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景观视角下近现代陵园空间特征研究
——以南京为例

2022-03-17张清海徐鹤挺

园林 2022年3期
关键词:陵墓文化景观陵园

张清海 徐鹤挺 丛 昕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 210095)

民国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承受着社会内部的文化演变以及外部的冲击,这对于陵园与丧葬文化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对南京近现代陵园进行广泛实地调研,根据其空间序列、建筑形制等内容进行聚类分析,探究其景观文化特征。依据空间布局结构特征陵园可分为三类:Ⅰ类为“划地为冢,小而精致”;Ⅱ类为“因势随形,互妙相生”;Ⅲ类为“以山为轴,多变空间”,并从物质、人物、精神三个方面探究文化景观特征。研究得出:以中山陵为中心的布局特征、“中西结合”的时代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的城市精神衍生。

民国园林;陵园;文化景观;南京

景观是一种文化建构,既包含了既有的自然环境,又在文化层面上被描述和分类[1]。《欧洲景观公约》声明:景观性格是人与自然要素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2],且如果作用足够长的时间,那么就诞生了“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既是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在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方面的延伸和拓展,更是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遗产价值挖掘方面的突破与探索[3]。

文化景观作为特殊的遗产类型,既具有物质等实体对象,又具有相应的人文内涵,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放到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加以解读。根据文化景观的特点,将其构成要素分为表象要素、内在要素,以及作为两者纽带的关键技术三个系统[4]。表象要素以物质居多,内在要素体现了景观的精神文化,关键技术是调节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要点。陵园景观的物质包括标志物、空间节点、空间序列等,其物质要素承载了特定的纪念意义,展现了时代的特征与风貌,传递了城市文化精神与其发展路径。其物质要素与文化要素相互织补,相互作证,构成了陵园景观的完整价值内涵。从文化景观视角探究陵园的景观特征,需要加强对于陵园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诠释,才能更好地体现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近些年,有关文化景观的探索已逐渐成为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历史街区的传承与发展[3],风景名胜区的论述与研究[5],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6],而针对文化景观与陵园空间特征相互关系的论述较少。

陵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时代的陵墓制度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和社会风貌,也是中国传统礼制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因地理环境、时代更迭、文化思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陵园景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7]。民国时期作为新与旧的交替、革新与保守的交融、民主与专制的交接的特殊时期,充斥着时代变革的矛盾。民国建筑具有典型过渡性时代特征,即从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向现代建筑形式的过渡[8]。目前,民国时代的设计风格和思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关于民国的建筑研究较多,民国园林研究近些年的成果主要侧重于公园、大学、庭院等,在陵园景观设计研究方面关注相对较少[9]。中国墓园文化理论的研究主要是风水学说[10]、丧葬礼仪[11]、风俗文化[12-13]等方面,但整体探究墓园文化以及其景观实践运用的研究并不多[14]。有关南京陵园的研究主要针对一部分大型陵园,以中山陵[15-17]、雨花台[18-20]为代表,目前缺乏对于南京陵园景观空间和文化背景的系统研究。

笔者以南京主城区可考证民国时期为主的重要近现代陵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统计,通过构成元素和空间序列等对全体陵园进行聚类分析。以物质景观为本底,结合文化景观视角探析南京民国人物陵园的总体特征,为后续遗产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南京近现代陵园概况

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墓葬讲究礼制,按身份等级严格划分。到了民国时期,虽推翻了封建统治,但墓葬的身份等级制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保留了下来。1916年12月《国葬法》出台,其中对于国葬者的身份、过程、经费、选址等作出了详细的要求与规定。1930年9月,由立法院通过第二部《国葬法》,其中规定:“中华民国国民有殊勋于国家者,身故后,依法举行国葬。国葬之举行,由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决定。”在此之后,国民政府陆续为孙中山、谭延闿等人举行了国葬[21]。

根据调研结果,南京近现代陵园主要分为烈士墓与名人墓两种类型,以南京地区可考证的、保存良好的近现代陵园为研究对象(图1),空间序列组合见表1,相关统计信息见表2。

图1 南京重要近现代陵园分布图Fig. 1 Distribution map of important modern cemeteries in Nanjing

表1 陵园空间序列组合Tab. 1 Spatial sequence combination statistics of cemetery

表2 陵园基本信息统计Tab. 2 Basic information statistics of cemetery

2 陵园景观构成分析内容

2.1 空间序列

民国时期,山陵建设以自然山水为创作主体,建筑序列或依照严谨的中轴对称布局,或是峰回路转的自然式布局。除此之外,一部分陵墓因主体空间较小,缺乏相应明显的空间序列。因此根据陵园空间不同的布局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1)直线型空间序列(A1),具有明显的对称轴线,两侧呈对称分布;(2)自然式空间序列(A2),不具有明显的空间轴线,依地形起伏变化,连接各景观节点;(3)单一空间(A3),由于所在空间限制,缺少明显的空间序列,往往只具有象征性的墓冢建筑,缺少陵门、墓道、纪念空间等附属建筑和空间。

