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美育教育在音乐合唱教学中的探索研究
2022-03-17张扬扬
张扬扬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教学部 河南 郑州 450000)
音乐作为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被称作是人类第二种语言,由此可见音乐的重要性。音乐的形成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态度,对精神的追求,是一种文化的结晶,更是精神情感的寄托。近年来各个职业院校都高度关注美育教育,美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有着突出的作用。当前适合职业院校进行合唱表演的形式有很多。包括了文艺晚会中的合唱,例如一些纪念性晚会,还有院校举办的合唱比赛,这些合唱都是合唱艺术和合唱社会功能的集中体现。在职业院校进行合唱艺术活动,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提升职业院校的学生审美修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合唱教学是中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集体观念有着突出的影响。合唱教学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歌唱,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启迪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的音乐兴趣得到提升。
1.职业院校美育教育的主要需求
在职业院校进行美育教育,需要加大院校的音乐美育教学力度,还要在职业院校要加强音乐美育队伍的综合建设,储备专业的音乐人才,加强音乐美育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职业院校在进行美育教育,是从音乐学科中,从音乐中挖掘资源,利用音乐合唱帮助美育教育,取得突出成效[1]。
1.1 教学力度提升
在当前的职业院校美育教育中,要透过合唱教学来开展美育教育,就需要联系实际,在职业院校中加强音乐的美育教学力度,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职业院校在进行文艺活动时,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关注学校内部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因此在进行院校音乐美育教育的过程中,透过多样的音乐活动来进行美育教育。现阶段职业院校的美育教育教学基础相对薄弱,最主要是因为在中小学时期不重视音乐课程教育,学生来到了职业院校之后,院校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较差,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音乐课程,除了会唱一些流行歌曲之外,对音乐也缺少审美情趣和看待方法。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的时候不注重音乐课程,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一批有专业知识、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所以他们将更多教学经历放置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课外兴趣培养。学校内部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观念偏差、方式不灵活,学生的认知缺乏,都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开展。所以在进行职业院校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教学力度进一步加大,这样才能帮助职业院校的美育教育,透过音乐合唱教学得到彰显。这就影响学生的审美培养,为有效地弥补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在美育教育方面存在的匮乏。职业院校要开展多样的音乐美育实践活动,开展音乐美育课程,来帮助音乐美育在职业院校的美育教学中发挥突出作用。
1.2 美育队伍建设
在职业院校,通过音乐合唱教育来开展学校的美育教育,需要注重院校美育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格外突出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敬业精神,还要对音乐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教学。在当前阶段职业院校的音乐美育开展过程中,因为老师们缺乏相关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不灵活,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所接触的只是一些音乐知识,学生会对这样的音乐教学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丧失音乐教学学习的有效性。音乐美育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透过音乐教学方方面面所感染学生的,因此要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让老师能够在教学中通过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音乐美育教育。在职业院校内部,要发挥音乐美育教师自身的优势,让他们能够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利用艺术的思维进行思考,帮助教师的美育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现阶段,要通过职业院校领导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关注音乐美育的突出作用。结合院校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建设,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在学校给予音乐课堂足够的重视,通过相关的资金设备补充来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和各种文艺社团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美育的突出作用。音乐美育是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所以学校在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同时,职业院校也要给予音乐美育软硬件设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文艺表演中有相关的设备保障。同时职业院校要加强同周边其他院校之间的艺术交流,学习借鉴其他专业院校音乐美育成果,将这些成果有针对性地引入到学校,推动本学校内音乐美育的积极作用[2]。
2.合唱艺术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影响
2.1 情感教育,陶冶情操
在职业院校通过合唱艺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音乐美育教育本身是一种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突出的作用。围绕着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对音乐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个学生的人格也是相对独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围绕着职业院校美育教育,要认识到艺术教育重要构成部分,音乐作为艺术的主要范畴,音乐美育教育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合唱艺术作为音乐教育中有种有效形式,拥有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且是美感教育活动中最生动的教育方式。合唱艺术的教育成果非常显著,艺术感染力也极强,同时具有群众广泛参与的特征。在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合唱艺术学习的时候,先要了解合唱的知识。然后对其中的乐理、和声、曲式、复调进行了解,感受音乐自身带来的美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欣赏音乐。在合唱歌曲中,大部分都是抒情类的歌曲,主要是赞颂祖国、歌颂人民,辛勤劳动。这些作品对祖国山河美丽景象的描述,突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合唱过程中学生能够让身心合一,对这些内容有全面的了解。久而久之,合唱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笑对生活中的挫折。通过合唱艺术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的艺术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艺术思维再拓展,思维空间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还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早在春秋时期提出礼乐概念,将音乐和道德教育有机联系。通过音乐帮助拓展人们的视野,让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无穷无尽的智慧。孔子主张将美和善两者相结合,认为一个君子要有音乐修养,又要保持君子风度,所以透过记载孔子语录的《论语》和《乐记》中都能发现孔子对音乐教育非常关注,他认为音乐教育能够感受到和谐和美,从中陶冶情操,达到启迪智慧的效果。职业院校再通过合唱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领悟到音乐作品中的内容。通过内容来进行育人,再借助合唱的形式来进行育人,帮助学生的艺术修养实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学会合作,完善人格
