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和县农业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22-03-17刘娜
刘 娜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太原 030031)
山西省永和县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全县共有6个乡镇,下设65个行政村、295个自然村。[1]受地形地貌气候资源影响,以传统农业、牧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区域生态环境优美、特色农业鲜明、拥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2017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将黄河板块建设成为“山西黄河精品旅游带”。[2]临汾市作为黄河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临汾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3]永和县是临汾市沿黄七县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在此契机之下,永和县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旅游对建设山西黄河精品旅游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农业旅游的发展可以改善永和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可以进一步巩固永和县脱贫攻坚成果。
一、山西省永和县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近年来,永和县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坚持开展以荒山绿化、新农村绿化、城区绿化、道路绿化为重点的“绿化行动”。[4]全县植树造林面积达到6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23%,林木绿化率达45.6%。区域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在水土流失治理与农田整治中,实施坡改梯工程,被建成中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梯田景观。高标准打造的生态农业精品园发展绿色产业,成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永和多年来坚持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为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鲜明的特色农业
永和气候干旱,土地贫瘠,适合耐旱农作物的种植,经长期的培育,永和县成为红枣、苹果、核桃、槐花、牧草、绒山羊、小尾寒羊、小杂粮、野生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其中枣树面积25万亩750万株;核桃树面积20万亩300万株;野生槐花18万亩、苹果树5万余亩。永和红枣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有机产品认证。[5]区域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着力推进于家咀原生态农耕文化园区、芝河源头梯田文化园、桑壁河绿色有机农产品园、阁西垣精品农业园建设,围绕林果畜主导产业,打造优势农业产业群,农业的多样性、特色性、地带性鲜明。
(三)深厚的农耕文化
永和县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了深厚的传统农耕文化,根据黄土地地貌土壤、季节变化“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永和探索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生态养殖,林果畜循环新模式;在干旱的黄土高原上推广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搭建“智慧监管”的黄土高原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托管平台,实现农户的“耕、种、防、收”全方位托管服务,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6]永和农业积累的农耕技术经验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推广性,是发展农业文化旅游较为突出的资源。
二、山西省永和县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旅游经营主体实力较弱
永和县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业旅游经营个体多为相对富裕农户,投资与经营规模较小,呈现出自发、分散、粗放经营状态,政府虽然引入资本投资农业,但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农业旅游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主要以农业观光园中农业景观和红枣、核桃、苹果等农产品采摘为主。无法利用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以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互利共生的产业机制。
(二)农业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
在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下,永和围绕红枣、核桃、苹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实行“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但在周边石楼县、大宁县等广泛的沿黄地区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产品同质化失去市场竞争力。永和深厚的传统黄河农耕文化资源以及现代农业技术优势没有转化成为旅游产品优势,农业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与旅游者日益提升的文化体验需求不相适应。
(三)旅游配套设施有待提升
永和农业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农业旅游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比较落后,导致农业旅游发展缓慢。在交通上主要依赖沿黄一号旅游公路、长延高速公路与328省道,区域内城景、景景之间公路等级较低,路况也很差,交通不畅,全域旅游交通网络没有建立起来,与旅快游慢的现代旅游节奏不相适应。旅游餐饮住宿购物服务由当地居民经营的农家乐提供,接待能力有限,硬件设施与服务标准不一。
(四)农业旅游市场推广力度不大
到目前为止,永和县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农家乐、农业旅游点比较少,在各大旅游电商平台上推广的农业旅游点里鲜少出现,很多旅游者还不了解当地的农业旅游状况,对于刚刚起步的永和县农业旅游来说,旅游营销宣传显得特别重要。由于与周边临汾、吕梁和运城等热点旅游点距离较远,旅行社、景区等渠道的推广作用较弱。受推广资金不足影响,营销策划推广活动局限于农业节庆活动,推广范围较小。没有很好利用现代媒介对农业旅游的推广,永和县农业旅游市场影响力较小。
三、山西省永和县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一)培育新型农业旅游经营主体
1.培育本地农业旅游合作示范社
在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是农业旅游发展的主体,建设新型农业旅游经营主体,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进农业旅游业融合。因此,鼓励并扶持个体农户发展农家乐,或联合农户组建农业旅游合作社,整合和统筹农户各种资源,进行合作经营。培育国家级、省市县四级合作示范社,壮大企业经营主体,获得国家融资贷款、补贴资金等政策帮扶。带动更多普通农户参与农业旅游,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新型发展模式和发展平台。
