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互动模式研究

2022-03-1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传统

刘 昊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15010)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也逐渐的转型,对于增强高校的学生们的思政教育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进跟着时代的脚步,坚定理想信念,就要认真的学习与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应当要成为高校的学生们的价值坚守。德育是学习技能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要点。目前学校虽然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德育要求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德育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继承良好的传统文化,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且充满活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校需要不断地加强德育活动,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全面加强师德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德育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们还要不断地把德育活动提高到新的高度,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需要。

1 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

网络具有互动性与实时交流的特点,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的发展,为思政教育拓展了教学空间,网络思政教育也表现出与网络相似的特征,交互性,趣味性突出。

1.1 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政教学,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

当谈到德育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提到一首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前认为高校老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就应该向“润物细无声”的这个层次看齐。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基础教育并不相同,但潜移默化的思政教学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在网络教育媒体的作用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显得更加顺利,通过活动的举办,或者是通过趣味视频的映射,从而帮助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同感。

1.2 个性化

对传统高校思政教学体系而言,其教育资源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很难与现代因材施教的要求相符合,从而不利于学校贯彻落实课程思政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条件,也就与现代素质教育条件相差悬殊。但对网络思政教学而言,其可从学习者的实际学习能力入手,进行因材施教。而在实质上,网络思政教育有着明显的虚拟性特征,学习者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渠道,将其传递给老师。正是基于此,老师们不但能够全面掌握学习者的思政教育与学习状况,同时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有效指导薄弱化的环节,从而使教育方式与个性化整合在一起。比如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迟姗教授,作为一个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她结合“抗疫”这一主题,给学生们制作了诗朗诵《白衣战士之歌》,引导学生探讨爱国主题;通过诗朗诵《青春万岁》与学生交流青春的话题,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这种个性化且主题鲜明案例式教学方式,个性突出,学生反响强烈。

2 传统思政教育的特点

思政教育作为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和教育普及,在多年积淀中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模式。

2.1 具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完备的教学理论

网络教学技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最近几年来也开始被各大院校积极使用。之前在互联网仍未能广泛应用之际,中国传统的思政教师体系主导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主流发展。其教学方法历经了大批杰出高校教师设计研发,系统完备、理论全面,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方面对中小学生展开了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学,为中国培育出了一大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2.2 更善于利用心理艺术

在体验性方面,在传统课程思政教育的学习流程中,学习者能够将原材料与真实联系到一起,然后对自己进行加工与管理,并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进而让学习者从传统思政教育课程中,得到更良好的生活体验感受。在开展传统课程的思政教学时,老师们为了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就开始关注教育学在传统课堂思政教学中的运用。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曾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表明思政教育在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成效。

3.1 网络思政教育以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为主

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网络思政教育已属于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新颖性和容易接受,并由此来推动了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网络课堂的思政德育开展过程中,中国传统课堂思政德育一直处于基础性地位。同时,在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传统课程思政教学所提出的需求也愈来愈高,需要实现创新、与时俱进,以保证传统学科思政教育内涵与其现代生活情景和科学思考方法相符合,实现更良好的传播效应。比如东南大学开展的“信仰公开课──战‘疫’云讲演”系列活动,让思政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结起来,以学生自己的视频去探讨爱国主义、奉献与创造、无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内容,学校还通过与武汉金银潭医院现场战“疫”的白衣天使们连线互动,以这样的形式把一直存在于精神世界和书本中的“信仰”深刻地刻画在学生脑海里,让他们感悟信仰的力量。因此,对学生们来说,要让其了解到网络思政教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网络空间里,抒发自身的看法与观点,对社会热点话题与时政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以此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规范的价值观念,这是未来思政教育需要积极探讨并创新的方向。

3.2 创建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现新媒体优势

如若想要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的效果,关键的一点是要指导和要求相关的思政教师要建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只有充分的建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新媒体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也表现出了开放、自由、分享的特点。把新媒体的优势结合到学生思政教育当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质量。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适当的将自身的教育形式进行完善和改变,通过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使用多种多样、创新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度,及时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此外,教师们在进行教育时,还应当增强教师与学生们的交流和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

