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中小学图书馆,文化引领大有可为
2022-03-17袁庆峰
袁庆峰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山东 济宁 277600)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
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小学校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图书馆章程》《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等关于中小学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定不断出台,中小学图书馆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指引。
同时,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投资,广大基层学校图书馆,尤其是县域内中小学图书馆也从资金不足、馆舍陈旧、设备落后、人员短缺的困境中走出,逐步迈入现代化学校图书馆的行列。在不少学校,图书馆甚至已经成为学校的地标性建筑,中小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小学校的图书馆事业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当前,还有许多中小学校,尤其是县域内的中小学校,仍存在图书馆发展理念、管理思想滞后,图书馆功能单一等问题。图书馆要建设好,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利用好,以充分发挥县域中小学图书馆在县域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一、加强图书馆文明阅读建设
在县域中小学调查中发现,个别中小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阅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阅读行为。比较突出的有乱丢垃圾、吃东西、喝饮料和乱占座位等。个别同学将残缺纸张、抽纸遗留在座位上;还有同学将小包装食物或者饮料带进阅览区,并在阅读期间食用;个别同学将衣物、书包随手放在身边的座位上,公共资源被无端浪费;最常见的是阅读时一次带回很多图书而阅读后不放回原处。
营造文明阅读的氛围首先要加强图书馆负责教师的管理工作,使他们能够明确自我职责,强化责任归属,树立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育繁荣的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工作中爱心、细心兼具,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提醒。同时,加强学生阅读教育,规范学生阅读行为,提升学生的文明阅读素养,从而在阅读中达成学生的全方位提升,以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文明引领的作用。
加强学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也是文明阅读建设的重要构成。环境的布置、区域的设置,甚至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等都是中小学综合阅览区特色的构成要素。根据当前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可在传统的教师阅览区、学生阅览区、电子阅览区之外,设置师生休息区、师生书画区、阅读交流区等区域规划,并根据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学社、书画社、朗读社等学校社团的活动需求,进行相应的多功能区域设置,从而通过相关活动实现校园文化引领。
二、加强学生管理员队伍建设
我们对某县域内的170余所中小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利用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基层学校图书馆,尤其是县域内的中小学图书馆在馆舍建设、阅览区建设等硬件建设上普遍较为完善,设施也多为近几年更新。但是,阅览室的利用率却相对较低。在走访中,发现学生在一个学期能够进行三四次集中阅读已经属于较好的情况,个别学校的阅览室甚至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图书架和阅览室布满浮尘的情况也不罕见。
究其原因,是学校管理者教育理念滞后,应试思想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工作普遍都得不到重视固然存在,但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在面对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更加注重,需要有着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综合素质人员。而县域内中小学校,尤其是乡村中小学校教师相对紧缺,学校图书室缺乏专业、专职管理人员,故而学生的阅读需求无法满足。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不失为破解此困境的良方。
首先,加强学生管理员队伍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当前,中小学图书馆普遍存在专业人员和工作人员匮乏的现象,人手不足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在县域内中小学,尤其是乡村学校,由临退休教师和有病在身而请假的教师充当阅览室管理员的现象最为常见。图书管理的专业工作且不必言,甚至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打开阅览室以供学生阅读的基本工作也难以完成。组建一支优秀的图书馆学生管理员队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加强学生管理员队伍建设可以提高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和技能。对学生管理员队伍而言,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藏,更是提升自己图书馆管理能力的宝库。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学习与掌握资料检索知识、图书排放知识,还有机会接触更为丰富的馆藏资料。这样,在开阔他们视野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利用图书、利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
最后,加强学生管理员队伍建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动手能力。图书馆是服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部门,学生参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与管理,可以培养其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学生管理员队伍作为一个团体,需要彼此合作和实际的动手锻炼。这对普遍缺乏服务他人意识和劳动观念的中小学生来说,管理员队伍建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服务同学、沟通读者的磨炼过程,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
三是全球油气发现高峰期已过,深水是未来油气增储的重点。2000年以来的油气大发现主要位于南大西洋两岸、印度洋周缘等地区被动陆缘盆地和中东、中亚等地区前陆盆地。大油田主要位于桑托斯、滨里海、阿拉伯、扎格罗斯、尼日尔三角洲;大气田主要位于阿姆河、扎格罗斯、鲁伍马、塞内加尔、鄂尔多斯。近年全球重大发现集中在深水、前陆盆地、碳酸盐岩三大领域,深水增储地位日渐突显。自2006年以来,全球年度新增可采储量45%以上来自深水,其中2012年高达68.2%(见图5)。
