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作用机理研究
2022-03-17李玉李青绵周延锁张豪齐玉超
李玉 李青绵 周延锁 张豪 齐玉超
[摘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融合,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是当前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协调科技力量的平台,科技社团承担引导科技和经济融合发展的使命。该文在分析我国各类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开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要素机理分析,进而提出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社团科技经济融合机理
[中图分类号]N26;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2)010014-06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科技创新与科学素质提升“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作用机理研究”(编号:CTZB-202105033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融合,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此可见,我国正在推进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联动循环。
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和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通过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已成为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1年的39%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595%[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传销指数》显示,我国的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2]。但是,在推进科技经济融合的过程中,我国仍存在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基础科学研究有待加强、企业创新内驱动力不足、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不够紧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不够等问题。此外,虽然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转化能力薄弱等问题仍十分突出。2020年,我国的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47%[3]。由科研导向真正走向市场导向,并引领经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作为协调科技力量的平台,科技社团承担着促进科技和经济融合,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科技社团的深度参与和高效运转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条件,更是提高国家创新水平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打造“科创中国”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共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推动“科创中国”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科创中国”人才技术培训,集聚“科创中国”海外智力创新创业,开展“科创中国”科技决策咨询。
然而,科技社团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科技社团定位模糊、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激励机制欠缺、供需双方对接难、体制机制保障缺失等。这不仅导致科技社团自身的发展受限,也阻碍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影响了当前国家高质量经济发展。XUEHUI学会2022年第1期2022年第1期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作用机理研究XUEHUI
当前,关于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中国科协或省科协对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引导作用,鲜有学者基于一般科技社团展开研究。各级科协领导下的学会、研究会、协会才是科技社团的主体,对其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开展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此外,现有研究较少涉及科技社团助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现状,尚未有学者提出科技社团多元化创新服务体系及相关模型,以及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要素机理分析,而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挥科技社团的中坚作用,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一、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
科技社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各类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可归结为如图1所示的七大类。
(一)科技社团+科技社团
科技社团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等优势,通过不同学科、专业、领域间科技社团的合作,科技社团能共享科协系统丰富的团体资源。当前,“科技社团+科技社团”合作模式主要有“纵向合作”和“横向合作”两种。社团间“纵向合作”是指上级社团与下级社团开展合作,如浙江省林学会和金华市林学会合办的“省林学会森山健康产业创新驿站送科普进校园”活动。社团间“横向合作”是指同级科技社团相互协作,如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浙江省区划学会、浙江省光学学会以及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分别承担“美丽乡村建设与浙江大湾区建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二)科技社团+企业
当前,绝大部分“科技社团+企业”合作模式主要为松散的技术经济联合体。科技社团主要向合作企业提供“定制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外生型”服务。科技社团服务企业模式主要基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总的来说,科技社团在此种模式中仍处于被动地位,提供的服务主要面向企业的战术层面而非战略层面,并且与企业的合作停留在较浅层次,仅基于企业的特定需要提供相应的战略咨询服务或技术咨询服务。
(三)科技社团+政府
“科技社团+政府”模式是科技社團为适应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移而开创的合作模式。由于政策性较强、特殊性高、涉及面广,“科技社团+政府”模式的推广有一定难度。2015年以来,我国科技社团与政府合作的范围进一步拓展,科技评估、技术标准制定和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也被纳入了科技社团和政府合作的范围。当前,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模式包括委托式承接、购买式承接、替代式承接和融合式承接四种类型。然而,我国仍有较多科技社团挂靠于政府部门,主要以委托式、购买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4]。
(四)科技社团+“三农”
当前,科技社团从科技扶持、人才支撑、信息服务、咨询建议等方面助力“三农”事业。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社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科技社团发挥科技人员的集聚优势,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理论研究和农业技术转化研发。其次,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社团与时俱进,通过培训等手段培育农村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再次,科技社团拥有良好的信息资源和平台资源,通过平台资源及时发布乡村产业信息,为农村与市场间的信息沟通牵线搭桥。最后,科技社团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谋略、规划等方面的支持[5]。
(五)科技社团+社区
“科技社团+社区”是指科技社团与城镇社区的合作。城镇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完善的社区治理制度能够保证城乡基层和谐稳定,促进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构建高水平的治理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科技社团可以深入社区,发挥科教宣传作用,促进城乡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活环境建设。例如,由桐乡市科协组织开展的2021年度“科学桐行”之科学讲堂活动,在7个月的时间里,共在全市镇街道、社区、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科普讲座220多场,参与科普讲师50多名。
(六)科技社团+科研院校
