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舱”之惑—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教育集约化趋势的思与辨

2022-03-17吴瑞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方舱集约化教育资源

吕 川 吴瑞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

互联网时代,一根网线和一台终端就可以链接全世界的教育课件、仿真实验中心等教育资源,教育将完全突破时空限制,使得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现实,“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技术手段在教育上的应用,以使教育教学成果更有效、优质资源配置更均衡。有学者[1]将“互联网+教育”界定为,“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育和通信联系”。“互联网+”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正不断融入并创造高等教育的新生态。特别是在特殊的时期和环境下,当学生在个人终端学习作为完成课程的最主要手段时,“方舱式”学习不免进入高等教育的视野并将成为新的学习模式增长点。

“方舱”,英文为mobile cabin,意为可移动的隔间,模块化、集约化的可快速搭建单元。我们在此引申该名词,用以表述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集约化配置方式,主要作用是基于课程体系的个人学习空间的搭建。依托MOOC、SPOC、网络共享课以及虚拟仿真中心等平台的课程资源,具有规范性的课程设置和学业管理体系的高校教学模式以及以网络资源为主的学生个人学习空间是方舱模式的特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全面实现“一人一空间”的任务目标,集约化优质教育资源集中投放的“方舱”模式将作为“发挥空间主渠道作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推手。

1 “方舱”模式正加速进入我国高校的日常教学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式的网络在线课程,MOOC的产生源于美国大学力图降低教育成本提升教育质量的原动力[3],是教育资源集约化投放的典型模式。《2016中国慕课行业白皮书》显示,2016年底,中国MOOC用户规模已超过1000万;而至2018年,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上线MOOC数量已达50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平台端的教育资源集约化投放已成为“互联网+教育”的重要特征。然而MOOC的大规模无法确保个人学习空间对小规模、特性化教育资源的需求,SPOC课程应运而生,它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截至2020年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从教人员在应用线上资源进行教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催化了“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网络直播、微课录制、在线互动与管理等正急速地成为一线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技能;同时学生也通过集中体验不同形式网络课程,促使了学习行为和学习需求的改变。因此不论是对平台、教师还是学生,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集约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2 “方舱”模式是加速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手段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1999年进入“快车道”,规模迅速增长。到2018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4521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389.8%。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共有1022所,到2018年增至2663所,单就规模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就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来看,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并没有带来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系统急需通过缓解办学压力进行自我调整,“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优质教学资源不足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和水平的主要问题。我国30%的高校校龄小于10年,59%以上的高校校龄小于35年,从数量和规模来看,这些新建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将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依托。这些高校中,优质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的缺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其最大的发展障碍。国家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发挥平台主渠道的优势,加快名师名课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是现阶段解决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最有效手段。虽然如此,许多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不足的形式仍然严峻,一个有数万名在校生的高校往往只有几名教学名师,几门精品课程,几个特色专业,学生对高质量教学条件的需求不能满足;同时高校的教学改革推进和自主权扩大也需要一个过程,那么作为易实现且见效快的网络课程建设就成了各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力点,依托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集约化配置模式必然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手段。

3 “方舱”模式将加速教育分工的变化

教育资源网站与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直通和互联,实现优质资源的层层汇聚,高度共享和跨区域覆盖是“互联网+教育”的基本要求。达成这一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最优秀的教育理念、最适合的教育实践、最先进的教育成果、最实际的教育产品等的进行精准推送、规模化覆盖,并逐步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发展生态。高等教育的参与者从优质资源的“建设者”变为“传播者”,这是“互联网思维”区别于“信息化思维”的最本质转变。

在此基础上,高校课程的团队化优势不断凸显,课程团队内部分工也不断清晰。优秀的MOOC团队由课程所在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同时需要配备多名辅导教师、课件设计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在线答疑人员等[4]。课程的设计者、内容的提供者和资源的推广者以及管理者责任分工逐渐明确,这种特征在优质MOOC的课程团队中均有显现。即使是对于SPOC课程,不论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还是使用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教师难以单独完成如此繁杂的工作。此外,“互联网+教育”也促使了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变化,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教育管理从业者将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这种效率优先的环境下,优秀教育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分工明细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4 “方舱”模式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集约化的是以效率优先为目标,其功利性和流行性的一面在互联网环境中获得极大加强,而作为教育受众的广大学生,大多数缺乏对资源的选择能力,这必然导致教育的趋同和短视。从内部来看,作为课程的建设者,为了课程的推广,不免选择“有趣”重于“深刻”,设计重于内容,渠道重于资源,“热门课程”挤压“冷门课程”的生存空间。互联网的“方舱”既不是个人学习空间的最终形态,也不应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在“互联网+教育”的大势下如何在集约化中强化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育如何回归和重构课堂,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方舱”带来的新的挑战。

事实上,即使从“方舱”模式自身的实现来说,在线教育的行业的整合也是一大挑战。自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中国教育全面迈入了“互联网+教育”时代。市场上大量新概念、新产品、新平台层出不穷,个个高喊可以变革、颠覆、重构教育。然而,这些所谓的新思维、新产品、新平台,普遍存在技术驱动、发展理念落后,鱼龙混杂、同质化严重等突出问题。大量名师、专家优质教育智慧和思想反而被网络淹没,覆盖率很低,是目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成为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改革路上最大的“绊脚石”[5]。

综上所言,“方舱”之诱惑,在其“互联网+教育”发展中的机遇;“方舱”之迷惑,在其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中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值得高等教育的每个参与者深思。

猜你喜欢

方舱集约化教育资源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关于无线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集约化建设探讨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番茄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