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论视角下艺术社会学的潜能研究
2022-03-17赵滨然
赵滨然
艺术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高度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质形态或者精神理念,艺术的形式、种类比较多,例如书法、绘画等都是人们熟知的艺术形式。艺术的形成往往会经历长时间的酝酿和创作,由于人们的艺术素养基础和价值观念的区别,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长时间以来,人们往往会从哲学或者美学的角度对艺术进行研究和鉴赏,因此对于艺术的认知范围相对固定。
艺术史论视角下的艺术社会学的本质是从社会学角度来审视艺术,艺术展现出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因此其潜能价值也有所不同。艺术社会学是一门多角度研究的学科,无论从哪一方面展开研究,挖掘其潜能既有优势也有局限,这和该学科交叉性强有一定的联系。在艺术社会学中得到的借鉴价值是其优势,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则是其局限的地方。本文要从艺术史论的角度来研究艺术社会学的潜能,就要先从艺术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范式入手,弄清楚其研究的方向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学界对于艺术社会的学科定位一直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梅拉赫指出:“艺术社会学是研究艺术发展对历史条件、艺术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变化的依赖性。”耶祖伊托夫指出:“艺术社会学不仅要揭示艺术创作发展的特殊的受历史制约的规律性,而且要揭示艺术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要考虑到艺术发展明显受社会发展制约,而且要考虑到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的一面。”诺沃热洛娃认为:“艺术社会学不仅要考察艺术学家说什么和为什么这么说,而且要站在社会学角度分析艺术语言这门社会交流的工具。”综合艺术学家的多种观点可见,艺术社会学是一门兼具艺术学和社会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型学科,研究的范围涉及社会、艺术、美学、心理、哲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艺术的产生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 ]。
艺术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艺术社会学的发展历史是艺术史论视角下研究艺术社会学潜能首要了解的内容。在19世纪初,斯达尔夫人最先开始以社会学的角度对艺术活动和艺术发展中出现的现象展开研究,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艺术社会学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始终保持不变,从艺术社会学的特性来分析,艺术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早在18世纪的西方社会,艺术所展现出来的奢华形式就遭受到了很多启蒙思想家的批判,在他们的认识里,艺术的奢华是社会败坏的结果,这样的观念实际上就是认为艺术和社会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到了19世纪初期,这种观念在艺术学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文学批判家、理论家斯达尔夫人提出了自己在艺术学领域的新认识,该理论认识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艺术发展的相关内容,并试图用社会发展的观点来解释艺术活动和艺术现象产生的原因。斯达尔夫人认为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民族特性以及历史沿革等社会学研究的相关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原理来解释艺术领域的相关内容,开辟了研究艺术学的新领域。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以社会学的角度来解析艺术活动和艺术现象。
第二阶段,互动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认识到以社会学角度研究艺术问题的重要性,原先的艺术学研究理论与研究范围也得到了革新。艺术社会学逐渐从传统的艺术学领域中分离出来,原先以美学和哲学为主要理论和方向的研究体系也逐渐增加了新的内涵,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地位逐渐得到了确定,并发展成为一门既可以研究社会学也可以研究艺术学的综合性的独立科学。艺术社会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不再运用传统的艺术研究方式,而开始以多元化的视角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者艺术问题。他们不再依靠单一的艺术理论来看待艺术问题,不再盲目地用传统的艺术研究方法或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而是开始探索艺术背后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象,以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来研究艺术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状况。简而言之,艺术社会学从更深的层面研究了社会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为社会学和艺术学搭建起了融合的桥梁,为艺术现象和艺术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空间,是艺术学研究的新方向。艺术社会学拓展了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和认知,使人们能够从多角度来认识艺术问题和艺术现象,尤其是在鉴赏艺术作品时为人们提供新的角度,这对于艺术的传播和发展都有着的重要作用[ 2 ]。
第三阶段,融合阶段。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艺术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领域在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到了发展瓶颈期,急需改变。二战结束至今,艺术社会学迎来了新的发展革新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社会学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和传统的艺术社会学有了一定的差别,学者不再以单一的社会角度来解读艺术,而是将艺术和社会相互融合起来进行研究,即社会是艺術的来源,艺术是社会的缩影。在这一个阶段,艺术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在艺术理论创作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其起着关键的作用,综合了社会变化因素、社会实践理论等内容的研究方法,将其融入艺术研究的范畴之中,艺术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巨大的扩展。统计、观察等多样化的艺术研究在艺术社会学中被广泛地应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艺术社会学和传统社会学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发展历程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价值。在社会学和艺术学深入融合的阶段,其社会实践性较强,研究的不再是再现的艺术,而是艺术在生活中的原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真实现状和情况,也指明了社会理论的研究方向。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向
史论视角下研究艺术社会学的潜能也要明确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向。艺术社会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的侧重点应该放到社会学领域还是艺术学的范畴,这是本文在研究艺术社会学潜能的重要内容。判断艺术社会学研究的方向并不是看研究中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是什么,也不是看其研究的对象,而是在于研究者研究的落脚点是什么。研究者需要对社会学进行研究,那么社会学就是研究的方向,研究者偏向于艺术学范畴,艺术社会学就以艺术学作为研究的重点。例如,在研究一件清代的青花瓷器时,如果只是从青花瓷器展现出来的艺术美学价值、瓷器的创作理念和其中蕴含的哲学理念来进行研究,那么艺术社会学则偏重于艺术学的研究范畴;如果从青花瓷器展现出的制作技艺、时代背景和历史印迹的角度来进行研究,那么艺术社会学就是以社会学的角度展开的研究[ 3 ]。