“科技社团+科研院校”模式是指科技社团与科研院校合作,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合作模式。科研院校为高校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和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研发成果的推广应用不能仅靠高校本身,科技社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科技社团合作对象众多,信息更为完备,尤其是科技社团在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对企业的发展情况、技术瓶颈和迫切需求具有详细了解,因而可以在科研院校和企业当中起到桥梁作用。同时,由于科技社团成员当中有较大比例来自科研院校,对科研院校的科研能力、研究方向、近期突破都有较为准确的认知,在顺利推动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科技社团和科研院校的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是联合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新思维、新观点的传播;其二是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例如,202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浙江大学、浙江省地理学会共同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
(七)科技社团+境外社团
“科技社团+境外社团”合作模式是指科技社团与境外科技团体及境内相关对外机构合作,达到促进知识流动、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等目的。目前,我国科技社团对外吸引人才的情况并不理想。由于科技社团存在经费短缺、人员老化、工资福利水平欠佳等问题,社团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弱,无法吸纳中高端外部人才。
二、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要素机理分析
目前研究尚未有关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要素的阐述。本文通过参考大量相关理论文献,对比现有多个社会组织的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实地调研,以及与多位长期从事社团研究的学者和社团管理的专家进行经验交流等方式,识别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两类要素,具体包括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其中,内部要素包括科技社团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外部要素包括政策支持机制与互动交流机制(如图2所示)。
(一)内部要素机理分析
1治理结构。科技社团的核心权利主体是会员,会员依靠其智力资本参与组织的运行与管理,履行科技创新与交流义务。科技社团的治理结构涉及内外部两方面。在内部,科技社团除了有会员以外,还常设有秘书处等机构,协调与组织科技社团的日常活动。科技社团的组织结构可细分为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学部等。与科技社团密切相关的外部组织主要是政府机构。此外,对于外部而言,公众、媒体等也具有监督权力。
在科技社团的治理结构中,关键在于协调好科技社团的内部会员与外部政府、公众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科技社团的成立、内部结构安排、战略选择和人员选聘上都需遵守相关法规与规章。因而,在处理科技社团的内外部关系上,重点是处理好社团内部成员和外部政府之间的关系。
2治理机制。治理结构可细分为决策机制和激励与监督机制,科技社团需要超越治理结构的治理机制保证治理流程规范化。
决策机制在科技社团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科技社团决策机制的构建与执行影响着包括组织制度设置、资源分配等在内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也体现了组织自主性与自治权的大小。因此,科技社团决策机制的建立依赖程序化与民主化的决策流程,通过采用差额选举等手段,保证民主决策的公平性。
此外,科技社团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对于科技社团正常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科技社团的内在激励形式主要是科学奖励与同行承认。然而,由于基本保障制度等的缺失,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获利工具,单纯地对科研人员进行基于学术地位与能力认可的精神激励并不十分有效。在保持公益、非营利属性的基础上,科技社团应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提升运行效率。此外,不同于企业等营利组织依靠利益联结,科技社团还可以通过心理契约与正式合约,构建适合科技社团的激励机制。此外,科学与道德规范也会对科技社团进行约束,成为科技社团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法律法规和特定的监督机构对科技社团进行监督也非常必要。
(二)外部要素机理分析
1互动交流机制。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就是促进人才、知识、资源的自由流动。具体而言,科技社团的互动交流机制主要包括筹办专业会议、出版学术期刊、智库服务、开展专业人员资格认证与评估、为企业提供项目评估、进行科普宣传和公益讲座等方面。互动交流机制实现了科技社团的组织使命,激发科技社团内外部活力与良性互动,达到多方合作共赢的目的。在科技社团互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时效性,需要科技社团利用现代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专业、科学的数据库,促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知识在科技社团的汇聚。同时,不断完善科技社团的供求信息对接服务体系,使科技社团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等各方面的需求,进一步促进科技经济融合。
2政策支持。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离不开适应外部的政策制度保障。虽然当前各界对科技社团的发展与改革已形成基本共识,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但并未出台专门针对科技社团的法律法规从而明确其相关法律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社团深度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作用。
此外,与社会组织相关的现有法律法规并未为支撑科技社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例如,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并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才有资格成立社团。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类社团的成立和发展。相较而言,发达国家针对科技类社团的法律环境较为宽松。
三、促进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对策
为推进科技社团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强科技社团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体系构建。促进科技社团自主运转的条件、能力与资源,自主掌握其组织的发展与管理,逐步实现自身运作的独立化,确保科技社团在运行过程中组织结构精简高效、组织运作管理机制健全。
第二,促进科技社团综合资源支持体系建设。加强秘书处的社会化、职业化建设,充分挖掘志愿者资源。科技社团需要在兼顾公益目标和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经营和发展各类科技服務事业。同时,需要进一步累积包括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行业资源等各类社会网络资源。
第三,利用学术平台优势,提高科技社团社会信誉。科技社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学术智力优势。科技社团可以进一步发挥其学术性和中立性优势,提升学术交流、共享、评价等能力。在此基础上,做优做强品牌项目,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第四,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有效服务政府决策。科技社团应进一步发挥决策咨询作用,围绕一些重大课题或重要趋势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紧扣社会关心的热点事件或问题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及时作出回应,为公众解疑释惑。
参考文献
[1]冯华,喻思南.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9.5%(“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N/OL].(2020-10-21).http://ip.people.com.cn/n1/2020/1021/c136655-31900153.html.
[2]苏米特拉·杜塔,布吕诺·朗万,萨沙·温施-樊尚.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谁为创新出资?[R/OL].https://www.wipo.int/edocs/pubdocs/zh/wipo_pub_gii_2020.pdf.
[3]甘绍宁.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R].2021.
[4]张其春,陈勇智.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模式:类型划分、共生特征及演进趋势[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46-54.
[5]孙录宝.科技社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J].学会,2021(5):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