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屋建瓴统览文学大观园
——引导学生解读《朝花夕拾》

2022-03-17陈丽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整本整本书

陈丽嫦

(广州市第一一四中学 广东·广州 510430)

1 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所在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道:“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1]几十年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这样的误区:把单篇短章作主体,把整本书作辅佐,与叶老的主张刚好相反,难怪以偏概全的教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学生都成了井底之蛙。国家教育部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2]读整本的书的意义已经被重视,但如何实施操作呢?就得要我们作为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整本名著的解读,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统览文学大观园的景观,走近文学巨匠鲁迅的世界。

2 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走近文学巨匠鲁迅

“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可见在叶老心中阅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非常需要的。[3]

第一是对学生进行参考书籍指导。《朝花夕拾》是一本鲁迅先生的回忆散文集,推荐学生找关于鲁迅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的书,研究鲁迅思想的书,鲁迅的方方面面等都可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我们科特意在网上购买相关研究鲁迅的书籍,还到图书馆借参考书给学生阅读。并且推荐学生利用“广州市智慧阅读平台”找关于鲁迅的书籍。通过参考别的书籍,“从小的方面说,阅读一书而求其彻底了解,从大的方面说,做一种专门研究,要从古今人许多经验中得到一种新发现,一种系统的知识,都必须广博地翻检参考书籍。”参考别人的,可以彻底理解当下要了解的这本书,同时通过比较获得阅读经验。[4]这是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引导初一的学生多涉猎相关的书籍,通过比较找共同点和差异,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学的习惯,为以后长远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是最关键的阅读方法指导。真正的阅读方法对于一字一句的比较、揣摩、体会,然后归纳,形成自己的认识,才是方法。

(1)阅读前提示方法。阅读指导从阅读前就已经开始了,叶老曾经说过:“文字浅显明白的,不妨少点工夫,看下去就是。文字深微曲折的,就得精细的解说,周到的剖析,达到透彻了解的地步,才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5]这都是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哪些章节需要略读哪些章节或者语句需要精读的,我们校学生阅读水平偏低,精读语段分析能力差,就要我们多举例进行详尽的字词、句、段的解读,教会学生学会把课堂上老师教授的赏析方法,迁移到名著阅读上来。刚开始学生都只停留在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其它的赏析一句都不做的阶段,为了破局,老师想了很多办法,课堂上具体指导语句段落赏析,进而对章节内容解读,人物形象分析等,靠的是我们老师的精心指导,耐心调教和反复的纠正,逐渐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赏析的方法,提高了解读名著文本的能力,也解除了他们对阅读理解题的恐惧,自信心越来越强。

(2)阅读中进行指导。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我们限定《朝花夕拾》大致的进度,每个星期两篇文章,共十篇文章,五个星期完成。每周布置学生完成阅读记录卡,要求填写以下的内容:阅读章节、主要内容、词句积累赏析感悟、阅读感悟、阅读存疑(具体到文本,自己的困惑和疑问)、疑难解答(通过老师、同学谈论或者看书得到的感悟)、讨论内容(自己觉得最有价值的,有必要值得讨论的话题)。每周在群里进行讨论,每人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并对同学的疑问进行答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被有效地激发,以前局限在固定场所必须面对面的讨论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是群里比较自由的开放空间,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学术研究的氛围十分浓厚,取得了很好成效。除了布置阅读记录卡,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经过讨论研究,还给学生设计了六次的专题讨论,(一)反讽手法在鲁迅文章的运用,(二)抑扬手法使文章起波澜,(三)探究家庭环境对鲁迅成长的影响,(四)探究鲁迅学医和学文的心路历程及背景,(五)探究大、小鲁迅的成长变化及原因,(六)鲁迅作品中的理性批判是其思想走向成熟探究。围绕鲁迅成长这个主题进行探究,以及对鲁迅惯用的写作手法方面深入研讨。对于初一学生一开始的确是有难度的,我们师生共读、共同讨论、共同解答疑惑。

(3)形成初步的阅读成果,学生通过完成这六个专题的讨论,形成对整本书系统的思想内容把握,一步步走进鲁迅先生的世界,梳理清晰鲁迅思想形成的各方面原因,对学生解读一本名著能力来说,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思想高度的提升。接着是寒假了,要求学生编写《鲁迅的纪实年谱》,学生编完后对鲁迅的了解更清晰明了。为了进一步形成学习成果,我们下一步开始教导学生写作小论文。利用网课这个平台,由我们老师向智慧阅读团队学生详细讲解如何写小论文,明确论文的主题方向,每个同学的分工内容,论文的要求等等,还提供了论文写作的模板,让初一的学生在模仿中慢慢能摸索到写作论文的方向和具体的步骤,老师的讲解可谓十分详尽细致。先要求学生提交论文写作的提纲,具体到开头、过渡段、中间具体的哪几个方面,结尾总结,根据学生所提交的提纲,我们老师进行及时指导,修改多次后才让学生动笔去写。写的过程中还要经过无数的纠错和调整,差不多一个月的酝酿,一篇篇的小论文终于出炉了,尽管学生的文笔比较稚嫩,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实属难能可贵。当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成长社会环境黑暗的同情,对教育制度钳制鲁迅小时候孩子天性的强烈抨击,也有对鲁迅后来弃医从文的国家、民族、社会责任担当的钦佩之情。为自己能生活在如此和平年代感到庆幸,也唤起了对自己国家的责任感。

3 整本书阅读的成效

在《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中,其实不光是学生有成长,我们老师也有很多收获,与学生们一起读书、思考、分享,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虽说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但也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就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成为阅读真正的主体,把读书变成一种渴望;授课教师把握学情,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课堂,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做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人。[6]国家教育部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7]学生在解读整本《朝花夕拾》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解读文本,如何查找资料,如何质疑、答疑,更重要的是如何思考,汲取经典名著中珍贵养分去滋养自己的精神,获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当像鲁迅先生这样的民族脊梁。

总而言之,现阶段倡导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对碎片化阅读的纠正,也是为了培养爱读书的生活方式。[8]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书香氛围飘满我们的校园,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一直在路上,陪伴学生成长直到成才。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整本整本书
剖析问题 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
剖析问题 优化策略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长篇小说整本阅读教学研究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