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类学校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双创型人才培养探究

2022-03-17罗海军龙兴明毋玉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电子设计三等奖二等奖

罗海军 龙兴明 郭 盼 毋玉芬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重庆 401331)

1 现状

为了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计算机、控制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专业,涉及的信号测量、分析处理与和控制执行等知识体系是人工智能的软硬件基础和核心研究领域[3]。师范院校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行业背景不明显[4],企业和社会对师范院校的电子信息这类工科专业的认可都不高、毕业生就业对口性不强等问题。

2 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现状问题,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别从方案、教学、实践、训练、考核和师资六个维度进行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深化专业综合改革。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重庆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例,利用该专业重庆市“三特”“应用转型”“一流专业”专业建设规划,增加了选修课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能力,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主要依托课堂、课外、校外三段式培养,根据大学四年不同阶段对岗位能力培养的特点不同,构建了分段式能力培养新模式,每个阶段对应嵌入应用创新课程。具体如图1所示,课堂内主要开设:《手机APP设计》《图形化单片机编程》《电子制作》《PCB板设计与制作》《电子技术课程综合设计》《智能小车实训》《智能家居实训》等课程实验和独立实验课程,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巩固理论课程知识点,同时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第二阶段课外实践的全面实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学生科创技能显著提,学生在院级电子设计比赛、校级非师范生技能大赛、市级单片机竞赛和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10余种专业竞赛。第三阶段校外实践,通过假期夏令营、定岗带薪实习、导师团队校外合作项目等,更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教学体系改革:突出“说、讲、测、评、思”的教研模式,聘请重庆长安汽车、重庆声光电集团、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等校企专家,构建教学运行协同育人体系,成立稳定、持久的关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专家咨询系统。

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智能化、绿色制造和移动互联”等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庆市自然基金和各类横向课题等的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并帮助企业解决长安汽车灯等产品可靠性设计、农业杀虫以及颅内水肿检测等实际问题;通过走访西安、上海和北京等相关高校、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经验,形成了优良的“传、帮、带”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方位、全天候开放实验室,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提供了完备的实验设备、器材和元件,形成了长效的运行机制;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原理验证、课程设计、创新制作、毕业设计和科学实验等。以专业和学科竞赛为引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要求人均参加至少一次竞赛。

职业指导规划: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学生大学四年的发展紧密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子信息专业,增强对专业认同度,尽早确立就业目标;在毕业生中要加强就业技能竞争力,为广大毕业生向岗位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鼓励学生积极创业或跨行业就业。

3 成效

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重庆市“三特计划”特色专业、中职与本科贯通“3+4”改革试点专业、“应用转型”专业等立项,于2019年入选重庆市本科“一流专业”,形成了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候选人王同学“带瘫痪母亲上大学”为代表的德智并重人才培养目标,立足重庆乃至全国同类院校电子信息教育中具有特色性的专业。近4年,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篇,出版教材2本,建设在线课程9门,承担或完成教学建设和教改项目18项,其中重庆市级项目10项;新增教师、人才和技能资格等16人次,其中重庆市“双师”2名、校级教学名师计划2人;获教学奖励15人次,其中讲课比赛国家级奖励4人。

课外实践的全面实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学生科创技能显著提,学生在院级电子设计比赛、校级非师范生技能大赛、市级单片机竞赛和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10余种专业竞赛中取得显著成绩。2016年以来,学生参加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项达有124人次,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3项,市级二等奖5项,市级三等奖3项;全国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西南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参加教育部教指委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市级一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1项,市级三等奖1项;参加重庆市大学生“合泰杯”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获市级二等奖1项,市级三等2项;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铜等奖2项;重庆大学“树声前锋杯”一触即发科技创新邀请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我院本科学生申请专利12项。专业学生获得三好学生、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校级表彰282人次,获得市级表彰4人次。我院的本专业学生在科创实践项目中至少能获得一次成功的工程设计经历,增强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 结论

师范院校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目前已在学科队伍建设、实践和实训实验室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并形成鲜明特色,特别是针对重庆政府提出的“大数据、智慧和绿色制造”定位,培养重庆市中小学科技师资、建设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和打造实验基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电子设计三等奖二等奖
我校获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的三人表决器电子设计制作——以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
对EDA技术在现代电子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专题·融媒瞭望哨
丰收的喜悦
降压型直流开关稳压电源——2016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题解析
关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三等奖获奖名单(初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