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通识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以沟通与礼仪课程为例

2022-03-17李伶俐

昭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通识礼仪育人

李伶俐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育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0)

一、引言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里强调的同向同行,即是指让所有专业课程、通识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发挥思想政治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增强育人合力。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通识课的育人功能,探索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努力把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之并驾齐驱、协同推进。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不是一个封闭运行的体系,它需要在所有课程、所有教学活动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和通识课的隐性教育相统一。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也担负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历史使命。只有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推动通识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形成课程整体育人联动效应,更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要承担起育人功能,需深入挖掘通识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贯穿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各个方面,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通识教育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学会交往和合作、完善人格的过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互渗透,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通识教育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德技并修、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公民素养,提高学生表达与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团队协作与自我发展意识,助力学生的价值塑造和品格形成,引导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识课程知识本身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相对于专业课程,更容易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浸润及渗透作用。这是因为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地方历史文化、名人、教材等教学资源,体现着人文底蕴、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法治意识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现状

(一)通识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认知不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导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认识偏差,高职院校通识课教师对课程的育人功能重视不够,无法真正将育人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普遍存在把价值观教育同知识教育相剥离的现象,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提高,忽视了素质目标即德育目标的达成,使得“授业”凌驾于“传道”之上,课堂教学的价值导向不够鲜明。通识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认知不足,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渗透思政教育的意识,导致通识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功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没有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的育人功能不断被狭隘化,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二)通识课教师“问题化”能力不足

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有必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动态、价值观现状及发展需求,并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但是一些通识课教师“问题化”能力不足,仅仅着眼于了解学生知识建构、学习习惯和能力等,未能对学生的思想、态度、价值观等进行深度研究,忽视学生的心理诉求和个性需要,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95 后、00 后成长于新时代,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与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但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处于思想成长的不稳定阶段。同时,网络早已渗透在“Z 世代”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网络上各种复杂甚至矛盾的信息,有的大学生因困惑不解出现新的信仰危机。一些大学生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在日常生活中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开展人际交往,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也不懂得如何恰当得体地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缺乏协作精神。这就需要教师敏锐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通识课知识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沟通与礼仪作为通识课程,是很多高职院校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课,涉及职业道德品行提升、沟通技巧培养与职业礼仪素养塑造等内容。课程秉承“知识导向必须以价值导向为支撑”的原则,将思政理念作为课程开展的灵魂贯穿育人始终,通过思政教育协同内化学习动力,进行课程改革。

(一)优化课程设计理念,强化沟通与礼仪课程思政目标的导向性

课程目标在沟通与礼仪教学中发挥着核心导向作用。因此,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模式,增加课程思政维度的目标要求,将教学目标从过去二维的“知识到能力”转变为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并使其系统化和科学化。在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尊重,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沟通,做知礼、习礼、守礼、行礼的实践者,激发学生自我发展之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明、和谐、尊重、友善为核心价值观,以“沟通技巧提升”“礼仪素养塑造”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通过训练学生优美的形象气质、优雅的言谈举止,全面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和品味,并将课程内容与提炼、融合后的主流思想相得益彰,协调同步。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原则,让学生做到在个人价值上实现知行合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社会价值上重视政治认同、文化传承。

(二)凝练思政元素,构建沟通与礼仪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思政元素本质上是精神元素,从内容上看是国家对大学生必备精神素质的基本要求,从形式上看则是精神教化的有效方式。”[2]围绕课程思政目标导向,充分发掘人际沟通背后的人性考量、价值关怀,精心设计和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和筛选课程中具有道德提升、人格培养等思政元素的内容,进一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协同效应。笔者认为,“五个元素”在构建沟通与礼仪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中至关重要。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文化是持久深层的力量,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礼仪知识的讲授中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餐饮文化、社交礼仪等思政教育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外行。礼仪修养是个人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也彰显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规范属性。见面交往时的礼节、登门拜访时的接待方式等,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凸显中国的传统美德。掌握尊重、真诚、宽容、谦和等为人处事之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完善人格,提升道德修养,做到知行合一。将礼仪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在日常行为上体现出来。如人际交往中谦词敬语的使用,使学生时刻关注并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全方位提升个人修养。引导学生从管好自己的小情绪、克服自己的小毛病入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四是培养职业道德,完善职业素养,涵养职业操守。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具有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勤奋学习,脚踏实地,注重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五是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因素,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思政元素既蕴含在课程知识中,也外化于教师言行中。教师的率先垂范和一言一行是最鲜活、最具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3]。教师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至终生。

