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六观”教育理念实现课业和心理“双减负”
2022-03-17徐丽杰
徐丽杰,韩 旭
(辽宁省孤儿学校)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出台的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政策文件。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热点。为学生减负,不是一个单一问题,而是涉及了包括人本观、教育观、职业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学情观等在内的综合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大问题,它的落脚点是人的问题。辽宁省孤儿学校立足学情,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作业设计与管理,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减负。通过课业和心理“双减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权益,全力打造适合孤儿的教育。
一、树立“保障孤儿权益”的人本观
202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明确要求,“学校应当按规定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休息、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时间,不得统一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前到校参加课程教学活动。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以集体补课等形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由此可见,有充分的休息睡眠、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孩子的合法权益。
辽宁省孤儿学校作为一所福利性学校,成立初衷就是为了让孤儿同其他少年儿童一样享有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国家“双减”和“五项管理”等系列文件要求精神,与学校保障学生权益的人本观是高度一致的。孤儿学校高度赞同并坚决落实减负要求,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保障孤儿的权益作为工作重要职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折不扣地保障孤儿的各项权益,包括孤儿健康成长的权益、遇到困难得到救助的权益、充分休息、娱乐和锻炼的权益,以及接受平等、有质量的教育的权益。
二、树立“办适合孤儿的教育”的教育观
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教育”主要以学生为本,给予人文关怀,强调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实际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办适合孤儿的教育”定位,不会片面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其成长的唯一指标,这样的教育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2021年9月,学校制订了《辽宁省孤儿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本着“立足孤儿学校办教育、立足孤儿实际办教育”的思想,提出构建“办适合孤儿的教育”的新发展格局。学校围绕“办适合孤儿的教育”的办学定位,秉承“养教并重,整体育人”的办学宗旨,践行“爱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打造“养教结合、家校一体、九年一贯”的福利性义务教育特色。学校采取学生多元发展、强基固本、开放办学、特色课程育人等办学策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
三、树立“四有好老师”的职业价值观
2021年7月,国家“双减”政策发布后,辽宁省孤儿学校先后采取领导解读学校规划、专家讲座、校本研修、主题教研、名师引领、榜样示范和视导达标等多种途径,引导教师构筑善良、仁爱的思想境界,建立亲情型师生关系,弘扬爱生如子的敬业精神,倡导“改变孤儿人生命运、帮助孤儿成人成才、为孤儿美好人生奠定基础”的职业价值追求,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首先,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守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孤儿的人生导师。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到孤儿培养上,努力让孤儿爱党爱国、感恩有爱、自强自立,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孤儿学校教师担负着“教师”和“父母”的双重身份,践行“爱的教育”理念,专心将孤儿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努力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有道德情操的教师,不急功近利、追逐名利,不会开展有偿办班补课,而是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
再次,努力做一名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业务,把功夫下在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精细备课、潜心教研上。
最后,努力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用爱来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滋润他们的心田。教师应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践行“以善为底色、以爱为主题、以情为纽带、以真为价值取向”的育人文化。一个爱孩子的教师,与孩子感同身受,会站在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树立多元发展的人才观
学校确定了多元发展的人才观,形成了学习型、职业型、特长型学生人才培养思路。坚持因材施教,为孤儿提供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确保落实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整合课程资源,初步构建起支撑学习型(全学科基础知识+综合素质)、特长型(全学科基础知识+综合素质+专业特长培养)、职业型(全学科基础知识+综合素质+职业潜质开发)学生多元发展培养需要的生本课程体系。
学校艺体教务处开展了音体美兴趣特长课后服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2+1项目”奠定基础。其中,音乐类开设架子鼓、舞蹈、竖笛、葫芦丝、陶笛、合唱;体育类开设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毽球、航模、田径;美术类开设剪纸、动漫、版画、创意石头画、儿童画、装饰画、铅笔淡彩、中国画、软陶、书法,总计开设了48个兴趣特长班。课后服务时间各个兴趣特长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有特长潜质的学生进行专业培养,走专业发展成才之路。
同时,学校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制度,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依据学生实际,我们建立了“一生一案”的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立足“五育”要求,将学生在自身基础上的成长作为评价标准,以多元的评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五、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高质量办学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与高质量办学目的是一致的。学校将追求高质量办学作为核心任务,提高常规教学质量,向常规管理要质量。
学校整体优化了教学常规,结合校情制订了《辽宁省孤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了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学校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加强学科教研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效率;以构建“适合孤儿的课堂”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开展了“教辅同步”双师课堂、“目标驱动”梯次发展分层教学改革;在小班化教学的同时,还采取培优辅弱、偏科包保、分类辅导等方式,开展分层差异化教学。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加强了作业管理。一是制订了《中小学有效作业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学校《作业量规范》《作业管理规范》《作业批改规范》进行管理,对作业量、作业时长、作业批改等实施三级管理,落实三级责任,实行周作业公示制度,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同时将作业设计纳入备课环节;二是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提倡把作业形式划分为“必做作业十鼓励性作业+选做作业”递进分层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三是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四是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五是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探究、综合实践、阅读等纳入实践作业。
六、树立差异多样的学情观
学校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孤儿教育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合理制订各项工作标准、措施,扎实植根孤儿学校办教育。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办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在保障学生课业减负的同时,为学生的心理减负;二是形成《辽宁省孤儿学校学情研究报告》,对学情进行了科学分析;三是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定期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校本课程,采取心理课程、个别学生心理辅导、团体辅导、主题讲座等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全员、全科、全程、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四是引入社会心理辅导团队,为孤儿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2013年,“心灵花园”辽宁工作站在我校正式建站。“心灵花园”的志愿者由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及心理科治疗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志愿者采用个体沙盘游戏及团体绘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每个学期孤儿学校都会通过心理教师、“心灵花园”志愿者依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帮助学生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尽快适应在校的学习与生活,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学生心理减负。2021年9月,学校依托“心灵花园”辽宁工作站,组织开展了以“新学期‘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沙盘游戏、绘画心理疏导、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理念,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掌握疏导心理压力的调节方法,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学校落实“爱的教育”,以悉心的呵护关怀和爱的力量,为学生心理减负。一是培养深厚的班级情感,加强爱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赏识教育、自我教育、责任教育、激励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探索适合孤儿成长需要的特色鲜明、实效突出的班级教育模式;二是做好特殊学生形成的过程管控和转化矫治教育,紧紧筑牢学校培养孤儿立德树人的底线;三是发挥九年一贯制、家校一体化的办学优势,优化日常与课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有机结合、持续一致的教育合力;四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意志品质、潜力,按照“一生一案”的思路,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的培养策略,落实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动态述评和指导;五是开展“一生一师”爱心助学活动,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和关爱,培养深厚的师生情感。
“双减”促成长,服务凝聚爱。辽宁省孤儿学校将以落实“双减”工作为起点,凝心聚力,立足办“适合孤儿的教育”的新发展格局,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作业管理,开展课后服务活动,丰富“爱的教育”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