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共同记忆,共续城市之根
2022-03-16刘宇星
刘宇星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中写道:“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当他外出求学几十载重回故里时,熟悉的家乡早已变了一番样子。放眼我们身边,时光荏苒,光阴疾驰,有多少你儿时的风光仍停留在原地,有多少记忆深处的地方永远留在了记忆?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但存留于其中的共同记忆不应随之泯去,它不仅是城市之基,更是城市的根。
因而,敲开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城市文化宝库,唤醒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是当下城市规划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
城市记忆,蕴藏着城中几代人的发展故事,是一座城市最强劲的时代脉搏。随着历史遗产保护观念的普及,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城市复原了曾被拆毁的城市老地标,有的城市在对老城区的改造中加入了对名人故居的修复及对原有建筑的仿建……凡此种种,让钢筋水泥的城市找回它的人文温情,有力地重振了古老街坊中沉积已久的生机与活力,绽放了城市的历史魅力。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城市里的旧迹得以保存,城市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更为凸显。
城市记忆,珍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怀想,是一座温情城市最绚丽的时光剪影。我们从不否认“天地之化日新”,但谁不曾眷恋儿时那片嬉闹的土地?谁不怀念在红砖老屋下与老一辈共沐晚风的那一个个月夜?守护好城市的根,唤醒市民们的共同记忆,是民心所向——复原地标后如织的游人、老城区改造后成旅游热点便是明证。在快速的更新换代中,放慢脚步感受旧街区的风貌气息,既放松了身心,又在沧海桑田的城市历史中勾起美好回忆。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泰戈尔如是说。同理,守护好城市的共同记忆,并不需大刀阔斧、另辟天地,用心改造与传承才是真谛。
我以为,发展旅游便是一个绝佳选择。如在对老城区改造中保留原有空间肌理,有选择性地保存和拆除,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又或者,发展遗址园或研学基地,让青少年对城市历史有更深的了解,助力城市未来建设。归根结底,改造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守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在守护城市共同记忆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更好地保留,避免损伤与破坏,是城市建设者们最重要的责任。
将目光转于己身,老师、同学们,我们该对城市文化的保护做点什么?该如何让我们的家園留下它的历史记忆?或许,“纸上得来终觉浅”,守护记忆“要躬行”。就让我们一同携手、探究,让我们用努力,共续城市之根,聆听城市心跳!相信明日,草木蔓发,青山可望,历史记忆,历久弥新。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聆听!
(指导教师:沈晓闽/编辑:于智博)
评点
文章主题鲜明,紧紧扣住“守护城市的共同记忆”进行论证分析,脉络分明,层次感强,语言凝练优美。文章能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如何“守护”与“传承”城市记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体现了较强的思辨性,表现了作者作为青年一代传承历史、观照现实的责任担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