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适当的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增强理论的教育内容与时政热点进行融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及时的了解当下的时政局势,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意义和价值。除此之外,学校的思政教育也要重视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引导和教育学生使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去合理的探析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逐渐的提高理论与实际的融合能力,促进教育发展。

3.3 完善总体布局,保障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作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和革命性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础,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在网络文化流行的年代,若是为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共同情感、加强学生个性的发挥、实现品德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功能,教学的开展就必须从学校整个格局的合理性说起,在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学深度融合的前提下全面展开。

因此,高校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学生们在思想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思想,把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作为激发他们积极性的途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们需要有着多个方面能力,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结合实际,综合运用人才,培育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落在实处,在整体规划、具体方案上,切实保障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发展路径,特别是牢牢把握通识课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路径和主渠道的作用。同时,新颖的教育体制是高校创新思政实际践行教育形式的基本。学校需要增加这方面的经费,以避免经费短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发展。除此之外,教师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让学生们有机会选择课堂活动,加强思政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认识,引导其树立共同愿景与学习理念,鼓励积极展开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更新和补充前沿知识,并勇于利用新理念新方法不断创新实践。

3.4 重视社会实践,促进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切入点,在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要在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借助社会实践来接触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与机会。学校里面的组织多种多样,比如学生会、舞蹈社、轮滑社等,校内的活动有正式的活动和非正式的活动,因为有些事学校组织的,有些是学生自行组织的。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高校必须进行丰富的、科学的以及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当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同时,有必要编写和计划与同一学生群体的个人和专业兴趣有关的活动。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在思政教学在线上以视频的方式展开师生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并利用假期组织“中国精神寻访”实践活动,如重庆的红岩精神、四川的抗震救灾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战精神等等,学生深入各地,调研中国精神的形成及发展,并深度访谈代表人物,以深入了解各种精神承载的革命思想和爱国情操。通过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思政理论教学内容的内涵,在实践中有更丰富的收获。这是在有效利用校园校组织和积极展开活动的时候,高度重视出于计划思想目的进行校外活动的重要性。目前也有许多学校利用假期或实习组织学生赴偏远山区参加社区的“三支一扶”项目,志愿于服务西部计划;还有听取优秀学生的事迹报告会议也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都能够有着良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

3.5 通过网络思政教育解决传统思政教育课堂中遗留的难点

在高校的传统思政工作教育课堂中,尽管上课时间有所增加,但教师的教学速度和课堂内容也不少,因此教师往往需要在合理的时限内完成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部教学,这对教师们而言也是有较大压力的。在传统思政知识教学课程中,往往会发生教师为迅速结束本章知识点,教学速率过快而造成的学员对很多难点、重要思政知识点熟悉程度不够的现象。想要更有效的处理传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这种状况,网络课程思政教学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借助互联网课程教学,就能够将学习者在传统思政工作教学课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各种学习APP上加以深度研究,同时也能够与教师共同交流学习。例如,当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基本价值观展开教学时,假如在传统思政工作教育课程中的时间还够充裕的话,教师们也可以将世界观和价值标准加以更细致的介绍,但是学生们可能还是不太懂得怎么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教师也不必担忧因为上课时间的不够而造成传统课程中思政教学进度上的滞后,也可以让学员们利用网络课程思政上的各种网络平台,搜集那些成功人士们是怎样逐步的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进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的,并且写出自己对人生观内涵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3.6 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思政教育的紧密配合

现阶段,诸多学生对网络比较依赖,一些学生对电脑游戏比较痴迷,这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是这并不要求全面禁止学生上网。因此,反映出一个社会现实,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这已经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在这一问题上,理性教育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网络思政教育,对正确规范的网络方式进行宣传、引导。同时,通过传统思政教育形式的开展,如班会等,可以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生活状况进行真实表述。通过讲述历史进程,并分析社会时事,可以使学生借助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认识和观察社会。借助责任感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努力、负责任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也可以使大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彰显自我价值,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4 结束语

作为高校学生,必须要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以及政治思想、道路有所了解,通过对思政教育的展开和不断改进,可以不断的增进学生对思政的了解,提升自身的内涵和道德品质,培养出更优秀的高校人才。同时,网络思政教育也要和传统思政教育在不断的互动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