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行动与策略
2022-03-17王飞洪超
王飞 洪超
【摘 要】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如何做好课后服务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面对的难题。针对校内外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从区域层面上可以实施内涵研究行动、机制创新行动等六大行动,从而树立新理念,构建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的基于区域的课后服务协同育人模式,让课后服务真正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后服务;协同育人;行动策略;南京样本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0-0034-03
【作者简介】1.王飞,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2)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高级教师;2.洪超,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2)科研员,高级教师。
协同育人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课后服务协同育人不是一道选做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开展了课后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区、校工作进展不均衡,城乡差异较大;二是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品质不理想,师生参与率较低;三是课后服务的协同育人理论基础不够明晰;四是课后服务的协同育人模式相对滞后,路径渠道单一,形式不够丰富,课后服务的协同育人机制还不健全。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一项惠民工程。课后服务协同育人行动如何在区域层面上提质增效,我们有以下思考和研究。
一、南京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行动概述
1.内涵研究行动。
一是系统梳理。借鉴国内外区域推进校内外协同育人实践的研究成果,着力对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结构等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着力对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理论体系进行建构。
二是体系构建。对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概念、内涵及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构建课后服务协同育人过程的学生发展目标;探索影响学生成长的相关因素,优化学生成长空间,并厘清相互关系;剖析学生成长的路径,建构适应学生成长的动力体系。
三是角色转变。聚焦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成为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推进者、构建者和实践者。倡导教师积极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大力提升教师在家庭与社会教育中指导工作的能力。
2.机制创新行动。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党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行政部门发挥主体作用,统筹教育行政、教研、督导及校外相关部门与机构力量,建立政府主导、市级统筹、区级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坚持专业引领。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对学校课后服务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咨询、指导、研究等专业服务。鼓励并指导有条件的区、校编制《中小学课后服务协同育人应用手册》,突出体系化、专业化和可操作化,指导各校规范有序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三是坚持协同创新。建立常态化协调沟通机制,坚持成果共享、任务共担、课题共研、教师共培、学生共育。探索建立“1+N+N”(其中“1”是学校,两个“N”分别是联盟学校和合作区域)联盟发展机制。
3.课程建设行动。
一是分段实施统分有序。鼓励“一校一策”“一校一案”,把课后服务“5+2”的“2”分为三段:一是集中完成作业,宜40分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二是体育活动时间,宜40分钟,同时预留10至20分钟时间,让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完成作业;三是自主学习时间,宜40分钟,开设各种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丰富课程适性开展。课后服务要结合学生需求、学校特色,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分年级、分层次统筹开设课后服务课程。
三是教师为主协同育人。课后服务人员包括本校教师、家长志愿者、校外聘用人员、第三方服务机构、有能力的“小先生”等,可以开设一些学生和家长期待的艺体课程,如戏剧、合唱等课程。
4.基地建設行动。
倡导学校挖掘、整合市内资源,分类遴选,创建多种协同育人方式。一是借智。学校课后服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服务力量参与进来。二是借地。学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街道社区、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等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网络专题教育活动。三是借资。学校应合理利用校外资源,适当引进社会组织和校外专业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遴选。
5.平台建设行动。
一是建设资源平台。遵循公益原则,拓宽资源服务供给渠道,加强课后服务内容的资源库建设,主动分享最新成果,主动提供服务案例,不断丰富资源库。每学期遴选与征集校内外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整合资源平台,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二是建设学习平台。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评选一批优秀的课后服务学习平台;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校外机构购买学生课后服务自主学习平台,建立跨区域的优质网络平台,供学校免费使用;学校组织优秀教师进行免费在线互动答疑。
三是建设展示平台。加强课后服务协同育人成果的宣传,积极挖掘和广泛宣传典型案例、区域样板。不定期召开研讨会议,交流分享课后服务的典型经验和实践路径;定期举办示范区现场观摩交流会,讲好南京课后服务故事,传播南京协同育人好声音。
6.评价研究行动。
一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对家校社三者之间协同关系、协同能力、协同机制与协同效果的评价。根据校情、校内外(家校社)职责进行确定并赋予权重,各校形成可操作的多元评价方案。二是实施多元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除了自评、互评,还可引进第三方评价。三是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理念。在课后服务全面覆盖、课后服务时间保证、课后服务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政策保障与课后服务渠道拓宽等方面积累经验,形成特色。
二、南京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策略探求
课后服务校内外协同育人行动关键在落实。课后服务协同育人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从区域层面看,我们积极探索以下六个策略,从而保障实施效果。
1.行政推动。
由教育局牵头推动项目的实施。做到五个“确保”:一是确保方案制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确保实施的计划性和执行力;三是确保督导的标准化和达成度;四是确保评估的实证性和有效度;五是确保协同育人成果的规律性和可参照性。
2.专家带动。
课后服务由校长牵头,组建专家智库团队,对项目进行全程指导。项目按照“专家确定内容—深入现场指导—校本教研跟进—行政督导评价”的路径实施。专家带动团队完成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设计、实施、推进、反思和总结工作。
3.项目驱动。
按照项目化管理推进的要求,加强课后服务协同育人行动的实施过程和结果管理。一方面突出实践的地位,注重对课后服务实施计划及进度的监控和调适;另一方面强调探索的重要性,加强对课后服务协同育人实施方式及策略的反思和总结。强化项目管理流程,细化环节要素,加强效能评估,適当引入奖励机制。
4.区域联动。
一是建立课后服务协同育人项目实施共同体。围绕项目实施重点,合理定位,建立区域内学校课后服务协同育人实施共同体。二是建立课后服务协同育人教育联盟学校。着眼于省内外,联合区域内外一些学校成立课后服务协同育人联盟学校,强化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建立课后服务协同育人合作区域,各区教育局联手其他教育局、社区等,从而形成育人合力。
5.典型牵动。
在课后服务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注重调研和督导,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好的做法。通过项目展示、专题汇报、经验交流等开放性活动,树立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工作典型;通过“1+N+N”的方式实现榜样的示范,以点带面,实现推进课后服务协同育人的整体优化。
6.活动促动。
对外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协同育人高峰论坛、学校课后服务协同育人课程及教学研讨会、学校课后服务协同育人项目成果发布会等活动;对内开展项目研讨会、现场推进会、共同体论坛、学校开放日、项目成果展等活动。
本文系南京市“双减”工作重点实验项目“义务教育学校高品质课后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