2.2 陵园道路

陵园道路大多依地势而建,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22]:(1)人工抬高(R1),指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之上进行较大幅度的高差提升,达到连续平整的视觉效果;(2)自然爬升(R2),指保持原有地形的高差幅度,顺应地势变化,通过铺设台阶或者斜坡等方式,达到爬升的效果;(3)曲折蜿蜒(R3),指通过地形的高差设计或视线的分段阻隔等方式,强化使用者对于道路长度的概念。

2.3 陵园边界

陵园边界是用于界定陵墓主体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的线性要素,边界不仅是陵墓景观空间的划分,更是对于游览人群引流导向的约束。边界的界定程度,以线性性质以及形体结构作为其特性的重要参考标准,可将边界划分为自由式边界与限定式边界两种模式:(1)自由式边界(B1),指在内外边界处界定程度较为模糊,线型特征不明显,没有明确的轴线关系,形体组成多以非硬质元素为主的一类边界;(2)限定式边界(B2),指在内外边界处界定程度较为明确,线型特征突出,具有明确的轴线对称关系,形体组成多以硬质元素为主的一类边界。

2.4 陵园节点

陵园节点在整体的景观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往往是一个局部空间体的视线中心,承担着突出景观氛围的作用。同时,节点连接陵园各个基础设施,形成完整的设计流线。根据节点的功能特性,可将节点分为两类:(1)结构连接性节点。作为道路交叉点,担负着连接前后序列转换作用的一类节点,具有较好的道路连接、流线组织等功能。(2)区域核心类节点。有较大尺度空间及显著人群汇集作用的场地型节点,具有区域焦点性质,有一定的集散功能。不同陵墓根据其规模大小、地势走向、布局方式、内部所含节点数量、节点之间贯穿方式的不同也往往相差甚远。从陵园入口到主体墓冢空间的形制结构可分为4种类型:入口—墓冢型(D1)、入口—标志物—墓冢型(D2)、入口—结构连接性节点—墓冢型(D3)、入口—区域核心类节点—墓冢型(D4)。

2.5 陵园景观要素与构成形态统计

基于调查结果,南京近现代陵园的主要景观构成要素和空间结构统计见表3。其中牌坊根据建造形式分为:两柱一间(P1)、四柱三间(P2)、五楹(P3)、其他(P4);墓道根据形态走势分为轴测对称(M1)、不规则延伸(M2)、其他(M3)。水体在所选调研对象中出现频次较低,因而未纳入景观要素构成统计。

表3 陵园景观要素与构成形态统计Tab. 3 Statistics of landscape elements and forms of cemetery

3 聚类分析

基于陵墓的景观构成要素、空间结构与序列等对22个南京地区近现代名人陵园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调查对象分为三大类(图2)。从相关性构成要素和空间特性分析得出三类陵园特征:Ⅰ类所包含的陵墓共11处,总体上数量最多,但规模体量较小,空间结构相对单一,注重景观要素细节设计。Ⅱ类共包含韩恢墓、陶行知墓、高奇峰墓、谭延闿墓4个陵墓,它们的体量介于Ⅰ类陵墓和Ⅲ类陵墓之间,所选位置皆位于山林之中,曲尽林径幽缠环绕之灵丽,契合山脉瑰丽丰茂之生机。依山而建,不事张扬,与环境融为一体,这一格局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不可分割,互妙相生的融洽关系。Ⅲ类共包含7个陵园,在总体上体量较大,依山就势,俯仰借景,旷奥交替,利用层层递进的建筑序列以纵深的轴线贯穿始终,形成雍容大度的气势。

图2 南京近现代陵墓聚类分析Fig. 2 Cluster analysis of modern tombs in Nanjing

3.1 Ⅰ类小型陵园:划地为冢,小而精致

此类陵园所选之地则较为多样,有依山而建的林中之墓,也有位于公墓之中的盈尺之地,所处之地往往缺少相对完整的空间序列,从入口到墓冢主体一览无余。例如尤烈墓、粤军将士墓等在墓冢前只具有简单的矩形停留空间,以台阶作短暂的连接后,上部就是主体墓冢。还有位于公墓园内的朱培德墓,因环境的限制与当时社会制度的束缚,仅仅建造为当代的公墓样式。

