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土重来未可知

2022-03-17王中翼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夫差文种寡人

王中翼

【作品简介】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司马迁曾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后世多存疑。《国语》共二十一卷,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但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贯,且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以反映历史事实,刻画人物形象。本文选自《国语·越语》。

【原文】

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①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②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③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吳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④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⑤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⑥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⑦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⑧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⑨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⑩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1 1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1 2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1 3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1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1 5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1 6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1 7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1 8

果行,国人皆劝。1 9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2 0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2 1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2 2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寰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2 3遂灭吴。

【注释】

1会(kuài)稽之上:会稽山上。吴、越两国连年互相征伐,双方互有胜负。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率领败残人马退守会稽山上。本篇就是从这里开始记载,直至勾践灭吴为止。昆弟:兄弟。国子姓:有国君的同姓、国中百姓、公卿大夫等多种理解。知:主管,掌管,管理。政:政事,政务。

3行成 :商议求和。彻声:直接说。彻,直达。下执事:指吴王下面管事的臣子。师徒:指军队。辱君:这里有屈驾前来的意思,指吴国对越国的进攻。赂君之辱:意思是以礼物答谢吴王的屈驾光临。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请勾践女女于王:请允许把勾践的女儿充作吴王的女奴。第二个“女”作动词用,充当女奴、嫁为婢妾。下两句同此。唯君左右之:任凭大王使唤。唯,语气助词。左右,随意处置的意思。系妻孥(nú):把妻子儿女捆绑拘禁起来。沈:通“沉”。致死:效死,即拼命。乃必有偶:意思是人人拼死而战,一人必抵两人之用。偶,两个。事君:侍候您。这里是与夫差作战的委婉说法。

4子胥:楚大夫伍员的字。楚平王杀其父兄,伍子胥逃到吴国,后成为吴国大夫。仇讎(chóu)敌战:彼此仇视,敌对争战。雠,同“仇”。上党之国:指北方地势高陆居的国家。上,高。党,所,地方。

5太宰嚭(pǐ):吴国太宰(官名)伯嚭。本为楚人,因避祸奔吴。

6中原:指原野。请更:请让我改变(措施)。

7宦士:派遣士人去充当臣仆。宦,指臣仆。其身:指勾践本人。前马:在马前护卫或引导的人。

8句(ɡōu)无:地名,在今浙江诸暨南。句,同“勾”。御儿:在今浙江嘉兴。鄞(yín):地名,在今浙江宁波。姑蔑:在今浙江衢州。广运百里:方圆百里。东西为广,南北为运。二三子:你们,大家。蕃:繁殖,指增殖人口。

9无:同“毋”,表示禁止或劝阻,不要。取:通“娶”。

1 0免:通“娩”,分娩,生育。公:公家,政府。

1 1公与之母:政府给她分配乳母。母,乳母,奶妈。饩(xì):食物。

1 2当室者:承家人,指嫡长子。释:免除。政:通“征”,指赋役等。支子:宗法制度下称正妻所生的嫡长子及继承先祖之子为宗子,其他儿子为支子。

1 3疾疹(chèn):患病的人。纳宦其子:把他们的儿子纳入官府,加以教养、供给口粮。

1 4其达士:那些有名望的人。洁其居:让他们住得很干净。这里的“洁”“美”“饱”都是使动用法。摩厉:同“磨砺”,有教导、劝勉的意思。义:正当的道理,道义。

1 5稻與脂:稻米与肉类。行:指到各处巡行。孺子之游者:流浪的年轻人。哺:给东西吃。歠(chuò):给水喝。

1 6节:有节度,指社会各方面已有正常秩序。也可理解为克制、忍耐。

1 7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像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耻辱呢?这是自谦的话。姑:姑且,暂且。无庸:不用。

1 8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穿着水犀皮所制战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是说夫差兵多,装备也好。衣,动词,穿。亿,古指十万。有,又。旅进旅退:同进同退,指严明号令。旅,俱,同。常赏:正常的赏赐,指国家规定的赏赐。用命:听从命令。则:若,如果。

1 9果行:最终行动了,指终于出兵伐吴。劝:勉励,激励。

2 0囿:水名, 即笠泽,在今太湖一带。没:地名,具体不详。郊:指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的郊外。