在职业院校美育教育过程中,借助合唱艺术来进行美育教育,能让学生在其中养成团队合作意识,这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能推动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对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突出作用[3]。伴随着当前职业院校美育教育的逐渐关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人和人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要高度关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合唱不是一个人的独奏,而是集体的合作。团队演唱的艺术形式,能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需要让全体学生和老师一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呈现一场精彩的合唱表演。这种团队意识是培养当前职业院校学生集体主意精神的有效内容。一首成功的歌曲离不开全体成员的配合,在全体成员的配合下合唱的作品才能够发挥动听的声音,学生才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共鸣。所以在当前职业院校合唱排演和演出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学生和老师朝着共同的目标做好自己的工作。通过合唱艺术不仅帮助表演者得到美育教育,还能让听众产生深深地震撼。在合唱中选择的曲目大多是《祖国颂》、《牧歌》、《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这些歌曲歌颂祖国,描绘民族风光。通过合唱能达到极其深远的影响,人格作为品德和品格的综合体现,人格美是学生在品德和品格上所呈现出来的美丽,更是心灵美的一种体现。这对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职业院校在进行合唱实践的过程中。透过音乐美育教育,利用合唱艺术形式,能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职业院校美育教育通过音乐合唱教学,利用课内课余的时间展开相关的文艺活动,让学生的心灵境界,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得到升华,对人格进行塑造,在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老师们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要对相关的合唱作品进行有效的选材将合唱作品的背景、表达内容和风格特征都告诉学生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素养,让美育教育发挥突出效果。
3.职业院校美育教育中合唱教学的应用策略
合唱教学在职业院校美育教育中能够取得突出的成效。通过合唱教学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推动校园美育文化环境建设,这对学生的素质锻炼和能力提升都有着突出的作用。
3.1 选择歌曲,调动学生注意力
直接阶段的合唱教学美育效果是从音乐本身出发,音乐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主要是指人们对音乐的感受,有着差别,这是人们凭借自身的认知和感官刺激所作出的生理反应,它被叫做是审美反射。因此在合唱教育教学中,围绕着直接教学的情况,老师要选择不同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听众的情绪,让职业院校的美育教育达到鲜明的效果[4]。
选择曲目的时候,一定要贴近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选择的曲目要围绕主题思想来选择。例如在职业院校庆祝六一儿童节歌唱演出时,选择凄凉的小白菜,那么就和整体基调不符合。合唱曲目的选择一定要量题材,扬长避短。在古今中外有诸多的优秀合唱作品,老师们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曲目。例如在职业院校进行合唱演出的时候,因为学生对西方音乐感受不多,所以如果老师安排《蓝色多瑙河》和《拉德斯基进行曲》这种有难度的合唱歌曲就会让学生无法适应这种合唱形式,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在选择合唱歌曲时,可以选择贴近于学生实际的,例如《祖国颂》、《我和我的祖国》这些耳熟能详的曲调。配合老师给学生讲述作曲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对祖国有更深刻感受,尤其是联想当前社会的时事政治,学生将能以饱满的热情来进行合唱。2019年年底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整个中华大地带来了阴霾。在这样的疫情下正是因为有了祖国的责任和担当让,人们尽快的从疫情的阴霾中复工、复产、复学。结合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学生们要意识到自己不是有性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国学生们能在学校进行学习,人们安居乐业,这是祖国强大所带来的。正是因为有了祖国的责任和担当,学生们才能在祖国的庇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带着感情来进行合唱,将能让合唱达到更加突出的效果。
3.2 密切沟通,实现情感迸发
在职业院校美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合唱教学,来进行美育教育,需要合唱学员之间互相进行审美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感受到。合唱教育的审美作用。合唱作为多声部的艺术,能表现人声美,体现人生的力量,展现音乐美。另外合唱作为多层次与线条的结合,可以体现形体美。合唱还可以体现和谐美、和谐美,适合唱中音响美的最高原则,统一的发生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实现音色相互协调,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得到提升,进步透过对合唱的深化。让感情得到迸发,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也是美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成效。通过对合唱作品内涵的深刻体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让合唱的学生和老师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围绕着作品的思想内涵来提高自身的素养,真正的让职业院校美育教育中的合唱教学发挥突出的效果。每一首优质的乐曲都有其独特的人文内涵,而这也是合唱者需要演绎的内核,所以职业院校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合唱之前,应有意识地搜集和解读乐曲的背景资料、情感要点,帮助学生进行感知和品味,再借助具体的方法将其展现出来,从而不断提升合唱教学的效率。
在进行相关作品选择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之间密切沟通,围绕着合唱的主题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合唱歌曲大全中编选中国作品130首,世界名曲81首。在中国作品中,收录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至今的优秀合唱曲。合唱艺术本身来自于欧洲,早在13世纪就已经有了多声部合唱。17世纪之后诸多音乐作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合唱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开始的,从外国传入。围绕着中国合唱曲目中的相关内容,在进行国庆合唱的时候学生们就可以选择《黄水谣》和《保卫黄河》等歌曲来进行歌唱。《黄河大合唱》是词作家光未然与作曲家冼星海联袂创作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黄水谣》是其中的一首混声合唱。该曲旋律起伏跌宕,既优美抒情,又激越悲愤,表现出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大部分乐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旋律宽广,音调优美,带着伤感,第二部分节奏沉重,表达了中国人民心头的愤恨,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在线情感在不断的突出,这是中华民族正在同心共赴国难。生活在当前的和平年代,感受祖国所带来的和平与美好,但是学生不能忘记当前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所换来的,所以要学会居安思危[5]。这样的美育教育能够在音乐合唱教学中达到一定的深度,让学生的情感被最大程度的调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在职业院校美育教育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职业院校美育教育过程中,透过音乐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高雅情操。音乐美育作为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当前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有着突出的作用。素质教育包含了艺术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多个层面。音乐美育作为艺术教育重要构成部分,能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健全人格进行培养,同时产生的效果突出,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职业院校在日常要借助课堂的合唱以及课下的各种合唱活动来发挥美育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在美育教育中实现更好的发展,真正地让职业院校的美育教育取得突出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