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地摊经济的治理对策研究

2022-03-17李菊娣

关键词:摊贩经营经济

李菊娣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起源于西周时期的“贩夫贩妇”是地摊经济的雏形,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是中国经济最早的商业形式。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繁华景象,沿街叫卖、支摊吆喝,是古代地摊经济的真实缩影。现代城市的地摊经济从自发形成、聚而成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农业、手工业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功不可没。[1]并且“地摊”还承载了无数社会底层家庭的糊口功能,同时也是培育初级企业家的摇篮,为个体蜕变民营、底层民众流向社会上层提供了通道。所以,地摊虽小,却源远流长,地摊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重大。

但是,长期以来,作为一种城市边缘经济,地摊经济却因其带来的脏乱差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饱受争议。尤其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地摊经济更是被动从城市褪去,很多大城市拥有了干净整洁的街道,规范化的商业经营,但是却再也找不回昔日的“烟火气”了。直到2020 年疫情爆发导致经济重创背景下,各地放开并鼓励地摊经营,有效地缓解了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刺激消费,带动就业,李克强总理称地摊经济是“中国的生机”。[2]这也是人民至上治理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在地摊治理历史演进过程中与疫情特定时期碰撞下的必然趋势。解禁松绑地摊经济,促就业、保民生成为当前城市治理的新风向。

1 发展地摊经济的现实意义

1.1 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困难

地摊经济以其初始投资少、经营灵活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快速增加就业岗位,高效地促进了基层民众直接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近年来每1次给予地摊经济政策空间时,都能够有效促进就业,降低失业率。2020年疫情之后,各地放开政策,鼓励经营地摊经济,至少促进了5000 万人就业。[3]作为先行先试的成都,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 234 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 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 891 个,两个月增加就业岗位10 万个以上。

1.2 服务灵活多样,便利居民生活

地摊所售商品一般价格优惠,市民就近购物,省时省力省钱,大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而且,随着商品质量监管力度的加大,地摊进货渠道的多样化、网络化、低成本化,以及人们对于商品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地摊商品质量也越来越高,大多商品可谓是物美价廉,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1.3 多元包容,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要

地摊经济是城市消费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了许多便民小额消费需求。由于地摊经营成本较低,而且又很便利,所以相比实体店等经济形式能更容易让大众满足对食物以及其他日用小商品的需求,成为了门店经济的重要补充。同时,地摊经济为市民提供了快捷、普惠、接地气的消费方式,有着其他经济形式不具有的优势,地摊上丰富多元化的商品也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与差异性,深受基层老百姓的欢迎。

1.4 有利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020年疫情期间,经济持续低迷,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人员待业居家坐吃山空,增加了社会不稳定性。开启地摊经济,保民生、促就业,同时,启动消费,加快经济社会复苏,提振中国经济活力,对稳定社会发展,满足大众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5 丰富城市文化,增添城市烟火

地摊经济蕴含了深厚且独特的街头文化,是展示城市氛围的重要出口,使城市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街头地摊常年累月的经营发展诞生了大量的特殊商品制作传统工艺,是街头文化元素的体现,构筑了社会最底层大众文化底蕴。地摊也是“中国味道”的重要输出口,有很多出名的街头小吃摊甚至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新名片,让人们流连忘返。地摊上天南地北的美食、南腔北调的吆喝声等等,无不印刻了地域、文化和历史的痕迹,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人间烟火。地摊经济中包含的传统技艺以及地摊特有的经营理念和生存方式,共同构成了地摊经济的文化元素,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

2 地摊经营存在的弊端

地摊经济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难以掩盖。如摊贩的严重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影响城市秩序;乱扔垃圾,嘈杂扰民,街道易脏乱,餐食环境差,卫生环境日趋严重;地摊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层次不齐,不受相关监管部门监督,容易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甚至欺诈行为;没有店面租金、水电等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实体门店,挤占了门店生意,损害实体店的利益;地摊大多经营散乱、无固定摊点,而且摊贩之间会因抢占地盘而易发生流血暴力事件,摊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从未消失,并且欺行霸市、偷窃等犯罪行为也常因监管不力而有可能发生。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地摊管理的难度加大,疫情时期红极一时的地摊后来也快速降温,部分城市甚至直接叫停整改,同时三家官媒也给地摊经济“泼了冷水”,人民日报、央视及央视财经先后发表了《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一线城市不宜推行“地摊经济”》三篇文章,呼吁社会理性对待地摊经济。

所以,地摊经济的繁荣不应该建立在以牺牲城市秩序的基础上,现在的地摊经济也更不应该是过去简单粗放地摊的回归。地摊经济期待转型升级,回归到理性健康发展,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地摊与城市并非水火不容,新时期,要想“猫捉老鼠”的怪圈不再重现,要更加清醒认识地摊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能有悖于城市建设的规范化与文明化,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城市管理者主动作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兼顾城市秩序与地摊发展,立足长远,做好常态化和规范化的治理才是正确之路。

3 地摊经济治理相关建议

3.1 转变管理理念,构建多方参与互动治理模式

新时期,地摊经济管理者要转变以往的思维,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切身及现实利益出发,努力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政府扮演好服务的角色,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发展思路,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为宗旨,增强服务意识,从而做到以服务为导向,完善社会政策,满足不同社会阶层需求,尤其是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普遍采用民主法治、多方参与、协商等方式,鼓励社区及民众进行自治管理,竭尽全力为群众做事。在城管、社区、摊贩相互之间博弈并达到平衡下,形成多方的良性互动机制,继而引导地摊经济全面升级,继续发挥保民生促就业的作用,真正做到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包容。

