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民间游戏运用的意义与对策
2022-03-17王彩霞
王彩霞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一幼儿园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3700)
引言
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调查显示,民间游戏与幼儿的活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将民间游戏科学合理地融入幼儿园体育教学中,需要幼儿教师深入了解民间游戏,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体育教学中,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能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民间游戏在幼儿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1 有利于丰富幼儿园游戏形式与内容
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之一,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以及认知特点,游戏也是幼儿园阶段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在传统的幼儿园游戏中,游戏的内容以及游戏的形式相对比较匮乏,幼儿长期翻来覆去地重复几种游戏也会慢慢对游戏失去兴趣,不仅不利于幼儿园游戏的顺利开展,而且也会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民间游戏的内容以及形式十分丰富,而且民间游戏也具有较强的改编空间。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各种活动的需求对民间游戏进行有效的改编,使其不仅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更具有教育意义。通过民间游戏的有效应用,使幼儿园游戏不仅趣味性更强,而且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更能提高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效果。
1.2 有利于全面促进对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主要也是为了能够实现对幼儿的教育以及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应用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其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幼儿阶段是幼儿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适当的肢体运用可以有利于促进幼儿的骨骼健康发育。民间游戏在肢体动作方面非常符合幼儿身体发育的需求,比如在大部分民间游戏中都涉及了走、跑、跳以及协调身体平衡等等。其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应用也可以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现阶段的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父母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大部分幼儿父母为了能够及早地进入工作岗位,都是早早地将幼儿送进幼儿园,再加上大部分幼儿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这样幼儿就会因缺乏陪伴而造成社会性行为缺失。民间游戏大多数都是集体性游戏,都是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的,通过在幼儿园游戏中应用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在小伙伴的陪同下共同完成游戏,可以弥补家庭教育中缺少同伴的不足。
1.3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间游戏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能够起到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作用。民间游戏之中蕴涵了较为丰富的文化机制,能够使幼儿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以及历史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幼儿可以在轻松的游戏进程之中获取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幼儿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认识,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现实状况
2.1 教学方式单一
幼儿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了更好的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主要的是要让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下快乐的成长。好的教学方式受益于孩子一生。但就目前教育现状来看,幼儿教学方式单一,仍然需要大量的创新性元素。教育部门对此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发展,乃至在整个教育系统都应该进行合理的调节和分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知识讲解,更应该侧重于实践性的东西,与此同时,将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就应该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负责,多加创新教学形式,添加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要素。
2.2 民间游戏材料不充分
目前,幼儿园体育教学普遍使用现代化设施,如平衡木、滑梯、跷跷板、秋千等。幼儿开展活动的各类区域多,民间游戏不被教师重视,久而久之,就算开展民间游戏,也会因为材料或者场地的局限性而限制幼儿的活动。因此,民间游戏材料的不充分对幼儿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幼儿的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3.幼儿园教学中民间游戏运用对策
