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角下金融市场建设的探究
2022-03-17刘星橙
刘星橙
摘 要: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少违反市场法律法规的行为,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伦理学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实际运用。基于现有文献研究,该文从伦理学角度去研究其在金融市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与产生的影响,一方面探究目前金融伦理的缺失对市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对金融伦理的构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此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伦理学 金融市场 道德规范 金融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2(a)-0000-00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behaviors violating marke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Therefo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thics in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Based on existing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to study its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impact of, on the one hand, to explore the current lack of financial ethics influence on market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ther hand the financial ethics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uing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Key Words: Ethics; Financial market; Moral code; The financial system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少违反相应法律法规的行为,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伦理学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实际运用。尤其在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进程中,应该给予金融伦理相关学科展开更多的思考和建设的空间,为金融市场的有效性、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提供专业的支持与保证。伦理具体含义指的是人类“对形成良好的人伦关系的基本原理的各种设计”,是“人类感知并反思‘人 伦’的产物”(张践,2021)[1]。金融理论的建构是基于早期的一些伦理活动,以及从这些伦理活动中總结得出的伦理规范;另外,从历史来看,我国金融制度的构建进程,伦理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际上,可以看到金融制度的运行就是要使得金融机构的活动与伦理规范进行协调。
1 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伦理的研究,不少学者都进行了相关探索,得出一系列结论方案。刘晓宇和史宁(2018)[2]对金融伦理的特性和功能进行研究,并提出正是有金融伦理规范体系的指导和制约,经济主体的正义品质才得以逐步形成和发展这一说法。金融伦理是进行着行为规范以及原则的总体协调,其具有道德责任的前瞻性、调控机制的层次性、价值标准的非道义性3个显著特征(丁瑞莲、贺琳,2013)[3]。也有学者张玉梅等(2019)[4],以民间融资中的中介机构与借款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研究对象的金融伦理缺失行为,为民间融资高风险提供一种新解释。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伦理秩序的分析,陆岷峰和徐博欢(2019)[5]指出,近年来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出现资金流问题,扰乱了社会秩序,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试图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互联网金融伦理的研究目的在于在遵守金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道德的手段协调互联网金融市场各方的关系和利益(范渊凯,2018)[6]。
吴兰(2011)[7]研究表明,我国金融经济在转型升级阶段,体系与制度的快速发展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同时并存。实践中为了完成好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工作,实现这方面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考虑伦理学的合理运用,避免金融市场中出现公信力下降、诚信丧失等现象(齐晨翔,2021)[8]。互联网背景下伦理道德在金融市场上体现在公平与绩效有力实施,坚持伦理的价值是实现我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孟书敏、张敏,2021)[9]。
基于此,该文从伦理学角度去研究其在金融市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探究目前金融伦理的缺失对市场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对金融伦理构建提出相关建议,以此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正向有效发展。
2 金融伦理机制缺失——限制金融市场发展
2.1 公信力下降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需要建立一个公开、公平以及公正的市场运营环境。“三公”原则是市场公信力维持的保证,但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三大市场竞争准则由于近年来市场投机行为的涌现,发挥的效用不断削弱。公信力转言之就是“信誉”,金融业十分注重信誉的培养,需要管理客户资产,要求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才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金融目标。然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不少虚假交易,一些具有特权的机构会利用其占有的信息优势,进行违法交易或者灰色交易,传播虚假市场信息,对中小投资者造成不少损失。另一些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市场的恶意操作,影响投资者的价值判断标准,逐渐使得投资变为投机趋向,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加速波动,违反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
2.2 社会责任缺失