各学校的基础情况不同,在图书馆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上,各学校也应各具特色。通过积极地摸索,只要在图书馆学生义工的招募、图书馆岗位设置、学生管理人员培训、学生值班分工、学生管理员队伍的奖惩制度等相关环节和流程形成科学的制度后,学生管理员队伍就会激发出无穷的工作热情和激情,从而切实提高中小学校的图书馆利用率,并进而达成“书香校园”的建设,以充分发挥县域中小学图书馆文化引领的作用。
三、积极实现学校图书馆功能提升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曾经就是“书架+阅览室”。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对学校图书馆而言,除担负简单的阅览功能之外,它不仅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为职能,还于自身附着了深厚的文化生态、历史质感和人文精神。因此,积极促进学校图书馆功能的提升意义重大。
当前,上海、北京、苏州、济南等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在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提升图书馆功能这一点上,已经走在了前列,为广大县域内中小学校,尤其是乡村中小学校的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范例。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教学支持中心、师生活动中心和对外服务交流中心,是集“藏、借、阅、研、休”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图书馆。图书馆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探究精神、打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它们有的充分利用云计算资源,打造先进的电子阅览室;有的因地制宜,开设各种专题研究课程;还有的积极推进图书馆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鉴于区域差异,县域内中小学图书馆功能提升可以立足现实,以“图书馆+”为蓝本,在实现学校图书馆供学生阅览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深化图书馆内涵,完善图书馆服务,提升图书馆功能。
图书馆+互联网。让互联网成为“导航仪”,帮助学生选择图书,为学生介绍图书,实现24小时无障碍阅读,拓展中小学校图书馆的服务途径,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尤其是假期期间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学科融合。中小学校图书馆资源丰富,图书馆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小学校图书馆应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阅览,而是致力于打造复合型文化场所,为学生提供文化讲座、诗歌诵读、研究性学习等更加多元的文化生活。
“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县域中小学图书馆的综合功能,而且可以在多样式的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县域中小学图书馆文化引领的作用。
四、主动嵌入公共图书馆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图书馆扮演的文化角色越来越多,承担着资源积累、数据加工、知识传播、信息服务的多重职能。因此,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内中小学图书馆是“民族阅读水平”的基本构成因素,也应主动嵌入公共图书馆体系,提高图书阅读率,提升国民读书的热情,从而以中小学图书馆为圆心,辐射周边,充分发挥县域中小学图书馆文化引领的作用,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凸显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美丽中国、书香中国、幸福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是把乡村中小学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结合,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基层。农家书屋是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在家门口进行阅读是促进农民进行阅读的有效举措。当前,农家书屋向农村配送图书不断增加,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也呈现出几何级递增趋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然极为落后,广大农民群众的阅读习惯尚未普遍养成。如果把乡村中小学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结合,特别是利用假期时间开放学校阅览区,一则可以整合图书资源,优化图书配置,还可以在课余和假期利用丰富多彩的亲子共读活动等形式,调动全家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使文化的种子深植于乡村的沃土。
二是加强校际交流和社会开放,构建深入基层的阅读体系。多主体投入、多渠道筹资、多措并举统筹社会力量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进校园、进部队、进民企、进机关、进村入户,真正将全民阅读活动推广到基层群众中去。目前,县域内各中小学校的图书馆体系在图书选配、管理人员培养、图书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相对独立,没有交集。在嵌入公共图书馆体系的过程中,各中小学校图书馆应该树立“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大阅读观,主动打破区域壁垒,进行阅读资源的校际交流,采取“图书馆+校际交流”的形式,即县域内中小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也可以通过彼此沟通,进行图书交流,以提升图书借阅率。此外,还可以采用“中小学图书馆+社会开放”的形式进行。学校的职责之一是文化引领,在县域内,于县城和乡镇驻地,可以在多个中小学校着力建设几处示范公共图书馆,选择在合适的时期,面向社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开放,例如周末、寒假、暑假等,使中小学校阅览区能够成为县域内市民的“打卡”圣地,为书香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两个体系的资源整合,完全可以提升县域内中小学校图书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引领的效能,提升全民阅读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基层阅读体系的构建。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曾说:“图书馆已经成为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中小学图书馆既要立足本校学生阅读需求,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又要主动作为,将学校图书馆纳入本地公共文化发展规划,以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县域内中小学图书馆,文化引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