3.2 统筹治理,引导地摊有序发展

提前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兼顾城市发展、经济水平、文化特色等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全面引导地摊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稳定可持续性的绿色地摊经济经营秩序,使地摊经济进入理性健康发展轨迹。一方面,进行管理制度设计,明确经营者准入资格。做到承认地摊经营的合法性,明确准入资格,通过制定统一准入标准,并为摊贩颁发从业许可证、资格证等。另一方面,要加强规范摊贩经营活动并监督其遵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从而进行地摊经营的文明化管理。其一是做到分类分时分区管理。根据摊贩性质,分类区别管理,有助于维持流动摊贩和其他相关群体的利益平衡;科学安排摆摊时间,严格管理上下班高峰时段,对住宅区域摆摊时间、当地夜市的出摊与收摊等时间都要进行合理规定;不同区域,有差异的设置开放、限制及禁止等经营区,并进行不同方式与标准的管理。其二是不断提升地摊商品供给贴合度,切实考虑市民生活实际需求及收入水平,依据地区不同、消费层次不同以及消费习惯不同等合理设计地摊经营的商品种类与层次。最后,管理者要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树立责任和服务意识。管理者要改变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形成包括城市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卫生监管部门、交通监管部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互相协调的联动机制,有效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地摊经营信息精准化、网格化和共享化,使各部门实现高效协同治理,切实提高地摊综合管理效能,并及时推送公开地摊管理各项细则、安全要求及惩罚明细等,政府行政阳关透明,摊贩也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主参与与自治的能力,从而保障地摊经济的绿色健康有序发展。

3.3 加大引导宣传,管理实行刚柔并济

对于地摊的管理,传统的方式是以刚性执法为主,治理城市的同时也引起了群众的怨声载道,甚至引起很多暴力事件。所以地摊经济既要实现良性治理目标,又要不失温情,这就要求在转变理念和创新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首先,行政处罚手段必不可少。在尽量最大保障摊贩的利益,不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同时快速理顺执法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其次,要加强宣传引导,实施柔性管理。要尽量增加对违规违法地摊经营者的非强制手段的运用,进行充分良性沟通,还可施以培训、教育、指导及奖励等方式加以引导和协助,从而激励摊贩做到自觉守法。要努力营造健康氛围,及时了解摊贩诉求,使摊贩对城市的管理做到自觉支持与参与,进而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动者。同时,城管部门也要将城市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考核中,对依法治理教育加强检查监督。最后,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开发利用APP、公众号及微信等定时推送各类普法信息,从而成为普法宣传新媒介。还可以在城市管理部门官网及公众号等网端开设普法新专栏,做到定期解读有关法律法规、公布普法工作年度计划等。以此加大宣传教育强度,摊贩明法于心,践行于实,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与水平,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暴力执法现象。

3.4 加强执法监督制约,建立地摊经济监管机制

一方面,对于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要加强日常监督制约,从而不断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加强复核相关法律文书、法律程序、事实证据处理意见等案件信息来定期考评执法工作。同时还要重视执法人员的准入机制和培训工作,录用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提准入门槛高;同时,还要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岗前、岗中过程中对执法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多样化的形式培训,以及针对不同领域执法范围和特点开展的专门培训。另一方面,地摊经营市场也要加强监督管理。要保证市民维权检举通道畅通,加强监管强买强卖、假冒伪劣、胡乱要价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地摊信息数据库,确保监管无漏洞,并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将不合理不合法经营纳入个人诚信系统,进行诚信累计积分,进而对地摊经营不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约束治理。此外,鼓励地摊经营成立地摊管理协会,制定协会管理条例,有助于进一步营造并维护良好经营秩序,实现摊贩自我监督与管理。协会可以定期举行评比活动,对表现好的摊贩给予“星级摊位”称号,并上荣誉墙,以增强地摊经营者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不断提升地摊服务质量。

3.5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公共服务

地摊经济的治理要实现善治要进入良性状态,则需要政府完善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首先,搭建地摊经济互联网线上服务平台,做好线上+线下同步服务,并向摊贩提供各项经营培训服务。其次,依托银行等金融部门,利用优质电商平台,为地摊经济提供资金保障、稳定货源以及市场信息,形成一体化链式服务。全方位探索成本低、融资快、销路广的新时期地摊经济运营模式,实现地摊经济健康发展。最后,根据不同地区文化创新特色,制定地摊个性化发展之路,在政府的统一部署引导下,将地方城市特色有效融入地摊,打造地方特有地摊文化,实现地摊经济与当地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

4 结语

地摊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城市烟火气,给城市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也为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商贩们提供了生存的希望。所以社会应尊重并给予地摊经营足够的包容,在面对地摊导致的弊端与冲突时,政府部门应及时转换政府职能,合理规划地摊发展前景,不断完善优化地摊治理模式,提供多元化服务及引导,努力做到街头善治,从而促使地摊经济健康持续向好发展。

猜你喜欢

摊贩经营经济
误 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协作自治:摊贩治理的昆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