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深度学习的认知能力分层探究
2022-03-17李雪峰
李雪峰
一、初中历史深度学习的认知能力分层的必要性
细看2020年常州市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第17题第1小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从19世纪末至二战后的英美两国霸权转移不同阶段的特点。对这道题目不少学生反映能找到不同阶段的“特点”,但是不会结合史实具体说明相关特点。究其原因有二,第一对初中学生来说英美争霸是世界史上一个“全新”的变局情景;第二个原因,也是本质原因,是学生欠缺对英美关系相关史实进行梳理与概括的能力,也缺乏对英美关系变化的解释能力。而对相关史实进行梳理、概括与解释的能力就涉及深度学习的能力——从知道、了解等浅层学习进阶到理解、分析、说明等高阶思维的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有6处提及深度学习,如“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广度和深度。”[2]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1]3也有学者认为,深度学习是要培养学生应掌握的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学会如何去学习的能力”。[3]唯其如此,学生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不在未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美国研究学会将深度学习的能力划分为认知、人际、自我三大维度,其中认知维度的能力包括掌握核心学业内容、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4]是深度学习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浅层学习的情况,对认知能力的划分也比较欠缺,本文阐述了初中历史深度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划分的一些思考。
二、初中历史深度学习的认知能力分层探究
陈静静副教授将认知领域的深度学习方式解释为:问题或知识的深入理解、高阶思维、问题解决与创造取向;自主构建、灵活应用方法,运用元认知策略。[4]13陈志刚、王本涛两位教授将历史学科深度学习的情形分为两个层级,一是学生迁移运用之前学到的知识、技能,分析、评价某个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加深理解,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前循环——“把获得的知识、技能迁移到下节课的学习中,继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5]
为了能让初中历史深度学习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评价更加有据可依,笔者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尝试将上述观点与初中历史的课标要求及学生学情相结合,将初中生历史深度学习中的认知能力水平划分为4个层级:
水平1:理解。即学生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或问题,建立属于自己的历史世界、历史认知。[6]例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根据这一要求,学生应该不仅能从字面上理解教材给出的解释:“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还要理解美国维护了统一的深远影响——避免分裂带来的战乱,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为美国日后攫取世界霸权奠定必要基石。同时,学生需要理解为什么说“废除奴隶制”是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奴隶制的废除,不仅摧毁了南方种植园经济,得以在全国推行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更带来大量自由劳动力。综合上述解读,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美国内战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水平2:应用。即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去处理熟悉的历史事实。具体包括:能在熟悉的情境里正确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和整理;能初步分析所学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及影响”;[9]能简单评价所学历史事实。例如,2020年常州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第15题第3小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以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措施为例,说明所提供材料中的观点。这道题目创设的是学生熟悉的情景:清朝对西藏的治理,而且治理措施在教材中的阐述也非常完整,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能根据对三个特点的理解,将措施与特点一一对应并准确作答。
水平3:迁移。即学生能在新情境下用已有知识与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严格来说迁移也是应用的表现,但是鉴于两者难度差异大以及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笔者根据是否采用新情境将迁移与一般的应用区分开来。
例如,2019年常州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第14题,要求学生分析冷战后美国对外干预的措施与目的。这道题目给出的史实是冷战后美国的对外干预措施,但教材并没有提及题目中美国与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的往来史实。所以本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历史情景,学生只有明白美国推销的“民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制度,而美国推销“民主”正是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将题干与所学构建联系,才能选出答案。
水平4:评价。学生对史实和历史观点能提出质疑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解释和评论,形成批判性思维。这里的评价不仅指对学生熟悉的历史事件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还包括学生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在新情境中理解新事物并给出自己的评判,形成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评价是布鲁姆教育目标中的最高要求,难度较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中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适当尝试,做好初高中衔接。
三、初中历史深度学习的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虽然深度学习的认知能力存在层级差异,但是它们是互相联系、层层推进的,共融于深度学习之中,因此可以借助一些共同的原则和策略来培养,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基于问题开展教学设计、注重个性化课堂生成、落实针对性教学评价等。
课堂变革的方向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5]10认知能力只是深度学习三大能力之一,它与人际能力、个人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如何打造一堂指向深度学习的高品质课堂,实现三大能力的综合提升,仍需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