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极量否定的比较构式“X连Y都不如”*

2022-03-17

关键词:量级构式预设

胡 颖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X连Y都不如”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比较构式,是“连”字句的特殊形式,但意义和用法与“连XP也/都VP”都有较大不同。例如:

(1)昨天还有点儿混浊,今天却清澈见底,连一个个小石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2)冯二倒在家中烤着手,刘兴仁想到这里,几乎坐不住了。连冯二都不如,怎么活来着?

例(1)只出现比较项“小石子”,暗自将个头较大的其他事物与小石子进行对比,是一种隐含比较句。例(2)直接将“刘兴仁”和“冯二”就某一方面进行程度比较,比较项均出现,可以替换为“刘兴仁比不上冯二”。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表极量否定的比较构式“X连Y都不如”,关于“连”字句的研究,众多研究者从不用角度进行了探索,涉及“都/也”的性质与作用、“连”字句的预设问题、认知考察、信息结构等方面,对“(X)连Y也/都VP”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释[1-8]。与表示隐含比较的“连”字句相比,构式“X连Y都不如”是比较项都出现的显性比较,当然,两者的差异远不止于此。文章将从句法结构、构式义及其形成的语义基础以及语用推理和语用价值等方面对“X连Y都不如”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

一、“X连Y都不如”的句法构成

构式“X连Y都不如”中“连”字前后的“X”和“Y”一般都是体词性的名词或短语,是两个具体事物之间的比较,两者是较为确定的相互独立且各自平等的一种语法关系。“X”也并非一直紧连着“连”字出现,有时会分布在上下文之中,基于表达的流畅性和口语性会被其他分句隔开,但都是可以通过语境补足的。

“X连Y都不如”中的“连”是表示关系项都各自独立的连属关系[3]7,并在句中起到一定增强语气的作用。张谊生分析了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认为“连XP都VP”格式中的“都”是虚化后的语气副词,表示极性强调的主观情态表述,并随着“连”前成分的隐含,“都”的量化功能也由此转为情态功能[9]。构式“X连Y都不如”中的“都”也是语气副词,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构式中的“都”还可以替换为“还”和“也”,构式整体的含义基本不变。例如:

(3)“其他的人连我母亲都不如,跟我根本不是一条心。

“连我的老母亲都不如”可以表示为“连我母亲还不如”或者“连我母亲也不如”,句意基本一样,但“都”的用法远多于“还”和“也”。

“不如”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是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10],本身也可以代表一种具体的比较结果。如上文中的例(1)和例(2),例(1)中“连”字前的NP直接隐现,没有明确的比较项,或者说比较项不是唯一的;例(2)中虽然“连冯二都不如”也是单独充当分句,看似“XP”隐现,实则通过语境和上下文就可以发现比较前项是能够补充出来的,即“刘兴仁连冯二都不如”。

从句法分布上看,构式“X连Y都不如”有明显的句内成分化倾向,体现为既可以整体作为单句使用充当分句,也可以通过主语脱落后“连Y都不如”整体作为单句中的语法成分,分别可以做宾语、定语、补语,例如:

(4)而我国实际的轿车生产供给能力远远不够,全国的产量总和连国外的一家公司都不如。(分句)

(5)毛主席告诫我们共产党人不要连封建时代的人物都不如。(宾语)

(6)因为如果我们不帮她,她只好去找一个连你一半都不如的人。(定语)

(7)你一直扔下我不管,简直把我看得连那只狗都不如。(补语)

二、“X连Y都不如”的构式义及其语义特征

“X连Y都不如”的构式义是指“X”与量级序列中的极小量“Y”相比,在性质、程度或者状态方面仍然比不过,表示事物在某方面极差。其中,“X”可以与量级序列中事物属于同一范畴,也可以属于不同范畴。而“Y”应是“X”最不可能比不过的比较对象,是一种表示极量否定的比较构式。构式含义通过比较得出,包括贬抑性、反预期、高程度三种语义特征。

(一)贬抑性

语言中极端性感情色彩多指向褒扬或者贬抑。典型“连”字句“连XP也/都VP”的“都”可以是主观大量也可以是主观小量,但“X连Y都不如”的“都”的语义指向只能是主观小量,并与“不如”共同实现贬抑含义,该构式的贬抑性主要来自于“变项Y”和常项“不如”。构式“X连Y都不如”中出现在比较项“Y”位置上的成分除了处于量级序列中的低端之外,多是带有贬义含义的事物,具有明显的贬抑感情色彩。加之“不如”表示“比不上”的比较结果,更加强化了构式的贬抑性。例如:

