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校理科学生学业困难及帮扶体系的初步探究
——以数学学科为例
2022-03-16吴海燕
李 欣,王 祎,吴海燕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1 学生出现学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学生在高校中出现学业困难甚至是学业预警的成因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发现对于理科的学生,在低年级出现学业困难与学业预警的概率明显高于其在高年级时,通过深入的调研与分析,我们尝试将其原因划分为状态适应性、学业适应性、心理适应性三方面问题,并进行具体解读。
学生状态适应性问题。学生在进入高校前,长期接受的初等教育模式都偏向于被动知识接受型,而进入高校后要求自主性较强。当大量的空余时间可由学生自行支配时,对于平时自我管理能力比较薄弱的同学,容易出现将过多时间用于游戏、刷剧等娱乐活动的问题,从而衍生出学习投入度不足,学业进度严重落后,最后出现学业困难或学业预警。
另外,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都没有对未来形成具象、系统的规划,往往都以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为阶段性的目标。然而进入大学后,由于崭新而陌生的外部环境,极易出现“新生迷茫期”。在此种状态下,面对知识难度大幅增加、课堂节奏加快的专业课程,自然会觉得乏力,无法应对高校进阶的学业要求。
学生学业适应性问题。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学科的学生情况为例,大部分同学都曾反馈在刚进入大学时出现过专业课堂效率较低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程难度大幅增加,对同学们的抽象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衔接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同学反馈由于持续无法跟上课程进度,课上的知识听不懂,课下的题目不会做,在学业上持续遭受挫折,一段时间过后,便更加没有意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彻底“放弃”某些课程。
另外,针对高校课程的考试,普遍不再有较长的集中复习周期,在正常教学周内一般都是持续讲授新课,这就要求学生自行做好时间安排和管理,一方面是对于新知识的领会与掌握,另一方面是对于已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基于此种情况,部分学生会在期末阶段出现由于平时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知识遗忘比例较高、多门课程需要从头复习、期末任务量较大的问题,进而导致压力过大、效率低下、状态不稳定。最后,在考试中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的情况。
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能够考入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大学,尤其是“985”“211”等高校,某种程度上说明其在初高中学习成绩排名是相对靠前的,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往往在初高中都是当地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在进入大学后,由于优秀学生的聚集效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自然地形成对比,面对周围比比皆是的“强者”,部分同学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落差,这一现象对于通过贫困专项或其他计划入学的学生会更为明显。
2 构建四位一体的学业帮扶体系
培养学生重视学业的意识。抓住关键节点,从入学开始培养学生重视学业的意识。大部分新生在初入大学时,对学习的概念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对高校的学习生活还没有形成一个具象的理解,此时也是对新生进行教育引导的关键时期。
在迎新入学阶段,关口前移,自上而下,多层次加强引导,通过新生开学典礼、新生军训、家长会、入学教育等重要契机,将学业的概念进行全面介绍;结合二级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第一课、新生年级大会、主题班会等不同维度,将学业的重要性再进行反复强调,对学生可能在高校遇到的学业困难提前铺垫,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提前做好心理预期。
深化学生学术志趣的引领。学术志趣是学生学习和科研的源动力,也是学生能够深耕深植、打牢学术之基的重要导引,因此深化学生学业志趣的引领是非常关键且有必要的。
为全面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一流学术人才,组织设立“文俊讲坛”,定期邀请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数学家和学者,为学生做前沿领域的科普性学术报告,持续播撒热爱学术的理想种子,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学术高峰。另外,结合数学专业的学科特性,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志趣引导。同时,为更好地帮助部分学生解决对学习数学感觉到过于抽象的问题,以寓学于用为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学科的相关应用性竞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解决某个具象问题的算法基础,领略到数学的广泛性与重要性,提高专业认同度,也充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规范。良好的学习规范是扎实学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学生能够出色完成学业任务的强大保障,对于正处于成长“灌浆期”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尤为关键。基于此,组织开展“青苗学堂”,为刚入学的新生提供专门自习教室,配备专业助教,每天组织进行集中晚自习与学业辅导,切实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稳步度过高校适应期,督促学生严格自我管理,勤于思考,聚焦学习主业,筑牢专业基础,营造浓郁学术氛围。除此之外,定期将励志讲坛、青教讲座、学子沙龙等活动融入其中,邀请资深的专业教师、杰出的青年学者、优秀的学生榜样为新生带来涵盖高校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专题分享与交流。通过增强朋辈教育,打造“学业传帮带”,帮助学生共同度过“新生迷茫期”。
提供个性化学业帮扶机制。对于学业持续出现困难甚至出现学业预警的学生,面上的学业辅导有时很难能够完全发挥作用,这部分学生也一直是需要重点关心与帮扶的对象。基于此种情况,组织开展“前锋训练营”学业辅导,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扶机制。在“前锋训练营”的学业帮扶中,通过选聘专业课程助教、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学业辅导员,与被帮扶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沟通交流,帮助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制学习计划,梳理知识框架,提供学习思路解析与学习方法导引,使被帮扶的学生逐步提升学习效率,在实际的进步中重拾学术信心。
3 学生学业问题的重要性与意义
学生学业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教育部将学业指导纳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学业指导的能力,辅导员作为在大学期间与学生交流最密切的人之一,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对其学习适应性、学习态度、学习规范等方面予以指导。追溯学生产生学业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发现其往往和学生的思想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日常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中了解其学业上碰到的潜在困难和问题,在帮助学生共度学业难关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引领,将学业问题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彼此协同的优势,更好地构筑学生培养体系。结合学生共性与差异化的特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以学业帮扶为具体载体,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学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立德树人,培养一流学术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学生学业水平正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承接这一核心使命,如何培养出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命题。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帮助学生打好学业基础,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吸收丰富的学术土壤,在未来开出拔尖创新的学术科研之花,成长为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流砥柱。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的安全稳定问题都是一切学生工作的底线,而学业作为学生的最根本要务之一,很多安全稳定个案都是源自学生自身学业出了问题。对于部分学业困难的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暴躁、抑郁等情绪,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衍生出自身、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因此,对学生学业问题的重视,并尽早进行介入、引导与帮扶,也为学生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极端个案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