2 1夫差行成:夫差求和。

2 2甬、句东:甬江和句章东部的海岛(今浙江舟山岛一带)。

2 3礼先壹饭矣:从礼节上说已对你先有过一点恩惠了。指以前曾准许越国讲和订立盟约,有恩于越。壹饭,形容小的恩惠。不忘周室:意思是看在周王室的分上。吴王与周王同是姬姓,为同宗。敝邑:谦称吴国。寰宇:屋檐下,引申为庇护、照顾的意思;或比喻狭小的容身之地。越君其次也:请越王尽管住到吴国来吧!其,副词,表祈使语气。次,进驻。

【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就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老兄弟和百姓,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只,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是为了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季来临,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未免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谋划。

结果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国君勾践没有什么人可供派遣,就派了小臣我来,我不敢直接禀告大王,私下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大王屈驾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银美玉及子女作为礼物来答谢大王的光临。请允许把勾践的女儿充作大王的女奴,大夫的女儿给贵国大夫作女奴,士的女儿给贵国的士作为女奴;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我们国君将率领全国民众,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任凭大王使唤。如果您认为越国的过错不可赦免,那么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珍宝一起沉到江里。我们现在还有五千身披盔甲的武士,他们将拼死效命,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样就会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大王了,结果恐怕会损伤大王所珍爱的百姓和财物吧?是宁可杀了越国这些人,还是情愿得到越国,哪一种有利呢?”

夫差打算采纳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彼此仇视、敌对争战的国家;外有三条江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依水而居的人习惯于住在水旁。那些高地上的中原各国,即使我们进攻战胜了他们,我们也不能长期生活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马;而越国,我们进攻战胜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就是占领越国的好处,不要错过了啊。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了这个好处,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过,还有比这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伯嚭就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让它服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屈服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夫差就与文种订立了盟约,让文种回去了。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结仇,以至于让百姓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请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安葬战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愁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外出的人,迎接返乡的人;清除人民厌恶的事,补救人民需要的事。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自己则亲自充当夫差的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方圆百里。又召集他的父老兄弟发誓说 :“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带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男子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歲还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罪。快要分娩的人只要上报,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了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了双胞胎,公家发给口粮。当家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其他儿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一定哭泣着埋葬好他,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还下令:凡是孤老、寡妇、病者、贫困户,把他们的子女纳入官府,由公家供养教育。对那些有声望的人士,让他们住得整洁,穿得体面,吃得饱足,同时劝勉激励他们深明大义。对前来投奔的四方人士,一定在庙堂接待,以示礼遇。勾践亲自用船装着稻米和肉食,四处巡行。遇到越国的流浪的年轻人,一律提供吃的、喝的,还一定要问他的名字。不是自己耕种的粮食就不吃,不是他夫人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不从国民那里收取赋税,老百姓都储备了能吃三年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过去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蒙受羞耻,现在越国也已经忍耐够了,请让我们报这个仇吧!”勾践推辞说 :“过去失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耻辱呢?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爱戴国君您,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臣子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召集大家举行誓师,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的志向和操行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的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他不担心自己的志向和操行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还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想大家逞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有奖赏,后退则想到受惩罚,像这样,就会得到国家规定的奖赏。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不知羞耻,像这样,就会受到国家规定的处罚。”

终于开始讨伐吴国了,越国人民都互相鼓劲。父亲激励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妻子鼓励丈夫,说:“还有谁像我们这位君王,能不为他拼死效命吗?”因此在囿(古地名)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再次打败它,又在吴国都城郊外再次打败它。

夫差谋求议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请允许我把金银财宝、少男少女进献给您,来慰劳您的屈驾光临。”勾践回答说:“过去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可是吴国不听从上天命令;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予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不听从上天的命令,却听从您的指令吗?请允许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东边,我和您以后仍像两个国君一样吧。”夫差回答说:“我在礼节上,已对您先有过一点恩惠了。您如果不忘周王室与吴国是同宗(看在吴国与周王室同宗的分上),给我们吴国提供庇护(给吴国一小块容身之地),这也是我所希望的。您如果说‘我要灭了你的国家,毁了你的宗庙,那么我请求一死!我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天下人呢?请越王尽管进驻吴国好了。”越国于是灭了吴国。