(8)成菊逢人就说县教育局的人连村长余实都不如。

(9)与其说是军营,不如说像个贼窝,甚至连贼窝都不如。

(10)“您哪,顶多是只臭虫,甚至连臭虫都不如。”

例(8)通过描述县教育局的人连村长都不如的情况,说明“县教育局的人”办事能力的低下,是一种贬抑评价。例(9)和例(10)的贬抑性更为凸显。“村长”是中性词,而“贼窝”和“臭虫”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用于形容“军营”和“上官金童”已是十分贬低的评价,但说话人还要进一步表达“连贼窝都不如”和“连臭虫都不如”,更加深了贬抑性。

(二)反预期

“连”字是一个反预期信息标记,通常传递一个与预期相反的新信息,会呈现出一种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构式“X连Y都不如”所指称的“Y”本应是“X”最不可能比不过的比较对象,但说话人却认为X连Y都不如,与说话者的期待相反,表达一种反预期含义。例如:

(11)若是在万站长心里,亲外甥连老情人的儿子都不如,这符合天理吗?

(12)“我们家里一有点事,你就连个女人都不如,碗筷都拿不起?”

例(11)说话人假设了亲外甥连老情人儿子都不如的情况,这虽然不是事实,但与“亲外甥的地位应高于老情人儿子”的预期相反。例(12)一般的认知都是男人要比女人强,但在家里,男人却连女人都不如,这也是与社会预期相反的。

构式“X连Y都不如”在口语对话中,所在的句子通常会带有句末语气词“呢”。“呢”作为语气词,在交际中可以表达反预期信息,史金生认为“呢”具有把反预期事实引进语境的功能[11],强星娜也提出“呢”可以表达言者意外和听者意外,可见“呢”也是一种反预期标记[12]。例如:

(13)不可或缺的昧良心的人,就是连动物都不如呢!

(14)这些战士竟是住着这么破烂的木板房子,简直连临时搭起的防震棚都不如呢!

此外,构式也多与“简直”“甚至”等语气副词共现,增强句子的反预期性。如前文例(9)“甚至连贼窝都不如”、例(10)“甚至连臭虫都不如”以及例(6)的“简直把我看得连那只狗都不如”。

(三)高程度

高程度性是构式“X连Y都不如”又一重要语义特征。这种高程度性是整个构式共同具有的,并非由某一具体的构成成分体现。宗守云、代宗艳重点分析了异类比较句,认为其高程度意义通过两步获得:第一步,比较基准的比较结果具有固定的高程度意义;第二步,比较主体的比较结果可以推导出高程度意义[13]。

构式“X连Y都不如”的高程度性也可以根据以上两点推导出来。首先,构式“X连Y都不如”中比较基准“Y”具有天然的高程度性,比较基准“Y”是位于量级序列端点的事物,多数具有典型性,凡是处于量级序列端点的成员都是在某一性质或程度方面比较极端的事物,极端也就意味着高程度性。其次,比较主体“X”的比较结果可以推导出高程度性,在原有比较基准“Y”的高程度基础上,加之比较结果“不如”的作用,会使构式的高程度性更上一层。例如:

(15)母亲送饭或早或迟,都要遭到我打骂,我连耗子都不如啊!

(16)我们这个区的工商业产值也不过才一个亿多一点,连人家的穷县都不如啊!

例(15)的“耗子”在惹人讨厌方面具有很高的程度,例(16)的“穷县”也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县。但“我”比“耗子”还不如,“我们区”连“穷县”都不如,都进一步加深了原有的程度,体现出了构式的高程度性。

三、构式义形成的语义基础及其产生的机制

(一)构式“X连Y都不如”构式义形成的语义基础

构式“X连Y都不如”构式义形成的语义基础主要体现在认知联想、量级序列、语义预设和比较逆反四方面。

1.认知联想

语言系统的形成与人类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理解的基础是一个涉及背景知识的复杂认知结构,而这个复杂的认知结构反映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认知领域对于某一特定概念的最具典型性、最理想化和最统一性的理解,最后一个个小的概念理解通过认知联想,不断扩展成大的认知系统,这个认知结构就是所谓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14-15]。认知联想是一切语义形成的认知基础,是帮助人更好理解、更好沟通、更好把握世界的前提。例如:

