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价值、准绳与路径
2022-03-17张彩云刘荣生
赵 冬, 张彩云, 刘荣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在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衔接及内在契合,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宝贵精神财富,是全面提升医护生的思想水平与道德修养的必要路径。
1 价值解读:优秀传统文化与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1.1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优化医护生的价值取向
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引领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天人合一等价值理念,是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核心精神,这对医护生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全面优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医学院校(系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渗透于医护生的理想信念中,以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时代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引导医护生积极进取,强化其文化自信、自我价值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2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医护生的道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推崇“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层面的内容。医护人才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其立足社会、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将同力协契、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其成为医护生内化于心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医护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1.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提高医护生的人文素质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资源。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文化三部分。人文素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核心导向,也是医护人员践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内驱力。因此,在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资源,从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行为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推动人文素养培育在医护生学习过程和现实生活中的全过程渗透和全方位融入,引导医护生汲取传统文化人文资源的精华养分,实现医护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2 行动准绳: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践行准则
2.1 坚持科学性原则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价值引领、道德塑造和素质提升的效能,有赖于对事物客观规律的科学遵循。[1]在充分剖析医护生心理发展特点、职业规划需求、人生价值方向等方面,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推动、互为辅助的途径,并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手段,引导医护生在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实现医护生自身竞争力提升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
2.2 坚持现代性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教育资源。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决定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医学院校(系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紧密把握时代发展形势和教育发展规律,依托社会发展的现实环境和教育改革的客观需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诠释和发展进行方向性的选择和形式化的革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改革中的适应性,以及其与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性,使之引领效能和教育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发挥。[2]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现代性视角看待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与运用,赋予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形态现代化和表达形式潮流化的功能,以医护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与渗透,保证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医护生价值观念、道德塑造和素质提升方面的效能。
2.3 坚持大众化原则
以青年医护生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大众化的层面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及运用,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活化、实际性的色彩,进而全面贴近医护生的学习过程与生活实际。首先,需要找准优秀传统文化与医护生思想意识的契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于医护生生活与学习的各个环节。其次,要遵循日常化、简易化和普遍性的原则,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底蕴内隐于生活的文化形态、时代的精神内涵及通俗的文化常识中,促使传统文化向易于公众接受并内化的文化形态转变,实现传统文化与医护生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的全面契合,提升医护生思想水准和道德修养。
3 路径建构:优秀传统文化在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措施
3.1 坚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3.1.1 坚持批判继承、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局限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医学院校需坚持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对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局限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根据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与运用进行鉴别、传承、改造和创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3.1.2 坚定实事求是、辩证对待并运用传统文化
医学院校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明确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实,避免生搬硬套、全盘否定的态度。其次,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契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含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因此,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3.2 挖掘中华医学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丰富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2.1 加强中医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内容教育,培养医护生的文化自觉
从体系形成、理论演进、思维方式等维度出发,中医始终与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3]63-65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演进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要素。鉴于此,强化中医文化对医护生的吸引力,促使医护生全面了解并内化中医文化的内涵与脉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文化的理论知识和核心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医护生的文化自觉,需要指导医护生在多元文化交互冲突的新时代对中医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客观审视,增进其他民族医学文化与中医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优势互补。[4]鼓励医护生以开放性和延续性的角度审视优秀传统文化,探究中医文化的形成路径、传承形态和改造形式,助推医护生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觉。
3.2.2 强化中医文化“医乃仁术”价值教育,培养医护生文化自信
中医文化中“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核心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对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利于对医护生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和精神意志的有效锻造。“医乃仁术”以“德”为核心价值理念,因而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彼此渗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形成高度的内在契合。[5]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运用中医文化的“仁和精诚”核心思想,培养医护生尚仁厚德的精神追求。同时,依托中医文化“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职业精神,对医护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全面强化,使“力求至善,精益求精”成为医护生的职业追求。
3.3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的人文素养
3.3.1 提升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的人文知识和社科知识水平
提升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指导能力,是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在医护生价值引领、道德塑造和素质提升方面充分发挥效能的前提条件。[6]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人文知识和社科知识,促进自身医学思维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协同提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同时,以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为路径,促使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文化素养得以全面提升,挖掘医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构建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三位一体”的全过程教育模式,为医德医风建设与医术医技教育的并行发展提供助力。[3]63-65医学院校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推动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融合。
3.3.2 完善医护生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人文课程的权重
医学院校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的并行发挥。通过增加人文课程权重完善医护生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医学文化教育的无缝衔接,实现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润物无声,确立富有人文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延伸性与拓展性。此外,完善的培养方案还应谋划如何依托网络文化空间,推动传统文化载体建设,以网络和校园文化为媒介,以“线上+线下”的双渠道模式,组织、开展以中华医学经典巨著和历代名医为教育内容的专题研讨、名家讲座、交流座谈等实践活动,为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筑牢载体基础。
4 结束语
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对医护生发挥着价值引领、道德塑造和素质提升的综合作用。医学院校需坚持批判继承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辨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强调对中医文化的继承和改造,培养医护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以人文素养为导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医护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渗透与深度融合,为医护生思想水平与道德修养的提升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