【赏读】

公元前202年,叱咤风云、令天下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被围垓下,血战败退到乌江边。生死一线之际,乌江亭长摇着一只小船过来,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但项羽认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又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而死,一代英雄悲壮谢幕。

对项羽的举动,历来评价不一。唐代诗人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不应该灰心丧气,而应忍辱负重,重返江东,重整旗鼓,还大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他不无惋惜地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的看法确实很有见地,历史上也有不少先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故事了。而勾践当年失败之凄惨,的确不亚于项羽。

吴、越,是春秋末期位于长江下游的两个相邻的诸侯国。吴国是周王族诸侯国,所以是姬姓,相传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泰伯)。而越国相传是大禹的后裔,国君为姒姓。吴国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先后定都于现在的无锡、苏州。越国以会稽(今绍兴)为中心,处在吴国的南部。

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为了从背后牵制吴国,楚国也开始扶持越国。从此两国矛盾日趋激化,而两国又都崛起强大起来,逐渐有了争霸中原的意图。吴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欲北进中原,更必先征服吴国才能够打通北上的通道。于是你来我往,互相攻伐,各有胜负,展开了延续二十多年的争霸战争。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即位,任用楚国的伍员(伍子胥)和齐国的孙武两大人才,改革内政,扩充军队,加强战备,吴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楚为联越制吴,积极扶植越王允常,从而使越力量迅速壮大。公元前510年,吴大举攻楚,为解除后顾之忧,率先攻越,占领了槜李(今浙江嘉兴南)。公元前506年,阖闾率军攻楚。次年春天,允常乘吴国内空虚,出兵袭击吴都姑苏,大掠而还。公元前496年,允常病死,子勾践继位。吴王为“南服越人”,遂乘勾践新立之机,发起槜李之战。结果勾践大败吴军,阖闾本人也伤重而死,临终前再三叮咛儿子夫差:“必毋忘越!”

夫差时刻牢记杀父之仇,日夜练兵,积极备战。公元前494年春,越王勾践得知夫差准备攻越,一意孤行,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夫差尽发吴国精兵,迎战于夫椒。吴军同仇敌忾,奋勇冲击,越军不敌,损失惨重,只剩下五千人退守会稽山。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并进而包围了会稽山。灭掉越国唾手可及,只有一步之遥了。

此时越国领土尽失,都城被占,所剩数千残兵败将又被夫差大军团团围住,真是山穷水尽,毫无胜算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是拼死一战,同归于尽?是束手就擒,任人宰割?还是万念俱灰,一死了之?可贵的是,勾践虽然军队已垮,但精神没垮,信心犹在,身处绝境依然不气馁,不放弃,仍然在积极寻求生机。他号令部属,献计献策,并郑重许诺:“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烧。在这种情形下,大夫文种提出委曲求全的计策,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以获得喘息的机会。勾践确实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他临危不乱,放眼长远,包羞忍辱,能屈能伸,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并获得了从头再来的机会。

当时的处境可谓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想虎口余生谈何容易!已经是煮熟的鸭子了,吴国怎会轻易答应议和呢?具体来看,越国有三难,但它都做到了。

一是求和的条件必须低,低到让吴国心满意足,毫无戒心。这对越国来说当然就是莫大的损失和屈辱了。但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越国提出:“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一句话,只要能放条生路,金银财宝随你要,越国上下任你使唤。勾践身为一国之君,也放下身段,亲自去做人质,并俯身为奴,“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这样的条件,应该说夫差也没什么值得顾虑的了,与实际统治越国没什么区别了。但是,条件再低,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答应啊。