陵墓空间虽小,在有限的场地空间与国葬礼制的约束之下,以其尽可能的设计手法呈现不一样的墓葬遗产。此类陵墓所属空间较为狭隘,配置较为简单,但通过墓冢的形状变化、排列组合以及与环境的相互相生等方式,小而简洁,氛围亲切、肃穆。“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简单狭小的陵园背后是设计建造者的别具匠心,传统与现代墓葬文化的融合探索。

在构成要素方面,此类陵墓一般只建造墓冢与墓碑,很少或没有配置纪念性景观建筑。除此之外,一些陵墓如李瑞清墓、前驻外使节九烈士墓等还拥有一些简单的碑体构造,或以长方体状独立成形,或嵌于墙内,用以镌刻文字做简单叙述。再如杨仁山墓(图3)与王芃生墓,两者以构造独特著称,前者是倒钟形的墓冢,而后者只有一个墓塔。

图3 杨仁山墓塔Fig. 3 Yang Renshan tomb

3.2 Ⅱ类中型陵园:因势随形,互妙相生

谭延闿与韩恢为民国时期新革命的重要成员,而陶行知与高奇峰分别为近代著名教育家和书画家。此4人陵墓就像遁迹藏名的隐士,皆坐落于隐隐深山中。对比4人陵墓,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以石牌坊作为陵园入口,承接蜿蜒纵深的墓道,曲折辗转指向山林深处的陵园主建筑体(图4)。其中尤以谭延闿墓为代表,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冢,以曲线不对称的空间营造,脱离大开大合的轴对称肃穆之感,幽缠慢送的墓道与开合有度的空间对比,使其不失庄严又显灵动。

图4 高奇峰墓Fig. 4 Gao Qifeng tomb

在构成要素方面,除墓碑、墓冢之外,谭延闿墓还配置了牌坊、祭堂、华表等建筑要素,用以纪念其生前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其余三者虽不如谭延闿墓一般独具匠心,在陵墓的建筑数量、单个组件配置上相对简单,但其曲径通幽,空间塑造的方式却是如出一辙。

3.3 Ⅲ类较大型陵园:以山为轴,多变空间

此类陵墓依山而建,借由山地之形,充分发挥地形的起伏特征;以山为脊,借由山川之势,充分发挥地势的宏伟之势;以中轴式布局,营造肃穆、严谨的氛围。以中山陵为代表,从牌楼、墓道起始,连接陵门、碑亭至最后的祭堂、墓室,形成端正的轴线,依附紫金山的地形,形成雄伟壮阔的气势。同时,一系列景观建筑整齐散布轴线两侧,以衬托主建筑的中心地位。再如航空烈士墓,以中置台阶墓道为轴,牌坊、碑亭、祭堂等建筑分布两侧。整体依山造势,前后连贯,浑然一体。除此之外,也有如范鸿仙墓,从牌坊起始,依山势辗转环绕,连接纪念亭到最后的墓冢,成绵延流长、峰回路转之风。

此类陵园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与纪念意义,往往拥有较大的建筑体量与丰富多变的空间序列。风格以中国传统贵族陵园构成为参照,结合西方现代纪念性空间特征设计,化繁就简。陵园中常配置一些小型纪念性建筑和景观小品,例如亭子、纪念碑等(图5),并结合植物的阻隔围合等来划分与组合空间,使其形成形态丰富、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

图5 航空烈士公墓Fig. 5 Aviation martyr cemetery

总体上,该类型陵园以中山陵为代表,由外入内,通过大小不同的几何空间的组合变化,植物的遮挡围合,以及台阶和建筑的连接与过渡,营造出水平与竖向上不断变化的丰富空间——狭窄与开阔、封闭与开敞,使整个陵墓肃穆而又不失灵动。

4 陵园文化景观特征

陵园文化景观作为反映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景观对象,立足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展现了人们对于环境的作用与改造,以及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精神内涵。文化景观视角下研究陵园特征,要构建出物质、人物、精神的多维框架,探究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完整的陵园文化景观价值体系。

4.1 以中山陵为中心的布局特征

自古以来,中国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分隔的,人源于自然,死后也应该入土为安,《管子·水地篇》有言:“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箱也。”陵墓自先秦时期“垒土为山”起源,汉代“因山为体”讲究薄葬,至唐代“因山为陵”[23],奠定了中国陵园以山为轴的格局。

