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优化古诗教学的策略
2022-03-17王业斌
王业斌
(甘肃省永靖县华为希望小学 甘肃 永靖 731600)
增强古诗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古诗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注重革新教学方法,通过开展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古诗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重要性
1.1 古诗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而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能基于“双减”政策的影响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角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趣味教学内容,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从而借助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进行多元化的学习,帮助学生在丰富教学内容的解读下产生对教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借助丰富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渗透,还能使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产生拓宽学生眼界,激活学生思维模式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语文古诗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保障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1.2 有助于激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按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文化品格的形成。而语文古诗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意识的基础,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实践中,教师综合分析教学内容探索传统文化内容的精心筛选和系统渗透,能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教学组织体系,实现对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系统激活,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影响力,确保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对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进行有效的激发,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内容和理解、传承传统文化内容,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古诗教学条件。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古诗内容较为丰富,特别是新编制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古诗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和编排,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鉴于此,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探索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渗透,能结合古诗教学的不同教育方向,情感引导方向,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筛选,使传统文化成为古诗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在古诗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情感、乡土精神、民族意识等,从而有意识地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开发,最大限度地彰显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2.小学语文课堂优化古诗教学的策略
2.1 找准关键词句,深化情感体验
通常情况下,古诗文本中都具备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据此表达诗词的真实含义,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深度诵读,那么学生就能在诵读的过程中解词读意,进而体会特殊词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内涵,深度地理解和体会诗词的主旨例如,在《咏柳》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完成深度解析古诗文本的任务,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文本,要求他们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和互联网材料,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并能正确地掌握古诗的诵读节奏和韵律,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根据本首诗的内容提出问题:“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中,作者为什么选用了“似”这个字,有什么用意和作用?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再展开精准诵读活动,根据上下文的文意,体会“似”字的绝妙之处。
2.2 创设情境,描绘美好画面
深度想象,指的是将古诗文本中的文字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和场景,它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感受,使得他们更加全面、深刻地感知文本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在深度想象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美好画面和意境,让他们在审美和鉴赏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进而感受作者在诗作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由此,古诗教学既体现了智育价值,也发挥了美育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古诗文本的具体内容,创设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模式中调动想象和联想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图像化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建构起具象化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想象,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制作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动画模拟视频,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让学生将视频中的美好画面与文本内容链接起来,进而体会到古诗中表达的生活之趣以及人情之美。除此之外,在动画模拟情境中,学生也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古诗中字、词、句的含义,将具体的词汇和句子与画面联系起来,进而在想象和联想的过程中再现诗词中的画面,由此真正构建古诗教学的深度学习模式。
2.3 设置任务,探索深刻内涵
在古诗教学中,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深度探索是完成深度学习任务的前提条件和必经之路,这样的深度探索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探究任务,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明确古诗的深刻内涵,从表层的词句、背景知识等元素出发,明确其情感和思想上体现出的内涵和本质,由此,学生不仅摆脱了机械式记忆的束缚,还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元日》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本意,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组,让他们分头展开深度学习活动,并在分组后,设置学习任务:“《元日》这篇古诗,表面上探讨了春节到来的场景,从其表面出发,是否能够得知其深层内涵?暗含了怎样的深意?”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深度探索古诗中的内涵,从教材出发结合拓展资源,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进而体会到古诗反映出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的言外之意。
2.4 交叉教学,感知古诗深意
深度迁移指的是从语文古诗教学出发,引进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古诗中的深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深化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其综合素质也能有所增强。因此,为了促使学生感知古诗的深意,教师可以从深度迁移的角度出发,展开交叉教学活动,依据古诗的基本内容,引进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解读诗歌的含义,进而达到扩展学生知识储备、深化其理解能力的目的。例如,在《石灰吟》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深意,教师可以根据“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的内容,引进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探究石灰的制作过程,在交叉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石灰的特点,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情怀:宁粉身碎骨,也要保持自身的清白,不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从而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由此,学生不仅扩展了科学的知识,还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古诗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还可引导学生向诗人学习,做一个有高尚品格的人。
2.5 诗词括展编创,提升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深度学习模式中的重点培养目标,这就说明教师应以深度创新为导向,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从现代文化的视角出发,理解古诗的深意。以上述分析为基点,教师可以开展编创诗词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古诗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从特定的主题中选取题目,进而创作出具有意境美和语言美的诗词作品。例如,在《乡村四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古诗文本的写景主体,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从寓情于景的角度出发,展开古诗括展编创活动。在编创的过程中,学生会细致分析和解读本首诗词的写作方法和特点,由此,在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将自然景观以及生物等作为古诗中的意象,从而创作出新颖且具有可读性的古诗文作品,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目的。
2.6 良性互动,深挖诗词本质
交流与互动是增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多元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开设互动交流板块,那么学生就能在深度交流的过程中深挖诗词的本质。基于此,教师应将深度交流作为导向,引导学生展开良性的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诗词内容展开探讨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古诗的内容,进而在多元思维的推动下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例如,在《题西林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展开探讨和交流,让他们在课堂上抒发自己的感悟,一些同学认为古诗是写景文章,即描述庐山的景色,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作者是通过描写庐山的外形,体现出古诗的内涵。在互相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交换意见和看法,他们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思辨和讨论,最终明确本诗既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诫人们看事物不能一概而论,而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读事物。
结语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古诗教学则是传承传统文化、开展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对古诗教学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也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简析了古诗教学中实施“深度学习”模式的局限性,并从诵读、想象、探索、迁移、创新和交流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古诗教学中落实“深度学习”理念的具体策略,以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