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人上冰雪,更多人圆梦
2022-03-17晏文龙
晏文龙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北京第24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致贺电,贺电肯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绩,勉励代表团提高为国争光能力,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参与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成绩离不开自2015年申奥成功后各方所做的努力,站在冬奥结束、面向未来的时间节点,让冬奥热成为提升未来冰雪竞技水平的一捆柴火,有待多个主体把努力做到底、做更細。
当成绩达到一座高峰,想要更进一步并不容易。每隔一个奥运周期,总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人,保持竞争力一方面意味着人才储备要足够多,另一方面要求训练要足够科学,如此才能具备在角逐中冲击更高领奖台的实力。
历届冬奥会,有一个体育代表团“厉害极了”,它就是挪威。自1992年以来的历届冬奥会上,挪威在2002年和2018年位居榜首,只有一次位居奖牌榜前四名之外。以挪威在最近4届冬奥会的成绩为例——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挪威9金8银6铜位列奖牌榜第四;2014年索契冬奥会,挪威11金5银10铜排名第二;2018年平昌冬奥会,挪威14金14银11铜位列第一;2022北京冬奥会,挪威16金8银13铜再次排名第一。
挪威取得好成绩仅仅因为气候适合冰雪运动的开展吗?多家外媒刊文指出,气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成绩更得益于挪威“建立在草根参与基础上的机制”以及“健康和定期锻炼的文化”。对媒体报道进行总结,挪威的经验在于:第一,通过电视转播,扩大某项运动的受众面积,培养运动人口、运动习惯;第二,体育俱乐部众多,这有利于扩大冰雪文化的影响和相关赛事的开展;第三,着重关注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兴趣而非成绩;第四,务实地开展冰雪运动。
挪威的成功经验可以说既复杂也不复杂。不复杂在于,它的培养路径和许多体育强国一样,着重扩大体育人口,培养体育文化,让更多青少年凭借兴趣与热爱参与体育运动。复杂在于,是否有恒心和耐心去长久地做这项工作。
就冰雪运动而言,中国长久具备冬奥竞争力的麻烦在于,冰雪运动人口不足,所以在申奥成功之后,才需要开展跨界跨项选材工作,从其他项目选取合适的运动员半路出家改练冰雪项目。但这种方式是应急之法,不是长久之计,当北京冬奥点燃了中国的冰雪热情,培养真正的冰雪运动人口才是可持续之路。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才在贺电中提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以参与促进体育人口的发展。
培养体育人口不是一日之功。首先要让人们了解它,然后才能热爱它。当人们因为热爱和兴趣愿意参与之后,场地是否足够、费用是否高昂决定了人们能否持续参与。而体育人口达到一定数量,民间和专业相关赛事是否开展,为体育人口分流,让兴趣的归兴趣,职业的归职业,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是真正影响该项运动竞技水平的关键。最后,专业赛事具有商业化能力与群众观赛基础后,转播又能通过观看持续为一项运动输送新的体育人口。
应当说,北京冬奥会成功地做到了第一点,全民的冰雪热情已经足够热烈,而如何用好北京冬奥的场地遗产、人员遗产、文化遗产关乎“三亿人上冰雪”成果的巩固与扩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