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心态,坚定信心
——新时期如何做好学生出国留学工作

2022-03-17霍祥湖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教育学生

罗 浪 霍祥湖

(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四川·成都 61173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初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席卷全球,让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充满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进入新时期,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个别国家单边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抬头,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日益收紧、反复修改留学政策,给学生出国留学尤其是赴美留学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而全球范围内反复爆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使得学生跨境交流受到严重阻碍,给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尽管全球化遭遇短暂逆流,但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我国教育仍坚持对外开放。面对新形势,如何理清思路,制定相应的新政策和实施新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目前学生出国留学的现状和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热持续上升,留学人数持续增长。自2012年起我国连续8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2019年度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201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4.14万人,增长6.25%;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8.03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09万人,增长11.73%。1978至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1]。

从客观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资源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从个人来说,出国留学对个人能力、眼界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通过留学,不仅可以获得专业知识的扩展和积累,切身体验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可以获得全方位的锻炼,让留学者的视野和思维变得更开阔,从而能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也能让留学者提升思想和生活的独立性。2020年以来,尽管受到较大的影响,对留学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大的趋势仍未改变。根据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发布的《2020年中国留学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虽然有接近90%的学生认为国内更安全,但是仅有20.7%的人选择取消留学计划,更多是选择推迟留学计划或者改变留学国家,留学群体的留学意愿比较高。留学是开拓视野、实现自我提升、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工具,尽管受到大环境带来的阻力的影响,但留学的刚需仍然存在[2]。

就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倾向而言,据11月14日在兴业银行主办的2020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留学报告》调研数据显示,目前美国仍是中国学生本科留学最主流的国家,紧跟其后的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方向的中国留学生占比44.08%,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分别占比28.19%、17.98%、7.93%。随着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客观环境的影响,英国申请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20年通过UCAS(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申请本科的学生较2019年增长23%。硕博阶段留学,留学分布更显多元化,英国居首,占比33.16%,美国以25.61%紧随其后,其次为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德国等[3]。

新东方在2021年5月发布的《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在读留学生仍计划回到其留学国继续和完成学业,而有留学意向的人群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考虑放弃留学计划。由此可以看出,与个人的留学计划相比,特殊时期带来的困难和阻力成为能够克服的客观因素。随着全球范围内疫苗的普及和接种率的提高,再加上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手段来逐渐完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部分海外院校已在逐步恢复线下授课。而美国作为留学的热门目的地,已在2021年恢复留学签证的申请,目前的出国留学形势正在渐渐回暖。

2 重新认识出国留学形势,重新思考和定位出国留学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在对时代趋势和世界形势进行了全面深刻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尽管当前的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风云变幻,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阻挡,国家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减弱。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要求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国家一如既往地重视留学生群体,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拓展出国留学空间[5]。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出国留学工作,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在短时间内,全球范围的客观因素对出国留学带来了深刻而史无前例的影响,对跨境交流产生了严重阻碍,并将持续一段时间。但长远看来,教育对外开放的主题不会改变,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不会逆转,这些影响将是暂时的。尽管2020年以来全国各高校取消了大部分的线下项目,许多学生取消或推迟了留学计划,但主要原因在于健康风险的不可控、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签证政策的限制等客观因素,而非出国留学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自1978年国家重新开放出国留学以来,2003年因“非典”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留学人数负增长,但随着“非典”消退,留学人数继续逐年增多、持续上涨,恢复平稳增长[6]。预计未来在此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影响逐步减弱后,类似的情况还会再现。

3 新时期做好学生出国留学工作的四点建议

3.1 尝试开展线上项目

尽管在线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师生的互动性和集体学习的效果减弱,无法切身体验国外文化和氛围,且大部分国外学校并未大幅降低学费或项目费,课程监管难度大等,但在跨境流动依然严重受阻的情况下,线上项目在资源丰富度和共享便利方面具有线下项目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仍是线下项目的最佳替代方案和最优选择。根据全美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高校国际化实践研究(第六期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显示,50余所受访高校中,有84%的高校在特殊时期尝试了在线国际交流项目的推广,近75%的高校将线上项目的推广工作作为2020年国际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对2021年的工作重点调研中,67%的高校选择在线国际交流作为工作重心,仅次于合作办学(90%)。在2020年已经尝试了在线学生交流项目的46所院校中,85%的高校表示将在来年继续推广在线学生交流项目[7]。可以看出,虽然在线课程的开展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但多数高校都抱着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探索创新,助力新时期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