南京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为民国人物陵园提供了优渥的自然环境。正因如此,形成了以紫金山为主体,北至栖霞,南至牛首,东西点状分布的格局。其中紫金山又以中山陵居于主峰,周边密集分布了一众中小尺度的陵园,墓主皆为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这不仅是由山势格局所决定,更受到了民国时期身份等级制度的影响,体现了在陵园选址中人与场景之间的互相关系。

4.2 “中西结合”的时代特征

民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后建立新政权,但中国实质上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与西方外来文化双重影响。大多一线建筑设计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因此,近代时期大多数陵墓以中国传统形制为本,牌坊、纪念碑、祭堂、华表等建筑依序展开,运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仿制传统的建筑外观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西结合。

同时也存在表现更加现代化以及西方化的墓园,现代化体现在陵园空间内将纪念型空间与游览休憩型空间有机结合,在满足纪念的同时兼顾整体空间的功能性;西方化体现在整体空间的布局运用大量几何性元素,用线条来展现开放的陵园空间。民国时期的公园兼具着休闲娱乐、文化教育、政治等多重职能,是塑造新型国民的重要教育空间[24]。在中西方文化思想的碰撞与引导下,民国陵园的建设在传统封闭、私密的意识形态基础上,逐渐向公共性园林转变。作为人类特有的“纪念”,既属于个体,也属于群体[25]。陵园的开放性设计迎合了时代民主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公共纪念活动的需求,从而诞生了以中山陵为首的一大批公共性陵园,可承载大量游客进行纪念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成为城市公园的组成部分。

民国人物陵园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删繁就简,抛去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繁冗的文化礼制,在西方新时代思潮的冲击下,扮演了承上启下的过渡者角色。

4.3 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陵园寻求与自然环境的互相交融,将人为的建筑物嵌入到环境中寻求和谐共生的关系。民国人物陵园总体上寻求以山为轴,因势随性的基调。以卢师谛墓为代表的陵墓空间体量较小,划地为冢体现了场景寄生于自然,融入于环境;以范鸿仙墓为代表的陵墓体量居于中等,但脱离传统陵墓方正中和的布局,因势随形,附和山脉之走势,体现了场景与自然互为一体的共生关系;以中山陵为代表的陵墓体量相对较大,以山为轴,空间序列层层叠进,但在整体设计上仍然寻求融于自然山林之中。三类陵园体现了场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三种交互关系,从自身的建设需求与体态标准出发,结合选址环境的地形走势,展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4.4 城市精神的文化衍生

文化景观是城市物质凝华后的精神归所,具有弘扬城市精神的重要使命。《易经》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陵园是后人对逝者人性品格的一种寄托与凝思。民国处于内忧外患,战火纷争的动荡之世,无数的英雄将士为南京书写了恢弘的革命故事,他们的精神凝聚成为这座城市震慑心灵的图腾,“厚德载物”是对南京民国历史文化的高度凝炼。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是而为“同进文明”,这也揭示了孙中山先生思想中知与行的关系。

“厚德载物,同进文明”代表了民国时期人们在斗争中升华的精神思想,而思想产生的过程与民国时期的人物身份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追求自由、文明、民主理念,穷尽一生,可以说是时代的压迫造就了人们的斗争,而斗争衍生了城市的精神特征,这个过程体现了精神与人形而上学的关系。而从时间维度上来看,陵园代表了动态发展过程中人死后的永恒形态,在物质作为本底的基础上,人构建了物质与精神之间传递与发展的纽带。

5 讨论与结论

陵园因墓主身份的差异而在场地规模、建筑形制和空间结构上延续传统的尊卑有序。调查结果得出,南京近现代陵园总体上呈现三大类型:以民国时期革命烈士为主体的小型陵园,占地规模虽小,但细节设计各有特色,与墓主身份相呼应,呈现了“划地为冢,小而精致”的特征;以社会名人为主体的中型陵园,空间序列蜿蜒递进,呈现出“因势随形,互妙相生”的景观空间特征;以中山陵为首的大型纪念性陵园,体量庞大,配置全面,展现了“以山为轴,多变空间”的庄严陵园氛围。

南京近现代陵园从陵园选址、布局、建筑形制的数量到最后的祭奠活动等,既是对传统丧葬文化的延续,但不同于传统陵园的封闭、幽深与森严,设计结合了当时西方纪念性空间的潮流与社会功能,展现了“中西结合”的时代特征,同时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基调相契合,衍生出符合城市特征的精神文化内涵,体现了人、物质、精神的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陵墓文化景观陵园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金字塔不都是陵墓
走进陵园(外一首)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
南京六朝陵墓石刻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