二是要有一位出色的议和使者,打动对方,不辱使命。吴越双方的阵营中都有杰出人才,吴有军事家孙武、谋略家伍子胥,越国的范蠡、文种也是世所罕见的谋略家,文种还是杰出的外交家。文种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与吴议和,一番精彩的说辞尽显他的外交才华。他先是抓住夫差洋洋得意、骄横虚荣的心理,猛灌迷魂汤:“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唯君左右之。”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把对方捧到天上,把自己贬到泥里,使骄横的吴王夫差听了更加得意忘形,自然就不必杀尽这些俯首帖耳、甘愿任人摆布的臣服者了!紧接着上面这段谦卑恭顺的甜言蜜语之后,一段软中带硬、硬中有软的话又敲击着夫差的心坎:“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如果大王不肯饶恕越国的君民,那不但得不到您所喜爱的珍宝、人民,还会遭到越国士兵以一当二的誓死抵抗而反受损失,两相比较,孰利孰害?文种做出一副为对方着想的样子,晓以利害,不能不让吴王认真考虑接受议和:“夫差将欲听,与之成。”这样进一步奠定了“行成于吴”的基础。

三是要排除吴王谋臣的阻挠干扰。夫差糊涂,但他身边的伍子胥、太宰伯嚭等却是明白人。吴王敬畏子胥而亲信伯嚭。果然,伍子胥看出越国君臣卑辞厚礼的背后所隐藏的灭吴野心,因而坚决反对越国求和,认为两国是势不两立的仇敌,地理环境又相似,在这种局势下“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错失良机,必将纵虎归山,悔之不及。应该说,伍子胥的分析是非常深刻中肯的,很有说服力。夫差虽然没有听进去,但内心多少还是会有些考量、有些犹豫的,如果再有重臣提出反对意见,他很可能就会动摇甚至醒悟过来。于是,越国看中了位高权重却贪财好色、嫉贤妒能的伯嚭,决定用重金美女收买他,从他身上打开缺口。这一招果然奏效,他跟伍子胥唱起了对台戏,进谏说:“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人家认输了、臣服了就行了,您还想怎样呢?见自己亲信的大臣这样说,夫差马上打定主意,与越国签订了和约。越国终于转危为安,获得了一线生机。

当然,夫差未采纳伍子胥建议而放过越国,还有一点原因就是他好大喜功,正急于北上,跟齐国争霸;而越国既已打趴屈服,他心底里觉得越国已名存实亡,不足为患,因此不愿再多耗费时间精力了。

吴国撤军解围而去了,勾践决心重整河山,东山再起,但面对的是重重困难,复国之路注定是艰辛而漫长的。惨败之后,断壁残垣,田园荒芜,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死伤惨重,人口减少,百姓流离失所;屈辱而苛刻的议和条件势必成为国家和人民沉重的负担;军队仅剩下五千人,还要受制于吴国,战备几乎为零。一切的一切,真的要从头再来啊!

勾践终究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之前,他处变不惊,知人善任,任用文种达成和议;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越国重新站稳脚跟,修复战争的创伤,逐渐恢复了元气,并不断强大起来。

他懂得争取民心的重要性,善于团结人民,激发斗志,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罪己,向百姓公开认错,抚慰百姓而痛切自责,表示悔改。他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并马上付诸行动:“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这种大国之君的胸襟和兴利除弊、取悦于民的实际行动,很好地安抚了人心,保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

他不忘国耻,胸怀大志,城府很深,懂得忍辱负重,发愤图强。他为了骗取吴王的信任,亲自去做人质,忍辱含垢,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他甚至为吴王尝溲(尿液)辨疾,以感动他。夫差以为勾践确实屈服了,三年后便如期放他回国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回国后,他卧薪尝胆,借以牢记会稽之辱,不断激励自己。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他的这些举动,砥砺着自己,也感动着百姓。

他懂得韬光养晦,养精蓄锐,为此制定了一套保民、富国的政策。他“帅二三子夫妇以蕃”,让人民休养生息,关心人民疾苦,减轻赋税,奖励生育,积极增加人口,发展生产。人口是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历次战争之后,越国人口锐减,劳动力不足,兵源缺乏。为此,他特别制定了详细的婚育措施:“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这些措施很有成效,越国的国力逐渐得到恢复,国家迎来了富足的良好局面,“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他尊重人才,礼贤下士,关心青少年。“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对那些有影响的人士,除了提供优厚的待遇,还注意加强教育引导,聚集弘扬正能量。勾践的举措也吸引了不少从各国来的外来人才,他一律接纳,并给予高规格的接待:“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他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对那些家庭困难、孤苦无依的孩子,一律由国家供养抚育:“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对那些流浪在外或者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他不但及时接济他们,还关心地询问姓名,敦促激励他们走上正道,奋发向上。

