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钢琴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法研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乐句右手弹奏

孙 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音乐系 山东·青岛 266580)

本篇论文主要以非艺术类高校的钢琴教学为教学对象,因此对钢琴作品的选择以突出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法为特点、曲目水平较为简单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非艺术类高校的钢琴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水平较浅、教学场地不足等原因,非艺术类高校的钢琴教学大都以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为主。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内容结构,通常使由理论与技术、曲目、应用三个层次递进构成。在钢琴教学中的曲目分为练习曲和乐曲两个部分。乐曲的选择既能运用演奏技巧,又需要侧重音乐表现手段。由于钢琴传入中国以后,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逐渐丰富成熟,并在中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中使用大量的中国元素,因此在钢琴教学中需特别注意吸收更多的中国钢琴作品,逐步达到技术训练的民族风格化。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教授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中国作品中出现的各种演奏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运用传统的音乐体裁进行钢琴作品改编。在钢琴教材中,有许多钢琴作品是对中国的传统的音乐体裁进行改编而进行创作。例如朱仁玉的《信天游》。

“信天游”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民歌体裁,形式简洁,结构短小,由上下两句呼应而成。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北、甘肃、青海东部等地区。这首改编的钢琴作品是由简朴的陕北民歌旋律改编而成的小曲。右手为民歌曲调,弹奏可稍强些。左手是陪衬曲调,可稍弱些。在音符上方有“-”标记的,须将此音符时值弹满。右手5指弹奏跳音,需提前做好准备,才能使手指下键准确。在弹奏时需要注意曲谱中渐弱记号,使弹奏带有强弱语气感。

再如王震亚的《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是以山东民歌曲调谱写而成的乐曲,旋律优美亲切。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弹奏副旋律,两个声部都可以相对独立,因而称为简易复调曲。复调音乐要求能够同时聆听辨别至少两个曲调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支配双手同时精确地弹奏两条不同的旋律线。因此在练习时,此曲需结合复调训练的有关要求,增强左手地弹奏能力,先将左手部分弹熟,再与右手合练。在右手弹奏每一乐句句尾的长音时,左手可稍微增加力度,声音相对突出一些,使得两条旋律此起彼伏,层次分明。在中国作品中,复调的使用是较为广泛的一种创作手法。

除了前面分析的《沂蒙山小调》外。还有人们熟悉的湖南民歌《浏阳河》,原曲为唐碧光所作,后由陈敬斋改编为钢琴作品。这首作品也是一首简易的复调乐曲,单一部曲式,采用民歌调式,曲调委婉亲切,旋律舒展流畅。乐曲开始由右手弹奏主旋律,旋律平稳,富有歌唱性,进行到第8小节,转为左手弹奏主旋律;旋律在低声部出现,且声音更为饱满、突出。第13小节旋律再回到右手演奏。全曲节奏紧凑,弹奏时双手应当表现出主、副旋律的穿插进行以及两个声部之间乐句的对唱,犹如歌声随着荡漾的水面此起彼伏。

其次,运用民族调式进行钢琴作品创作。如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是一首赞颂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内蒙古民歌改编而成。这首作品是以民族调式E羽为基础进行再次创作。旋律连贯、悲壮,富有歌唱性。应弹奏出饱满浑厚的声音。第4小结右手弹奏的重心从1指移向5指,手指伸张开。注意表情记号,将渐强、渐弱表现出来。

再如潘一鸣改编的河北民间小调《探亲家》。此曲是降A宫调五声音阶,单乐段。由于作品使用民族的五声调式,因此改编后的作品依然保留了原民歌叙述性的说唱基调,具有诙谐、生动、风趣的特色。全曲共六句,第四句是第二句的重复,再以两个小节拖腔作为连接句,引出尾声及尾声的变化反复。此曲和声简练,左、右手各一个单声部,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交替进行,相互融汇。弹奏时两手必须配合协调。