(17)你要是想报仇,就是为他把你和狗一样看待的那些事报仇——和狗一样!连他的狗都不如,他有时候还同狗闹着玩呢。

(18)惟是南兵说,这发式衣冠,是祖宗传下来的,谁个剃了,就是背祖灭宗,成了与鞑子一样的虎狼禽兽,甚至连虎狼禽兽都不如。

“狗”与“虎狼禽兽”在中国人的理解中通常代表负面形象,用于表达贬抑评价。例(17)和(18)在认知上根据社会常识和常理进行联想和推理,触发了“人”与“狗”和“剃了发式发冠之后的样子”与“虎狼禽兽”之间的联结,进而进行对比彰显人的处境之差和对剃发行为的鄙夷,帮助听话人更好地理解说话人想要传达的含义。

2.量级序列

通过认知联想,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认知概念,认知决定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大小,通过比较关联性的大小进一步可以形成不同的量级序列。量级序列是构式比较义产生的前提,在对话过程中,交际双方会就一个词聚达成共识,即词聚中的成员具有共同属性,且能够按照固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构式“X连Y都不如”构式义的形成与“Y”所在的量级序列密切相关。“Y”是所在量级序列相对较为低端的事物,但“X”与“Y”进行比较的结果仍然是比不上。在“Y”的对比和参照之下,凸显了“X”在某一方面的程度或状态,表达效果比直接说“X在某一方面很……”更强。例如:

(19)一个中年党员平时郎郎当当,工作起来连普通群众都不如。

(20)这时几个同学介绍说,过去铁匠的社会地位很低,连奴隶都不如。

一般来说,政治面貌包括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三种,这三者形成一个量级序列,其中“党员”处于高端,“群众”处于低端,但例(19)中的“党员”工作起来却连“群众”都不如,对比直接表达“一个中年党员的工作能力很低下”,效果立竿见影。例(20)同理,量级序列包括“奴隶、自由人(铁匠)和奴隶主”,奴隶处于量级序列的低端,在“奴隶”的鲜明对比之下,更加凸显铁匠的社会地位之低。

量级序列进一步可以划分为显性量级序列和隐性量级序列。显性量级序列指的是这个序列结构是全社会的固化认识,认可范围较广,具有稳定性、典型性。例如前文的“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以及“奴隶、自由人(铁匠)和奴隶主”;隐性量级序列具有可变性,个性化特征明显,离开了对话语境也可能会失去评判标准。换言之,隐性量级序列背后隐含的是说话人“主观性”的量级,带有个人风格和特征,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但总的来说“Y”在量级序列中的低端位置是一致的,只是具体整个序列结构的排列会有所差异。例如:

(21)郭主任到咱这边十个年头了,连个司机都不如?

(22)可是她对刘姥姥的态度非常恶劣,这点她连王熙凤都不如。

例(21)中的“司机” 是中性词,可以结合语境分辨出“司机”在“住宅办的人”看来,地位是相对较低的,至少比“郭主任”低,但具体的量级序列如何排序就不得而知了。例(22)林黛玉对“刘姥姥”的态度比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态度还差,这里也只知道“王熙凤”处于量级序列较为低端的位置,具体量级结构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两例都是隐性量级序列。

3.语义预设

预设指的是话语中附带的信息,多是交际双方共同认可的背景知识,在交流中属于语言中的暗码信息,是一种共识。量级序列是语义预设的表现形式,语义预设是构式“X连Y都不如”反预期效果实现的重要前提。通过语义预设量级序列中的比较项“Y”,才给构式“X连Y都不如”提供了“隐含比较”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Y”是交际双方公认的在某一方面极差的事物,一般的事物是不太可能比“Y”更差了,只有跟“极差的Y”相比还是比不过,才能将“X”之差凸显到极致,也就达到了反预期的效果。例如:

(23)这么大个人连小朋友都不如,还是个干部咧!

