区人民虽然世代与沙害进行斗争,但终因势单力薄,“黄沙逼人退,吃尽风沙苦,亩打一斗粟,活活累断骨”的悲惨生活未得到改变。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十年代,国外遥感技术人员在看到航拍片中风沙侵袭榆林的景象后,大胆做出预测:“10到20年后,4万多平方公里的榆林将被滚滚黄沙吞噬”[10]。

二、陕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一)陕北防沙治沙的政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政府十分重视治沙工作,制定了许多关于防沙治沙的政策指导沙区人民科学防沙治沙。首先是遵循中央在1950年提出的“普遍护林,重点造林”[11]的建设总方针。为了植树造林以起到风沙防治和水土保持的作用,还在风沙严重的陕北榆林地区建立国有林场,大力发展林业。造林中,贯彻“谁种谁有,伙种伙有”的政策,提倡合作造林,发动农民造林,国家给以种子、苗木等必要扶持[12]6。1950年4月,陕西省下达文件,制定了“东自府谷大昌汉,西到定边盐场堡,营造陕北防沙林带”[13]的任务。西北军政委员第一次会议上,彭德怀也要求“注意森林和草原的保护与培植,防治灾害”[14]。5月6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发出通令,要求“凡防风、防沙、护堤、护路、涵养水源等保安林,名胜古迹、风景林木与土地磋薄、山势险峻不易造林地区的现有林木一律严禁砍伐”[12]638。该通令发出后,西北各省按照通令的指示立即发动群众开展了保林护木的运动。通令后发布陕北防沙林场和陕北防沙林业委员会相继成立,并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了几个防沙林场分场以及苗圃。以防沙林场总场为主,各地按实际情况开办分场和苗圃的陕北造林网络雏形基本形成。

1952年6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派出的专家学者经过实地勘测得出了陕北防护林造林的基本方案,提出“重点营造东起府谷黄太沟掌,西越神木、榆林、横山、靖边,直到定边孟沙窝,全长1300里、宽3里,阻断西北风、扼制沙漠南侵的一条基干林带”[8]158。

1953年春,苏联专家聂纳洛阔莫夫(2)聂纳洛阔莫夫,苏联林业专家,20世纪50年代受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1954年11月30日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邀请,帮助我国进行林业建设。应邀访华,在陕北调研后了解到当地风沙肆虐,林业难以发展的情况后,建议先进行小区域防沙造林实验再大片推广。到1953年底,陕西完成了榆林2862万亩风沙区综合考察,设计了3条大型基干林带:“第一条沿陕蒙边界,东起神木县大柳塔三不拉村,西至靖边张家畔,全长1122里,称‘北绿林带’;第二条东起府谷大昌汉,西至定边盐场堡,全长1300里,称‘长城林带’;第三条东起靖边张家畔,西至定边红柳沟,全长698里,称‘环山林带’”[9]90。

(二)陕北防沙治沙的举措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陕北防沙治沙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陕北人民对风沙防治还没有科学的认识,主要以当地政府主导,依靠中央投资,发动当地人民植树造林,辅以小面积的治沙实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榆林第一任地委书记杨沛琛曾断言:“那个时候造林治沙是起步阶段,没有金壶丹书,没有现成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只有点滴的、零星的,干中学,学中干,摸索着前进”[15]6。

对前人治沙失败的经验教训吸收不充分,干部、群众对植树种草意识性不强,当地人民群众对风沙防治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对风沙产生了畏惧情绪,出现了“恐沙病”。为了帮助人们树立信心,发动广大群众根治风沙灾害,政府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大辩论,以辩论的形式提高当地群众的防沙积极性。

1950年陕北防沙林场成立后,本着“因害设防、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陕北开展了绿化造林活动;采取“先固沙,后造林”“先沙湾,后沙丘”“先下坡、后上坡”“前高档、后短拉”及封育与利用相结合,大量营造与经常养护相结合,长期建设与当前生产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营造防风固沙林。在水系造林中,采取“高山戴绿帽”“陡坡立坬种柠条”“沟旁、渠路栽杨柳”等方式绿化荒山、荒坡。“最初在榆溪河两岸,七里沙、西门外开展了‘合作造林’、‘兵工造林’及机关义务造林共8.8万多株,大约520亩”[16]4。在中央三大改造的动员下,陕北地区也开始了农业改造,“在农业合作化前,把个体生产的农民组成造林互助组、合作社,由国家投资采种育苗,负责规划和技术指导,由当地造林互助组和造林合作社投工营造,有收益时三、七分红”[17]。防沙治沙的运动初步呈现出群众性的特征,造林速度也逐年增加。

1953年,从苏联引进的防沙工具“防沙板”不适用于陕北的风沙防治,陕北的榆林牛家梁乡集思广益开创了治沙造田的新方法,其主要方法是发动群众,修通河渠以引水拉沙,用水灌溉荒沙地使之变为良田。“在榆林县马合到靖边县新桥150公里的沙漠地带,先后修起10条大型水渠,在水渠沿线办起八大农场(3)这八大农场自西向东分别是:靖边新桥农场,横山雷惠农场和党岔农场,榆林鱼河农场、牛家梁农场、马合农场和南郊农场,神木的尔林兔农。,引进20立方米/秒的水量,不仅拦腰截断了毛乌素沙地,而且解决了引水拉沙的水力资源,造出15万亩绿洲,有效地阻止了流沙南移,并且开始把治沙斗争引向腹地”[18]。此后,治沙造田、造林的方法不断丰富,面积逐年增加。