艺术社会学的三种范式
“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艺术,哲学批判和社会整体批判是其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研究侧重于将构成艺术的基本要素、特征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于社会的研究则以“闭合”的形式来处理,即对于社会只做整体的好坏判断,不深入展开研究。其代表人物包括本雅明、阿多诺、比格尔等理论家,这些理论学家基本上都偏重于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本文以阿多诺的观点为阐述对象,他的代表作有《美学理论》《新音乐哲学》《音乐社会学导论》等。阿多诺对于社会只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整体判断,在艺术方面则从艺术本体的角度来讨论现代艺术之变,并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详细辨析了现代艺术的社会情境、艺术自律与介入的关系、艺术作品构成的融贯与破碎、艺术的谜语特质与阐释方法问题。
艺术“社会学”
与第一种研究范式正好相反,艺术“社会学”的侧重点在于“社会”,实证社会学传统是常用的研究方法。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尔,他的主要思想集中展现在《艺术界》这部作品中。在该作品中,他将艺术分为多种要素构成的“集合体”,并利用经验实证的社会学角度将各个环节加以描述。这种方式不研究艺术的本体,而是将艺术作为多种形式的社会事实来展开研究。这种研究艺术社会学的方法,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比较客观的数据和经验支持,从艺术的内在逻辑和观念推演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其结论更为客观,避免了主观性的研究倾向。
“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可以说是前面两种研究范式的结合体,也被称为“新艺术社会学”。这种研究范式不仅重视从艺术的深层次来进行研究,也重视研究和艺术相关的社会范畴,而且艺术研究是在社会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研究,并以比较具体而微的社会学角度来解答艺术的形式、风格和审美观念等美学层面的问题。这种研究范式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斯·韦伯和皮埃尔·布迪厄,他们主张从社会学研究的层面来解答一些艺术学上的核心问题,将艺术和社会研究相结合,比较全面地阐释了社会发展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4 ]。
艺术社会学研究中的问题
研究方法的不确定性
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是艺术社会学在研究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在艺术社会学研究过程中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方法是社会定性法,主要的方式有观察、访谈等。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鉴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或者较大的差距,以及艺术品创作中本身存在的差异和运用社会定性法观察和访谈的对象之间的差距,艺术家个人的思维习惯和主观意识形态就会在利用社会定性法研究过程中得以体现。研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会展现研究者的思维习惯和个人意识,促使产生千差万别的研究成果。定量研究法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开发,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获得研究的结果。定量分析法往往依靠统计、计量等数据支持展开研究,所以相较于带有主观意识的社会定性法来说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更加严谨。但是定量分析法依靠的是数据,虽然客观,但是艺术品的创作本身就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因此运用定量分析法得出的结果的层次较低,研究的效果也不佳[ 5 ]。
作为交叉学科的优势不明显
艺术社会学作为艺术学和社会学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其在研究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等方面的优势应该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这种优势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一些社会学家对于艺术社会学的认知存在偏差,对于艺术学和社会学的理解比较僵硬,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对于艺术问题或者社会问题都不能全面地进行思考,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庸俗社会学派对经济关系的集体属性比较依赖,在研究文学艺术中,用经济思维解释文学现象,不能明确地区分开文学艺术创作目的与社会学研究目的。同时研究社会学时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又比较死板,不利于产生客观的研究成果。此外,很多的艺术家对于社会学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地界定艺术社会学和社会学的关系,在研究中容易出现认识偏差,在研究过程中带有个人观点,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6 ]。
艺术社会学的重心偏向问题
艺术社会学从产生之后就一直存在着研究重心偏向的问题探讨。以卢卡奇和戈德曼等学者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社会学研究的重心是艺术,其重视研究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艺术,明确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其并不只是从表面来研究,而是重视艺术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探讨,并始终保持着批判的可能,用研究艺术的方式来推动社会学的发展。
艺术社会学家贝克尔认为社会是阶级结构的变形和阶级变化的分层,他更侧重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角度来谈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他追求的是通过对社会的研究找到艺术的突破性价值。
综上所述,藝术的产生绝不是艺术家们凭空“制造”出来的,它和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人是脱离不了社会的,若没有社会体验,则艺术品也难以成型,因此社会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重要学科。艺术史论视角下的艺术社会学潜能研究,需要从艺术学家所在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艺术学家在研究艺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鉴赏能力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在研究艺术的过程中,艺术学家要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以中立者的身份来看待艺术的价值,探寻社会发展对于艺术价值展现产生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咏.对象、方法及其他:现代性视阈中的艺术社会学[J].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2020(02):48-60.
[2]杨启航.从艺术史论角度看艺术社会学的潜能[J].美术文献,2021(07):24-25.
[3]陈岸瑛.从艺术史论角度看艺术社会学的潜能与限度[J].艺术学研究,2020(01):4-10.
[4]卢文超.将审美带回艺术社会学——新艺术社会学理论范式探析[J].社会学研究,2018,33(05):93-116+244.
[5]常培杰.艺术社会学三型及其“本质”疑难[J].艺术学研究,2020(01):16-20.
[6]姜志鹏,刘毅青.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艺术社会学困境及启示——以柯律格为例[J].美学与艺术评论,2020(01):117-132+271.
341650190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