还如招翠馨的钢琴作品《绣金匾》属于d商五声调式。这首乐曲是由陕北民歌改编而成,抒发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崇敬爱戴之情。旋律亲切抒情、朴素优美,富有歌唱性,具有我国西北地方浓郁的民族风格。乐曲由两个重复乐段构成,四个小节为一个乐句,两段各有六句。A段旋律婉转缠绵,右手处理好连奏及乐句间的呼吸;左手伴奏由琶音、和弦音型以及短琶音的弹奏形式。B段第一、二句旋律在左手,情感热切,右手断奏需要柔和整齐的演奏。第三、四句旋律回到右手,亲切深情。左手带切分节奏的半分解音型应连奏、弱奏。全曲结尾渐慢。此曲的踏板可采用音后踏板的方法,使音乐更加抒情悠长。

最后,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如王志刚创作的钢琴变奏曲《乒乓变奏曲》。变奏曲式是以简单完整的曲调主题作为原型,采用不同手法使主题通过多次改变得到多方面的发展,结果仍能使人辨认出它是由原型变化而来。此曲主题是一个简单淳朴的单声部旋律,八个小节一段,两个乐句。两手交替弹奏自然流畅、轻松活泼。变奏1中,右手完整重复主题,加入左手固定低音伴奏音型;变奏2与变奏1相反,左手弹奏旋律,右手伴奏;变奏三中,双手均采用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进行,旋律隐伏在右手的伴奏织体中;变奏4和变奏5音阶下行及琶音上行,将音乐推向高潮。五个变奏中,变奏1和变奏2织体相同,突出旋律的轻巧活泼,伴奏为弱奏;变奏4和变奏五织体相同,音阶和琶音均匀清晰,下行渐弱、上行渐强。这四个变奏可分为两组练习,便于掌握。变奏3右手做单独练习,强调旋律音,控制1指触键力度。

再如丁善德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儿童组曲》—《郊外去》。《郊外去》是钢琴作品《儿童组曲》中五首乐曲的第一首,C大调,为完全再现三部曲式,结构图为A+B+A。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时节,孩童结伴郊游,沐浴大自然地风光,愉悦嬉戏、天真烂漫地情趣。乐曲结构严谨,格调清新明快。第一部分A段(第1—15小节)中速,细致优美而欢快。开始双手连贯的上行乐句,像春风拂面,令人舒畅。随后由跳音、小连线组成的乐句与左手伴奏相呼应,形象地再现儿童欢呼雀跃,奔跑玩耍,快乐顽皮的景象。这部分是由环境、心境的描述转入生动形象的人物动态的刻画。弹奏时特别注意运用不同的触键法。对开始部分的连奏侧重于指端触键面积大一些,双臂动作协调,多用大臂的力量连带。对其后的小连线弹奏,指尖应主动、动作敏锐,腕部灵活,大臂的动作相对少一些。第二部分B段(第16—40小节)由儿童玩耍、打闹的景象转入欢庆、热烈的场面。其中双手轮奏的和弦具有锣鼓点的节奏特点。在经过一个调性转换(C大调转为G大调)后,将儿童共庆欢腾的气氛推向高潮。这部分具有典型弹奏特点的是第24至28小节、第37至40小节双手的双音及和弦的轮奏。弹奏时,强调手型的稳固、腕部的韧性及大臂的挥动。腕部及手型须动作贴切,节奏应紧凑准确。第二部分结束时的渐弱表现出儿童在热烈的欢闹声中逐渐平静下来。最后第三部分(重复第1—15小节)是第一部分郊外春色满园、儿童热烈欢闹景象的完全再现。注意正确运用弹奏技术的要领、特点,完全准确地理解并展现作品内涵中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儿童欢快嬉戏的情景。

通过对高校钢琴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的研究发现: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弹奏技术包括断奏、连奏、装饰音、回转音、颤音等。这些弹奏技术都通过单音、双音、和弦和八度来体现。在弹奏中需要手指有较强的灵活度、均匀与同音换指等技巧,切分节奏、附点音符、拇指的横向运动与手腕的横向连带技术。横向连带技术体现在音阶和琶音中。因此音阶、琶音和弦等键盘基本弹奏技术时钢琴演奏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需学习相关的理论学科原理,运用抽象化的逻辑分析,充分揭示不同类型的键盘基本弹奏技术的实质特点,有利于完整系统地学习好钢琴音乐知识和弹奏技术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乐句右手弹奏
一生为客恨情多
弹 奏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左手和右手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