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教改的创新分析

2022-03-16邵绪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理念核心院校

邵绪威 刘 芳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1 核心素养的内涵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教学不仅有助于打破师生的思维定式,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由探索向创新的重要转变,而且有助于开展教学改革、升级教材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这些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品质与关键能力。不同专业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以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专业为例,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感知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2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教改存在的问题

2.1 模式化与常态化之间的冲突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逐渐呈现出不同变化,并诞生出一大批教学范式。在这多样化课程教学模式中,大批高职院校盲目追寻由“一校一模”到“多校一模”再到“一课多模”的新型理念,致使学校师生迷失在核心素养理念中。多样化教学模式固然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但是盲目探索与实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教学活动。课程教学需要在一定阶段内持续性输出,才会有相对稳定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频繁追逐核心素养理念的“新”,导致探索实践与常态化日常教学冲突与矛盾不断。第一,对“新”的探索,成为部分高职院校“响应号召、出结果”的手段,其往往探索与学习新型教学模式,只是流于形式。第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导致高职院校耗费了大量教育资源与精力,但是短期内却不显成效,影响积极性。第三,并非所有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模式都会有助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在常态化日常教学活动中,新生可能更适合一些教学模式“新”的转变,而老生转变教学模式可能会冲击固有知识体系。

2.2 课程设计与评价主体之间的博弈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按照学科内在逻辑进行内容设置,多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课程设计者会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实施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另一方面课程评价体系需要从结果、成效中体现,也就是说课程评价体系更注重于人的实际发展需求,更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注重课程模式变化,而忽略课程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变革,也就极易影响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简言之,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课程教学改革设计脱离课程评价体系的指导;二是课程评价体系会根据相应要求给出课程教学改革设计的方向;三是课程评价体系会根据当前课程设计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调整。当二者发生博弈时,则更加需要课程评价体系进行灵活调整。以课程大纲的出台为例,国家在设计课程大纲初期,旨在对教育阶段进行宏观调控,以指导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上,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求。但从实际来看,多数高职院校会根据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对当前热门专业进行课程设计,忽视了课程大纲设计初衷。

2.3 “学生为中心”走向“以学代教”的极端

在核心素养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是对主体教育思想的发展延伸。在此理念指导下,我国课程教改也逐渐提倡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也逐渐偏向于提倡学生自我发展、降低教师的主导干预。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研究与合作极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学习氛围异常活跃。但在我国现行应试教育影响下,尽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积极提问,却还是离不开唯成绩论的制约。学生喜欢做的无法实现成绩的衡量,只能在课后为提高成绩而努力学习。在二元论影响下,“学生为中心”演变成为“以学代教”,教与学无形割裂以至于课程教改落实成效不显。

3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教改创新策略

3.1 阶段性修正课程教学框架

新时期下,应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进而使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原则等一系列项目,以及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嵌入核心素养相关要素。系统性地修订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使得课程教改实现横向与纵向的串联。从纵向视角审视,高职院校应将校内专业课的核心课程进行划分,使课程学时与学期时间相结合,分阶段进行递进式学习,以保证学生知识吸收与教师课程教学效果。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在一、二学期设计1∶1的专业兴趣课与专业基础课。其中,专业兴趣课的增加能够提高入学新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进而从入学之初就能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专业基础课占比50%是为了保证在进行专业进阶课程前,有一个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在三、四学期,提高专业课比例,降低专业兴趣课比例,加入部分专业实践课程,实现实践教学的引入。在五、六学期,通过毕业实习与专项实训,强化学生的技能掌握和理性认知。从横向视角来看,高职院校也可借助不同社团、线上课堂、不同院校专业交流活动以及专业技能大赛,来提高学生对实训课程的理解。通过纵向、横向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完整体系。

3.2 围绕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应开展课程改革,设计模块化课程,结合专业按需组合,关注学生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尤其针对学科性质较强的航空工业课程基础,要摆脱学科教学思路,以情景式和项目式等形式开展教学。关于航空制造工艺,大学主要突出英语的应用功能,首先对课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与专业航空工业进行整合,据不同专业需求,进行模块化设计,加入适合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其次尝试实施分层教学,在新生军训期间,通过测试,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班,实施分班教学,不同班级选用难度不同的模块进行授课。高等航空工业课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对航空工业教学内容和难度进行重新设置,总结航空工业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采取实训和工业建模的方式,让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既与专业相结合,又使学生学会了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计算方法。至于航空工业课程,可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每一个单元设置不同的心理主题,精心设计既与主题相关,又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感受,再进一步导入教学内容,贴合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思辨和抽象思维能力弱的特点,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所涉及的概念和思想。

3.3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其中,沙盘模拟考评能够有效搭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教学之间的课程评价桥梁。在设置沙盘模拟考评时,可针对性细分考核内容,然后通过设置相关权重指标、增加考评主体来充分展现核心素养要求。在教学监督过程中,可增加纸质版表格填写工作来辅助课程教学,例如流程表、合作反馈表、综合费用表。随后将此类表格上传至网上平台,进行相对公示(选择性公开),以防止学生不注重实操或作弊的可能。在具体考核设置中,教师可将考核划分为个人平时成绩、团队平时成绩以及期末综合成绩三类。个人平时成绩主要从个人实训能力打分、日常考勤、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衡量,分值比例占20%;团队平时成绩可从团队贡献值、团队实际操作经验、团队协作考核等方面进行参考,分值比例可占40%;期末综合成绩可从企业实践教学成果、网上比赛、数据表格综合信息评价等方面着手,分值比例占40%。此课程评价体系,在兼顾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同时,对学生个体发展与团队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考核出学生的综合表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个体未来发展的必备条件,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生活品质,也可以更好地助力当今社会发展。因而,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的双重教育目的。未来,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教改、健全教学运行流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教改,进而培养符合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需求的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理念核心院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