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体验“秒”变有“形”
——浅谈《秒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2-03-17叶曾红

今天 2022年2期
关键词:秒针倒计时课件

叶曾红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五小 浙江 宁波 315700)

1.直面现状:学生的起点在何处

教材对“秒的认识”这块内容做了较为系统与科学的安排,而孩子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时间,按道理来说,应该能很好的掌握这块知识,但调查中我发现对于这块内容,学生学得相当困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三年级学生对时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虽已有不少感性认识,但却很少有具体的体验,更谈不上对时间长短的把握。

(2)负迁移的影响。以往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相邻的时间单位的进率却是60,受前面学习影响,时间单位的换算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认为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必须开展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时间变得有形有声,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2.深析教材:要让学生去哪里

2.1 理清知识序列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一年级上册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三年级上册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三年级下册教学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教材的编排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和习惯。《秒的认识》这一课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教材在编排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2.1.1 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4个常见的生活情景引入,并在练习中感受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感到时间就在身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时间的兴趣。

2.1.2 亲身体验理解知识。在探究“1分=60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1分钟,分针和秒针转动的范围进行比较,得出他们之间关系,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道理,既形象又深刻。

2.2 了解现实起点,调整学习预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因此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你知道一分钟有几秒吗?”一题中,有近75%的学生已经知道一分钟有60秒;“秒针从2走到12经过了多少秒?”一题中,只有20%知道;“从教室的前面走到后面,估计用了多少秒?”回答参差不齐,有回答1秒的占2%、回答30秒的占19%,其余的同学回答的是5秒到10秒;“今天早操时间是7:50-8:10,用了多少时间?” 有63.7%的学生答案是40分。我们发现:1.课前将近75%的学生知道1分=60秒,但1分为什么是60秒,是不清楚的。2.受生活经验及头脑中原本对秒针的行走过程了解的影响,计算经过多少时间有困难。3.学前大部分学生对秒的时距没有概念,缺少秒的长度的体验。

2.3 找准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路径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秒的认识”的学习目标可以这样定位:

2.3.1 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

2.3.2 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秒,知道1分=60秒,在数数、拍手、闭眼感受、估测等具体活动中,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观念。

2.3.3 通过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互换思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经历体验的过程,初步形成对1秒或几秒及1分长短的把握能力。

3.实证探索:要让学生怎么学。

基于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路径的初步设定,笔者在实践中展开了以下探索:

3.1 创设生活情境,激趣初步感知“秒”

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学生知道这个时间单位,但因为平时用到的不多,所以不能准确、科学地描述它。如何把秒变得有形、有声,可以听见、看见、感受得到的事物?教学时应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感受“秒”,唤醒孩子“秒”就在日常的生活里的记忆,树立起有意义学习的意念,激发探究的欲望。

师:[播放课件:神十升空倒计时的录像]谁听到了,刚才指挥员是怎样在计时的?(学生扮演小小指挥员跟着一起倒计时10秒)你知道刚才的倒计时中用了什么时间单位吗?为什么不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时、来分计时呢?常用比分更短的时间单位——秒。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用秒计时的现象?

生:过马路红绿灯要用到秒。

生:跑步比赛记录成绩时要用到秒。

生:春节晚会倒计时要用到秒。

……

神五发射引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的秒,知道秒是比分、时要短的时间单位。接着通过让学生扮演指挥员参与倒计时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举例生活中用秒计时的现象,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秒的用途及产生的必要性。

3.2 深度体验,多种形式建构“秒”

《数学课程标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因此我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动静结合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1秒、几秒的长短,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3.2.1 建立秒的概念:1秒有多长。

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课件播放有声音的秒针走1秒]

生:我听到嗒1声。看到秒针走了一小格。

师:谁愿意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或是动作把一秒的时间表示一下呢?

生 :嗒~。

生:眨一下眼。

生:点一下头。

生:跺一下脚。

生:拍一下手

......

