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掉负担,有力增效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2-03-17朱明红
朱明红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关小学 甘肃 定西 743000)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临双减政策的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贯彻双减政策的内涵,能够切实的减轻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转变教学方式。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主动积极探索的学习模式,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各项活动当中,逐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顺应双减政策的发展要求,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1.完善课堂结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把减负增效落实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主动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能够完善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认真地准备,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教学的重难点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教师要把握好整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和过渡,发挥好有效的引导作用。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视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动作,能够发挥语言的魅力,在情感上感染学生,能够把一些文字通过趣味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且,通过有效的方法把一些抽象的语文学习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更加的高效。例如,在学习《京剧趣谈》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能够看到的京剧脸谱,京剧节目来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通过这种方式,把京剧相关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见闻相结合,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然后,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就能够投入到有效阅读过程中去找一找关于京剧的小知识在作者笔下有哪些表现。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关于京剧方面的其他小知识,进行有效的知识拓展,增加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的京剧,京剧文化。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引导就能够有效地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直观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2.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双减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需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要能够看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需求。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以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差异性比较大,对于知识的理解分析也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授课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的课堂问题。通过不同难度问题的设计,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更好地挖掘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积极,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困生能够放下自己心中的畏惧感和恐惧感,能够深入活动当中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只有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够打造高效的课堂。例如,在学习《竹节人》这一课的时候,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玩具展开的。而且这种玩具是通过手工制作而成的,具有的非常强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文章当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自己亲手做的竹节人玩具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笔下竹节人的内涵。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加强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授还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前学习的时间,按照作者所说的步骤去动手制作竹节人玩具,并且把自己制作好的竹节人玩具带到课堂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竹节人比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竹节人大作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动手实践方面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在愉快的氛围当中感受到这种玩具所带来的乐趣。
3.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优化语文作业设计,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满足学生在作业方面的需求,能够真正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好。的作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的程度,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要能够为学生删除一些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把作业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同时,还需要通过巧妙的作业设计,提高语文作业的整体质量。
3.1 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作业压力得以减轻,此时,作业的质量就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于生动有趣的作业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完成趣味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投入,体会到作业所带来的乐趣,享受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通过趣味性作业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围绕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利用绘画的方式来展现不同小动物在雪地里画出的图案。
3.2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个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的不同难度的语文作业。让学生在完成有层次性的作业过程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有层次性的作业也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让对应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难度的语文作业。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去完成基础性的字词类的作业,能够运用课文当中的重点生字和词语去进行造句。而对于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他们去完成一些稍微有一点难度的作业。在字词类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语言运用类的作业,能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式去进行仿写句子。而且能够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大意,理清文章的主要结构。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他们去搜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归纳总结,在下一节课做一个简单的汇报。还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去复述文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设计,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作业需求。
3.3 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需要积累还需要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通过实践性的作业,能够为学生设计一个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看到实际生活和语文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让他们能够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性的作业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这就比简单的书面作业更加的吸引学生,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去种植一个自己喜欢的植物,并且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写一写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写观察日记。这种实践性的作业虽然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却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植物的观察分析也会更加的全面,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加的真实。
结语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两件事情。一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二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看到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完善课堂结构,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率。要能够了解学生真实需求所在,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投入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控制好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增加趣味性作业,层次性作业以及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