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2022-03-17李玉琴

今天 2022年2期
关键词:趣味趣味性小学生

李玉琴

(环县木钵镇罗家沟小学 甘肃 环县 745700)

前言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转化快的特点,兴趣性教育在小学实施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育效果。第二,它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数学教育方面,教学主要时间就是课堂部分,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而有趣的教学方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的数学课上,学生应该是主要的,同时,强调了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这一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采取趣味化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愉快地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1.趣味性教学的作用

1.1 可鼓励学生主动求知

通过趣味教学,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老师们只把学生的分数看得很重,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经常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只会死学,如果不努力,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主动求知意识,从而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确保了课堂的趣味性,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不能压制其个性。当他们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理解能力不强,趣味教学能直接、高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确保提高教学效果[1]。

1.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改革方面,教师的主体逐步向学生转变,老师是真正的教育助手,不能支配学生的思想,而是帮助同学们自己去领悟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趣味的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所吸引,在参加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与交流非常融洽。把单调乏味的教室变成了有趣的教室,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更好。

1.3 优化课堂组织形式

将趣味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增加班级的组织结构。优化教室的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老师掌握课堂进度。相较于高年级学生,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很弱,逻辑思考能力差,数学是一种更抽象的学科,学生要学好,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强。通过对教室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记忆更加深刻。

2.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趣味教学法

2.1 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小学生们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法,更符合小学生活泼的性格,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件很困难很复杂的事情。它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过,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小学生是他们形象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可以把教学和游戏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以这个为依据,减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2.2 比赛教学法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很强,为了有效地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特性,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为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作用,老师们要主动地组织各种比赛,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学习。一般来说,这些教学活动都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并与课堂上的游戏活动相融合。在团队中进行比赛,在小组中,同学之间的合作发展,互相帮助,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2.3 生活情境引导教学法

在小学阶段,他们更喜欢和他们的生活相关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创造生活情境的环境。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同时也能加深学生们对数学的了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比较其他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生活情景导向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在缩短数学课程与学生的关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4 教学场景营造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切实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小学生,特别是在学习兴趣的指导下。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上,要提高教学效果,要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为依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正式的教学活动开始前,老师也可以引导同学们就课堂上要学到的内容,把不同的人生事件融入到教室里,制作教学情景,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2]。

2.5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在学习数学时,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也就是说,要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直观的图像。便于学生了解。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整体兴趣。

3.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建策略

3.1 通过在课堂中引入游戏,促进课堂教学趣味性提升

游戏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它也与小学生活泼的个性特征相协调。把游戏引进到教学中,往往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迅速地进行学习,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在数学上的疲劳和厌倦,让课堂气氛更加放松和愉悦。在决定采用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注意下列问题:一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决定游戏的难度。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偏低,理解能力较差,如果老师在游戏中设置了太多的环节,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老师所设计的游戏。无法理解游戏的规律,那样的话,游戏就不能继续下去了。一方面,他们不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很难专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浪费了太多的宝贵的教学时间,这将对课堂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课堂教学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没有充分利用游戏教学的作用,反倒会让他们的学业受到影响。二是要把握好时机。玩游戏,确实可以让人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专注,不过,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教授游戏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玩游戏,如果时间拖得太久,会让学生产生这节课是以游戏为主的误解,如果老师突然要求孩子们停止玩游戏,那么他们就很难立刻回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尽量简化游戏的内容,或者,在正式开始玩之前,做一个试验。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另外,最好是2-5分钟的游戏,不要太久[3]。

3.2 通过趣味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趣味性教学方法

如何应用于小学数学。在小学的数学课上,情景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而在小学数学中,创设趣味教学的情景,它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主动地创造出有趣的教学情景,提高其趣味性和吸引力。首先,在创造一个教学环境时,主动融入趣味教学要素,比如,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东西,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样,教师就能把兴趣要素融入到教学环境中,以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积极,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在“购物”的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模拟售货员、顾客等角色来指导学生,进行有趣的游戏,模拟购物,创造一个有引导意义的教学环境,让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通过实际应用,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其次,在初等教育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使教学情境生动、直观、动态,通过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来达到有效地创设。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把以前常见的“猪八戒分西瓜”故事讲给大家听,利用现代资讯科技,把它转化成有趣的动画,让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更加积极深入地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反思,有效地加强了课堂教学的作用[4]。就拿乘、除法来说,在加减法中,学生们已确立了固定的预算序列,而在这个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快地掌握乘法和除法,可以编一个顺口溜,例如:“有加有减有乘除,先要乘除后加减”让同学们记住。

3.3 通过竞赛的方式进行趣味性教学

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争强好胜,他想要超越所有人。老师在进行趣味的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数学比赛,鼓励同学们在竞赛中展示他们的才能。在赛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当学生因比赛失利而产生沮丧、甚至失去自信时,老师要适时地表扬优秀的学生;当学生在竞赛中获胜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防止学生过于自大,从而影响到以后的教学工作。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日益突出,而在小学的数学课上,运用趣味教学法,有利于顺利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而且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因此,在实践中,老师要注意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状况,然后,将其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充分利用趣味教学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趣味趣味性小学生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午睡的趣味
我是小学生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