师:你们觉得1秒怎么样?

生:1秒真短。

师:嗯,但你们看[课件播放1秒产生的价值动态图]

师:刚才你们为什么发出惊讶的声音?

生:光也跑得太快了,真难以想象......

师小结:1秒可真有价值,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秒。

让学生体验1秒有多长并形成1秒的时间观念,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说1秒可能会做些什么,亲自验证一下等方式体验秒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感觉到秒是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的,把1秒的长短转化成了学生熟悉的、具体的某个动作或声音的数量,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进一步感知1秒的长短,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同时,有关1秒的价值信息的呈现,让学生从辩证的角度去理解、认识1秒,体会秒存在的实际意义,并适时进行珍惜时间的情感教育。

3.2.2 积累几秒经验

(1)体验5秒有多长。

测:你能用自己的方法估计5秒吗?

估:闭上眼睛,听到开始就倒计时5秒

调:数数的方法再玩一次刚才的游戏。

(2)从钟面上认识10秒。

估:闭上眼睛继续用数数的方法估计10秒。[课件播放一段10秒的音乐]

看:仔细看钟表,确定准确的时间。

在学生清晰地建立对1秒的认识后,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在估一段音乐的长短,看钟表上秒针实际走过的时间中认识5秒、10秒,感受几秒的长短,学会估计较短时间的常用方法,并对估计策略进行优化,在多次体验中,最终使学生脱离钟表,准确地判断几秒、十几秒,甚至1分钟的长短,使秒的概念真正内化。

3.3 合作探究,体验内化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难点如何理解1分=60秒,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在合作、探究、体验、交流中发现1分=60秒,得到1分的时间概念,使“秒”的概念在体验交流中得到内化升华。

3.3.1 估一估。

师:听一段音乐,请你们用数数的方法来估计一下这段音乐大约有多长。

3.3.2 看一看。

师:估的准不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段音乐到底有多长。当然这次听音乐也是有任务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的指针,看看你都有什么发现?[课件:同时播放音乐和钟表](学生有的说是60秒,有的说是1分,有的说都可以,因为1分=60秒)

3.3.3 辩一辩。

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所以1分和60秒的时间是一样的,1分=60秒。

3.3.4 做一做。

师:1分钟能做什么事情呢?

(1)学生分组实践

第1组学生写字,第2组学生口算,第3组学生读书,第四组学生画画。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1分钟还能干什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展示1分钟数据材料]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觉得1分钟怎么样?看来1分钟虽然比1秒长,但也是短暂的。

让学生亲自观察、感悟1分钟有多长。分组体验1分钟能做多少事。同时通过观察钟面明晰分和秒的关系,理清1分与60秒是用不同的时间单位表示的同一段时间,明白为什么1分=60秒。整个过程,我都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再观察等形式来解决分和秒之间关系问题,建立1分的时间观念。在自主认知的过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是主动的。

回顾整堂课,始终贯穿着一根主线,就是组织形式多样、动静结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如何呢?我进行了一次后测,发现对于前测中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得到了解决,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在课后练习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课内没有体验到的内容,学生的时长感受还是很模糊。2、填写时间单位时,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错误选择。3、在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时,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出现进率是10或100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课后亲自或让家长带着孩子们去做一做,走一走,跑一跑,多角度,多方面感知时间的长短,积累经验。2、在平时的练习中为学生建立实用而常见的时间参照物。3、课后练习的设计加强时间单位的换算与生活实际的沟通与应用。

4.对时间概念教学的再思考

在认识时间中,如何让体验变得有深度,有广度,不留于形式,更注重实效?经过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瞻“前”顾“后”——课前“孕伏”+课后“整理”。2.精“磨”细“琢”——新授课的设计+实施。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猜你喜欢

秒针倒计时课件
时间很小
秒针匆匆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秒针真奇妙
小目标成就大事业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Flash课件轻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