当初,伍子胥劝谏夫差彻底灭越遭到拒绝后,曾对吴国与越国的前途发表了自己的预言:“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越国用十年时间休养生息,聚集力量,再用十年教育训练,二十年之后,吴国的宫殿将变成一片泥沼呀!)伍子胥不愧是一代名臣,对于时局的发展和两国的消长有着极为精到的预判,他的预言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在“十年生聚”之后,越国不但满血复活,国力大增,而且上下同心,同仇敌忾,充满着报仇雪耻的强烈愿望。“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也成长为一位深受百姓拥护和爱戴的领袖,百姓们纷纷请战复仇,效命君王。

孙武在其《孙子兵法》中有名言道:“上下同欲者胜。”这个“上下同欲”,越国已经做到了。眼看复仇的时机已经成熟,勾践答应了人民的雪耻要求,但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此时,他深刻地懂得了成败的根本在于人心和士气,正所谓“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在誓师大会上,他又说:“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统一号令,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哀兵必胜,只待这个成熟的统帅一声令下。

由于《国语》重点讲述的是勾践励精图治的准备,即重点是说他为什么能灭吴,而对具体是怎样灭吴的则一笔带过,所以我们这里结合《左传》等记载,把勾践灭吴的过程呈现给大家。言归正传。反观吴国,吴王夫差因胜利而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偏信奸佞权臣伯嚭,杀害深谋远虑的忠臣伍子胥,政治日趋腐败。同时,正如勾践所指出的,“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夫差穷兵黩武,一心想北上争霸,一直看不到越国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公元前484年,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于是联合鲁军,击败齐军。战后,夫差更加骄横,认为只要最后压服晋国就可取得中原霸权,于是约定晋定公和各国诸侯在公元前482年到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行前,夫差对太子友提出的应防备越乘虚而入的劝谏置若罔闻,认为中原霸权唾手可得,不可坐失良机。因此自率精兵三万空国远征,北上黄池,只留下太子友等人率老弱病残一万人留守姑苏。勾践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勾践调集越军近五万,兵分两路,出击吴军。“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越军士气高涨,大破吴军,俘虏了吴国太子友,接着勾践挥师攻入吴国都城姑苏。此时夫差正在黄池与晋定公争当霸主,听说越军袭破姑苏,唯恐影响争霸,连连封锁消息。黄池之会勉强使吴国达到了北上称霸的目的,但也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等到夫差顶着个“霸王”的空帽子撤军南下,吴军长途跋涉,军心动摇,疲劳不堪,根本无法抵抗越军的进攻。夫差只得派伯嚭携带丰厚的礼物去越国求和。勾践估量眼下还不能灭掉吴国,就答应同吴国讲和。

战后越国利用缴获的资财充实了自己,进一步提高了战胜吴国的信心。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空前的饥荒,勾践认为大举伐吴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于三月率军出征。两国军队在笠泽夹水对阵。越军趁着暗夜,分兵佯攻吴军两翼,迫使吴军分兵防御,而越国精锐主力暗中涉水,猛攻吴国中军,吴国大败,退守都城姑苏。笠泽之战后,吴、越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越已占有绝对优势。公元前475年,勾践倾全国之力,发动灭吴战争。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越于吴都西南郊筑城驻军,意图长期围困。吴军被围于姑苏达三年之久,终于势穷力竭。夫差企图效勾践当年之故伎,卑辞求和:“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然而此时的勾践却非二十年前的夫差,他断然拒绝了夫差的请求。随即范蠡率兵攻破吴宫,俘获吴王夫差。勾践要把夫差送到甬、句东,以奉养天年。夫差说:“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夫差最终羞愤绝望自杀,吴国灭亡。伍子胥的预言果然成真了。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勾践可以说是这段话的生动写照。蒲松龄以他的事迹激励自己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坚忍不拔,发愤图强,从头再来,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复兴越国的故事,催人振奋,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夫差文种寡人
卧薪尝胆
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
西施的爱情
“知止”的天堂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寡人的自信撑爆宇宙
一日轻装范蠡舟
鸟尽弓藏
编辑部的故事
寡人之于学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