3.1 收集游戏素材
想要使民间游戏的教学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机应该对民间游戏素材加以广泛收集。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与幼儿家长的积极性,提升民间游戏素材收集的全面性,教师也要在社会和多种场所之中去收集民间游戏素材。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运用信息化技术去寻找和整合民间游戏素材。在游戏素材收集之后,教师应该结合实际要求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和研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完善和优化民间游戏,从而使幼儿的游戏需求得到根本的满足。有些民间游戏需要在特定的场所以特定的材料开展,就比如说丢手绢这种民间游戏,手绢这种事物在现实生活之中很罕见,因此想要开展这种游戏,教师就应该探寻创新游戏的方式,充分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材料代替手绢,从而使民间游戏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例如,像传统的儿童玩具“沙包”,里面装上沙或米粒,经过革新之后,里边的内容就不再如此单调了,选择不同的豆类,如蚕豆、黄豆、赤豆等,甚至是纽扣、珍珠;造型上也有由传统的方块演变成爱心形状、花形、立体方块等,这样对于大小不同的豆子,如蚕豆、黄豆、赤豆等,造型上也有由传统的方块造型、花形、方块等。如此一来,大小不同材质、重量的沙包将会形成不同的游戏玩法。此外,还有“跳方格”,在这个游戏中,只需要简单的画出合适的正方形,在正方形中标出相应的序号,即使是活动场所有限,孩子们也可以进行无限的玩耍。
3.2 示范性讲解指导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要为幼儿进行示范性讲解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游戏的基本动作和技能。例如,在滚铁环游戏中,教师要通过示范让幼儿了解该游戏的主要动作要领,这样幼儿在练习过程中就能慢慢掌握游戏的基本动作和驱动技巧。又如,在踢毽子游戏中,由于小班幼儿刚刚接触毽子,他们并不熟悉毽子的玩法。此时,教师就需要进行示范性讲解指导,让幼儿模仿教师踢毽子的动作,慢慢地掌握动作要领。教师还可以在毽子的一端系一根长绳子,让幼儿先牵着绳子练习踢毽子,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踢毽子的难度,还能够提升幼儿的成就感。幼儿通过牵绳踢慢慢就会控制毽子的高度和方向了,熟练之后,他们就可以多人配合踢毽子了,也可以玩一些花式踢毽子游戏。
3.3 民间游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活动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提倡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更符合他们身心发育的游戏活动。比如小班幼儿主要是以唱童谣、唱诗歌等民间游戏为主,小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的间隙与区域活动、离园活动等,组织幼儿们来唱童谣、唱诗歌。为刺激小班幼儿的体质发育,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体育类游戏,比如组织幼儿们参与到“竹蜻蜓”“卷鞭炮”等活动中,鼓励他们多运动,让小班幼儿感受民间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而针对体质相对较好的中班幼儿,则可以以“丢手帕”“揪尾巴”“小推车”等游戏为主,增加幼儿在户外的活动量,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而针对体能最好的大班幼儿,则可以选择难度稍微大一点的“斗鸡”“脚尖脚跟踢”等活动,后续还可以逐渐让幼儿参与难度更大的“踩高跷”“滚铁环”“跳竹竿”等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3.4 将民间游戏应用到幼儿园区域游戏中
例如,在幼儿园益智猜谜游戏区域内,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其游戏的性质以及区域游戏对幼儿的培养目标对民间游戏进行有效的收集和筛选,选择能够与之相符合的游戏融入该区域游戏中。如可以将传统民间游戏中的“七巧板”“数字拼图”以及“黑白棋”等合理地应用到益智猜谜游戏区域中。这些典型的民间游戏里都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对启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民间游戏“七巧板”对于幼儿创造力、思维能力的提升效果十分显著。这个民间游戏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强,而且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多个幼儿合作完成。在进行“七巧板”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开动脑筋思考,加上不断地尝试,可以创作出很多新奇有趣的图案,使幼儿的思维能够更加开阔。
3.5 加强幼儿师资培养
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非常的重要。幼儿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幼儿性别,来为他们选择适合的民间游戏。比如男孩子就会喜欢跑跳类、力量类和冒险类这些类别的游戏,因为男孩子胆子比较大,又更善于跑跳,性格比较硬实;女孩子心思细腻,性格比起男孩子来说大多安静,更多的会喜欢艺术类的民间游戏,比如比较有特色的剪纸、折纸以及手工编织这些。年龄大一点的幼儿可能会比较喜欢益智类的游戏,象棋、五子连、鲁班锁等。所以根据性别、年龄来给幼儿挑选比较适合的游戏也是相当重要的。
结束语
民间游戏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它是无数中国人内心深处潜藏着的美好回忆。很多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智力、体力及潜力发育都有益,因此,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将民间游戏与现代游戏、教学活动进行充分融合,帮助更多的幼儿了解民间游戏、爱上民间游戏,不让这些“老朋友”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