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卓玉教授团队:钟灵擅秀青卓玉,小小粟里传福音

2022-03-17董咚

科学之友 2022年3期
关键词:山西大学大肠癌靶向

董咚

“一颗赤子心,不忘山大恩。”她日夜心系学生成长,投身科研事业,勇于改革创新,誓攀学术高峰,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2009年,她从海外留学归来后,将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积极帮助和扶持青年教师,展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面貌。

她就是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卓玉。

周六的下午,科技楼静悄悄的。一间间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学生们正在井然有序地做实验,楼道的最里面便是李卓玉教授的办公室。办公室里被各种资料书籍填满,就是这间普普通通的办公室,谁能想到,方寸之间却大有乾坤。他们在平凡的“世界”里,用不知疲惫的步履度量着生命的奥秘。一项原始创新成果从这里诞生,也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李卓玉教授于1997年从山西大学赴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在英国邓迪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自己喜欢的分子肿瘤学研究工作。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学术环境,对任何一个有学术理想的学者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故土和亲人,有要照顾的父母,有割舍不下的魂牵梦萦”。最终,李卓玉教授还是为“情”所系,辞去了在英国稳定的工作,带着科研梦想和一颗赤子之心回到祖国,回到山西,回到母校,她牢记“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校训,立志报效母校、建设家乡。“按照自己的想法也许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带着这样的愿景,她扎根三晋热土,开始为山西大学生物研究谋,为山西转型发展谋,为中国生物医学谋。

2009年,李卓玉教授回到山西大学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回国后,她从零开始,创建了“生物医药实验室”,结合在国外研究的基础,确立了围绕大肠癌相关的关键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丙酮酸激酶PKM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发掘山西地方特色资源中具有靶向抗肿瘤活性功能分子的研究方向,实现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李卓玉教授根据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目前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和当今社会的医疗需求,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深入地市与医院和企业对接,实现了由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的转型。她协调学校新建了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建成了中国中西部地区首家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高层次平台,大幅度提升了学院的科研水平,有力地提高了山西大学生物学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

李卓玉教授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投入到日常工作,用开放的思维去提升水平,在理性思变中主动求变、妥善应变,在改革创新中闯出一条路,为实现山西大学“双一流”学科的建设贡献生物学学科应有的力量。

杂粮是享誉天下的药食同源之物,山西省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杂粮种植上具有天然优势。这里种植的杂粮作物颗粒饱满、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作为杂粮的主产地,山西素有“杂粮王国”的美誉。身处三晋大地,一日三餐食在山西,在研究肠道肿瘤的靶向干预时,李卓玉教授团队便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特色农产品,尝试在其中找到有效抑制大肠癌肿瘤的活性物质。

谷子在我国北方种植较为广泛,谷子去皮后俗称小米,小米加工的副产物便是谷糠,由糙米的果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组成。李卓玉教授团队发现的谷糠抗肠癌活性蛋白FMBP便是从此原材料中获得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外观粗糙、难以咀嚼的谷糠早已退出了人们的餐桌,殊不知谷糠内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富含的蛋白质、多酚、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均远高于小米,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糖、抗动脉硬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等营养功效,极具开发应用潜力。因为植物蛋白具有开发为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潜力,所以团队尝试从十几种山西特色农产品中获取抗肿瘤活性蛋白。在一次“偶然”的实验观察中,谷糠蛋白高效抑制肠癌细胞生长的特性被发现。团队成员单树花老师一句“很幸运”,一语带过了多年来不间断的孜孜以求。从提取纯化蛋白到抗肠癌活性评价、机制研究,10余年的时间反复实验是科研常态,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更是家常便饭。科学发现带来的喜悦只是一瞬间,因为“发现”只是工作的开始,而研究透彻其内在机制并得以大规模应用才是它的价值所在。漫漫长路,他们在平和中渗透着匠心,蕴含着坚持与探索的力量。

“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也只有一步之遥了。”当质朴的原料邂逅高超的技术,经过反复实验,研究最终证实——谷糠中获得的活性蛋白FMBP对大肠癌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靶向性。“这一发现是之前国内外从未报道过的。”李卓玉教授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熠熠发光。