(24)例如有些教师可以把刀具的理论给学生讲得头头是道,但磨出来的刀连二级技工都不如。

例(23)的预设是小朋友在社会公德方面做得没有成人完美,但事实却是干部的言行举止比小朋友还不如,这是语义预设完全相反,两者对比之下,突显干部公德心的严重缺失。例(24)的语义预设是刀具理论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实操能力也不会太差,但事实却是操作连二级技工都不如,通过与预设不同且强烈的反差对比突显教师实操能力的低下。

4.比较逆反

比较逆反与“序位化”相关。“序位化”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以某一情理为线索关联而成的成员(至少两个)所形成的序列;第二,其中必须以某一成员作为序列的端点(起点或者终点),满足以上两点,方可实现序位化。序位化根据人们对于这个量级序列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观察角度进一步分为两种基本把握方式,分别是:通过对一个小量的肯定来对全量进行肯定或者通过对一个大量的否定来对全量进行否定。这也符合典型“连”字句的序位化特点,反观极量否定构式“X连Y都不如”,最大的不同是将量级序列中的小量作为起点,大量作为终点,对这个量级序列取极小量否定,来实现对全量的否定,这与上述两种基本把握方式相反[5]5。不同的原因在于“连”字句是将“Y”与量级序列中除“Y”之外的事物比较,通过肯定最小来肯定全量,而构式“X连Y都不如”是将“X”与量级序列中的极小量“Y”相比,通过否定最小来否定全量,两者的比较基准和比较方式都各不相同,序位化操作也自然不同。例如:

(25)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得好苦啊,许多劳动人民活得连牛马都不如。

(26)美帝国主义的企图如此,凶恶已极,实在连野兽都不如。

(27)那是连10岁的小弟弟都看得清楚的事实。

(28)黄师父是中国大陆算命师中公认的大师,如果连他都没办法的话,那恐怕就……

例(25)和例(26)都是对量级序列中极小量的否定,跟极小量“牛马”和“野兽”相比还比不上,那更不用说比过其他事物了。例(27)和例(28)是“连”字句,例(27)是对通过对极小量的肯定实现对全量的肯定,10岁的小弟弟都看得清的事实,那么中年人、老年人就更看得清了;例(28)是通过对极大量的否定实现对全量的否定,连公认的大师都没办法,那其他人就更没办法了。

(二)构式“X连Y都不如”产生的机制

构式“X连Y都不如”产生的机制是类推。语言在使用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会违背语言规范临时创造一种新的用法。当这种新的用法得到广泛使用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结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就是类推机制。张金忠认为类推就是类比,在对某个规则或模式的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结构形式,在原型的基础上,扩展出非常规的结构式。构式“X连Y都不如”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同一认知域内事物之间的客观现实比较,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可以用于不同认知域之间的虚比,表达非现实的比较[16]。例如:

(29)10秒07是近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最慢的男子百米冠军成绩,甚至连上届世锦赛铜牌的成绩都不如,但却成全了27岁的柯林斯在本届世锦赛上的夺冠美梦。

(30)在贯彻《准则》的今日,报刊不断揭露某些“公仆”的羞耻事,群众的“呐喊”,舆论的压力,看来触动了一些人的“羞耻之心”。然而,也有少数人,连含羞草都不如,岂不悲哉!

例(29)是两届比赛成绩的比较,成绩的多少可以放入同一量级序列,这种比较属于同类比较,比较结果也是客观的,具有现实性。例(30)“含羞草”与“公仆”本不具有可比性,类别差异大,比较结果不可被证实,属于异类比较,具有非现实性。说话人想将两者的“羞耻之心”进行比较,用“含羞草”来反衬部分“公仆”,通过少数人连“含羞草”都不如来内涵某些“公仆”在“羞耻心”方面做得极差。

结 语

“X连Y都不如”是“连”字句的特殊形式,但意义和用法与“连”字句都有较大不同。与表示隐含比较的“连”字句相比,构式“X连Y都不如”是比较项都出现的显性比较,是“连”字句的进一步特殊化,简言之,变项“VP”直接由常项“不如”替代,并逐渐构式化和习语化。构式具有明显的的关系化倾向,句法功能多样。“X连Y都不如”的构式义是指“X”与某一量级序列中的极小量“Y”相比,在性质、程度或者状态方面仍然比不过,表示事物在某方面极差,是一种表示极量否定的比较构式。构式含义通过比较得出,包括贬抑性、反预期、高程度三种语义特征,认知联想、量级序列、语义预设和比较逆反四方面是构式“X连Y都不如”构式义形成的语义基础,类推是其构式义产生的机制。总之,“X连Y都不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也十分具有特殊性,但研究界关于构式的专门研究还较少,比如从认知角度进一步分析构式义产生的机制和动因、比较构式“X连Y都不如”与“X连Y也不如”的用法有何区别以及构式的语用推理和语用功能等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量级构式预设
21连胜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
一种新的“不是A是B”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