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通过调研国内高校获取开展线上项目的相关经验,结合自身情况,整合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谨慎评估、审核、筛选项目,在2021年一共推出了17个短期线上项目,实际执行12个,超过300名学生参与。这是该校第一次尝试开展线上项目,项目类型以理工类、科研类为主,贴合学生专业背景和留学需求。项目结束后,通过开展课后分享交流会、学生代表座谈会等活动,请学生分享参加线上项目的经历和个人收获,倾听学生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新时期,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项目和活动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应以开放的心态尽快适应新形势,从而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更优的选择。

3.2 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营造国际化氛围

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为提升全校国际化氛围,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助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自2009年起,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连续13年组织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周/月系列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最新的国际交流资讯,讲解即时的国际交流政策,分享优秀的国际交流经验,培训实用的国际交流技能,让学生能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从目前的形势看,短期内大规模的实体国际交流仍将受到很大限制和阻碍。为应对新形势,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出国留学办公室在2020年和2021年采取了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周/月系列活动。活动包括通过海外留学云端教育展的新模式,让广大师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国家和知名高校的国际交流一手资讯;通过组织国际交流经验分享会、国家公派留学政策宣讲会和创新型项目总结会的形式,将国家有关国际交流的新政策新规定及时传达给同学们,同时也将学校开拓整合的各类优质资源和项目成功推广出去,让更多同学受益;通过“平安留学”系列讲座,强化全校师生的涉外安全意识,响应国家“平安留学”倡议;通过开设《知味》生活技能培训课,帮助即将出国留学的同学提升厨艺,为赴海外独立生活提前做好准备[8]。通过一系列活动助力营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增强学生国际交流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 侧重线上科研、实习等辅助留学申请的项目

“在特殊时期,虽然线下和网上前来咨询的客户骤然减少,但学生对于线上科研、实习项目等留学申请辅助环节的需求明显增加。”大环境造成的客观原因迫使许多学生取消或推迟留学计划,这也给留学服务机构带来巨大冲击。为了弥补业务量骤减带来的影响,不少留学机构通过整合线上和外部资源,将业务拓展到和留学相关的科研、实习等项目中[9]。高校在开展线上国际交流项目时,可侧重于科研、实习类项目,如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2020年开展的格拉斯哥大学暑期科研项目(远程指导)项目,为期5周,共65名同学参加,与数十位格拉斯哥大学教授远程合作,在体验科研生活、感受学术魅力的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科研经历,助力未来的留学申请。

3.4 保障平安留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海外安全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出国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教育部将下大力气完善“平安留学”机制,将在特殊时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为广大学子实现留学梦保驾护航。2020年以来留学生海外安全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大环境的种种阻力,留学生原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被打乱,学习方式被迫改变。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远离国内亲友,需要独自面对严峻的客观形势和学业的压力,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在新环境中建立起亲密关系[10],再加上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多留学生不愿意寻求校方和老师的帮助,导致压力无法排解,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悲剧发生。

除了召开例行的行前培训会,高校国际处应加强与学院的合作,在项目报名筛选阶段由学院严格把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时引进心理测评体系。其次,项目老师应充分了解所负责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且不仅限于学制、课程难度、毕业去向、在外生活等方面,并应注意收集历届学生反馈,在报名阶段能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给出具体建议,尽量选拔适合该项目的学生参加。再次,学生派出后,尤其在特殊时期,应与学院辅导员、外事秘书配合,定期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心理状态、学业完成情况等,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最后,与学生的沟通、帮助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排解压力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而多数项目老师因自身专业水平的局限性,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建议国际处聘请学生心理咨询领域的专家对项目老师进行培训或授课,让其掌握基本的、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沟通技巧,保障学生平安留学。

进入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并未改变,我们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有意出国留学的同学提供更多的资源、选择和帮助,助力学校“双一流”国际化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信在风雨过后,学子们能很快实现留学梦想,国际交流工作将再度扬帆起航!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教育学生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生写话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