这项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仅是李卓玉教授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科研攻關所收获的“礼物”,未来更是大肠癌患者的“福音”。

现有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和化学药物辅助治疗,尽管现有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癌症,但也带来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副作用,例如脱发、消瘦、生活质量下降等痛苦。相较于此,谷糠蛋白FMBP在抑制大肠癌细胞上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对大肠癌肿瘤具有高效靶向性,对人体毒性小、过敏性低,对患者副作用较小;其次,该蛋白的原材料谷糠极易获取,蛋白生产成本低,价格适宜,将造福更多癌症患者和家庭。该成果的成功研发将为打造山西特色的抗肿瘤新型药物品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极大地促进山西省医药大健康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李卓玉教授潜心钻研专业理论和教学方法,承担着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本科生教育,她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观念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本科生导师,她指导学生先后在2017年、2018年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她本人获得了指导教师一等奖;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2人,其中5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山西省优秀学位论文”奖;2013年,她带领的团队获得“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2018年,她还获得“山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

2017年,李卓玉教授作为带头人获得了省“1331生物特色资源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研究成果获得了2017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她主持多个研究项目,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佳中青年優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任何事情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要不忘初心、持之以恒,从读研究生以来,我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一直就想做肿瘤学方面的研究。” 李卓玉教授进行大肠癌研究的初衷很简单——“兴趣所在,志之所向”。从在山西大学求学开始,一路走到欧洲顶级的生物医学中心,又回到母校教书育人,数十年坚守在热爱的领域里埋首研究,李卓玉不断向着心中的目标靠近。不仅如此,她还引领一方学子追求真理,指引更多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她在科研工作者与“大先生”这两个角色上尽责尽职,践行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敢于创新、勇立潮头” 的使命。

师恩似海,一刻不曾忘。单树花老师师承李卓玉教授。每每提到李老师,单老师总是感慨:“李老师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从博士起就一直跟着李老师,亦师亦友,在同一领域打拼10余年,李老师对工作特别热忱,有时一个问题能想一晚上,这种对学术的痴迷深深感染了我,也感染了我们团队。”

身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基,教人求真,育人学做真人是本。曾经的学生现在也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更多学生的老师,对大肠癌研究的热情与执着也在代代传承。

热爱可抵枯燥难耐,兴趣可平漫长等待。从单枪匹马起步到拥有核心团队、创造丰硕成果,科研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积累的过程,更是个坐“冷板凳”的过程。太多的不确定性横亘在团队面前,没有标准答案那就自己算出标准答案,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久久为功,终于拨开迷雾,始现谷糠真面目,找到适合的靶向抗肠癌活性蛋白。

单老师回忆起科研经历,由衷地感叹:“这几年的学习和指导学生的工作经历,再加上李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觉得,科研需要兴趣,喜欢就能激发出无穷力量,只要静下心来,坚定努力的方向,我相信梦想的实现指日可待。”

他们遇见挫败、遇见欣赏、遇见传奇,也遇见情义,一直在科研路上延续生命的意义。“药品关乎每一位病人的健康,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能出半点差错,所以药品研发时间漫长。”从谷糠抗肿瘤蛋白的发现到实现量产并应用于临床,让谷糠蛋白真正与大肠癌正面交锋还有很多难关要过,然而,关关难过关关过,团队对下一步的研究仍然信心满满。研究成果的获奖是新的研究之旅的开始。李卓玉教授团队将走出实验室,走入更多企业当中,开展谷糠蛋白的临床前期工作。团队将继续立足三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身怀赤子心,力扬报国志。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卓玉教授对待工作总是满腔热情、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坚持着“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人生信条。她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每个学生的血脉里,在她的鼓励与支持下,每个学生都愿意去追寻科研的真谛,去拥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3483500218569

猜你喜欢

山西大学大肠癌靶向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叶酸靶向anti-miR-221阴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成立
如何理性看待肿瘤靶向治疗
阎锡山对山西高等教育的守旧与革新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