(三)改革课堂教学形态,完善思政元素融入路径

沟通与礼仪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为寓德于教,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文化熏陶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以促进学生的“学”为目标,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礼仪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其全部教学设计与方法,都重在引发学生的思想触动和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实现思政元素的入脑入心,真正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4]。为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以激活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为重点,深入组织实施案例式、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互动,通过听、说、读、游戏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以多形式、多载体的教学方式深入学生、回应学生、关爱学生,将思政育人的种子伴随着课程学习潜移默化地深植于学生的言行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中。优化多元教学平台混合使用方案,依托雨课堂、学习通在线教学平台,探索即时“指尖互动模式”,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思政元素与知识教学的多维、深度和有机融合。笔者认为,“五个融入”是思政元素融入沟通与礼仪课程的重要路径。

一是教学过程融入。在课堂导入、新知讲授、讨论互动等各环节循序渐进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服饰礼仪时,播放视频《中方领导人穿中山装出席宴会,有特别含义吗?》进行思政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知道中山装的由来和文化内涵?讲述中山装的由来,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讲授过程中,将服饰礼仪与文化结合起来,古代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的美誉,服饰礼仪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装设计的四只口袋,标志着传统的礼、义、廉、耻四大美德,使学生知晓服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中山装的文化内涵学服饰礼仪,使学生领略传统服饰蕴含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是制度融入。制定与课程相关的制度、规范、仪式,明确课程的专有“规矩”,引导学生如何去做。注意强化课堂规范与学生习惯养成,严格要求课堂纪律。如上下课师生问候;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不讲粗话脏话;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等等。

三是情境融入。创新课程形式,引入混合教学等方式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营造情感共鸣、价值认同的认知环境。尊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关心关爱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构建平等、和谐、相互激励的师生关系。打通课堂与生活、校园与社会的隔膜,以文字形式,向学生展示若干现实生活中需要运用沟通与礼仪技能去解决的情境,如面试、职业沟通、日常交流等场景,要求学生分组并根据情境讨论解决方案。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开拓进取意识,体会问题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主动承担团队责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四是案例融入。案例是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的重要抓手,生动的案例能够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5]。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创造性地运用其中的思政元素,激活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实现在价值引领指导下入耳、入脑、入心的育人效果。如老师讲某企业职场沟通实例,其中的人物在交往交流中,温文尔雅,谈吐文明,就是把课程知识点和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形成化学反应。在讲授沟通技巧内容时,选取“如果西游记取经团队需要裁员一名,会裁掉谁,为什么?”这一经典面试题,在自由讨论、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要想在当今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不被轻易淘汰,必须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发展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教师形象融入。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讲究礼节、风度,树立尊礼守礼、知礼明礼的良好形象,以自身良好的礼仪风范、得体的谈吐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发挥行为示范作用。

(四)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1.完善考核评价标准

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感受者和获益者。对沟通与礼仪课的考核特别注重课程思政教学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的有效性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是否产生了影响,产生了何种影响;是否触发了学生的感悟与反思,是否对他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行为是价值观的反映,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最终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出来。能否做到知行合一是最主要的考核评价标准。因此,要突出考核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日常表现,包括学习主动性、课程自信心、合作与交流意愿、有无行为失范、是否懂得尊重他人等等。

2.创新课程评价方法

健全全过程考核机制,形成科学性、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维度,综合采用质性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将客观量化打分与主观效果评价结合起来,系统反映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强调过程性评价,实行注重过程的“三三四”(课堂表现30%,情境考核30%,期末考核40%)的课程考核模式。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切身感受。定性评价方面,侧重学生在课程中的行为学观察,对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上课状态、学习态度、课堂制度遵守情况、行为习惯、价值观的变化进行观察。定量评价方面,及时记录教学过程,包括学生出勤情况,主动发言、回答问题的情况,雨课堂、学习通讨论区的参与度,参与实体课堂案例讨论的活跃度、观点输出等。

五、结语

通识课是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通识课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就要求通识课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从育人本质出发,坚持思政引领,育德明志并举,实施课程思政+能力培养“双驱动模式”,达到提升课程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猜你喜欢

通识礼仪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筷子礼仪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礼仪篇(下)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