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合作共享模式的研究

2022-03-17陈亦兵

教育现代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社区资源

陈亦兵

(茂名开放大学,广东 茂名)

一 引言

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仍处在发展和探索的阶段,社区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是提升社区教育影响力,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的重要手段,对服务于学习社会的建设,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起着关键的作用[1]。社区教育网络资源是满足居民多样化资源需求的基础内容,提供标准化的课程资源,研究和制定各类学习资源的技术标准,加强学习平台建设,才能保证社区网络教育体系构建,满足人们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分散的学习需求,实现学习资源的互通共享,有效推动社区教育正常开展。

二 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技术标准分析

社区教育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和社区学习者差异性大的特点[2],这就要求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在建设和使用中,需根据社区学习者在工作、生活、日常活动以及生理心理需求等多方面需求,打造多元化网络学习资源支持服务,形成社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网络环境。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技术体系多局限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分析当前网络学习资源的技术标准和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网络资源的平台架构、学习资源采集的技术标准、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标准,以服务于网络学习资源的网络应用。

(一) 资源系统的平台架构的技术标准

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需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架构支撑下开展,目前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在此基础上打造的智能化服务平台已成为一种趋势,分层设计的平台构架,保障应用层具有完善的资源应用功能,底层结构应能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功能[3]。

资源系统平台应具有完善的后台管理功能,保障平台资源正常稳定的运营与管理,系统管理主要以服务器端的维护为主,设置简单,系统的可维护性高,具备并行开发的能力[4]。平台管理人员只需要简单地培训就能够按照平台说明书完成平台的设置工作,并可依据平台运营的要求随时进行修改。

网络学习资源系统应支持按用户需求开展的二次开发、资源建设的功能扩展和资源使用的功能调整,使平台适应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系统应提供标准的开发与数据接口,以保证用户可随时依据平台运营状况及时维护与升级系统。系统应可以提供完备的数据存储与使用机制,按需求部署数据服务、运营服务和应用服务,保障网络学习资源和社区学习者的数据存储、传输和使用的安全。

(二) 学习资源采集的技术标准

网络学习资源指各类网络学习课程中所用到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是网络学习资源的组成元素。其中文字和图片已有相当规范的技术标准要求,这里仅讨论音频和视频的相关标准。

1.音频资源的标准

音频是资源基础素材中比较见的内容,网络平台中的音频一般指AC、AIFF、Dolby Digital AC-3、MPEG audio、MPEG audio layer-3 (MP3)、OggVorbis、PCM Wave、Windows Media Audio格式的音频。通常情况下小的音频文件可不压缩播放,较长的音频文件可采用ACC格式压缩,参数设置为48KHz的采样率,恒定128Kbps的音频码流率,立体声双声道格式,需进行混音处理。虽然可以对音频文件的标准进行设置,但因录制设备和使用软件的不同,教学资源录制时所生成的音频存储格式也不相同,因此,应对录制的音频按标准要求进行统一的处理。

2. 视频的参数与规格

网络学习资源中的视频资源是目前网络学习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受学习者欢迎的资源。视频资源的采集与整合对网络学习资源质量的影响最大,优质的视频资源是网络课程学习的前提保障。

(1)视频参数。网络学习资源中所提供的课程视频全部采用高清拍摄制作,部分视频也可以使用手机来进行制作,但必须保证视频效果清晰。视频可运用Flash制作,数据采用以mp4或flv等采 用H.264/AVC (MPEG-4 Part10: profi1e=main, 1evel=3.0)编码的视频格式压缩,以确保高质量画面,减少占用网络空间,同时保证整个系统在网络环境中的稳定流畅使用。

网站点播应采用国际通用的MP4格式。提供视频下载、音频下载,视频课程支持移动端学习,视频点播速度快,即点即播、无延迟、随意拖动无停止。按照国家音像出版物制作标准,在稳定性、清晰度、信噪比、色调、视频电平、磁迹等指标上达到国家标准。

(2)视频规格。通常情况下,专业的网络学习视频资源的制作格式为1920x1080/50i HD或1440×1080/50i HD。视频采用MP4格式,源文件格式的分辨率 1920×1080(16:9)、1024×576或1280×720(16:9),量化8bit取样结构4:2:2[5]。视频压缩采用 H.264/AVC (MPEG-4 Part10:profi1e=main, 1evel=3.0)编码,码流率为5000kbps。课程中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视频的帧率为25 帧/秒,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6]。视频的时间长度一般控制在5~20分钟之内,以5~10分钟的视频为最佳。