2.引进社会资本投资
农业旅游需要较大量的资金投入,永和县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投入有限,农业旅游开发在依赖本地农户的合作经营壮大经营主体外,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永和县农业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争取省内外甚至国际投资者前来投资。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公司+农户(贫困户)等形式,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健全农业产业链。[7]鼓励企业与政府联合以ppp合作方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二)推动农业园区旅游业态功能多元化发展
1.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
永和县农业旅游的发展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在保证基本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把观光休闲农业、农业体验、农业康养等结合起来,最大化发挥农业资源的作用。利用永和梯田以及苹果、槐树、枣、牧草等不同农作物的种植,设计不同季节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态农田景观,满足游客休闲审美的需要。设计农业生产体验活动,体验苹果、槐树、枣的栽培、种植、修剪、嫁接、采摘和加工等。品尝农业生产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色食品。鼓励一些农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的地区发展定制农业、会展农业、创意农业、众筹农业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业态,切实提高农业旅游内涵。
发挥永和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大面积种植林果的生态作用,以及当地以小杂粮为主的饮食结构以及养生文化,打造适合中老年人养生需求的生态养生园、果林休闲养生园,发展农业康养旅游。
2.发展农业文化旅游
农业旅游求新求特,避免重复建设,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之中。永和沿黄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积累丰富的农业文化底蕴,启动永和关至佛堂村沿黄古村落的修复工程,保护农耕文化遗迹,将农业知识、农业制度、农业工具等农业文化,通过农具陈列馆、农业博物馆、农耕展示馆和农业科技长廊让游客了解农业文化。重点发挥永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展示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成为农业技术学习研究中心,发展农业科普旅游。
以黄河居民民风民俗、特色农业节庆活动、传统农产品工艺流程和当地美食特产等作为旅游资源,通过原生态的农庄、手工作坊展示制作技艺,让游客体验民俗文化、品尝特色美食。
(三)加快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1.构建全域旅游交通网络
依托永和沿黄一号旅游公路,加快国道省道路网升级改造,着重建设重点农业旅游区域与永和县以及临汾市周边景点的道路,使永和与外部交通衔接更加紧密,内部交通循环更加畅通,构建全域旅游交通网络。配套建设游客集散中心、驿站、帐篷营地、自驾车营地、观景台、自行车道等设施,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使交通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
2.高标准打造特色民宿与购物设施
有序推进黄土高原特色住宿服务设施建设。以永和关、乾坤湾、仙人湾、楼山、望海寺、阁底、芝河镇和四十里山为中心,[8]谋划建设窑洞民宿。由政府出资改造农户窑洞,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农户入股经营,从零星农户发展过渡到村集体整体发展,以黄河人家的标准,塑造黄河人家精品民宿品牌。
为方便游客购买永和县最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在游客集散中心、农业旅游点购物街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游客密集场所设立形象统一的旅游商品销售专柜。同时与山西省农业科研院所、旅游高校合作,依托红枣、核桃、野生槐花、苹果和中药材等农业资源,开发果粉、果酱、果汁、果酒等系列绿色食品,丰富旅游商品类型。利用农业生产资源设计民间手工艺品、文化旅游纪念品,打造具有永和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四)实施农业旅游营销创新战略
1.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通过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打造永和农产品品牌,带动永和农业旅游发展,提升农业旅游市场竞争力。注册永和苹果、红枣、槐花、连翘、羊肉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商标,巩固提升市场认知度,全力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工作;启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申请认证工作;建立永和县农业与旅游主管部门、农业企业、农民旅游合作社共同提升保护农业产品品牌的工作机制,加大农业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
2.区域旅游景区合作营销
在山西省大力开发宣传黄河旅游经济带的背景下,永和农业旅游的营销宣传要借助黄河板块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加强区域景区的合作营销,尤其是与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黄河乾坤湾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等核心景点合作,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共同宣传、推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客源共享。打造以红军东征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黄河乾坤湾为主的黄河文化之旅、以绿色生态休闲、农业文化为核心的农业旅游的格局。
3.建立广泛的营销渠道
永和农业旅游作为沿黄旅游带的一部分,以服务沿黄旅游以及周边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需求为主,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向目标市场群体精准营销,推广宣传永和县农业旅游发展现状。邀请各地大型旅行社、旅游院校到永和参观和考察,设计农业旅游线路以及产品在全国推广。[9]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举办槐花节、红枣节、苹果节等重大农业节日庆典活动,建立与农产品销售商合作的销售渠道,扩大永和农业旅游的市场影响力。
四、结语
永和农业特色鲜明,拥有深厚的农耕文化以及绿色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旅游需要政府引导农户以及外来资本积极投入农业旅游园区建设,创新农业旅游产品类型,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加快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宣传推广农业旅游形象与品牌,推动农业旅游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