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单元知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以译林版英语七(上)《Unit 1 Friends》单元设计为例
2022-03-17沈晶晶
沈晶晶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和学习策略,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整体教学方案的设计,巧妙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能使单元内容学习更加直观化、逻辑化、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参与到知识吸收与能力深化的各环节中。[1]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可增强初中英语单元的教学效果、复习效率,达到知识巩固和有效迁移。[2]思维导图的应用,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用策略,能有效牵引学生的思维创意与学习方式,从实际应用效果可以看出,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强化单词记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英语授课模式,学生记忆词汇主要以死记硬背的方法为主,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词汇,是语言交流中的基本要素,是英语听、读、写的基础。教师在完成整个单元知识整合之后,为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要以教材为中心,以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学生准确记忆相关词汇,以联想方式理清新旧单词,全面掌握、巩固所学词汇,从而提高学生单词记忆效率。同时,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以便于学生顺利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例如,在本单元教学设计中,笔者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与本单元描述人物特征话题相关的词汇及句型出发,将characters作为主题中心词,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尝试绘制对应的思维导图,从appearance、personality、abilities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和补充。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会用思维导图把看似零散的单词串起来。其中,在appearance分支扩展和补充中,学生补充了good-looking、height、shoulderlength、ponytail等单词;在personality这个分支内容设计时,学生准确补充了cheerful、pleasant等单词;在abilities这个分支部分,学生补充了famous等单词内容。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实现了对单元单词的高效记忆。
二、理清文章脉络,提高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语言点解释上,忽视了对文章脉络的整理,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养成。阅读理解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加深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改变以往带领学生从头读到尾的教学方式,要尝试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对语篇中重要知识点进行整合,借用语音、符号及文字等使其图像化,方便学生真正弄懂文章主题、情节、侧重点、中心思想等。学生在用思维导图整合文本信息时,归纳、总结等学习能力也将得到较好的锻炼。例如,在本单元精读课文脉络整理中,笔者引导学生绘制一幅鱼骨形式的单元语篇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具体绘制中,以Betty、Max、May三个人物为主线,直观展示他们在“Personality,What does he/she do?”两个方面的重要信息。期间,还在思维导图对应位置设计一个填空题,要求学生自主填空,整理和建构知识网络。以Betty这个人物分支设计为例,可设计Willing to share things with____这样一个填空,请学生正确填写friends信息点,整合文本信息。对于Max人物分支的设计,可设计Tell's funny jokes and always ____这样一个填空,让学生补充make others laugh,帮助学生在填空过程中理清文章脉络,通过画思维导图实现对文本信息的整合。
三、归纳语法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英语语法是英语的重要应用规则,在实际学习中,英语语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表现出对零星分布于各章节间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形成知识网络,不能够比较深刻地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的问题,出现边学边忘的现象,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在单元知识整合之后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归纳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法的正确使用方法。特别是学生遇到一些枯燥无味、深奥难懂且过于零散的语法内容时,思维导图可以发挥重要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将这些语法内容整合成一张相对清晰的知识图,让学生顺利完成语法网络图的完整构建,高效整合知识点。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归纳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巧妙使用汉语整合语法知识,以加深对其用法的印象。例如,在整合本单元知识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以“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与运用”为中心,以comparative、superlative等为发散路线设计思维导图,归纳、梳理语法知识,学生会尝试在comparative这个分支上整合than、much、even、still、a little等语法知识点,在superlative分支上整合出of、in、Which/Who is...A,B or C?等语法知识点,在语法知识的具体整合中,补充add-er/est to short adjectives和use more/most for long adjectives等内容,并引出lightest、brightest等范例。在用思维导图整合形容词比较级构成与运用语法知识点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也会在知识整合过程中牢牢掌握其用法,深刻记忆形容词比较级构成规律。
四、打开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陶铸曾说:“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在语言知识积累过程中,学会写作极为重要。写作,关乎学生综合素养养成,影响着学生语言表达和对语言的组织。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写短文,避免出现写作内容不充实、要点不全、不能准确把握写作脉络等问题。在整合整个单元知识之后,首先,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增强学生写作的宏观把握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寻找写作要点、确立中心,如何确定要点间联系,让文章层次变得更为清晰。其次,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句式结构,完成词句转换,激活句式素材积累,训练学生写出语法规范、句式多样、表达流畅的句子。[3]例如,在本单元写作知识整合过程中,笔者以Describe your best friend为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这个主题设计单元写作思维导图,由这个主题 延 伸 出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从这三个分支入手对写作内容进行谋篇布局,使学生在Main body部分精心罗列出appearance、personality、abilities三个方面内容,并使用所学形容词描绘最好的朋友。学生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写作内容,使写作思路变得更为清晰,写作方向相对明确,写作结构更加合理;同时,通过梳理多样、语法规范的日常句式,能够写出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言之有物的短文。在英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发挥着重要辅助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心画思维导图。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单元教学实践中,能帮助学生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理清整个单元的单词、文章脉络、语法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4]理顺写作思路,激发创作思维,有效提高单元知识整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