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研究型高校创新实践育人共同体探索研究
——以江苏海洋大学科技镇长团挂职工作为例
2022-03-16徐军田王津果李慧芳
周 伟,徐军田,王津果,李慧芳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高等院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1]提出“十大育人”体系,要求切实构建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本文结合科技镇长团挂职工作实例,针对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丰富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新内涵,初步总结前期经验,旨在创新推动实践育人机制的长效发展。
1 现实矛盾问题与需求
近年来随着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不断探索,由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优质企业三方共同参与构建的共同体模式,在组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效促进了校地企实践育人工作的提升,但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未能形成联动机制,协同育人理念有待深化。共同体的搭建不仅需要各方参与,更应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发力,促进整体优势的提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统筹引导作用,优化地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政策引导和协调共同体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深入开展,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缺乏兼具专业理论和实践积淀的师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两点:其一依法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其二应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或技术应用能力。目前,高校教师在专业基础理论和体系化的知识结构方面优势明显,但在行业实践方面有待提升。共同体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普遍不足,且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需要一支专业理论过硬、行业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三是共同体内部管理问题不断,科学管理制度有待建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往往由多方参与,各主体责权不明晰、沟通不顺畅、落实无保障、运营不高效等问题时常发生,不能实现实践育人的无缝对接,导致共同体运行受阻受困。如何科学有效地建立共同体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多方的共商、共管、共建、共享、共赢,是共同体保持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也是亟待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是线上线下教学脱节,实践教学“互联网+”有待提升。实践育人共同体普遍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在应对特殊情况下难以保障实践育人的质量。
最后,创新发展动力不足,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共同体建设上存在低水平、同质化的问题,各基地特色不明显,未能与学校优势和专业特色相结合。此外,共同体短期效应明显,但长效机制难以形成,易形成僵化体系,且社会对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认知和关注度普遍不足。
2 应用研究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内涵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由“实践育人”和“共同体”两概念融合而成[3-4]。高校实践育指以高校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实践教学、军政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科研创新、岗位实习等集导向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激发自身兴趣、强化自身意识、发掘自身潜能、施展自身个性,提高其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饱含家国情怀的高尚品格,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促其生长,并最终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体”是社会学概念,指在社会中基于主、客观的共同特征和共同想象而组成的各层次、各范围和各类型的团体或组织,简而言之是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利益集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体”越来越多地被定义为拥有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共同认同和利益共赢的集体、组织、群体或团队。
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基地建设;2014年7月教育部首次提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2015年3月多部委部署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工作,着力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2017年12月教育部规划“十大育人”体系,从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等方面,要求构建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随着更多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打造,其内涵也在进一步深化。应用研究型高校属于应用型大学范畴,定位于培养创造力突出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学术研究型大学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等,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地方支柱产业、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理论基础好、专业素质高、实操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应用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目标要求。实践育人共同体在人才共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研究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按照统一的原则(“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多方共赢”),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并通过整合主体优势资源而深度融合成的实践育人载体。其主体呈现多样化,包括地方政府、高校自身、重点企业和社会等,集众家之所长,突出培养人才的特色,有助于培育创新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强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
3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本文即以江苏海洋大学教师利用江苏科技镇长团地方挂职锻炼机遇,赴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办事处,搭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为例,总结校地育人共同体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江苏科技镇长团工作是由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牵头,会同江苏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等部门,选派中青年优秀教师到地方挂职锻炼,整合地方与高校的人才、科技、平台等创新资源,推动融合发展。
3.1 强化实践育人共同体特色内涵,明确人才培养的共性目标
共同体建设需要综合考虑高校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目标、地方产业特色、和企业人才需求,以价值共识为基础,找准有机融合点,形成良性循环。丰富挂职内容新内涵,挂职人员赴任后,针对地方产业、企业需求、潜在资源等,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会、走访、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系统调研,明确整合什么样的资源、培育什么样的人、如何有效培育和管理,进一步通过政府的支持,发挥各主体所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落实共同体实体、合作机制,达到目标共同、机制共建,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2 着力打造实践育人的载体,夯实共同体建设基础
采用“1+1+N”的建设模式搭建共同体载体[2],由江苏海洋大学提供“1”个核心主平台,配套原位测试平台、可视化终端、远程技术服务终端、资料阅览室、研讨室等;高公岛街道设立“1”个辅助平台,完善“海岛英才”实习实训讲堂;村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等建立“N”个分布式实践基地,配套实操设备、应用场景、可视化前端等,重视“互联网+”在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作用,分层次打造人才共培养的实体。
3.3 完善实践育人工作机制,营造共同体育人氛围
良好的制度是工作运行的保障。校地企实践育人共同体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有符合育人规律的制度和保障措施,明确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等责权,明确各主体具体负责的事务,明确有效沟通的路径方式,配套激励措施,形成联动机制。在顶层设计上,高校作为主体统筹规划,积极寻求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政府起到引导、监督和促进的作用,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支持。融汇三方力量,制定日常管理手册、应急管理办法、实践安全保障制度、联合备课制度、混合教学管理办法、“双师课堂”制、“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等,保证载体良性运转。同时,增强主体之间的交流,梳理总结典型案例如“一访一研一产业、精准育人促实践”,媒体报道、舆论宣传,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赛事、创先争优,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