1956年毛主席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陕西响应号召,发动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在陕北风沙区造林中,采取“先固后造或固造结合,先易后难,由近到远,先村庄、农田、牧场周围、渠道河流两岸及公路两旁”。危害严重的流沙地段,采取“因害设防、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先沙湾后沙丘,先下坡后上坡;植树种草固定沙丘;封沙育草绿化沙丘;前高档后短拉削平沙丘;河水打沙消灭沙丘”方法;在水系林营造中,提出“结合当地生态实施工程”“按流域、按山系”“一架山、一面坡、一道沟地治理”和“封山、封沟”等绿化办法,直至1956年5月,“榆林地区已造林1.8万多公顷,零星植树260多万株,总绿化面积近5.3万多公顷,搭障蔽400多公里”[16]7。

1957年开始的“大跃进”影响了社会方方面面的进程,但是群众治沙的意志依旧坚定,“队队治沙,人人植树”的高潮劲头不减。“从1957年到1959年,榆林地区开始大规模治沙,以水治沙为主。1959年前后有19万群众,1万民工,一个团的部队,以及工人、市民、干部,奔赴沙区兴修水利,治沙造田”[8]160。

(三)陕北防沙治沙的模范代表

陕北防沙治沙切实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调动了当地人民的防沙治沙积极性,在防治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代表人物。

榆林县在治沙工作中修建了榆东渠,从榆溪河上游孟家湾乡红河梁筑坝,至榆林城东七里沙钟家沟全长70公里,引水进入沙漠腹地。县农林水牧局局长杨增占提出“兴修水利、治理沙漠、开发榆东渠”的方案,很快得到县里支持。杨增占组织群众成立引水拉沙技术小组,边研究边实践,以水定线、水到渠成,创造了以水补水、长藤结瓜、以沙补沙、冲填不夯的拉沙新方法。引水拉沙7个月实现全渠通水,扩大灌溉面积1.05万亩,把昔日的黄沙丘变成了“米粮山、花果山”。他的事迹被编成话剧广为传颂,杨增占因此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治沙英雄。

定边县堆子梁乡小滩子村是只有几亩“跑沙地”的穷村庄,新中国成立前饱受风沙肆虐之苦,粮食产量低,村民生活困苦。想要小滩子村的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首要任务就是治沙。村党支部书记李守林总结之前治沙失败的教训,吸取经验,带领群众向沙漠进军。1953年成功种植第一批成活的树苗,使当地农民看到了治沙成功的经验。“1955年建成第一个护田林网,其后不断发展完善。1956年李守林又带领村民先后搬掉沙丘100多个,造出水地9300多公亩,改造沙地460多公亩,发展耕地3.2万多公亩,打成27眼围盘井,灌溉农田1万多公亩”[16]5。这些举措使小滩子村粮食总产成倍增长,不仅不再用国家拨给粮食支援,而且还有余粮支援国家,李守林在之后的全国评选中被评为全国林业生产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三、陕北防沙治沙的成效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北沙区人民的顽强拼搏,在“国造国有,社造社有,社员在房前屋后植树归个人所有”的政策扶持和行署专员姚进贤的“关中有八百里秦川,榆林有八百里沙漠,我们要通过造林种草,变八百里沙漠为八百里粮仓!”[15]6的领导鼓励下,陕北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植树造林方面:“十年来,风沙区共造林660万亩,种沙蒿322万亩,封沙育草育林290万亩。造林比解放前造林总面积63万亩增加10倍多。其中大跃进的58、59两年营造林540万亩,为前八年造林120万亩的4.5倍。120万亩防护林葱栽成荫;己有600华里长的一条绿色长城;己有65个五千亩以上的绿洲,有304万亩流沙已被固定或半固定,有52万亩被风沙吞没的农田已经退出,培育草原325万亩。1958年大修全长260华里长的榆东渠。”[19]积极植树造林为以后的风沙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农牧业方面:“沙区粮食亩产已有1950年的40.77斤提高到1959年71.2斤,增加了0.71倍,总产增加的更多,1950年是4326亿斤,1959年是7亿斤,增加了0.87倍。到1959年,沙区已有大家畜111026头,十年增加了1倍,有羊459834只,十年增加了4倍左右。这样以米,群众生活就大大改善了。榆林海流滩过去一片荒凉与贫穷,人们吃糠咽菜,住的柳把房,少穿没盖,现在绿树成荫,摆脱了穷困,家家都住上了新房子,人人有吃有穿有铺盖。”[19]陕北沙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工作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到1959年底,沙区已办起中学22处,在校学生6087人,中学生前增加6倍,学生增加11倍;有小学2421处,在校学生33356人,小学增加了43倍,学生增加了6倍。”[19]陕北沙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以后风沙防治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

经过努力奋斗,陕北植树造林工作成绩斐然,绿化程度不断提升,风沙灾害得到有效治理,沙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也为后来的防沙治沙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沙区防沙风沙
红色沙区的由来及发展
时间的年轮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沙区梭梭注水造林技术
东明县风沙化土地监测与治理
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都怪祖先
试论城乡统筹中的图文建设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