(三) 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技术标准

视频教学资源是以视频为主要形式数字学习资源,它是社区学习讲座、网络课程和微课的主要呈现方式,是课程教育资源的主体。在社区教育资源体系中,视频教学资源应用广泛,教学学习效果良好。视频教学资源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设计的标准,还必须考虑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视频提交。视频教学资源建设中需提供课程资源的课程目录,包括课程名称、时长(分钟)、主讲人、主讲人介绍、课程形式、制作时间等。以课程名称命名每一个课程的文件夹,每个课程下面有多个视频的,按照视频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和排序。每一门课程配一套课程图片,图片格式为PNG;图片分辨率为376×290或263×203。

(2)课程教学资源的视频资源标准。视频提供两套视频,一套高清(或标清)版本,另一套为压缩后的视频。压缩后的视频必须保证PC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的播放效果,其中视频的技术规格为:15-25fps的帧率,H.264的压缩编码,文件格式为MP4;码流为高清压缩300Kbps以内,标清压缩 200 Kbps 以内。音频的技术标准为:编码为AAC;码流在64-128Kbps范围内。

三 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合作共享研究

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资源内容更新不及时,资源总量不足、资源使用率低下,特别是具备本地特色的优质资源缺乏。结合本地社区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引入合作共享机制来建设与管理优质社区资源,是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发展趋势,也是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可持续建设的要求。

(一) 合作共享模式探讨

社区教育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需要全社会的建设与参与,社区教育网络资源不是单个社区教育机构可以完成的,其建设与维护也同样需要不同机构的助力。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合作共享模式就是要使学习资源整合的渠道多样化,使政府机构、社区教育机构、社会组织与团体、社区人共同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开展网络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共享。合作共享模式主要有自发共享模式、开放合作模式和交流合作模式等。

1.基于社区教育机构自身的自发共享模式

社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机构自身、社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社区教育教师和社区学习者,他们既是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使用者,更是社区网络资源的创造者。社区教育机构在按照网络资源提供计划设计制作资源外,更需要发挥社区教育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收集整理社区教育活动资料,在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整理形成社区教育活动资源,与社区教育网络资源有效结合,形成新的更具实效性和实用性的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用以补充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不足。

2.基于政府、组织及企业的开放合作模式

社区教育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各级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参与[7]。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各类社区教育活动中形成本地区特色,制作专业的活动资源,也是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有效补充。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将这些线下活动资源按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需要,纳入资源建设规划,可形成高水平、有地区特点的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同时这类的社区教育资源也是社区学习者所关注、所喜爱的资源,可大大提高社区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3.基于社区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模式

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在大力构建机构自身的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地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建立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按自身资源建设规划,加强社区教育机构间的合作共享,通过交流合作模式不但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用,还可以更好地宣传本地的社区教育活动。

(二) 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合作共享机制

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合作共享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合作共享模式的开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资源建设机制来保障,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完善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规划,并提供相应的费用支持,是实现合作共享模式的机制保障。

1.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目前国内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已开展得比较成熟,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国家开放大学及各省市开放大学以及各地区的各类数字化图书馆,均是网络资源强大的资源平台,积极参与这些平台的资源建设工作,加入相关的资源建设联盟,可有效促进本地社区教育网络的建设效率,提升本地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规划

结合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合作共享的三种模式,结合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特点,在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规划中要突显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合作共享机制,在计划好创建本地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将交流合作模式作为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合作共享重点,将开放合作作为特色资源建设的重点,将自发共享模式作为资源建设的常态化工作,逐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同时,还要注重网络资源的补充与更新工作,逐步将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做全做精。

3.建立完善的合作共享经费保障机制

社区教育网络资源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保障资源建设经费是做好资源建设的关键因素,是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前提和重要基础。首先要设立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专项经费,保障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能够持续开展。其次,尝试通过社会融资等方式,多渠道解决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经费问题,采取政府投入、社会捐助、企业赞助和个人缴费等多种方式,筹措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经费。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实现自发共享模式,鼓励社区教师和社区学习者积极参与资源建设工作。

四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共享教育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技术的基础,实施共享资源策略的前提是资源规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社区教育网络资源是社区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基于合作共享策略的网络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是优质网络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基础保障。通过合作共享模式提升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极大促进社区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提升社区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水准,为打造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社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社区大作战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