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2022-03-17陈晓芳
陈晓芳
(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安徽·合肥 230088)
人文素质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人文素质教育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当前,在“互联网+”环境的冲击下,人文素质教育面对环境的变化、手段及客体的变化,如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提高“互联网+”下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引领作用,是目前高校教育中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1 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开拓人文素质教育新领域,尝试多样化教育手段,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加以强化,打破高校单一教育方式的束缚,创新多元化教育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思路,走出课堂,融入新媒体,从而实现全方位提升人文素质教育。受网络时代的冲击,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1 人文知识体系的欠缺
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是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核心,为促进“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指引了方向。然而,长期以来,高校过于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单一的考核标准阻碍对人的综合素养的评估,以分数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缺少对大学生人文素质输入必修课程,仅靠思政课程的开设,很难满足当下的课程发展需要,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受“互联网+”的冲击,大学生缺乏人文知识体系的学习,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网络思想影响。
1.2 人文素质课程的失衡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高校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知识面广、创新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为适应社会需求,出现盲目追求课程数量,无视质量的现象。高校在进行素质教育课程选课时,仅从修满学分的需求出发,必然导致选课中会出现趋利避害的现象,只选学分高的课程,忽视课程本身的内容。此外,选修课种类庞杂,大学生为了完成素质教育课程学分,随机选择科目,难于与“互联网+”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求相衔接,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优化问题亟待解决。
1.3 人文素质理念的淡化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思想和理念丛生、碰撞,冲击大学生校园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导致部分学生道德滑坡严重[1]。当前,受网络数字化的影响,各类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外加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受功利心驱使,凡事追求捷径,对自身的修养缺乏积淀,只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对专业发展的前景予以关注,而对自我人文素质提升的课程只追求及格,出现专业水平与道德修养的严重失衡,对人文素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势必与“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相背离,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2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打开了一扇大门,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普遍关注,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充分提高,研究合理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势在必行。
2.1 更新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互联网+”的理念是用户、开放、创新、共享和跨界,用户是“互联网+”理念的核心[2]。通过大学生提出个人需求,提供强大的搜索功能,精准查询符合个体的选项,满足大学生人文知识差异性的要求。对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等事件,把握好思想引领,结合“互联网+”课程教学的便利,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颂经典文化讲堂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净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促进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引起大学生的特别关注,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互联网+”相融合。
2.2 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网络课程
在“互联网+”推动下,高校开设的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比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网络课程的优化与完善变得尤为重要。按不同类别进行梳理,通过网络大数据筛选,有重点地推进。将专业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及选修课三者融入课程体系中,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穿插在专业必修课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同时,结合“互联网+”线上交互性特点,对人文素质课程采取模块划分、置入课程教学计划、计入学分,以必修课形式体现,分学期分专题开展,不同专业设定不同的学习课程和科目。此外,采用灵活多变的课程结课方式,运用表彰总结大会、期末成果汇报等多种手段激励大学生,评选出年度“优秀文化阅读者”“优秀读后感”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优秀教师网络授课,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开拓人文知识教学领域,真正做到精选精教精学。
2.3 丰富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良好的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人文知识的广泛传播。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如软硬件设施的辅助等[4]。结合“互联网+”平台,扩大教育资源的运用。第一,开设专门的学习空间,优化校园文化活动环境,增设共享学习书角,拓宽第二课堂的范畴,设立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等主题交流活动,引导大学生体验分享读书的乐趣。第二,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网上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历史等数字化信息资源,通过网上图书馆窗口,设置专门模块,列出阅读书单,实时更新充实前沿资源,大学生可随时自行登录阅读学习,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的网络资源需求。
2.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将人才培养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5]。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需要掌握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文知识学习能力,参加线上线下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素养培训,熟练掌握微课、慕课及录播等新的网络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需定期开展师德培训,结合学习和授课中的评教,考量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确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高水平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保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
2.5 发挥教育客体优势
高校大学生群体基本是00后,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对网络知识获取的渠道广,他们更乐于通过网络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相联系。根据大学生的最新特点,适当增加讨论互动栏,发挥大学生的特长,实时推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同步将讨论热度高的内容进行归总,运用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进行总结,整理出系统的知识,反复发送给大学生,加深对人文知识的记忆,强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总之,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从传统的线下教育方式向信息化网络教育发展,拓宽人文素质教育视野,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网络课程,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丰富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探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进一步夯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