金融业作为一国经济的血脉,相对应的金融企业应该是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具体包括:对国家负责,遵守相应的政策方针与法律法规,维持良好金融秩序;对所服务的广大客户负责,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优质产品以及服务;对其他公司企业负责,遵守合同规则和竞争条款。但是,在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注重自身的快速成长,却忽略了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本质上,只有具有道德伦理价值的企业,才能够在现代化竞争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领先地位,才能够进一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扩张。金融业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此促进市场不断向好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金融行为的道德缺失,诚信不足已经阻碍金融市场发展进程。
2.3 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金融执业人员的道德规范以及信用信誉,是整个金融伦理机制构建的核心所在。职业道德是基于一些特殊需要而产生的对于本职业的道德要求,在我国金融活动发生之中,一部分金融业高级管理工作者会利用其职能优势,从事严重的金融腐败乃至金融犯罪活动。目前已经公开揭露的金融犯罪案例证明,不少金融从业人员利用职权,亵渎了利益分配的水平线,将获利方直接倾斜到小团体利益,甚至于个人私利,这就导致客户利益、社会福利以及甚而国家权利成为牺牲品的代名词。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一直提倡高质量发展,究其原因在于腐败案例始终存在,尤其金融行业的贪污造成的各方面损失对经济稳定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3 金融伦理机制构建——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3.1 加强金融诚信建设
金融行业是风险预期和利益获取相并存的结合体,故而诚信的构建才是金融活动开展的前提保障。金融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必须要把诚信当作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加强诚信学习教育,依据金融行业本身的特征以及其发挥的社会效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利为先是耻,以信为先是荣,“诚信”这面旗帜既是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也是整个金融市场以及金融行业的价值取向。培养信誉信仰,降低系统性以及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保证正常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持诚信的金融氛围。金融诚信的正常化,是社会信用建设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金融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的价值导向和规范守则。
3.2 强化金融职业道德教育
金融行业,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忠诚于国家制定的工作政策方针,履行金融职业道德义务,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基于此,通过不断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客户的需求为前提要领,自觉遵守行业操守以及行为准则,自觉对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保持合理合规。对金融腐败进行防控,需要基于金融业道德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要求的相应特征,树立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加强廉政建设,保持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才能使金融行业的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等社会风气不断提高,使金融行业干部职工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养成优秀的道德习惯,知行合一,自觉在工作行为之中践行职业道德的要求,达到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及化解,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3.3 完善金融制度建设
制度的完善可以对某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规范限制,约束投资者以及从业人员遵循相应规章制度。首先,实施有效的隔离制度将行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独立分开,确保组织机构可以高效独立完成任务安排。其次,完善健全行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体制,以此达到对内部从业人员的有效精准实时监管,达到对行为规范的把控。最后,道德行为的管理需要注重效率,因此需要引入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构建金融行业内部的信息监管系统网络,实时地对各项经营业务活动的远程进行监控。道德行为的被动发生变为主动监管,及时有效地识别金融伦理道德风险,防范可能出现的危害。
3.4 完善金融伦理规范以及金融伦理的科学构建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内容,促使金融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相关监管机构对金融伦理规范制定不断加以思考。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为了促使金融从业人员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开展专业性强的培训活动,制定相对应的制度规范,确保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的伦理规范状况良好性;另一方面,加强金融市场投资中的准入机制建设,注意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查相结合,逐渐提升我国金融伦理建设水平。另外进行金融伦理机制的科学构建,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营造金融市场软环境,建设一个完整高效的道德规范系统;另一方面,时刻践行诚实守信的基本的原则,深入思考如何将金融诚信与社会公信进行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践.伦理化和人文化:宗教发展的大方向[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1,37(4):89-96.
[2] 刘晓宇,史宁.金融伦理特性与功能的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13):80-81.
[3] 丁瑞莲,贺琳.金融伦理的结构与功能[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1):68-72.
[4] 张玉梅,王昌昊,王倩.信息不对称、金融伦理缺失与民间融资高风险[J].征信,2019,37(4):1-8.
[5] 陆岷峰,徐博欢.互联网金融伦理秩序研究[J].武汉金融,2019(5):72-76.
[6] 范渊凯.我国互联网金融伦理研究评述[J].道德与文明,2018(3):155-158.
[7] 吴兰.现代金融业发展中的伦理缺失与构建[J].特区经济,2011(3):69-70.
[8] 齐晨翔.伦理学视野下的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研究探述[J].经济管理文摘,2021(2):22-23.
[9] 孟书敏,张敏.互联网金融伦理的失范与重构[J].商业经济,2021(6):177-180.
作者简介:刘星橙(1998—),女,硕士,研究方向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218550078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