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高层建筑结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2-03-17马少春岳建伟
马少春 岳建伟 鲍 鹏
(河南大学开封市工程修复与材料循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0 引言
“课程思政”灵魂就是通过课程贯穿思政内容。例如在《高层建筑结构》授课中融入大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名片、工匠精神、大局意识以及担当精神等。开展《高层建筑结构》思政教育是土木类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新措施。挖掘思政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切入点,把专业课内容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使专业知识传授与人生观价值观等达到完美融合。使土木类学生不但能做土木专业技术上称职的“能人”,还能做思想行动上公认的“好人”[1]。因此,在推进土木类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改中,专业教师该何去何从?众所周知,生硬植入和刻板说教等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可见,要根据《高层建筑结构》专业课特点,充分挖掘思政育人各类教学资源。根据教学不同板块设计好教学内容,利用润物细无声教学技巧,做好专业课“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2]。巧妙并智慧地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高层建筑结构》专业课教学中,最终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3]。
1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是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实际工程中的综合应用的一门专业课。要求土木类学生能够以力学思想进行分析,理解荷载传递路径和规律。《高层建筑结构》涉略到土木工程学科中的三大力学、高等数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结构设计、工程抗震、基础工程、岩士工程、工程施工及建筑设备等多门二级学科,有赖于材料工程、能源工程、动力工程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的一级学科。在正式开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相关知识,学生具备前面条件才能充分地学好《高层建筑结构》这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结构扭转效应计算、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及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基础工程等。任务是培养土木类学生进行高层设计及研究的能力,为毕业实习、设计及从事高层建筑结构研究、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创造了条件。由于牵涉到多学科交叉,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相关内容表现出相对复杂社会性特征。
2 《高层建筑结构》思政教育意义
研究结果发现,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都是由马列部统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来落实,思想教育“孤岛效应”突出,实际效果已逐渐弱化[4]。“课程思政”是与各类课进行融合,实际上属于“隐形思政”。专业课本身属性并未改变,可见“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将意识形态灌输到专业课授课始终。传授知识、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高度融合,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恰到好处地转化为教学载体。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人生和价值观,具备健全人格[5]。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与实践融合。可见,《高层建筑结构》面对“教书”“育人”的切入点很多,课程丰富多彩,完全具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条件。
3 开展思政教育途径探讨
3.1 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
土木行业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土木类人才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等。针对职业操守和专业伦理教育不可忽视,专业知识与职业伦理及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土木人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应具备必要的责任和担当,经得起诱惑。在讲授《高层建筑结构》课程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每次课对学生考勤,强调纪律及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守规守法意识。在对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和内力进行计算时,注重结果的真实性,提高学生诚信意识。通过利用教学资源,提高道德素养,为国家和行业培养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
3.2 工匠精神
在开展“高层建筑特点及发展概况”授课时,工匠精神是关注的思政点。通过介绍高层发展史及当前国内外高层建筑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高层建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条件及设计难点,建立对职业敬畏感。工匠精神需要具备“精益求精”“责任担当”及“卓越品质”等综合素养。比如鲁班文化的责任意识和职业品格是传统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当代高层建筑结构更是展示大国精神,发展工匠精神的大好机遇。当代“工匠精神”为土木类专业国家级和省级“一流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科”服务。
3.3 精益求精
在开展“框架结构设计”授课时,将“精益求精”作为思政点。在讲解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计算时,重点讲解了D值法与反弯点法异同点,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两种方法正确应用给出评判。反弯点法解决水平荷载问题,框架结构柱脚和柱顶弯矩的符号为一正一负越过柱的弯矩零点(即反弯点),基本均在1/2柱高附近。而D值法在反弯点法基础上的改进,具体指柱的抗侧移刚度用D表示,与梁和柱线刚度及层高有关。柱反弯点高度与梁—柱、梁—梁线刚度比及层高等因素有关。在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时多采用反弯点法,层高和梁柱尺寸变化对反弯点高度可忽略其影响。而D值法则相反,还需考虑修正反弯点高度。
3.4 敬业精神
在开展“高层建筑结构荷载效应组合与设计原则”授课时,将“敬业精神”作为思政点。表现出对结构设计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爱岗精神。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荷载效应组合与遵循结构设计原则时,设计者必需全身心投入和精益求精。可以得出:敬业精神可视为工匠精神的继续延续与进一步拓展。培养土木类毕业生在投入工作时展现出来的专注态度。实际工地现场条件相对恶劣,要求土木类人才表现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及乐观面对的敬业精神和综合素养。
3.5 培植“工程伦理”
在开展“地震作用计算和抗震设计原则”授课时,工程伦理视为思政点。重点调节工程与技术、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指导下,采用BIM及装配式先进技术建造房屋,将安全损失尽可能降至最少。在施工和管理阶段,由于伦理素质差造成劣质工程后果。土木类学生的三观暂未定型,易受到负面社会道德及文化观念冲击,缺少责任和担当。因此,开展《高层建筑结构》工程伦理课,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具备高层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中应具备的伦理道德素养,杜绝工程问题发生。
4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经验不足。在《高层建筑结构》授课中,不能及时收集土木学生信息反馈,思政元素渗透不彻底。后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使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加强多门专业课涵盖思政元素,相互交流经验和感受,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为优化授课积累经验,形成有效成果。
(2)考核手段匮乏。对《高层建筑结构》课程思政授课效果进行量化较困难,评价不够全面及合理,考核办法需要进一步优化,采用多指标综合衡量思政绩效。
(3)土木专业未全面开展。《高层建筑结构》单独开设思政,很难做到持续改进。因此,土木专业全面开展已成为趋势。对土木类新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具有良好的开局效果。多门课程思政持续跟进,做到对土木类学生思政实现动态管理。贯穿大学全过程,思政效果将更显著。
5 结语
通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探索《高层建筑结构》育人新途径。通过《高层建筑结构》授课充分挖掘育人环节的思政点。力争将思政与专业课教育贯穿大学全过程,使课程思政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优势。在讲授土木类《高层建筑结构》专业知识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实承担起思政育人的任务。为社会培养出比较认可的土木类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